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广泛采用预制桩基础。以液压法压入式施工桩工艺替代锤击,既无噪声也对环境无任何污染,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施工技术总结于杭浦高速公路工程实践中。
关键词:软土地基 预应力管桩 施工流程
中图分类号: TE42文献标识码:A
一、工程概况
杭浦高速公路第七合同段起讫桩号为K35+000~K43+000,全长7.991公里,中标价3.58亿元,是中铁九局进入浙江建筑市场的第一个项目。主要工程量有:路基填方110万立方米,特大桥3座,中小桥20座。
杭浦高速公路途经杭嘉湖平原,地表层为冲湖积粘土、亚粘土,厚度0.8—1.7m;其下层为淤泥质亚粘土、粘土、夹薄层亚砂土,含腐殖质及少量贝壳碎片,局部为淤泥,含水量33—42%,孔隙比1.0—1.15,壓缩系数为0.4—0.8Mpa;该层软土为主要地基压缩层,易失稳变形;再下为性质较好的硬土层,是结构的主要持力层。设计上对于软土层较厚并且填土高度较大的桥头、涵洞、通道路段采用预应力管桩+土工格栅处理软土路基。全线12座桥头采用预应力管桩处理,处理深度为16米-20米不等,总工程量为26.2万米。
二、施工设备选型及材料规格(型号、参数)
预应力管桩施工有锤击和静压两种方法。锤击机的优点是嵌岩能力强,体积小行走灵活,适合于打设处理深度比较大的桩,对场地的要求也比较小。静压机具有无噪音、无振动和无污染的优点,适合在靠近居民区的场地施工;缺点是设备体积大、自重大,要求施工场地要平整并有一定的承载力。
杭浦高速公路施工锤击机采用滚管式行走柴油锤桩机,锤型号为DJ75型。桩锤的选择主要考虑柴油锤锤击能量大,施工速度快,工效高,还有“重锤轻击”的原则。静压机采用JTZ500液压桩机。 预应力管桩采用直径40cm先张法预应力薄壁管桩,壁厚60mm。
三、适用范围及条件
预应力管桩+土工格栅,适用于软土层较厚并且填土较高的桥头、涵洞、通道等路段。管桩可采用静压法和打桩法相结合施工。静力压桩机笨重,运输不便,但无噪声,对环境不产生任何污染。柴油打桩机运输方便,操作简单,但噪声较大,拌有浓烟油污,适于野外作业。
四、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
(一)施工方法
1、平整场地
将施工场地内的杂物清理干净,高低起伏处用推土机推平,形成一个整体工作面供机械施工。
2、施工放样
首先根据设计图纸绘制施工放样平面图,监理审核合格后按照放样图将所有桩位进行现场放样,放样点要用白灰等做标记。
管桩布设分二级,靠近桥台伸缩缝侧为第一级,远离的为第二级。第一级间距为2米,共19列;第二级间距为2.5米,共6列。第一级长度是根据上式推算得出,从第二级第一列管桩处理深度开始递减,递减值为1~3米不等,根据第一级长度确定。具体布设方法见图1预应力管桩典型布置图。
图1 预应力管桩典型布置图
3、埋设桩尖
在施打前,先将管桩桩尖用人工埋设在放样桩位处,桩头埋设要求埋入地下1/2。在埋设完成后,对桩尖位置进行检查,如果偏差超出3cm,则需挖出重埋。
4、运输存放
管桩运输采用长挂车,分层叠放、错位布置、捆绑牢固,悬臂部分不超过1.5m。现场堆放场地要平整,堆高不超过5层。施工时,按照“长桩管在下,短桩管在上”的顺序进行施工。
5、起吊
管桩的长细比大、自重大,在起吊过程中,过大的动荷载易使管桩产生破坏。正确的起吊方法是:两支点法或两头勾吊法,在吊装过程中轻吊轻放,避免拖吊破坏。
6、压桩
6.1静压桩机
进场安装后,移至需要施打的位置,启动平台支腿油缸,调整水平,开动纵横两油缸移动桩机调整对中。先拴好吊装用的钢丝绳及索具,用钢丝绳绑住桩身启动机器单点起吊,使桩尖垂直对准桩位中心,缓慢放下插入土中,当桩尖插入桩位,夹具抱紧管桩后,微微启动压桩油缸,当桩入土至50cm时,再次校正桩的垂直度和平台的水平度,保证桩的纵横双向垂直偏差不得超标(5‰以内),然后启动压桩油缸,把桩徐徐压下,控制施压速度,一般不超过2m/min。下压过程中做好记录,详细记录每入土两米时压力表的压力值,保持连续压桩。桩头距地面一米左右时停止压桩,吊机吊起另一节桩,开始接桩。
6.2锤击桩机
由测量人员根据边桩控制桩,用J2级经纬仪定位放样后,在桩身上划出以米为单位的长度标记,以便观察桩的入土深度及记录每米沉桩的锤击数;第一节管桩起吊就位插入地面时的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0.5%,在两个成90度的方向上同时观测、校正;保证施工过程中,桩锤、桩帽和桩身的中心线应重合,否则管桩受到偏心锤打,容易发生受弯而折断。焊接接桩时桩头应高于地面0.5~1.0m,上下节桩段保持顺直,错位偏差不宜大于2mm。焊好的桩头应自然冷却后方可继续锤击,时间不少于8min,严禁用水冷却或焊好即打;打桩时锤垫选用15cm厚直纹木垫,桩垫用麻袋、木夹板,压缩后厚度12cm左右,锤击过程中经常检查及时更换;管桩的总锤击数不宜大于2000,最后1m锤击数不宜超过280;送桩前应检查桩的垂直度;软土层中施工,每根桩宜连续施打,停置时间不宜太长。
7、接桩
第一节桩头高于地面1m左右时,将第二节桩吊放在下节桩端板上,依靠定位板将上下两节桩接直,新接桩节与原桩节的轴线一致,错位偏差不大于2mm。上下桩如果有间隙,用契型铁片全部垫实。管桩焊接之前,上下端面用铁刷清理干净,露出金属光泽。焊接时分层焊接,四周先对称点焊6点,减少焊缝变形引起节点弯曲,焊缝应连续、饱满,焊接层数不少于2层,层间焊皮要清理干净,焊缝达到三级焊缝要求,焊接好的桩头严禁浇水冷却。接桩处的焊缝应自然冷却不少于8min。管桩焊接施工应由有经验的焊工按照技术规程的要求认真进行。
8、送桩
送桩前用水准仪确定地面标高,在送桩杆上作好记号,动态跟踪检查送桩深度。送桩器下端设垫层,垫层厚度均匀表面平整,做到与桩顶全断面接触。正常情况下按设计压桩力1.3~1.5倍送桩,达到设计高程后持荷10分钟,且每分钟沉降量不超过2mm后结束送桩。
9、桩帽混凝土
管桩达到设计标高后,支立桩帽模板,绑扎桩帽钢筋,浇注桩帽混凝土。
10、铺设土工格栅
桩帽砼达到设计强度后,铺设20cm 厚宕碴摊平、压实、铺设第一层土工格栅。从路基的一端开始铺设,使长孔方向与线路横断面方向一致。将土工格栅展开拉直扯平,一幅接一幅地向前铺设,幅与幅的接头错开,密帖排放对齐,用绑扎丝绑扎,铺完后回折2.5m用宕碴压实。在土工格栅上填筑30cm厚宕碴隔离层,采用轻型机械运输进场,散铺整平压实,然后铺设第二层土工格栅,合成材料上的填料厚度>0.6m后,采用重型压实机械。严格控制填土厚度及层数,保证上下层土工格栅的间隔符合设计要求。
11、沉降观测板埋设及观测
11.1埋设沉降观测标志:在路中心底部设沉降板,随着填土高度的增加接长观测杆。沉降板应埋入砂垫层内,离路基底部5~10cm,观测杆伸出土工布外,上套25cm的聚乙烯塑料管。沉降观测标志应认真保护,做出明显的标志,防止施工中碰撞。
11.2认真做好沉降观测:埋设完测量一次,以后每填一层土,观测一次,及时做好记录。在预压期要继续进行观测,第一个月每周一次,第二、三月每半月一次,第四个月开始,每月一次。
11.3当连续2个月沉降速率<5mm/月后,方可施工底基层;连续2个月沉降速率<3mm/月,方可施工面层。
(二)工艺流程图
图2 预应力管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参 考 文 献
软土路基沉降发展规律及其预测. 赵明华. 中南大学学报,2004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液压法施工技术. 王猛等.西部探矿工程,2005
关键词:软土地基 预应力管桩 施工流程
中图分类号: TE42文献标识码:A
一、工程概况
杭浦高速公路第七合同段起讫桩号为K35+000~K43+000,全长7.991公里,中标价3.58亿元,是中铁九局进入浙江建筑市场的第一个项目。主要工程量有:路基填方110万立方米,特大桥3座,中小桥20座。
杭浦高速公路途经杭嘉湖平原,地表层为冲湖积粘土、亚粘土,厚度0.8—1.7m;其下层为淤泥质亚粘土、粘土、夹薄层亚砂土,含腐殖质及少量贝壳碎片,局部为淤泥,含水量33—42%,孔隙比1.0—1.15,壓缩系数为0.4—0.8Mpa;该层软土为主要地基压缩层,易失稳变形;再下为性质较好的硬土层,是结构的主要持力层。设计上对于软土层较厚并且填土高度较大的桥头、涵洞、通道路段采用预应力管桩+土工格栅处理软土路基。全线12座桥头采用预应力管桩处理,处理深度为16米-20米不等,总工程量为26.2万米。
二、施工设备选型及材料规格(型号、参数)
预应力管桩施工有锤击和静压两种方法。锤击机的优点是嵌岩能力强,体积小行走灵活,适合于打设处理深度比较大的桩,对场地的要求也比较小。静压机具有无噪音、无振动和无污染的优点,适合在靠近居民区的场地施工;缺点是设备体积大、自重大,要求施工场地要平整并有一定的承载力。
杭浦高速公路施工锤击机采用滚管式行走柴油锤桩机,锤型号为DJ75型。桩锤的选择主要考虑柴油锤锤击能量大,施工速度快,工效高,还有“重锤轻击”的原则。静压机采用JTZ500液压桩机。 预应力管桩采用直径40cm先张法预应力薄壁管桩,壁厚60mm。
三、适用范围及条件
预应力管桩+土工格栅,适用于软土层较厚并且填土较高的桥头、涵洞、通道等路段。管桩可采用静压法和打桩法相结合施工。静力压桩机笨重,运输不便,但无噪声,对环境不产生任何污染。柴油打桩机运输方便,操作简单,但噪声较大,拌有浓烟油污,适于野外作业。
四、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
(一)施工方法
1、平整场地
将施工场地内的杂物清理干净,高低起伏处用推土机推平,形成一个整体工作面供机械施工。
2、施工放样
首先根据设计图纸绘制施工放样平面图,监理审核合格后按照放样图将所有桩位进行现场放样,放样点要用白灰等做标记。
管桩布设分二级,靠近桥台伸缩缝侧为第一级,远离的为第二级。第一级间距为2米,共19列;第二级间距为2.5米,共6列。第一级长度是根据上式推算得出,从第二级第一列管桩处理深度开始递减,递减值为1~3米不等,根据第一级长度确定。具体布设方法见图1预应力管桩典型布置图。
图1 预应力管桩典型布置图
3、埋设桩尖
在施打前,先将管桩桩尖用人工埋设在放样桩位处,桩头埋设要求埋入地下1/2。在埋设完成后,对桩尖位置进行检查,如果偏差超出3cm,则需挖出重埋。
4、运输存放
管桩运输采用长挂车,分层叠放、错位布置、捆绑牢固,悬臂部分不超过1.5m。现场堆放场地要平整,堆高不超过5层。施工时,按照“长桩管在下,短桩管在上”的顺序进行施工。
5、起吊
管桩的长细比大、自重大,在起吊过程中,过大的动荷载易使管桩产生破坏。正确的起吊方法是:两支点法或两头勾吊法,在吊装过程中轻吊轻放,避免拖吊破坏。
6、压桩
6.1静压桩机
进场安装后,移至需要施打的位置,启动平台支腿油缸,调整水平,开动纵横两油缸移动桩机调整对中。先拴好吊装用的钢丝绳及索具,用钢丝绳绑住桩身启动机器单点起吊,使桩尖垂直对准桩位中心,缓慢放下插入土中,当桩尖插入桩位,夹具抱紧管桩后,微微启动压桩油缸,当桩入土至50cm时,再次校正桩的垂直度和平台的水平度,保证桩的纵横双向垂直偏差不得超标(5‰以内),然后启动压桩油缸,把桩徐徐压下,控制施压速度,一般不超过2m/min。下压过程中做好记录,详细记录每入土两米时压力表的压力值,保持连续压桩。桩头距地面一米左右时停止压桩,吊机吊起另一节桩,开始接桩。
6.2锤击桩机
由测量人员根据边桩控制桩,用J2级经纬仪定位放样后,在桩身上划出以米为单位的长度标记,以便观察桩的入土深度及记录每米沉桩的锤击数;第一节管桩起吊就位插入地面时的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0.5%,在两个成90度的方向上同时观测、校正;保证施工过程中,桩锤、桩帽和桩身的中心线应重合,否则管桩受到偏心锤打,容易发生受弯而折断。焊接接桩时桩头应高于地面0.5~1.0m,上下节桩段保持顺直,错位偏差不宜大于2mm。焊好的桩头应自然冷却后方可继续锤击,时间不少于8min,严禁用水冷却或焊好即打;打桩时锤垫选用15cm厚直纹木垫,桩垫用麻袋、木夹板,压缩后厚度12cm左右,锤击过程中经常检查及时更换;管桩的总锤击数不宜大于2000,最后1m锤击数不宜超过280;送桩前应检查桩的垂直度;软土层中施工,每根桩宜连续施打,停置时间不宜太长。
7、接桩
第一节桩头高于地面1m左右时,将第二节桩吊放在下节桩端板上,依靠定位板将上下两节桩接直,新接桩节与原桩节的轴线一致,错位偏差不大于2mm。上下桩如果有间隙,用契型铁片全部垫实。管桩焊接之前,上下端面用铁刷清理干净,露出金属光泽。焊接时分层焊接,四周先对称点焊6点,减少焊缝变形引起节点弯曲,焊缝应连续、饱满,焊接层数不少于2层,层间焊皮要清理干净,焊缝达到三级焊缝要求,焊接好的桩头严禁浇水冷却。接桩处的焊缝应自然冷却不少于8min。管桩焊接施工应由有经验的焊工按照技术规程的要求认真进行。
8、送桩
送桩前用水准仪确定地面标高,在送桩杆上作好记号,动态跟踪检查送桩深度。送桩器下端设垫层,垫层厚度均匀表面平整,做到与桩顶全断面接触。正常情况下按设计压桩力1.3~1.5倍送桩,达到设计高程后持荷10分钟,且每分钟沉降量不超过2mm后结束送桩。
9、桩帽混凝土
管桩达到设计标高后,支立桩帽模板,绑扎桩帽钢筋,浇注桩帽混凝土。
10、铺设土工格栅
桩帽砼达到设计强度后,铺设20cm 厚宕碴摊平、压实、铺设第一层土工格栅。从路基的一端开始铺设,使长孔方向与线路横断面方向一致。将土工格栅展开拉直扯平,一幅接一幅地向前铺设,幅与幅的接头错开,密帖排放对齐,用绑扎丝绑扎,铺完后回折2.5m用宕碴压实。在土工格栅上填筑30cm厚宕碴隔离层,采用轻型机械运输进场,散铺整平压实,然后铺设第二层土工格栅,合成材料上的填料厚度>0.6m后,采用重型压实机械。严格控制填土厚度及层数,保证上下层土工格栅的间隔符合设计要求。
11、沉降观测板埋设及观测
11.1埋设沉降观测标志:在路中心底部设沉降板,随着填土高度的增加接长观测杆。沉降板应埋入砂垫层内,离路基底部5~10cm,观测杆伸出土工布外,上套25cm的聚乙烯塑料管。沉降观测标志应认真保护,做出明显的标志,防止施工中碰撞。
11.2认真做好沉降观测:埋设完测量一次,以后每填一层土,观测一次,及时做好记录。在预压期要继续进行观测,第一个月每周一次,第二、三月每半月一次,第四个月开始,每月一次。
11.3当连续2个月沉降速率<5mm/月后,方可施工底基层;连续2个月沉降速率<3mm/月,方可施工面层。
(二)工艺流程图
图2 预应力管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参 考 文 献
软土路基沉降发展规律及其预测. 赵明华. 中南大学学报,2004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液压法施工技术. 王猛等.西部探矿工程,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