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伪山西省公署顾问辅佐官城野宏在反思日军战败时写道:“通过这次战争,我深感如此与群众打成一片,并得到群众支持的军队,是多么有力而强大。”为了不和老百姓争水吃,八路军入驻砖壁后又冒险转移。
砖壁村,地处巍峨的太行之巅。抗日烽火燃遍全国时,这个群山环抱的小山村曾是华北敌后抗战的指挥中心。
为何入驻砖壁?又为何离开?八路军“避水而居”的故事,在砖壁村口耳相传了一代又一代。
跃马太行
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烽火燎原。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东渡黄河,开赴抗日前线,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很快引起侵华日军注意。太行山脉峰峦起伏,山高路险,日军的机械化装备难以发挥优势。跃马太行,向东可控河北、山东,向西同太岳山相接,向北与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为邻,中间的盆地是富饶之地。
据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写的《华北治安战》记载,自1938年12月至1940年3月,侵华日军在华北先后发起18次“作战”,企图摧毁敌后抗日根据地。其中,1939年6月10日至8月25日,日军华北方面军发动“一号作战”,目标就是“歼灭盘踞在山西省东南部的中央军及朱德的共军,突破其坚固阵地,克服地形困难,歼灭所在之敌”。
1939年6月底,八路军总部得到日军将组织大规模兵力进行“扫荡”的情报后,朱德、彭德怀立即下令129师组织反“扫荡”。7月3日,日军5万余人从同蒲、正太、平汉、道清等铁路线上向晋东南进犯,意在分割和缩小八路军的机动范围,突袭总部首脑机关。
1939年7月7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战两周年纪念对时局宣言》,向全党全国人民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号召。此前一天,为避敌锋芒,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总部从驻扎了半年多时间的潞城县北村出发,向武乡县砖壁村转移。
进驻砖壁
潞城县北村——襄垣县普头村——黎城县河南村——武乡县砖壁村,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这条穿梭于崇山峻岭中的转移路线并不好走。当时正值雨季,队伍到达黎城县河南村时,遇到上游暴雨,浊漳河陡涨。派出的侦察人员来报,尾追的日军已经进至黎城县西北的柏岭、上遥一带,与总部相距已经很近了,不远处传来的枪炮声清晰可辨。敌军临近,唯一出路只有渡过浊漳河,进驻砖壁村。
经过艰苦跋涉,八路军到达砖壁村已是深夜。为了不惊动老乡,部队就在村子北边的一座破庙旁宿营。第二天,战士们把庙宇简单整修了一下,总部就搬了进去。
在抗日战争期间,类似的紧急时刻并不罕见。《朱德年谱》对此仅有一句记载:“(1939年)7月15日与彭德怀率八路军总部突破浊漳河,摆脱日军的包围,抵达武乡县砖壁村。”
摆脱包围后,八路军总部在砖壁村指挥反“扫荡”作战。反“扫荡”一直进行到8月下旬,在歼敌两千余人,收复榆社、武乡、沁源、高平等城后,迫使日军退出根据地,粉碎了日军以重兵聚歼我军主力的企图。
避水而居
砖壁村三侧临崖,一侧靠山,南北两侧沟宽、深皆超百米,且沟壁几乎直立,在没有盘山公路的年代,沟底小道是唯一通途。这是一个易守难攻、便于隐蔽的战略要地,一旦遇到危险,不仅便于防守,而且便于撤退。
但这里严重缺水,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到来后,这些人的吃水就成了问题。朱德带领指战员利用空闲时间在砖壁村打水井3眼、旱井6眼、挖旱池1个,筑拦洪蓄水坝3条……
然而,1939年夏季,当地遭遇大旱,新修的吃水工程没能蓄上水,村民旱井的水位也开始下降。到了农历九月,朱德推算,如果总部继续留在砖壁,来年开春村民吃水就很困难了。为了不和村民争水吃,总部移驻王家峪,直到第二年重回砖壁,在这里指挥了著名的百团大战。
王家峪村虽然地处沟底,军民吃水不愁,交通便利,但山沟入口一旦被堵,那就是灭顶之灾,只能靠山上的哨兵及时报信。有时为了掩护总部撤退,战斗部队还要进行艰苦的阻击战。
“他们一进入村庄就采取各种方式帮助村民,如帮助收割,把马匹借给村民并与他们一起翻地,打扫房子,清扫道路……他们的口号是‘不拿群众一針一线’,因此,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人走水缸满。要知道,华北农村缺水,一个村庄只有一两口井,从很深很深的水井里打水挑到家里,是非常辛苦的。”伪山西省公署顾问辅佐官城野宏在反思日军战败时写道,“通过这次战争,我深感如此与群众打成一片,并得到群众支持的军队,是多么有力而强大”。
八路军在华北敌后战场英勇杀敌,取得巨大战绩的同时,自身也得到快速发展。截至1940年4月,八路军已由奔赴抗日前线时的4.6万余人,发展到39万余人。1940年6月,朱德在延安干部会议作《华北抗战的总结》报告时,总结了取得不断胜利的十个原因,其中就包括“有中国共产党作为部队和前方领导中坚”,做到了“军民一致”“官民一致”,和群众结成了血肉相连的亲密关系。
除了总部“避水而居”外,这里还流传着柿子训令(禁止士兵摘柿子)、树叶训令(禁止士兵摘榆钱)、野菜训令(禁止士兵摘村庄周围的野菜)等一个个生动的故事。
这些看似都是不起眼的小事,但这些小事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越战越强、不断胜利的最好注脚。
(《新华每日电讯》2021.9.3 梁晓飞 许雄 宋育泽/文)
砖壁村,地处巍峨的太行之巅。抗日烽火燃遍全国时,这个群山环抱的小山村曾是华北敌后抗战的指挥中心。
为何入驻砖壁?又为何离开?八路军“避水而居”的故事,在砖壁村口耳相传了一代又一代。
跃马太行
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烽火燎原。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东渡黄河,开赴抗日前线,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很快引起侵华日军注意。太行山脉峰峦起伏,山高路险,日军的机械化装备难以发挥优势。跃马太行,向东可控河北、山东,向西同太岳山相接,向北与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为邻,中间的盆地是富饶之地。
据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写的《华北治安战》记载,自1938年12月至1940年3月,侵华日军在华北先后发起18次“作战”,企图摧毁敌后抗日根据地。其中,1939年6月10日至8月25日,日军华北方面军发动“一号作战”,目标就是“歼灭盘踞在山西省东南部的中央军及朱德的共军,突破其坚固阵地,克服地形困难,歼灭所在之敌”。
1939年6月底,八路军总部得到日军将组织大规模兵力进行“扫荡”的情报后,朱德、彭德怀立即下令129师组织反“扫荡”。7月3日,日军5万余人从同蒲、正太、平汉、道清等铁路线上向晋东南进犯,意在分割和缩小八路军的机动范围,突袭总部首脑机关。
1939年7月7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战两周年纪念对时局宣言》,向全党全国人民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号召。此前一天,为避敌锋芒,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总部从驻扎了半年多时间的潞城县北村出发,向武乡县砖壁村转移。
进驻砖壁
潞城县北村——襄垣县普头村——黎城县河南村——武乡县砖壁村,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这条穿梭于崇山峻岭中的转移路线并不好走。当时正值雨季,队伍到达黎城县河南村时,遇到上游暴雨,浊漳河陡涨。派出的侦察人员来报,尾追的日军已经进至黎城县西北的柏岭、上遥一带,与总部相距已经很近了,不远处传来的枪炮声清晰可辨。敌军临近,唯一出路只有渡过浊漳河,进驻砖壁村。
经过艰苦跋涉,八路军到达砖壁村已是深夜。为了不惊动老乡,部队就在村子北边的一座破庙旁宿营。第二天,战士们把庙宇简单整修了一下,总部就搬了进去。
在抗日战争期间,类似的紧急时刻并不罕见。《朱德年谱》对此仅有一句记载:“(1939年)7月15日与彭德怀率八路军总部突破浊漳河,摆脱日军的包围,抵达武乡县砖壁村。”
摆脱包围后,八路军总部在砖壁村指挥反“扫荡”作战。反“扫荡”一直进行到8月下旬,在歼敌两千余人,收复榆社、武乡、沁源、高平等城后,迫使日军退出根据地,粉碎了日军以重兵聚歼我军主力的企图。
避水而居
砖壁村三侧临崖,一侧靠山,南北两侧沟宽、深皆超百米,且沟壁几乎直立,在没有盘山公路的年代,沟底小道是唯一通途。这是一个易守难攻、便于隐蔽的战略要地,一旦遇到危险,不仅便于防守,而且便于撤退。
但这里严重缺水,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到来后,这些人的吃水就成了问题。朱德带领指战员利用空闲时间在砖壁村打水井3眼、旱井6眼、挖旱池1个,筑拦洪蓄水坝3条……
然而,1939年夏季,当地遭遇大旱,新修的吃水工程没能蓄上水,村民旱井的水位也开始下降。到了农历九月,朱德推算,如果总部继续留在砖壁,来年开春村民吃水就很困难了。为了不和村民争水吃,总部移驻王家峪,直到第二年重回砖壁,在这里指挥了著名的百团大战。
王家峪村虽然地处沟底,军民吃水不愁,交通便利,但山沟入口一旦被堵,那就是灭顶之灾,只能靠山上的哨兵及时报信。有时为了掩护总部撤退,战斗部队还要进行艰苦的阻击战。
“他们一进入村庄就采取各种方式帮助村民,如帮助收割,把马匹借给村民并与他们一起翻地,打扫房子,清扫道路……他们的口号是‘不拿群众一針一线’,因此,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人走水缸满。要知道,华北农村缺水,一个村庄只有一两口井,从很深很深的水井里打水挑到家里,是非常辛苦的。”伪山西省公署顾问辅佐官城野宏在反思日军战败时写道,“通过这次战争,我深感如此与群众打成一片,并得到群众支持的军队,是多么有力而强大”。
八路军在华北敌后战场英勇杀敌,取得巨大战绩的同时,自身也得到快速发展。截至1940年4月,八路军已由奔赴抗日前线时的4.6万余人,发展到39万余人。1940年6月,朱德在延安干部会议作《华北抗战的总结》报告时,总结了取得不断胜利的十个原因,其中就包括“有中国共产党作为部队和前方领导中坚”,做到了“军民一致”“官民一致”,和群众结成了血肉相连的亲密关系。
除了总部“避水而居”外,这里还流传着柿子训令(禁止士兵摘柿子)、树叶训令(禁止士兵摘榆钱)、野菜训令(禁止士兵摘村庄周围的野菜)等一个个生动的故事。
这些看似都是不起眼的小事,但这些小事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越战越强、不断胜利的最好注脚。
(《新华每日电讯》2021.9.3 梁晓飞 许雄 宋育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