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CP在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中的诊断价值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feg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最佳诊断。方法:对15例黄疸病人经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诊断不清,行ERCP检查。结果:ERCP表现为胆管变细,呈枯树枝、串珠样改变,诊断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经皮质激素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ERCP是诊断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最佳方法。
  关键词 ERCP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诊断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20.060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是慢性胆汁瘀积性肝病。该病发病率低,为(2~7)/10万[1],临床表现为慢性持续性梗阻性黄疸,诊断及治疗均较为困难。我院2001~2006年对98例梗阻性黄疸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检查,诊断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15例,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15例病人,男11例,女4例,年龄24~72岁,均以原因不明进行性梗阻性黄疸就诊。病程1~3周,3例伴有右上腹胀痛、低热;15例均有乏力、食欲不振、尿黄伴皮肤瘙痒;均在多家医院查肝炎病毒指标为阴性。查体:皮肤、巩膜轻~重度黃染,无肝掌及蜘蛛痣,心肺检查无异常。腹部检查:肝肋下0~3cm,质软,1例肝区叩痛(+),脾均未触及,移动性浊音(-)。实验室检查:ALT 56~304U/L,AST 86~103U/L,TBIL 74~319.2μmol/L,DBIL 66~278μmol/L,GGT 178~208U/L,ALP 241~364U/L。
  影像学检查:15例ERCP检查前均行B超及CT检查,2例行PTC未能成功,1例做MRCP检查,均不能做出确切诊断。15例行ERCP胆管均成功显影,造影显示肝内外胆管弥漫性狭窄、僵直、稀疏,似枯枝样改变,肝内胆管分支减少,呈剪枝样改变,其中3例胆总管和肝总管轻度节段性串珠样改变。
  
  讨 论
  
  PSC临床表现为慢性、持续性的梗阻性黄疸,黄疸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起伏,但为进行性,常伴全身骚痒、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疲乏无力,有时伴有腹痛、发热等胆管炎症状。本病症状、体征无特征性,即使做肝穿刺组织活检也不能肯定诊断,以前认为是一种罕见病,但随着影像学检查技术的进步确诊率在提高,现在临床上常见。B超图像仅可作为诊断提示,即使是极富经验的超声诊断科医师往往也不能做出诊断;CT确诊率不高,故其临床应用价值不大;本组病例的B超及CT检查均未能做出诊断。核磁共振胆管造影(MRCP)在PSC病人中敏感性和特异性不如ERCP,还需要提高成像质量。经皮肝穿胆道造影(PTC)用于本病成功率不高、并发症较多。ERCP能够清晰显示肝内外胆管的形态,显示PSC病人肝内外胆管枯枝样改变、剪枝样改变、节段性串珠样改变。所以ERCP是诊断PSC的最佳方法。本组病人均做过B超、CT检查,1例做过MRCP,但均未能做出诊断。因此ERCP检查结果应作为诊断PSC的金标准[2],对疑似PSC的病人应尽早进行ERCP检查,以便早期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另外ERCP的治疗技术也可用于PSC的治疗[3],确诊后可行乳头切开,对有明显狭窄的胆管行气囊扩张,或置内支架引流,也可通过ENBD管行药物灌注等,可减轻胆管炎的表现和改善肝功能。
  
  参考文献
  1 梁扩寰.肝脏病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66-876.
  2 杨春育,王宪东,冯勇,等.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18例诊治体会.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5,15(10):609-610.
  3 牛桂军,黄范英.治疗性ERCP对胆胰疾病的运用.中国内镜杂志,2001,7(1):549-550.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明确肺不张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不同年龄组肺不张病因的特点。方法:对167例肺不张病例进行回顾性病因分析。结果:167例肺不张患者中,肺癌84例(50.3%),炎症46例(27.54%),结核23例(13.77%),异物3例(1.8%),病因未明11例(6.59%),确诊156例,确诊率93.4%。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确定肺不张的病因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期刊
关键词 哮喘 咳嗽变异型 诊断 治疗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20.038    资料与方法    2004年1月~2007年12月診治咳嗽变异型哮喘(CVA)72例,男28例,女44例;年龄18~52岁,平均34.6岁;病程2个月~3年;均以咳嗽为主要症状,多为阵发性干咳,夜间或清晨发作并加重。本组中冬春季发病者59例(81.9%)。诱发因素中,上呼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90例经CT三维立体定位。使用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穿刺血肿靶点,进行抽吸、冲洗及应用生化酶技术将血肿液化,引流达到血肿清除及治愈患者的目的。对照组60例内科保守治疗。结果:微创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治愈率及病死率与内科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死亡率低,疗效显著,相对安全有效。  关键词
期刊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20.051    临床资料    2006年9月~2009年4月收治严重多发伤腹部损伤患者19例,男18例,女1例;年龄14~15岁。其中锐器伤15例,坠落伤2例,挤压伤2例。初诊时间8小时以内者17例,8小时以上者2例。入院时轻度休克2例,中度休克11例,重度休克6例。行诊断性腹腔穿刺13例,11例阳性(81.6%),2处伤5
期刊
摘 要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瘘的预防与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胆瘘患者28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8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后并发胆瘘12例,单纯引流治愈5例,二次手术胆肠吻合治愈1例。无死亡病例及远期并发症。结论:胆瘘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早期发现、正确处理是获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胆瘘  doi:10.3969/j.issn
期刊
摘 要 進行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LC)1685例,占同期胆囊切除患者的95%,成功率99.2%。无1例死亡,无1例胆道损伤。随访患者900例,时间>6个月,均预后良好,无并发症。  关键词 基层医院 腹腔镜胆囊切除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20.056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在三级医院广泛开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技术的日臻
期刊
摘 要 目的:分析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征。方法:确诊67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老年组与中青年组,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老年组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多,并发症多,高位溃疡与巨大溃疡多,死亡率高。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不典型,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所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关键。  关键词 老年人 消化性溃疡 临床特点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无痛苦内镜下电凝电切术对上消化道息肉的治疗体会。方法:对32例上消化道息肉行静脉麻醉下无痛苦电凝电切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均治愈。结论:静脉麻醉下胃镜电凝电切上消化道息肉,无痛苦、安全、可靠、经济、易于接受。  关键词 上消化道息肉 静脉麻醉 电凝电切术 内镜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20.057    资料与方法    2005年6月
期刊
摘 要 目的:总结结肠癌致肠梗阻治疗经验。方法:回顾经手术治疗的40例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40例病人Ⅰ期右半结肠切除10例,Ⅱ期横结肠癌切除2例,Ⅰ期左半结肠癌切除13例,Ⅱ期左半结肠切除吻合术13例,肿瘤无法切除,仅行回结肠吻合术1例,单纯造瘘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4%,围手术期死亡率2.8%。结论:选择合适病例、手术时机及完善围手术期处理是减少并发症、Ⅰ期切除吻合的安全保
期刊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20.064    资料与方法    2003年5月~2009年5月收治肝外伤患者248例,男196例,女52例;年龄3~66岁,平均33岁;闭合性损伤206例,开放性损伤42例;按美国创伤外科协会AAST6级分级法[1],Ⅰ级46例,Ⅱ级51例,Ⅲ级62例,Ⅳ级6例,Ⅴ级20例,Ⅵ级无;其中交通事故136例,重物撞击伤37例,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