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城市的气质来自于历史与文化的积累,城市的魅力体现于不同时代建筑的有机结合,建筑设计作为文化传承的一种表现形式已经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了,但建筑设计总是存在于一定的地域且处在一定的时代。有关地域文化命题的讨论和地域性风格设计的尝试也一直没有间断。地域文化在传统和创新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并为建筑师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世界上没有无源之水、无木之本,任何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来龙去脉。我们从何处来?我们向何处去?只有一块块砖、一片片瓦、一根根柱可以回答一代又一代居民所关心的这个问题。建筑与城市艺术的学术性解释都可以在普及性的过程中得到通融,因为建筑与城市艺术渗透到每个人的生存空间,延伸到日常生活的普遍细节。
关键词:城市建筑;地域文化;设计表达
1地域文化的回归
1.1概念
全球一体化,绝不是全球建筑与城市一体化;中国建筑、城市发展与危机同步;从根本上处理与对应危机并不能单一依赖技术,而应立足于建筑、城市思想与艺术哲学的求索过程。
文化的含义广泛,美国学者克拉可洪认为:“在人类学中,“所谓文化”,意味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的总体,以及个人从某集团获得的社会性遗产。”世界发展至今存在着丰富的文化果实,地域文化正是组成如此多样的世界文化之一。现代建筑设计有时过多地强调了自身的风格和流派的发展,而忽略了每种文化所具有的独创性、城市的雷同、建筑的克隆,使得今天的世界变得如此相似。在强调个性化、人性化的21世纪,地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正弥补了这一不足。它可以唤起特定地域里人民群众的自信和自豪,引发外来人口的好奇和猎奇,使得城市面貌多样化、进而促进商业、旅游的繁荣,同时也使得地域文化得以保持和发展。
1.2地域文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必要性
创新是设计的目的。但创新不是漫无边际的;它受到多种因素:“诸如技术、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制约”,另外还有更为重要的一个矛盾对象--即传统。每个建筑师都希望自己的作品有较高的大众认知度,那么传统就是一个绝对不可忽略的因素。从未经受西方“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洗礼的中国建筑与城市与其说是在20世纪末快速接受了“工业革命”及“信息革命”的成果,不如说是忽然受到“工业革命”的冲击---从地铁到高速公路,从集装箱到超级市场,从地下车库到购物中心,从公共社区到高层建筑,来势迅猛的“现代建筑与城市硬件”正在改变中国人的心态以其生活与工作方式,与其同步的建筑与城市发展也出现一系列危机:空间与形态模式的雷同性日趋增重,各地建筑与城市文化的差异性逐渐模糊。
1.3地域文化的发展趋势
一大批极富地域特色、富含文化韵味、千姿百态、充满生活情趣,亲切、生动、宜人的建筑和街区被无情破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缺乏地域性、民族性,风格、形式统一的现代“国际式”建筑,单调、生硬、冷漠。此现象,早己引起建筑界有识之士的关注和忧虑,并为此做出了积极的理性探索和实践创作,以求找到一条满意的现代地域建筑创作之路。9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地域建筑的保护、更新和发展,己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摆在建筑界面前。
2地域文化在城市建筑设计中的表达
2.1、通过空间营造来表达
苏州博物馆是个很好的例子。该馆新馆选址位于历史保护街区范围,紧靠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平天国忠王府。该地块被贝聿铭先生称为“圣地”。在这一地块上设计博物馆是“人生最重要的挑战”。贝聿铭的设计思想是“中而新苏而新”,“苏”主要体现在与苏州古城风貌和人文内涵的融合“新”主要体现在用材上。新馆建筑将三角形作为突出的造型元素和结构特征,表现在建筑的各个细节之中。在中央大厅和许多展厅中屋顶的框架线由大小正方形和三角形构成几何形坡顶,体现了错落有致的江南斜坡屋顶建筑特色,并与周边建筑相融合。建筑构造采用玻璃、开放式钢结构,特别是屋顶的立体几何形天窗,突破了中国传统建筑“大屋顶”在采光方面的束缚。这不仅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建筑的屋面造型样式,而且解决了传统建筑在采光方面的实用型难题。“让光线来做设计”是贝氏名言。贝聿铭先生在设计时充分尊重所在街区的历史风貌,使新馆建筑与古城风貌和传统的城市肌理相融合,可以看出贝聿铭先生在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了场所因素,并把场所的三个内涵都解释得很清楚。
2.2通过对本土材料的应用来表达
地域性建筑来源于各个地区的人们长时间适应当地气候、环境、地形、材料等条件而营造的建筑。建筑材料取材于建造的当地,经过发展也成为了地域建筑的一个重要方面。建筑材料被地域文化所影响同时也在影响着地域文化。荷兰的砖、北欧的木、中国的竹无不给人以各异的文化精神感受。然而随着新材料的发展,本土材料被逐渐替代,钢筋混凝土成为了大多数建筑的首选材料,造成的后果就是国际风格的建筑正在逐渐取代地域建筑。地域性及本土化讲求的是一种最大程度的贴近自然。一种“负建筑”。隈研吾认为成功的融合于自然的建筑能贴近文化并顺应自然。很好地运用本地的建筑材料:即使没有运用本土建筑元素也能很好地表现出地域文化的特色。长城脚下的竹屋就是这种建筑的杰出代表。
2.3通过细节来表达
上海的金茂大厦就是从传统中提取满足现代生活的空间结构。金茂大厦塔楼平面双轴对称,提炼“塔”的形意。其应用高技术手段来表现的中国古塔的韵律是那么的惟妙惟肖,从更深层的文化美学上去寻找交融点,用技术与手法来表现地域文化的精髓。从建筑布局和细部处理等多个方面都可以看到一些传统建筑形态语言运用与变异,在现代物质技术条件下拥有了新的活力。在此,可以将其看成是对传统文脉的发展。
3北京故宫、天安门的地域文化
最后说说北京故宫、天安门广场。故宫拥有独具一格的和谐整体美感,而观礼台将自己谦恭的融入天安门的和谐整体美感之中。当年在天安门前加建观礼台的建筑师比设计国家大剧院的法国建筑师更懂中国建筑更为尊重中国建筑文化,观礼台设计的成功首先在于本体构成在比例、尺度、色彩基调及其表面材料上与天安门城楼浑然一体,一致长期以来人们几乎从未注意到观礼台,甚至以为天安门城楼原先的附属配套建筑包括观礼台。
当今浮躁的心态孕育出不计其数的“标志性”、“国际性"与“跟风型”建筑,拷贝“现代”注重个体建筑,自行其是,夸张,却隔断了北京城的和谐整体美感,唯独观礼台在天安门前保持了和谐北京的历史见证。无声胜有声,在任何一座城市的建筑群中,所谓“主角建筑”与“配角建筑”从来都不是以规模体量和高度而确定;所谓“主角建筑”与“配角建筑”必须遵循相关主次关系,观礼台在“土红色”的城市基调中悄悄消逝了,只有你走进观礼台你才能发现观礼台的主题形态构成并未刻意去模仿天安门的“神似”,也没有以现代现代结构与材料去复制天安门城楼上的飞檐、斗拱与柱廊。事实上与传统建筑“协调”有多种方法,并非只有像那些复古主义手法用现代“结构”去制造现代的“营造法式",观礼台采用一种简练雅致而又体现出衬托出天安门主体建筑的城市基调,以“土红色”及其“烘托主题”的钥匙打开通往故宫建筑群的城市文化之门。
在北京,甚至在中国,与观礼台接近的"城市减法",设计思路与方法似乎太少,大家习惯于在设计中多用“加法”千方百计对各类建筑进行五颜六色花枝招展的装饰,或者是应付少大型活动而进行的市容突击性表面涂抹美化,结果导致当今中国大多城市成了“堆砌城市”、“布景城市”。
世界就是这样:需要消逝的东西在我们喧嚣的城市不明不白长期盘踞存在,而那些真正拥有本地文化底蕴的经典却默默无闻,委曲求全的夹杂在广厦之间的某一角落,但只有经过岁月洗礼的过程才能称为"作品”。
结束语
在现代城市建筑设计中强调地城文化性必将成为21世纪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亮点:强调地域性与民族风格也就是通向设计的世界性。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环境艺术作品,也才能更好地展示丰富的城市建筑的地域文化。几乎所有的中国建筑艺术哲学都凝固于皇城、宫殿、寺庙、园林---这是中国建筑与城市文明五千年沉淀在一个角落领域的结晶体。但前我们处在一个漫长的求索阶段,但立足于建筑、城市思想与艺术哲学下一定能走向成功。
关键词:城市建筑;地域文化;设计表达
1地域文化的回归
1.1概念
全球一体化,绝不是全球建筑与城市一体化;中国建筑、城市发展与危机同步;从根本上处理与对应危机并不能单一依赖技术,而应立足于建筑、城市思想与艺术哲学的求索过程。
文化的含义广泛,美国学者克拉可洪认为:“在人类学中,“所谓文化”,意味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的总体,以及个人从某集团获得的社会性遗产。”世界发展至今存在着丰富的文化果实,地域文化正是组成如此多样的世界文化之一。现代建筑设计有时过多地强调了自身的风格和流派的发展,而忽略了每种文化所具有的独创性、城市的雷同、建筑的克隆,使得今天的世界变得如此相似。在强调个性化、人性化的21世纪,地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正弥补了这一不足。它可以唤起特定地域里人民群众的自信和自豪,引发外来人口的好奇和猎奇,使得城市面貌多样化、进而促进商业、旅游的繁荣,同时也使得地域文化得以保持和发展。
1.2地域文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必要性
创新是设计的目的。但创新不是漫无边际的;它受到多种因素:“诸如技术、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制约”,另外还有更为重要的一个矛盾对象--即传统。每个建筑师都希望自己的作品有较高的大众认知度,那么传统就是一个绝对不可忽略的因素。从未经受西方“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洗礼的中国建筑与城市与其说是在20世纪末快速接受了“工业革命”及“信息革命”的成果,不如说是忽然受到“工业革命”的冲击---从地铁到高速公路,从集装箱到超级市场,从地下车库到购物中心,从公共社区到高层建筑,来势迅猛的“现代建筑与城市硬件”正在改变中国人的心态以其生活与工作方式,与其同步的建筑与城市发展也出现一系列危机:空间与形态模式的雷同性日趋增重,各地建筑与城市文化的差异性逐渐模糊。
1.3地域文化的发展趋势
一大批极富地域特色、富含文化韵味、千姿百态、充满生活情趣,亲切、生动、宜人的建筑和街区被无情破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缺乏地域性、民族性,风格、形式统一的现代“国际式”建筑,单调、生硬、冷漠。此现象,早己引起建筑界有识之士的关注和忧虑,并为此做出了积极的理性探索和实践创作,以求找到一条满意的现代地域建筑创作之路。9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地域建筑的保护、更新和发展,己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摆在建筑界面前。
2地域文化在城市建筑设计中的表达
2.1、通过空间营造来表达
苏州博物馆是个很好的例子。该馆新馆选址位于历史保护街区范围,紧靠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平天国忠王府。该地块被贝聿铭先生称为“圣地”。在这一地块上设计博物馆是“人生最重要的挑战”。贝聿铭的设计思想是“中而新苏而新”,“苏”主要体现在与苏州古城风貌和人文内涵的融合“新”主要体现在用材上。新馆建筑将三角形作为突出的造型元素和结构特征,表现在建筑的各个细节之中。在中央大厅和许多展厅中屋顶的框架线由大小正方形和三角形构成几何形坡顶,体现了错落有致的江南斜坡屋顶建筑特色,并与周边建筑相融合。建筑构造采用玻璃、开放式钢结构,特别是屋顶的立体几何形天窗,突破了中国传统建筑“大屋顶”在采光方面的束缚。这不仅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建筑的屋面造型样式,而且解决了传统建筑在采光方面的实用型难题。“让光线来做设计”是贝氏名言。贝聿铭先生在设计时充分尊重所在街区的历史风貌,使新馆建筑与古城风貌和传统的城市肌理相融合,可以看出贝聿铭先生在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了场所因素,并把场所的三个内涵都解释得很清楚。
2.2通过对本土材料的应用来表达
地域性建筑来源于各个地区的人们长时间适应当地气候、环境、地形、材料等条件而营造的建筑。建筑材料取材于建造的当地,经过发展也成为了地域建筑的一个重要方面。建筑材料被地域文化所影响同时也在影响着地域文化。荷兰的砖、北欧的木、中国的竹无不给人以各异的文化精神感受。然而随着新材料的发展,本土材料被逐渐替代,钢筋混凝土成为了大多数建筑的首选材料,造成的后果就是国际风格的建筑正在逐渐取代地域建筑。地域性及本土化讲求的是一种最大程度的贴近自然。一种“负建筑”。隈研吾认为成功的融合于自然的建筑能贴近文化并顺应自然。很好地运用本地的建筑材料:即使没有运用本土建筑元素也能很好地表现出地域文化的特色。长城脚下的竹屋就是这种建筑的杰出代表。
2.3通过细节来表达
上海的金茂大厦就是从传统中提取满足现代生活的空间结构。金茂大厦塔楼平面双轴对称,提炼“塔”的形意。其应用高技术手段来表现的中国古塔的韵律是那么的惟妙惟肖,从更深层的文化美学上去寻找交融点,用技术与手法来表现地域文化的精髓。从建筑布局和细部处理等多个方面都可以看到一些传统建筑形态语言运用与变异,在现代物质技术条件下拥有了新的活力。在此,可以将其看成是对传统文脉的发展。
3北京故宫、天安门的地域文化
最后说说北京故宫、天安门广场。故宫拥有独具一格的和谐整体美感,而观礼台将自己谦恭的融入天安门的和谐整体美感之中。当年在天安门前加建观礼台的建筑师比设计国家大剧院的法国建筑师更懂中国建筑更为尊重中国建筑文化,观礼台设计的成功首先在于本体构成在比例、尺度、色彩基调及其表面材料上与天安门城楼浑然一体,一致长期以来人们几乎从未注意到观礼台,甚至以为天安门城楼原先的附属配套建筑包括观礼台。
当今浮躁的心态孕育出不计其数的“标志性”、“国际性"与“跟风型”建筑,拷贝“现代”注重个体建筑,自行其是,夸张,却隔断了北京城的和谐整体美感,唯独观礼台在天安门前保持了和谐北京的历史见证。无声胜有声,在任何一座城市的建筑群中,所谓“主角建筑”与“配角建筑”从来都不是以规模体量和高度而确定;所谓“主角建筑”与“配角建筑”必须遵循相关主次关系,观礼台在“土红色”的城市基调中悄悄消逝了,只有你走进观礼台你才能发现观礼台的主题形态构成并未刻意去模仿天安门的“神似”,也没有以现代现代结构与材料去复制天安门城楼上的飞檐、斗拱与柱廊。事实上与传统建筑“协调”有多种方法,并非只有像那些复古主义手法用现代“结构”去制造现代的“营造法式",观礼台采用一种简练雅致而又体现出衬托出天安门主体建筑的城市基调,以“土红色”及其“烘托主题”的钥匙打开通往故宫建筑群的城市文化之门。
在北京,甚至在中国,与观礼台接近的"城市减法",设计思路与方法似乎太少,大家习惯于在设计中多用“加法”千方百计对各类建筑进行五颜六色花枝招展的装饰,或者是应付少大型活动而进行的市容突击性表面涂抹美化,结果导致当今中国大多城市成了“堆砌城市”、“布景城市”。
世界就是这样:需要消逝的东西在我们喧嚣的城市不明不白长期盘踞存在,而那些真正拥有本地文化底蕴的经典却默默无闻,委曲求全的夹杂在广厦之间的某一角落,但只有经过岁月洗礼的过程才能称为"作品”。
结束语
在现代城市建筑设计中强调地城文化性必将成为21世纪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亮点:强调地域性与民族风格也就是通向设计的世界性。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环境艺术作品,也才能更好地展示丰富的城市建筑的地域文化。几乎所有的中国建筑艺术哲学都凝固于皇城、宫殿、寺庙、园林---这是中国建筑与城市文明五千年沉淀在一个角落领域的结晶体。但前我们处在一个漫长的求索阶段,但立足于建筑、城市思想与艺术哲学下一定能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