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里走向蓝色的世界

来源 :国际人才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mista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海洋大学被誉为我国海洋学家的“摇篮”,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显著特色的国家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在国家海洋事业发展中处于不可替代的位置。该校校长吴德星是一位有着海外留学经历的学者型海归校长,1992年1月回国,历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海外求学的经历给了他开阔的视野和全新的理念,2005年7月,吴德星被任命为中国海洋大学校长。
  
  在吴校长的领导下,近年来,中国海洋大学紧紧围绕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目标,通过理念创新,在推动学校改革发展进程中凝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指导和推动学校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
  
  吴德星校长说,我们提出以“科学发展蓄势期远,谋海济国建设名校”为主题的新思路,其实就是围绕实现学校的百年发展目标,紧密结合建设创新型国家、人力资源强国和海洋强国等重大战略部署,进一步修订完善学校改革发展的3大规划,即发展战略规划、学科与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校区建设规划,推动学校科学发展。为此,学校需要把握好如下几点:一是要突出发展方式的转变,由过去“要素驱动、以量为本”的发展方式转向“内涵驱动、质量为本,智源驱动、人才为本,重在发展、重在改革、重在开放”的发展方式。二是要突出大学的本质属性,在规划中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的功能,突出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三是在强调学生智力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学生价值观、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注重创造性人格的养成,保持大学最根本的理念、任务和目的,彰显一流大学的卓越内涵。四是进一步突显“重特色、求质量、先做强、再做大”的总体发展策略,对“再做大”中的“大”必须赋予其科学的内涵。中国海洋大学的大,不是单纯规模的扩大,而应该是核心竞争力的强大。
  为实现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的目标,中国海洋大学通过办学体制创新,促成了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国家海洋局和青岛市人民政府4家持续共建,为学校的发展赢得了先机。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学科综合实力全面提升,进入国内前五名的学科数名列全国高校第27位。其中,物理海洋、水产养殖学科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的声誉。
  学校坚持“突出自主创新,着力重点突破,支撑引领并重,协调持续发展”的科技工作方针,牵头建设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和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两个标志性国家级创新平台,科学研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学校主持承担国家“973”计划项目5项,占已立涉海项目总数的1/3。“十一五”以来,学校承担“863”计划课题72项,在海洋领域承担的课题项目数列全国科教单位同领域之首,已成为国家海洋科技重大项目的主要承担者之一,积累产生了一批关键技术和科技成果,累计授权专利325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15项、国际发明专利6项,获国家和省部级奖70余项。
  学校的支撑保障体系也在发展中日渐完备,建有20余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70余个教学实验室,拥有国内高校唯一的3500吨级海洋综合调查船,基本完成了崂山新校区建设并投入使用。
  
  人才是强校之本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吴德星说,学校正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当前的重点是在不断完善“筑峰人才工程”、“绿卡人才工程”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工程”的基础上,创新机制,统筹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大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支持和培养,着力营造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充分发挥才智的人文环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海大目前在人才培养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探索建立了以“一条主线”(即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两个课堂”(即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与创新两个课堂)、“三种方式”(即面向全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以各级各类人才培养基地为主体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以融入国际教育为主体的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四个保障”(即以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的师资队伍建设、优质的支撑条件建设、科学管理和制度建设为保障)和“五条途径”(即以深厚的海大文化引领人才培养,以优势的特色学科推进人才培养,以创新的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以强势的科学研究带动人才培养,以开放的国际教育提升人才培养)为主要内容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吴德星校长一直主张“精英教育”,其内涵是什么?吴德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说,当前,国家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但研究型大学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承担着重要任务。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客观要求研究型大学应致力于实施新时期新内涵的“精英教育”。这种教育从本质上有别于传统的精英教育或贵族教育,它强调的是汇聚最优质的教育资源用于人才培养,通过高水平的教师、学科专业、科技创新、支撑条件和科学管理, 构建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产学研”有效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在学习和研究的全过程中得到高水平高质量的全面教育、能力培养和个性培养,使其真正具备成为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的潜质,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队伍和人才储备。这些年来,海大一直坚持和不断实践“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本科教育理念;推进以启迪思维、重视基础、探究问题、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特点的研究性教学形式;加强教学团队的建设,推出许多激励政策使名教授和广大教师以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促进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吴德星说,服务社会是大学的基本职责和重要使命,中国海洋大学在努力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同时,还在努力抓住国家海洋事业大发展的战略机遇,积极服务于海洋强国战略和省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比如积极切入海洋油气开发技术领域、实施“蓝色兴鲁”和“蓝色兴市”两个行动计划,积极参与青岛“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实施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明显提升。
  
  国际交流为海大的发展
  打开了一扇门
  
  中国海洋大学是我国最早与国(境)外大学及科研机构建立合作与交流关系的高校之一。学校始终坚持开放办学,主动适应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拓展实质性的国际科教合作与交流,积极筹建海洋、水产国际科教合作平台,整体推进学校国际化进程。吴德星校长说,海大在国际交流方面的成绩卓著。
  学校现与国外20个国家的126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其中包括得克萨斯A&M大学、奥本大学、加州大学、剑桥大学、南安普敦大学、不来梅大学、基尔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根特大学、挪威科技大学、瓦赫宁根大学、奥克兰大学、法国海洋开发研究院等一批国际一流大学及科教机构,校际合作呈现出地域广、项目多、层次高、效益好的特点,学校国际发展空间大幅扩展。
  近年来,学校筹建和参与了“国际涉海大学协会”、“中德海洋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中美‘10+10’合作科研联盟”等近10个科教合作平台,开展了一批富有效益的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例如与德国不来梅大学、基尔大学、不来梅热带海洋研究中心及基尔莱布尼兹海洋研究所联合开展的“中德海洋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是中国教育部和德国联邦教育研究部关于高层次人才联合培养的政府间合作项目,双方以共同建立海洋科学领域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为切入点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现已培养57名硕士研究生,项目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学校高层次人才国际联合培养、海洋和水产课程体系与国际对接、课程学分与欧洲学分体系(ECTS)转换及双导师、双学位人才国际联合培养机制的探索和实施,下一步该项目要推动成立中德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并开展博士合作培养。
  学校把高层次人才国际联合培养作为学校强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之一。现每年约有150名学生参加多个项目的国际合作培养,仅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学校每年选派90名学生到世界一流大学进行博士阶段学习,2007年以来已有250名学生进入该项目,涉及海洋环境、海洋环境科学与工程、水产、生命、医药、管理、经济、数学等多个学科专业,学校派出的第一批联合培养的博士研究生中已有35人完成学业按期回国,其科研思路得以开阔,学术水平得以提升。
  学校发挥海洋、水产重点学科的优势,与创新型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互动促进,积极参与IGBP(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WCRP(世界气候研究计划)、IHDP(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CACGP(国际大气化学与全球污染研究计划)等国际重大科研计划,取得了突出成果。承担欧盟第六框架空间领域国际合作项目“龙计划促进欧洲和中国海洋环境与安全监测系统的协调研究”、“黄海观测、预报及信息系统”两项,以及“中国东部陆架海海洋自净能力与生态环境安全评价”、“海洋生物材料自组装纳米胶囊释药技术”、“亚洲沙尘的气候与环境效应研究”、“黄河口海洋动力学和泥沙冲淤趋势对河口近海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中美太平洋和南海的海-气相互作用”、“海洋生物多糖的结构与生物活性”等一批国际科研合作项目,均取得丰硕成果。
  学校结合重点学科国际科研创新队伍建设,重点聘请高水平国外专家到校任教、开展合作研究或开设系列课程,通过“111计划”和学校“筑峰/绿卡”人才工程以及聘任客座教授、名誉教授等与世界一流学者合作,并利用重点实验室、科研项目等平台面向国际吸纳优秀人才,组建了物理海洋、水产养殖、海洋药物、海洋化学4个国际科研创新团队,其中与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夏威夷大学国际太平洋研究中心等国际知名海洋科研机构组建海洋科研创新团队,与奥本大学、罗格斯大学、俄勒冈州立大学等知名高校组建水产科研创新团队,学术层次不断提升,引智效益十分显著。现有32名长期专家在校工作,每年聘请约150名短期专家来校授课、讲学或合作研究,其中包括一批世界著名学者。此外,来自十几个国家的40多位专家、学者组成了学校的“海外教授团”,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受聘为名誉教授,他们以不同的方式为学校的发展做贡献,是推动学校发展的重要的海外力量。
  学校通过争取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项目、青年骨干教师项目等各类专项,另自主设立国际合作与交流基金项目,每年选派约400名师生出国(境)研修、攻读学位或学术交流、考察,使师生出国(境)了解国际科学前沿动态和拓展学术合作,强化了创新型人才培养和人才队伍建设。
  在举办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方面,仅2005年以来学校就举办了36个有较大影响的国际学术会议,一系列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的成功举办促进了国际学术交流,使学校成为中国在海洋、水产领域学术交流的中心之一,有力地扩大了学校在国际学界的影响力。例如“国际深海地球及生命科学研究前沿”青岛海洋研究暑期学校邀请了42位深海地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一流或知名学者为来自国内外的200余名青年学者、研究生做专题报告,与会专家高度称赞本届暑期学校的学术水平。
  中国海洋大学十分重视把握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学习借鉴国外大学的成功经验,前瞻性地制定学校发展战略规划并实施科学管理。围绕世界知名、特色显著的综合性、研究型高水平大学百年发展目标,对国内外的多所国际知名大学进行了调研。吴德星认为,世界一流大学或知名大学各具特点,其发展战略均体现出独特的大学理念,而强化特色和优势学科建设是增强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建设世界知名大学的必由之路。建设世界知名大学的关键在于大学理念和办学道路。对海大而言,学校现有的地位和影响力源于学校探索走出了一条“特色立校、科学发展、文化传承、创新体系、树人立新、谋海济国”的办学道路。面对国际竞争与发展机遇,要推动学校实现百年发展目标,必须继续践行“强化发展特色,协调发展综合,以特色带动综合,以综合强化特色”的学科发展思路,在特色优势学科上首先实现突破,使之进入世界前列。海大在深入研究国外知名大学办学实践和经验的基础上,已经拟定了符合本校实际的国际评价指标框架,以便更好地用世界眼光和国际标准促进学校发展。
  
  吴德星简历:中国海洋大学校长、国内外知名的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物理海洋学者。1986年8月至1992年1月在美国华盛顿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历任中国海洋大学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海洋环境学院常务副院长、研究生教育中心副主任、科研处处长,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球科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海洋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第三、四届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第五届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海洋学会常务理事,国际海科委中国海洋研究委员会委员,及《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等5个学术期刊的编委或特邀编辑。曾任国家《渤海碧海行动计划》技术组组长。
其他文献
At 23:37 on August 12, 2015, China Ruihai Company’s dangerous goods warehouse in Binhai district, Tianjin had a blast. The clock at the final station of line 9 light rail which is about 500 meters awa
期刊
From Tel Aviv the middle-west city in Israel to the north along the beautiful Mediterranean coast till Haifa the north port city is the “Silicon Valley” corridor of unique “future disposition”.  Forei
期刊
Introduction  With the ever-growing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energy production, farming and maintaining services, human activities which are hard to control have begun to cause irreversible changes t
期刊
龙云,女,号云淞园居士。1975年冬月出生于山水甲天下的故乡——桂林,现定居北京。从小有着浓厚绘画兴趣的云龙,是当今著名山水画兼工笔画画家。她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工笔协会会员,北京松云书画院常务秘书长,特级院士,专职画家,中国公益事业促进会理事,中国书画联谊会会员,中国清新文化协会会员。  其作品多次在中国展出过,多次荣获奖项。画风秉承当代各级大师笔墨华濨厚重的特点,追崇大家风范,博大精深,博众家之
期刊
Long Yun, whose literature name is Yunsongyuan Lay, was born in Guilin, a city “with the finest scenery under Heaven” in winter, 1975. Now she lives in Beijing. Cultivated with the awareness of painti
期刊
今天的中国高校,已经踏上国际化的快速通道,出国留学访问与回国任教讲学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越来越多的“海归”,已成为高校教学科研战线的骨干力量,有的已走上领导岗位,现在已涌现出一大批“海归”校长。海外留学、工作的经历,不仅让他们掌握了各自学术领域国际领先的理论知识与专业研究成果,更令他们拥有开阔的视野、全新的理念,作为中国高校的掌门人,他们在引领高校现代化、国际化,推动中国高校自主创新培养人才方面发挥
期刊
In the evening of August 12, 2015, dangerous goods warehouse of Ruihai International Company exploded, which is at Binhai District Tanggu development zone of Tianjin. This explosion is the second haza
期刊
On July 8, 2015, Democratic Party of Hong Kong released that the lead content in the tap water of some buildings of Kai Ching Estate, public housing in Kowloon,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the Hong Kong
期刊
The beautiful land of Ireland has bred many talented poets as well as touching legend that it is the hometown of famous poet, playwright and proser William Butler Yeats. It is also the birthplace of M
期刊
2015年4月16日,中国国务院正式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将实施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和生态修复制度,节约保护水资源,全力保障水生态安全。“水十条”提出,到2020年,长江、黄河等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总体达到70%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全国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总体达到75%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得到消除,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