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时期现代化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学生,而教师的创新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精神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内涵等方面对高校教师创新能力培养途径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教师;创新型教师;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4-0044-01
當今时代,衡量一个国家的强弱,不是看资本的多少,而是看创新型人才的多少。创新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核心,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任务的过程中,教师是关键因素。因此,高校必须注重培养教师创新思维,教师自身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一、培养高校教师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高等教育的创新离不开创新型的教师。教师是教育过程中最基层、最直接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没有富有创新能力的教师,就不可能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学生。1、从时代发展规律看,具备创新能力的教师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助推剂。21世纪,以创新为动力的经济全球化大潮正滚滚而来,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科技的竞争。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无与伦比的竞争力。经济全球化时代呼唤着多类型、多层次、多规格的高素质创新人才。而培育、造就这些人才,绝大多数源自高等教育,得益于高校教师,特别是具备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高校教师的引导与启发。2、从教育改革趋势看,创新是教师实施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顾明远教授说过:“教育的发展在于改革,教育的改革在于创新。”高校对学生的培养逐渐从学习型向创新型转变,教师的“教导”不是“给人鱼”,而是要“教人渔”,这就要求教师要将教给学生的知识真正变成是自己的,再把内化了的知识告诉学生,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掌握一种思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从学生成长发展看,创新是人才不断成长发展的不竭动力。每名高校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在情感状态上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这种良好的情感状态,会使学生的感知、思维、记忆和想象等心理过程也异常活跃,促进他们能主动地独立思考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途径,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二、高校创新型教师的内涵
高校创新型教师的内涵是:通过新颖、独特的视角,吸收最新的知识与技术成果,并将其灵活地运用于教学与科研中;能够对某些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能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研究方法,以达到教育效果和创造科研成果的高等院校教师。由此可见,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不仅要求同,更要求异。在教学及科研过程中,不因循守旧、不安于现状,开拓创新的精神和意识更强,更善于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并能创造性地运用多元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创造性的活动;还能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因材施教充分正确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的自信和乐观。
三、增强高校教师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教育改革与创新浪潮的席卷之下,现代教育不断深化与发展,对高校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增强的愿望愈加迫切,这不仅依靠教师自身不断的学习与强化,也对高校及科研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从高校及科研机构来看:1、采取有力措施创建学术自由的环境。“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大学,行政化倾向越来越严重,官本位严重腐蚀了高等院校本应具有的学术精神和学术道德”。我们必须正视这种状况,并尽快采取果断措施来打破僵化的行政垄断。对学术领域的问题,要允许民主讨论、自由探索、批评与反批评。学术上的是非,只有也只能通过自由讨论、百家争鸣与实践检验进行判定。2、有计划地培养和提高教师的学术素养。职业能力提升取决于个人的天赋和勤奋程度。当然,已有的研究表明,个人业务素质的提升和他所受的教育环境的质量有很大的关联性,达到一定智商水平的人,经过科学的教育训练,其综合素质都会明显的提高。一个组织有计划地培训人才是十分重要的,高校要切实抓好师资队伍建设。3、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作为高校教师,主要从事精神生产劳动,其社交需要,尤其是尊重需要、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更为强烈。因此,对于有重大贡献的教师要及时奖励和表扬,并颁发证书,调动其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再则,打破“唯论文至上”的学术评价标准,不再依靠论文的数量和发表在何种刊物来衡量一名教师的学术水平,而应关注教师在近几年的教学及科研活动中是否有创新方法、创新观点和创新成果。
(二)从教师自身来看:1、教育观念及时更新。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改“注入式”为“启发式”,改“一言堂”为“师生互动”,改“以老师为中心”为“老师主导,学生主体”,改“以成绩论英雄”为“多方面综合评估”。总之,教师必须确立新的人才观、确立学生中心观、确立全面的教育质量观、确立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同时要重视实践活动。2、教育内容紧跟时代。在教育内容上,教师要大胆创新,力求“老瓶盛新酒”。充分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流行事物与新闻话题,以此为切入点,教授传统经典理论知识的同时,实现了教育内容与时俱进、为我所用的原则,也拉进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达到“亲其师,信其道”。3、教学方法常出新招。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态度,方法运用适当、灵活,就能为学生创造提供充分的空间。教师要常出新招,熟练掌握现代化教学方法与手段,例如,利用数字多媒体设备教学、借鉴“头脑风暴式”互动教学、提供课外社会实践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教育与科研两手抓。高作为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一定要具备卓越的科研能力,教师只有通过科学研究,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掌握科研规律与治学方法,从而解决教学问题,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富有创造性地指导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并努力使自己成为学术带头人。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沙塔洛夫曾说过:“教师的创造性是学生创造性的源泉”。因此,作为新时期的高校教师,应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学习现代化教学理论与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创新能力,成为时代所需的创新型教师。
参考文献:
【1】李红亚;论高校教师创新的特点和要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8)
【2】葛晓琴;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创新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0(4)
关键词:高校教师;创新型教师;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4-0044-01
當今时代,衡量一个国家的强弱,不是看资本的多少,而是看创新型人才的多少。创新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核心,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任务的过程中,教师是关键因素。因此,高校必须注重培养教师创新思维,教师自身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一、培养高校教师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高等教育的创新离不开创新型的教师。教师是教育过程中最基层、最直接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没有富有创新能力的教师,就不可能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学生。1、从时代发展规律看,具备创新能力的教师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助推剂。21世纪,以创新为动力的经济全球化大潮正滚滚而来,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科技的竞争。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无与伦比的竞争力。经济全球化时代呼唤着多类型、多层次、多规格的高素质创新人才。而培育、造就这些人才,绝大多数源自高等教育,得益于高校教师,特别是具备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高校教师的引导与启发。2、从教育改革趋势看,创新是教师实施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顾明远教授说过:“教育的发展在于改革,教育的改革在于创新。”高校对学生的培养逐渐从学习型向创新型转变,教师的“教导”不是“给人鱼”,而是要“教人渔”,这就要求教师要将教给学生的知识真正变成是自己的,再把内化了的知识告诉学生,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掌握一种思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从学生成长发展看,创新是人才不断成长发展的不竭动力。每名高校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在情感状态上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这种良好的情感状态,会使学生的感知、思维、记忆和想象等心理过程也异常活跃,促进他们能主动地独立思考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途径,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二、高校创新型教师的内涵
高校创新型教师的内涵是:通过新颖、独特的视角,吸收最新的知识与技术成果,并将其灵活地运用于教学与科研中;能够对某些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能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研究方法,以达到教育效果和创造科研成果的高等院校教师。由此可见,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不仅要求同,更要求异。在教学及科研过程中,不因循守旧、不安于现状,开拓创新的精神和意识更强,更善于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并能创造性地运用多元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创造性的活动;还能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因材施教充分正确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的自信和乐观。
三、增强高校教师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教育改革与创新浪潮的席卷之下,现代教育不断深化与发展,对高校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增强的愿望愈加迫切,这不仅依靠教师自身不断的学习与强化,也对高校及科研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从高校及科研机构来看:1、采取有力措施创建学术自由的环境。“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大学,行政化倾向越来越严重,官本位严重腐蚀了高等院校本应具有的学术精神和学术道德”。我们必须正视这种状况,并尽快采取果断措施来打破僵化的行政垄断。对学术领域的问题,要允许民主讨论、自由探索、批评与反批评。学术上的是非,只有也只能通过自由讨论、百家争鸣与实践检验进行判定。2、有计划地培养和提高教师的学术素养。职业能力提升取决于个人的天赋和勤奋程度。当然,已有的研究表明,个人业务素质的提升和他所受的教育环境的质量有很大的关联性,达到一定智商水平的人,经过科学的教育训练,其综合素质都会明显的提高。一个组织有计划地培训人才是十分重要的,高校要切实抓好师资队伍建设。3、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作为高校教师,主要从事精神生产劳动,其社交需要,尤其是尊重需要、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更为强烈。因此,对于有重大贡献的教师要及时奖励和表扬,并颁发证书,调动其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再则,打破“唯论文至上”的学术评价标准,不再依靠论文的数量和发表在何种刊物来衡量一名教师的学术水平,而应关注教师在近几年的教学及科研活动中是否有创新方法、创新观点和创新成果。
(二)从教师自身来看:1、教育观念及时更新。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改“注入式”为“启发式”,改“一言堂”为“师生互动”,改“以老师为中心”为“老师主导,学生主体”,改“以成绩论英雄”为“多方面综合评估”。总之,教师必须确立新的人才观、确立学生中心观、确立全面的教育质量观、确立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同时要重视实践活动。2、教育内容紧跟时代。在教育内容上,教师要大胆创新,力求“老瓶盛新酒”。充分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流行事物与新闻话题,以此为切入点,教授传统经典理论知识的同时,实现了教育内容与时俱进、为我所用的原则,也拉进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达到“亲其师,信其道”。3、教学方法常出新招。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态度,方法运用适当、灵活,就能为学生创造提供充分的空间。教师要常出新招,熟练掌握现代化教学方法与手段,例如,利用数字多媒体设备教学、借鉴“头脑风暴式”互动教学、提供课外社会实践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教育与科研两手抓。高作为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一定要具备卓越的科研能力,教师只有通过科学研究,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掌握科研规律与治学方法,从而解决教学问题,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富有创造性地指导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并努力使自己成为学术带头人。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沙塔洛夫曾说过:“教师的创造性是学生创造性的源泉”。因此,作为新时期的高校教师,应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学习现代化教学理论与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创新能力,成为时代所需的创新型教师。
参考文献:
【1】李红亚;论高校教师创新的特点和要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8)
【2】葛晓琴;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创新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