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的价值基石在何方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1155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 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局部)35.5厘米×338厘米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用墨线表现人物,被称为“画圣”的吴道子成为那个时代的传奇。

  “水墨画”是什么?从画面表现上看,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纯用“ 水”和“墨”的极简元素来绘制的画,画面无设色或少有设色。以水墨为核心要素的绘画古人称作“水墨画”,近代人们为了区别于西方绘画,便将“水墨画”改稱“中国画”。而水墨画如今就成为了“纯用水墨来呈现画面”的一种绘画形式的别称了。由于其悠久的传统与独特的风韵,使其足以在世界艺林中独树一帜。

水墨为上之风


  中国画以墨线为主要造型语言的表现形式起源很早。早在石器时代,原始先民就已经开始在陶器上作画了,虽然略显幼稚,但可以说那是最早的中国画。到了周朝,我国就有了人物画像,春秋时期更出现了大型壁画。隋唐则成为画坛名家辈出的时代——著名画家阎立本擅用墨线表现人物,被称为“画圣”的吴道子更是那个时代的传奇。
  唐代诗人王维不仅是个“诗佛”,也是一位大画家。他在《山水诀》中提出了“水墨最为上”的绘画思想,意思是在绘画创作上水与墨是构成中国画的价值核心。这一观念开辟了中国画的后续局面,后人纷纷顶礼遵循。王维到目前依然被称为“水墨画”的开派祖师。


北宋 范宽《溪山行旅图》206.3厘米×103.3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到了宋朝,画家们开始加强对于水墨的表达,让绘画的表现语言更加丰富。

文人主导推进


  在文人画家们主导画坛话语权后,更是不断为水墨增添着玄妙的色彩。尤其到了宋元时期,中国水墨画更达到了一个巅峰。画家们开始加强对于水墨的表达,让绘画的表现语言从此也更加丰富。墨的运用在这一时期更为自由,不仅诸多笔墨技法得到了开创,更充分释放了中国水墨画的表现力,让中国绘画体系走向了成熟阶段。
  宋代著名画家如范宽、苏轼等的作品基本都是水墨画,如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以及2018年拍出4.636亿港元的苏轼《木石图》等。而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更是中国经典传世名作。它就是一幅水墨画巨制,作品纯用墨线与笔触构成画面,成为千古传承的杰作。还有元朝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也属经典的水墨山水画巨制。可见,宋元时期的画家们在水墨的世界里,将中国绘画艺术中的灵魂与意境发挥到了极致。
  随着造纸技术的不断完善,唐、宋、元书画皆有高超的水墨佳作。在宣纸上作画更是让宋元绘画对水与墨的运用发挥到了极致的高度,后人几乎难以逾越。随着时间的推移,后辈画家开始察觉到一个问题,无论再在水墨上做何种创造,也都难以超越宋元画家。
  水墨画看上去虽然是单一色素,但实际上墨也是有多种颜色的。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出“运墨而五色具”,这五色便是“干、湿、浓、淡、焦(也称为黑)”。
  古人将墨色概括成五种,实际上墨色的变化不止这五种。一幅出色的水墨画,能够以墨和白这两种最基本、最重要的色彩为主要载体,通过水与墨的不同量融合于宣纸上,然后晕染渗透,产生丰富的层次感,并且达到浑然一体的效果。这是水墨画创作的难点,也是其最为精彩的地方。
  如果仅从水与墨这两种元素中寻求创新,难度很大且很有局限性,所以后人也大多开始在色彩上做文章。如此一来,对于水墨的深入研究也变得令人望而却步。宋元水墨画就像一座大山挡在面前,难以突破。因此,宋元之后,色彩画更为盛行,水墨创新步履维艰。


明 徐渭《黄甲图》114.6厘米×29.7厘米故宫博物院藏明清画家在水墨画创作上取得了一定突破,因其独特性强、艺术价值高而更容易被人记住。

并非不可突破


  到了明清时期,画家们在画中引入丰富的色彩表现,甚至比唐代的绘画还要绚丽多彩,并逐渐开始受到西方绘画的影响。尤其到了近现代,中西合璧更成为一种风潮。徐悲鸿、张大千、刘海粟、林风眠、李可染、吴冠中等都是中西合璧绘画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多基于设色画的成功表现。由此,彩墨画与水墨画呈现出齐头并进的态势。
  自宋元以后,在水墨画的创作实践上,有独创性的画家屈指可数,因而也更显珍贵。有些在水墨画创作上颇有成就的艺术家作品,因其独特性强、艺术价值高而更容易被人记住,更能成为传世名作。明清时期,徐渭、八大山人、石涛、“四王”等的水墨实践更加完善着这个艺术体系。
  清代张庚《浦山论画》中说:“气韵有发于墨者,有发于笔者,有发于意者,有发于无意者。发于无意者为上,发于意者次之,发于笔者又次之,发于墨者下矣。”“何谓发于意者?走笔运墨,我欲如是而得如是,若疏密、多寡、浓淡、干湿,各得其当是也。何谓发于无意者?当其凝神注想,流盼运腕,初不意如是而忽然如是是也。谓之为足则实未足,谓之未足则又无可增加,独得于笔情墨趣之外,盖天机之勃露也。”水墨画的高妙之处在于天人合一,这也成为了我们民族的审美哲学。
  说到近现代水墨高手,我们很容易想到齐白石,第一时间就会想到他画的“虾”。而虾就是水墨画,齐白石没画过“ 彩虾”。徐悲鸿的“马”也大多以水墨来表现,还有黄胄的“ 驴”、黄宾虹的山水,更是在水墨画的基础上做出了非常大的突破,把积墨法带上了一个高度。


齐白石《墨虾》 24厘米×29.5厘米 1938年作 徐悲鸿纪念馆藏说起近现代水墨高手,我们很容易想到齐白石,尤其第一时间就会想到他画的“虾”。

  在今天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上,黄宾虹的水墨画特别受欢迎,一幅精品少说要从千万元起拍。而齐白石的“ 虾”、黄胄的“驴”、徐悲鸿的“马”等更是家喻户晓的水墨经典,也是拍场上的宠儿。
  简要回顾了水墨画的发展历程,其实这也浓缩了中华文化的发展规律——先是简陋的无奈,再是自觉的应用,终是推向纯粹的高端,水墨画已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的价值基石。
其他文献
2020年的夏日,新冠肺炎疫情的阴霾还笼罩在津门上空,百无聊赖的我,忽然想起位于天津鼓樓的古玩市场很久没有去了,打电话给一个在那里开店的朋友,问市场是否受疫情影响没有开业,朋友说已经恢复营业了,于是驱车半小时抵达。  不同于2019年的鼓楼,2020年市场周边已经用铁架子围了起来,只留了一条出入的路,两位志愿者用测温枪给每位进入的人测体温。  出乎我意料的是,市场里异常热闹,并没有疫情后的萧条。我
期刊
近代著名文学家、戏剧作家夏衍曾指出:“年轻人不知道张光宇这位很有创新的藝术家,说明对他的宣传太少。”  从家乡无锡到上海、香港、北京,直至1965年去世,张光宇的艺术实践遍及绘画、漫画、平面设计、空间设计、舞台美术、电影美术、壁画、动漫制作、出版、艺术教育等诸多领域。国产动画片《大闹天宫》的问世,让他获得了“美猴王之父”的称誉;参与创办或编辑了《世界画报》《影戏杂志》等众多中国近现代有着重要影响的
期刊
前不久,在澳门十六浦索菲特大酒店举槌的冠军2021年澳门拍卖——“张南琛中国钱币收藏专场”落下帷幕。当天,新老藏家齐聚,竞拍意愿强烈,使得这场由100多枚中国近代机制币组成的专场竞拍时间超过了8个小时。1911年(宣统三年)长须龙大清银币NGC MS64,阳叶版,耿爱德收藏。成交价:134.4万美元  可以说,此次春拍是冠军在澳门举办钱币拍卖会以来人数最多、场面最为火热的一次。经过各路藏1911年
期刊
1957年,张光宇在北京煤渣胡同中央美术学院宿舍。  打从1937年出生开始,我就一直跟在父母身边,直到1965年父亲去世。作为子女,我们眼中的父亲这一生都在学习、研究、创作。他出生在满清,成长在民国,但是他在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也服务了现代的社会。“他的兴趣面很广”  他一生的工作涉及到了很多领域。在我看来,他的创作就是服务社会需要,遇到新的东西他就去学,学会以后再与创作相结合。  比如在上世纪
期刊
要想比较全面地了解“张光宇是谁”,这不是光凭一堆名头就能说清楚的事。在此次展览策展人、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看来,研究张光宇的过程“充满了青春和童趣”。在专业圈子里,张光宇是一位响当当的人物,一代代大学者都对他敬仰有加。他做了些什么,他的了不起在何处?接下来让我们跟随策展人的步伐,游历此次展览的燃点场景,走近丰富而特别的张光宇。张光宇漫画骑士 《时代漫画》第1期封面画28厘米×43厘米 1934年作燃
期刊
牛在古人的生產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所以与牛有关的民俗、文化也流传颇多。如《周礼·月令》记载:“出土牛以送寒气。”在冬寒初春之时节,有鞭土牛、送寒气、迎新春的习俗。唐代元稹有诗曰:“鞭牛县门外,争土盖春蚕。”  文物是历史文化的实物载体,汉代墓葬中就常出土陶牛等随葬冥器,唐宋以后的瓷器、铜镜、竹木雕等文物上更是较多出现与牛相关的纹样图案。这里来介绍两组瓷器上的“牛”纹图案。白瓷佳品  金代定
期刊
清 张照《临王献之帖》卷16.2厘米×273.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康乾时期,皇帝偏好赵孟頫、董其昌一路帖学书风,上行下效,赵董书风也极大影响了当时的书家群体。张廷济有诗云:“方圆体笔妙天瓶,丝绣平原有典型,六百年来成鼎足,赵吴兴又董华亭。”可见赵董影响之巨。  张照与董其昌是老乡,王鸿绪的外甥。王鸿绪书法学米芾、董其昌。受王影响,张照也学习米、董。康熙、乾隆二帝非常欣赏他的才华,乾隆还曾为其作诗
期刊
近年来,诸如《哪吒》《灵笼》《雾山五行》等等的热播,让不少动漫迷直呼“国漫的春天”要来了。事实上,回顾起中国动画片和漫画插图的历史,经典作品和大师级人物层出不穷。当中张光宇就被视为是中国现代漫画的奠基人之一,创作颇丰。尤其是他担纲设计的中国首部彩色动画长片《大闹天宫》,不仅赢得了世界盛誉,更是影響了几代人。  自上世纪20年代起,他还是中国插图文化领域中的领军人物。其作品造型简炼、形象饱满,擅长将
期刊
清雍正 黑漆描金山水楼阁图手炉故宫博物院藏  前段时间,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经历了多年未遇的寒冷天气,北京更是迎来了1966年以来的最低温。虽然北方室内供有暖气,但这样的天气还是让很多人叫苦不迭。而在古代,人们都用什么方式取暖御寒呢?  故宮博物院藏有一件清雍正黑漆描金山水楼阁图手炉。该手炉通高14厘米、长18.4厘米、宽12.9厘米。手炉呈不规则却十分对称的长圆形,提梁弯曲的形状与炉身的造型相协调
期刊
位于浙江丽水景宁的畲族村落,环境如诗如画。年幼的雷伟燕与母亲。其母所穿的就是畲族代表服饰“凤凰装”。  2020年年末,由中国商报社、中国收藏杂志社在北京主办的第二届中国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有一位嘉宾显得尤为“抢眼”。这份特别不仅仅是因为她当天身着的服饰—— 一套色泽亮丽、工艺精巧的畲族节庆服饰“凤凰装”,更是因为她所带来的关于畲族文化传承的话题,让与会者们直观形象地感触少数民族非遗文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