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19到20世纪之交,美国出现轰轰烈烈的改革运动,被称为“进步运动”,它对美国历史影响深远。我国学术界在改革开放以后就开始了对它的研究,而在21世纪在研究的内容、方法、视角等方面有较多创新。本文将重点叙述21世纪国内学术界对这场运动的研究状况。
【关键词】:进步运动;综述;内容;视角;方法
19到20世纪之交,在美国兴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运动,由于这场改革以“进步主义”为旗帜,因此被称为“进步主义运动”或“进步运动”。这场运动涉及到美国社会的多个方面和多个社会阶层,对美国社会发展的方向产生重大影响。
在我国学术界,对它的研究已有较为丰富的成果,尤其在21世紀,研究在多方面都有了创新之处。笔者重点叙述21世纪国内学术界对这场运动的研究状况。
一、21世纪之前的研究
中国美国史的研究早在建国前后就开始了,但很多研究方面直到改革开放才起步,进步运动也是如此。
1987年,张小青在《论美国进步主义运动的思想背景》,从社会观念和宗教信仰两个层面分析了这场运动发生的原因。作者认为,随着人口增加、工业化的发展、垄断的兴起和西进运动的结束,美国人感到“在经济权力的控制之下不能获得充分的个人尊严自主和平等”[1],个人主义信念出现危机。同时新教伦理的“上帝选民”、发财致富等观念,也导致一系列的社会危机和道德败坏的现象,这就让更多人从宗教当中寻找理想的秩序,对不符合信念理想的社会弊病作斗争,这样就产生了“进步”观念。
随后,董继民在1989年03期《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发表《简论美国进步运动》,从社会背景、运动过程、社会意义等方面对其进行全面论述。作者认为,进步运动在政治上为以总统为中心的三权分立体制奠基,经济上确立政府干预原则,社会上通过各项立法推动社会发展,总之,它为罗斯福新政开了先声,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李剑鸣在1992年出版的专著《大转折的年代:美国进步主义运动研究》中,认为这次运动发轫于美国社会的转折时期,社会成员联系日益紧密,日益形成整体,但社会利益也日趋多元化。同时,工业化带来了经济混乱、社会贫困、阶级对抗、政治腐败等综合症,这些都成为了进步运动产生的背景。这次运动是“调整资本主义精神、缓和资本主义的矛盾的社会性努力”[2]。
但总体来看,在21世纪之前,虽然中国学术界对于进步运动已有所研究,但方法上,基本集中在对这次运动进行综合研究,而专题研究也仅限于原因、影响等方面。而观点上也基本是以肯定为主,数量上也较少,有较大研究空间。
二、21世纪的研究
进入到21世纪,中国学术界对于进步运动的研究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一些新的方法、新的观点也得到了运用,研究上有了更多成果的同时,也有了更多创新。
首先,传统研究出现了新的成果。
传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从这次运动的原因、内容、影响等方面论述,这在八九十年代已经有丰硕成果。而在21世纪,这种研究又出现新成果,主要体现在观点创新。
赵辉兵在2007年06期《历史教学(高校版)》发表的《重建民主与自由:美国进步运动兴起的政治根源》中,对于进步运动兴起的原因有了新的解读,认为这次运动兴起不仅来源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而且还有深刻的政治根源,那就是打破两党当时的因循守旧和妥协的政治风气,重建民主与自由的政治传统,真正实现政府为大众服务。
冯伟年在2001年02期《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发表的《论美国进步运动的历史背景及其社会影响》当中,提出了进步主义者很大程度上是保守主义者这一新的观点,认为进步派的实质就是将自己固守的“传统的民主观念、个人自由和立法治国”[3]以一种新的方式来维护,维护日益受工业化冲击的传统观念。这就决定了进步运动领袖打着改革的旗号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而登上前台后最终维护的还是少数资产阶级的利益。
其次,对进步运动的理论研究有了起步。
一些研究者从理论基础这一角度对于进步运动进行研究。吴凯在2009年11期《南方论刊》发表了《试论美国进步运动的理论依赖》,明确提出,强调“有用即是真理”并主张法律要适应社会变化的实用主义、强调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的新个人主义和主张国家干预的新国家主义,加上对社会达尔文主义中对绝对自由、反对政府干预、反对保护弱者等思想的批判,都为进步运动提供了有力的思想理论武器。
另外,宗教作为人类思想意识的一部分,在进步运动中也起了作用,这体现在“社会福音运动”。李颜伟在2009年01期《天津大学学报》发表的《美国“社会福音运动”探析》指出,美国进步运动时期,“社会福音运动”兴起,这与工业化带来的社会危机和道德失范、新的移民群体的到来导致的社会冲突都有着密切关系。从思想来源看,它植根于美国传统新教道德和建立“山巅之城”的新教模范国家的期望。这次运动使得“众多新教教士走下神坛,踏上了一条宗教服务社会之路”[4]。
再次,专题研究成果丰硕。
21世纪之前,我国学术界对于进步运动个案研究较少。但是进入21世纪,这方面研究成果可谓雨后春笋。
1.政治方面
谭融、游腾飞在2011年05期《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发表的《论进步主义运动时期美国政治的发展》指出,这一时期地方和州政府体制改革,有效扩大民众的政治参与度和政府有效管理,加之总统权力的扩大,使得“美国的联邦政治由‘二元联邦主义’走向‘合作联邦主义’”[5],有效适应工业化并影响美国以后政治走向。
2.社会方面
这方面的成就是21世纪我国学术界对于进步运动个案研究当中成果最丰硕的一部分。众所周知,进步运动的范围不仅包括政治,也包括环保、女权、教育等方面。
從女权角度论述的代表性论著,包括沈芳媛发表在2013年39期《教育教学论坛》的《进步主义时期的美国中产阶级妇女与女权运动》、熊美娟2008年发表于《公共管理研究》的《美国进步时代的女性改革评述》等,它们都指出了女性在进步运动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妇女在这一时期开始直面自己受男权压迫的地位,并积极“致力于改变社会,促进福利国家的形成,力图制定相关的法律来保护这些弱者的权利和权益”[6]。 从环境保护这一角度论述的,包括祖国霞2013年04期《学术研究》发表的《美国进步主义时期环境运动中的女性》、滕海键2006年01期《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发表的《略论美国现代史上的三次环保运动》等,这些论著都指出,进步运动时期,通过自然资源保护运动,有效治理了环境,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也唤起了人们的环保意识。
从教育方面论述的,包括王颖慧2006年05期《铜陵学院学报》发表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潮及其社会意义》、郭九林和梁艳君2007年06期《沈阳教育学院学报》发表的《美国进步主义时期的教育思想渊源及其社会影响》等,它们指出,进步主义时期的教育家以进化论为武器,强调人的主动性和教育要应用于生产生活等,深刻影响了20世纪美国教育。
3.外交方面
李哲2012年在燕山大学完成的硕士论文《论进步主义运动对美国外交的影响》,认为进步主义给美国外交留下丰厚财富,在外交思想上,这一时期形成的强调道德和国际法律的规范的理想主义外交思想深刻影响了威尔逊及其以后的总统;政策上,更加强调国际法的作用和平等参与原则;实践上,也体现美国外交在进步运动后的理想主义外交行动。
最后,进步运动对中国的启示问题颇受关注。
随着中国80年代以来开始的改革的逐步深入,以及社会转型期的各种矛盾的不断累积,一些学者看到了进步运动对中国的借鉴意义。陆欣瑜2011年在东华大学完成的碩士论文《政府治理转型:美国进步时代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认为美国在社会结构出现剧烈转型的时刻,对于政府的治理进行成功应对和调整,“关注政府治理的公共性、合作性和互动性”[7],中国也应当在转型期加快政府的转型,完善制度建设。
三、结束语
美国20世纪前后的进步运动,涉及面广,受众面大,影响深远。我国学术界20世纪后期就开始了对它的研究,而在21世纪,研究成果越发丰富,具有创见的论著不断出现。
进步运动在美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我国改革事业有重要启示,极具历史魅力,需要我们不断发现。
注释:
[1]张小青.论美国进步主义运动的思想背景[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7(5):75.
[2]李剑鸣.大转折的年代:美国进步主义运动研究[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2: 311.
[3]冯伟年.论美国进步运动的历史背景及其社会影响[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132.
[4]李颜伟.美国“社会福音运动”探析[J].天津大学学报,2009(1):15.
[5]谭融,游腾飞.论进步主义运动时期美国政治的发展[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9.
[6]熊美娟.美國进步时代的女性改革评述[J].公共管理研究,2008:66.
[7]陆欣瑜.政府治理转型:美国进步时代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硕士学位论文],上海:东华大学,2011:2.
【关键词】:进步运动;综述;内容;视角;方法
19到20世纪之交,在美国兴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运动,由于这场改革以“进步主义”为旗帜,因此被称为“进步主义运动”或“进步运动”。这场运动涉及到美国社会的多个方面和多个社会阶层,对美国社会发展的方向产生重大影响。
在我国学术界,对它的研究已有较为丰富的成果,尤其在21世紀,研究在多方面都有了创新之处。笔者重点叙述21世纪国内学术界对这场运动的研究状况。
一、21世纪之前的研究
中国美国史的研究早在建国前后就开始了,但很多研究方面直到改革开放才起步,进步运动也是如此。
1987年,张小青在《论美国进步主义运动的思想背景》,从社会观念和宗教信仰两个层面分析了这场运动发生的原因。作者认为,随着人口增加、工业化的发展、垄断的兴起和西进运动的结束,美国人感到“在经济权力的控制之下不能获得充分的个人尊严自主和平等”[1],个人主义信念出现危机。同时新教伦理的“上帝选民”、发财致富等观念,也导致一系列的社会危机和道德败坏的现象,这就让更多人从宗教当中寻找理想的秩序,对不符合信念理想的社会弊病作斗争,这样就产生了“进步”观念。
随后,董继民在1989年03期《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发表《简论美国进步运动》,从社会背景、运动过程、社会意义等方面对其进行全面论述。作者认为,进步运动在政治上为以总统为中心的三权分立体制奠基,经济上确立政府干预原则,社会上通过各项立法推动社会发展,总之,它为罗斯福新政开了先声,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李剑鸣在1992年出版的专著《大转折的年代:美国进步主义运动研究》中,认为这次运动发轫于美国社会的转折时期,社会成员联系日益紧密,日益形成整体,但社会利益也日趋多元化。同时,工业化带来了经济混乱、社会贫困、阶级对抗、政治腐败等综合症,这些都成为了进步运动产生的背景。这次运动是“调整资本主义精神、缓和资本主义的矛盾的社会性努力”[2]。
但总体来看,在21世纪之前,虽然中国学术界对于进步运动已有所研究,但方法上,基本集中在对这次运动进行综合研究,而专题研究也仅限于原因、影响等方面。而观点上也基本是以肯定为主,数量上也较少,有较大研究空间。
二、21世纪的研究
进入到21世纪,中国学术界对于进步运动的研究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一些新的方法、新的观点也得到了运用,研究上有了更多成果的同时,也有了更多创新。
首先,传统研究出现了新的成果。
传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从这次运动的原因、内容、影响等方面论述,这在八九十年代已经有丰硕成果。而在21世纪,这种研究又出现新成果,主要体现在观点创新。
赵辉兵在2007年06期《历史教学(高校版)》发表的《重建民主与自由:美国进步运动兴起的政治根源》中,对于进步运动兴起的原因有了新的解读,认为这次运动兴起不仅来源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而且还有深刻的政治根源,那就是打破两党当时的因循守旧和妥协的政治风气,重建民主与自由的政治传统,真正实现政府为大众服务。
冯伟年在2001年02期《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发表的《论美国进步运动的历史背景及其社会影响》当中,提出了进步主义者很大程度上是保守主义者这一新的观点,认为进步派的实质就是将自己固守的“传统的民主观念、个人自由和立法治国”[3]以一种新的方式来维护,维护日益受工业化冲击的传统观念。这就决定了进步运动领袖打着改革的旗号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而登上前台后最终维护的还是少数资产阶级的利益。
其次,对进步运动的理论研究有了起步。
一些研究者从理论基础这一角度对于进步运动进行研究。吴凯在2009年11期《南方论刊》发表了《试论美国进步运动的理论依赖》,明确提出,强调“有用即是真理”并主张法律要适应社会变化的实用主义、强调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的新个人主义和主张国家干预的新国家主义,加上对社会达尔文主义中对绝对自由、反对政府干预、反对保护弱者等思想的批判,都为进步运动提供了有力的思想理论武器。
另外,宗教作为人类思想意识的一部分,在进步运动中也起了作用,这体现在“社会福音运动”。李颜伟在2009年01期《天津大学学报》发表的《美国“社会福音运动”探析》指出,美国进步运动时期,“社会福音运动”兴起,这与工业化带来的社会危机和道德失范、新的移民群体的到来导致的社会冲突都有着密切关系。从思想来源看,它植根于美国传统新教道德和建立“山巅之城”的新教模范国家的期望。这次运动使得“众多新教教士走下神坛,踏上了一条宗教服务社会之路”[4]。
再次,专题研究成果丰硕。
21世纪之前,我国学术界对于进步运动个案研究较少。但是进入21世纪,这方面研究成果可谓雨后春笋。
1.政治方面
谭融、游腾飞在2011年05期《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发表的《论进步主义运动时期美国政治的发展》指出,这一时期地方和州政府体制改革,有效扩大民众的政治参与度和政府有效管理,加之总统权力的扩大,使得“美国的联邦政治由‘二元联邦主义’走向‘合作联邦主义’”[5],有效适应工业化并影响美国以后政治走向。
2.社会方面
这方面的成就是21世纪我国学术界对于进步运动个案研究当中成果最丰硕的一部分。众所周知,进步运动的范围不仅包括政治,也包括环保、女权、教育等方面。
從女权角度论述的代表性论著,包括沈芳媛发表在2013年39期《教育教学论坛》的《进步主义时期的美国中产阶级妇女与女权运动》、熊美娟2008年发表于《公共管理研究》的《美国进步时代的女性改革评述》等,它们都指出了女性在进步运动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妇女在这一时期开始直面自己受男权压迫的地位,并积极“致力于改变社会,促进福利国家的形成,力图制定相关的法律来保护这些弱者的权利和权益”[6]。 从环境保护这一角度论述的,包括祖国霞2013年04期《学术研究》发表的《美国进步主义时期环境运动中的女性》、滕海键2006年01期《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发表的《略论美国现代史上的三次环保运动》等,这些论著都指出,进步运动时期,通过自然资源保护运动,有效治理了环境,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也唤起了人们的环保意识。
从教育方面论述的,包括王颖慧2006年05期《铜陵学院学报》发表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潮及其社会意义》、郭九林和梁艳君2007年06期《沈阳教育学院学报》发表的《美国进步主义时期的教育思想渊源及其社会影响》等,它们指出,进步主义时期的教育家以进化论为武器,强调人的主动性和教育要应用于生产生活等,深刻影响了20世纪美国教育。
3.外交方面
李哲2012年在燕山大学完成的硕士论文《论进步主义运动对美国外交的影响》,认为进步主义给美国外交留下丰厚财富,在外交思想上,这一时期形成的强调道德和国际法律的规范的理想主义外交思想深刻影响了威尔逊及其以后的总统;政策上,更加强调国际法的作用和平等参与原则;实践上,也体现美国外交在进步运动后的理想主义外交行动。
最后,进步运动对中国的启示问题颇受关注。
随着中国80年代以来开始的改革的逐步深入,以及社会转型期的各种矛盾的不断累积,一些学者看到了进步运动对中国的借鉴意义。陆欣瑜2011年在东华大学完成的碩士论文《政府治理转型:美国进步时代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认为美国在社会结构出现剧烈转型的时刻,对于政府的治理进行成功应对和调整,“关注政府治理的公共性、合作性和互动性”[7],中国也应当在转型期加快政府的转型,完善制度建设。
三、结束语
美国20世纪前后的进步运动,涉及面广,受众面大,影响深远。我国学术界20世纪后期就开始了对它的研究,而在21世纪,研究成果越发丰富,具有创见的论著不断出现。
进步运动在美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我国改革事业有重要启示,极具历史魅力,需要我们不断发现。
注释:
[1]张小青.论美国进步主义运动的思想背景[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7(5):75.
[2]李剑鸣.大转折的年代:美国进步主义运动研究[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2: 311.
[3]冯伟年.论美国进步运动的历史背景及其社会影响[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132.
[4]李颜伟.美国“社会福音运动”探析[J].天津大学学报,2009(1):15.
[5]谭融,游腾飞.论进步主义运动时期美国政治的发展[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9.
[6]熊美娟.美國进步时代的女性改革评述[J].公共管理研究,2008:66.
[7]陆欣瑜.政府治理转型:美国进步时代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硕士学位论文],上海:东华大学,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