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作为老一辈著名艺术家仇志海之子、荣誉等身的军旅艺术家,还是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人,仇世森将自己的每一重身份都演绎得认真而精彩。自从接下父辈手中的艺术大旗,他几十年如一日,一直勤勉而执着地驻守和耕耘着黑陶与雕塑这一片领地,留下了大量家喻户晓并被各级美术馆、博物馆及私人收藏的经典之作。其表现手法和艺术元素体现着一位艺术家的气息和态度,在淡泊名利、谦逊平和的心态下蕴藏着内心对艺术高峰不断追求的涌动暗流。
仇世森,1961年生于青岛,1987年毕业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雕塑系。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现任济南军区政治部创作室创作员、济南军区美术书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作品参加第九、十、十一届全国美展,第九、十、十一、十二届全军美展,代表作有:济南泉城广场名人长廊雕塑《大舜》《贾思勰》《墨子》;济南泉城路《老残听曲》《父与子》《泉韵》《打手机的人》等。
Q&A
Q=《爱尚生活》 A=仇世森
作为仇志海之子:“我愿意做父亲这棵大树下的一片绿苔”
Q:提到你的名字,也许很多人都会首先想起你的父亲。从小到大,父亲都对你产生过什么样的影响?
A:我从十二三岁就跟随父亲在他的工作室里学些扎架子、上泥、翻模之类的零活。虽然那是个贪玩的年龄,自己做这些并不情愿,但面对父亲的要求只能硬着头皮干。那时候断断续续、零零碎碎的累积为我今后的创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作为仇志海的儿子,我以父亲为荣。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每天总是在忙忙碌碌地搞创作,是位非常勤奋敬业的艺术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传藏于世。他包容厚道、朴实亲和的为人也为世人所称道。我很享受朋友介绍我时说“这是仇志海先生的儿子仇世森”,我愿意做父亲这棵大树下的一片绿苔。
1996年7月,父亲因劳累过度倒在工作台旁,永远离开了我们。同年9月,我调入创作室任创作员,拿起了父亲的雕塑刀——从此肩负起了传承传统文化、弘扬主旋律的责任。
Q: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父亲曾带你去农村,在艰苦的条件下探索如何让黑陶重放光芒。能给我们讲讲那段经历吗?
A:八十年代初,父亲便开始了黑陶工艺的发掘研究工作,我在大学期间和毕业后一直随父亲从事黑陶艺术创作。在日照偏远的农村,我和父亲在农民兄弟闲置荒芜的院落里建起了我们的创作实验基地。那里没有公路,没有火车,没有电视机,更没有电话。在最艰难的时期,我们只能靠赶集卖花盆来维系生活和工作。经过四年多的辛苦劳作,我和父亲完成了上千件黑陶作品。这些作品凝结着我们父子的心血、汗水,凝结着我们的思想、智慧,凝结着我们的痛苦、喜悦,更凝结着朋友、领导和家人的支持、祝愿。记得2000年在我父亲艺术馆开馆的前夜,当一切工作就绪,我终于无法控制自己,跪地长泣……脑海中尽现一幕幕与父亲一起创业的艰辛以及对父亲的追忆。
Q:在艺术创作上,跟父亲有过严重矛盾或冲突吗?
A:父亲是个很包容的人,在艺术创作上更是如此。他很愿意吸取新的艺术元素来丰富自己的创作。他是自学成才的雕塑家,如果没有这种心境是不会成功的。他对我的创作从来都是放手、鼓励,在创作上我和父亲十分默契。
Q:父亲的艺术高度和声誉会让你觉得难以超越、造成压力或困扰吗?
A:父亲的艺术高度和声誉是他的时代和他的努力所成就的。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艺术创作的高点,高点的差异便带来荣誉的不同。我敬仰父亲,但父亲的影响力不会给我造成压力和困扰,我有我自己的艺术追求。
Q:很多传统手工艺都面临失传的尴尬,黑陶艺术也曾经历过断代。作为传人,你怎么看待和处理这个问题?
A:许多传统手工艺都面临失传,主要是传统观念、保守意识造成的。个人都有一点小绝招,秘不外传——这种狭隘的传统意识既不利于传统工艺的传承,又严重阻碍了手工艺的发展,其实所谓绝招大多只是“一层纸”罢了。黑陶工艺的发掘研究过程已经成为过去,黑陶的制作工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真正能使黑陶艺术得到传承的不仅仅是它的制作工艺,更重要的是运用黑陶材质特点而创作的艺术作品。
经过多年的发掘研究,通过在国内外举办展览,获取国内外多项大奖,利用媒体进行广泛的宣传等,使黑陶艺术这一失传四千多年的传统文化瑰宝得到全社会的认知和了解,这是“仇氏黑陶”对社会的最大贡献。我不会把“仇氏黑陶”事业做成家传模式,黑陶的制作工艺已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仇氏黑陶”只是黑陶大家庭的一个品牌。我会发挥我的艺术创作能力和审美意识推动黑陶艺术的发展,使更多的人了解黑陶、喜欢黑陶、拥有黑陶,而不是若干年后后继无人。
作为军人艺术家:“军人也有潇洒、浪漫的一面”
Q:从小生活在部队大院里,这对你的为人处世、人格、性格有什么影响?
A:从小生活在军营里,看到的是解放军官兵威武刚毅、浩然正气的形象,听到的是铿锵有力、气冲霄汉的歌曲,这种充满正能量的氛围直接影响着我的成长。正直、言而有信、守规矩……我的许多个性和习惯的确跟从小在部队大院生活耳濡目染有直接关系,但更多的是来自家庭的影响、父亲的言传身教以及自身的修习。
Q:军人给人的感觉往往是严肃、刻板、正统、保守的,艺术家又是带着浓烈诗意、洒脱、开放甚至是不羁气质的。你如何平衡自己的双重身份?部队的环境或军人的身份,会限制你的艺术创作,或者给你不一样的创作源泉吗?
A:是啊,看似是一个矛盾的身份。其实,军人也有潇洒、浪漫的一面。艺术家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对作品的驾驭能力,要根据创作题材,表现不同的内容来释放你的艺术情感。我了解军人、了解军营,当自己从一名军人成长为一名军人艺术家时,对于表现军人的艺术作品自然有了自己的切入点和表现形式。训练场上的帅气、霸气,游戏场上的憨气、孩子气……军人因环境而转换着身份和情感。只有真正了解军人,才能将艺术的浪漫气质融入军事作品的创作中。 我军的发展史是一部宏大的历史史诗,蕴藏着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我军发展的每个时期都产生过众多的英雄人物和重大事件。铭记历史、弘扬正气,创作出具有时代感、充满正能量的艺术作品,对培养官兵的自豪感、责任感、使命感有着积极意义。
Q:你认为自己的作品呈现更多的是意识形态的政治属性,还是审美趣味的艺术属性?
A:作为一名军人,我一直在从事主旋律的创作,在任何时期都必须把握积极向上的主题思想。作品不仅要展示自己的艺术水平,更要释放出正确的价值观和弘扬主旋律、社会正气,这是每一位有责任心的艺术家始终要坚持的大方向。在从事主旋律创作的同时,我也创作了许多表现唯美取向的雕塑作品,这些作品一贯遵循传统文化的创作规律和艺术形式,从美学的角度发现美、表现美。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就是我今后艺术创作的风向标——做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创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高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自觉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艺术训练,认真而严肃地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讲品位、重艺德,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创作出受人民喜爱和欢迎的优秀作品。
Q:看来你的作品一直都在弘扬主旋律。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主旋律的东西也是弘扬传统的东西?
A:我们都是在传统的土壤里被培育出的苗子,本身就带有传统的血统。近几年国外的大量资金充斥到国内艺术市场中,购买了很多缺乏美感的当代艺术作品,这对年轻人的价值观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致使很多年轻人在创作方向上摇摆不定。事实上,中国自古流传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本来就符合我们当下弘扬的“主旋律”。传统的东西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年,在于它的包容性,它能够包容现代思潮的冲击,而且逐渐吸收各个时期的先进因素为我所用。艺术发展到任何时期都不会脱离传统,我尊重传统但不固守传统,在创作过程中我也一直在求新求变,当然这个“变”绝不是一下转变成怪异另类。传统的阵地需要有人来固守,哪怕只剩下最后一人,但我相信不会仅有我一个人。
作为“自己”:“生活中我就是一个普通人”
Q: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你在济南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了六年,后又考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习。当时为什么选择回到学校?这段经历给你带来了什么?
A:1978年10月,我高中毕业后随父亲从博山来到济南。当年11月我被分配到了济南市工艺美术研究所,跟随工艺美术大师李芳清先生学习面塑艺术。作为这项濒临失传的民间工艺美术的指定传承人,我放弃了所有业余活动,不分昼夜地学习、练习。凭着自己几分天赋和几年的刻苦努力,我熟练地掌握了面塑的技艺和表现形式。师父和研究所领导都非常满意,多次派我作为代表参加省工艺美术博览会,并到上海、北京等地的工艺美术单位进行业务交流。领导和老师们的支持和鼓励给了我极大的鼓舞,也使我认识到要干好一项工作必须付出自己的努力,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行动上。这时期是我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单位领导、师父及周围的老师、同事传递予我的尽是正能量,对我今后的思想成长和业务发展以及为人处世起到了良好的导引作用,我至今依然感激他们。
1983年,由于机制改革,工艺美术研究所面临解体合并,大家只能重新选择出路。1984年9月,我考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雕塑系,开始了难忘的大学生活。在大学里我受到了系统全面的教育,传统基础、理论知识、专业创作能力等都得到了加强和提高。这段经历为我今后的雕塑艺术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Q:之后你是又怎样回到了部队,正式走上了黑陶创作的道路?
A:1987年我大学毕业,学院党委研究决定让我留校任教。因大学期间我一直利用假期随父亲在日照搞黑陶的研究创作,此时军区也在征求我的意见,想让我入伍协助我父亲完成正在进行的“现代黑陶工艺”的研究工作。当一名军人,一直是我梦寐以求的。小时候我就在军营长大,对军人无比崇敬,加之父亲的影响,我时常梦想成为一名军人。1987年10月我被特招入伍,参与黑陶艺术的研究工作。
Q:八九十年代,你的创作重点一直是黑陶,近年来又开始转向雕塑创作领域。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你个人更喜欢哪种介质?
A:我对黑陶的理解只是材质上的定义。一件黑陶作品的完成,前期就是以雕塑的技法过程来塑造成型,黑陶和其他雕塑作品只是材质的不同。由于材料的属性,黑陶在造型方面限制了作品的发挥和表现需求,所以近年来投入到雕塑创作的精力更多一些。
Q:如今,你获奖无数、荣誉等身,你自己如何评价个人的艺术成就?
A:有一句“谦虚”的老话说“成绩已成为过去,后面的路还很长”,的确是这样。
Q:生活中的你是什么样子?除了艺术创作,平时还有其他爱好吗?
A:生活中我就是一个普通人。做事有点小认真,说话有点小幽默。爱好不多,最喜欢看经典的抗战剧,反复看,省心。
1989年获国家文化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1989年获第三十八届世界发明博览会“尤里卡”金奖;获山东省文化厅“科技进步”特等奖;
1990年获国家 “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8年《河脉》获山东98’雕塑展一等奖;
1998年《橙色记忆》获“抗洪精神赞”全国美展银奖;
2002年《坚持》获第十届全军美展铜奖;
2011年获山东省第四届“泰山文艺奖”一等奖。
仇世森,1961年生于青岛,1987年毕业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雕塑系。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现任济南军区政治部创作室创作员、济南军区美术书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作品参加第九、十、十一届全国美展,第九、十、十一、十二届全军美展,代表作有:济南泉城广场名人长廊雕塑《大舜》《贾思勰》《墨子》;济南泉城路《老残听曲》《父与子》《泉韵》《打手机的人》等。
Q&A
Q=《爱尚生活》 A=仇世森
作为仇志海之子:“我愿意做父亲这棵大树下的一片绿苔”
Q:提到你的名字,也许很多人都会首先想起你的父亲。从小到大,父亲都对你产生过什么样的影响?
A:我从十二三岁就跟随父亲在他的工作室里学些扎架子、上泥、翻模之类的零活。虽然那是个贪玩的年龄,自己做这些并不情愿,但面对父亲的要求只能硬着头皮干。那时候断断续续、零零碎碎的累积为我今后的创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作为仇志海的儿子,我以父亲为荣。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每天总是在忙忙碌碌地搞创作,是位非常勤奋敬业的艺术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传藏于世。他包容厚道、朴实亲和的为人也为世人所称道。我很享受朋友介绍我时说“这是仇志海先生的儿子仇世森”,我愿意做父亲这棵大树下的一片绿苔。
1996年7月,父亲因劳累过度倒在工作台旁,永远离开了我们。同年9月,我调入创作室任创作员,拿起了父亲的雕塑刀——从此肩负起了传承传统文化、弘扬主旋律的责任。
Q: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父亲曾带你去农村,在艰苦的条件下探索如何让黑陶重放光芒。能给我们讲讲那段经历吗?
A:八十年代初,父亲便开始了黑陶工艺的发掘研究工作,我在大学期间和毕业后一直随父亲从事黑陶艺术创作。在日照偏远的农村,我和父亲在农民兄弟闲置荒芜的院落里建起了我们的创作实验基地。那里没有公路,没有火车,没有电视机,更没有电话。在最艰难的时期,我们只能靠赶集卖花盆来维系生活和工作。经过四年多的辛苦劳作,我和父亲完成了上千件黑陶作品。这些作品凝结着我们父子的心血、汗水,凝结着我们的思想、智慧,凝结着我们的痛苦、喜悦,更凝结着朋友、领导和家人的支持、祝愿。记得2000年在我父亲艺术馆开馆的前夜,当一切工作就绪,我终于无法控制自己,跪地长泣……脑海中尽现一幕幕与父亲一起创业的艰辛以及对父亲的追忆。
Q:在艺术创作上,跟父亲有过严重矛盾或冲突吗?
A:父亲是个很包容的人,在艺术创作上更是如此。他很愿意吸取新的艺术元素来丰富自己的创作。他是自学成才的雕塑家,如果没有这种心境是不会成功的。他对我的创作从来都是放手、鼓励,在创作上我和父亲十分默契。
Q:父亲的艺术高度和声誉会让你觉得难以超越、造成压力或困扰吗?
A:父亲的艺术高度和声誉是他的时代和他的努力所成就的。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艺术创作的高点,高点的差异便带来荣誉的不同。我敬仰父亲,但父亲的影响力不会给我造成压力和困扰,我有我自己的艺术追求。
Q:很多传统手工艺都面临失传的尴尬,黑陶艺术也曾经历过断代。作为传人,你怎么看待和处理这个问题?
A:许多传统手工艺都面临失传,主要是传统观念、保守意识造成的。个人都有一点小绝招,秘不外传——这种狭隘的传统意识既不利于传统工艺的传承,又严重阻碍了手工艺的发展,其实所谓绝招大多只是“一层纸”罢了。黑陶工艺的发掘研究过程已经成为过去,黑陶的制作工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真正能使黑陶艺术得到传承的不仅仅是它的制作工艺,更重要的是运用黑陶材质特点而创作的艺术作品。
经过多年的发掘研究,通过在国内外举办展览,获取国内外多项大奖,利用媒体进行广泛的宣传等,使黑陶艺术这一失传四千多年的传统文化瑰宝得到全社会的认知和了解,这是“仇氏黑陶”对社会的最大贡献。我不会把“仇氏黑陶”事业做成家传模式,黑陶的制作工艺已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仇氏黑陶”只是黑陶大家庭的一个品牌。我会发挥我的艺术创作能力和审美意识推动黑陶艺术的发展,使更多的人了解黑陶、喜欢黑陶、拥有黑陶,而不是若干年后后继无人。
作为军人艺术家:“军人也有潇洒、浪漫的一面”
Q:从小生活在部队大院里,这对你的为人处世、人格、性格有什么影响?
A:从小生活在军营里,看到的是解放军官兵威武刚毅、浩然正气的形象,听到的是铿锵有力、气冲霄汉的歌曲,这种充满正能量的氛围直接影响着我的成长。正直、言而有信、守规矩……我的许多个性和习惯的确跟从小在部队大院生活耳濡目染有直接关系,但更多的是来自家庭的影响、父亲的言传身教以及自身的修习。
Q:军人给人的感觉往往是严肃、刻板、正统、保守的,艺术家又是带着浓烈诗意、洒脱、开放甚至是不羁气质的。你如何平衡自己的双重身份?部队的环境或军人的身份,会限制你的艺术创作,或者给你不一样的创作源泉吗?
A:是啊,看似是一个矛盾的身份。其实,军人也有潇洒、浪漫的一面。艺术家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对作品的驾驭能力,要根据创作题材,表现不同的内容来释放你的艺术情感。我了解军人、了解军营,当自己从一名军人成长为一名军人艺术家时,对于表现军人的艺术作品自然有了自己的切入点和表现形式。训练场上的帅气、霸气,游戏场上的憨气、孩子气……军人因环境而转换着身份和情感。只有真正了解军人,才能将艺术的浪漫气质融入军事作品的创作中。 我军的发展史是一部宏大的历史史诗,蕴藏着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我军发展的每个时期都产生过众多的英雄人物和重大事件。铭记历史、弘扬正气,创作出具有时代感、充满正能量的艺术作品,对培养官兵的自豪感、责任感、使命感有着积极意义。
Q:你认为自己的作品呈现更多的是意识形态的政治属性,还是审美趣味的艺术属性?
A:作为一名军人,我一直在从事主旋律的创作,在任何时期都必须把握积极向上的主题思想。作品不仅要展示自己的艺术水平,更要释放出正确的价值观和弘扬主旋律、社会正气,这是每一位有责任心的艺术家始终要坚持的大方向。在从事主旋律创作的同时,我也创作了许多表现唯美取向的雕塑作品,这些作品一贯遵循传统文化的创作规律和艺术形式,从美学的角度发现美、表现美。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就是我今后艺术创作的风向标——做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创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高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自觉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艺术训练,认真而严肃地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讲品位、重艺德,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创作出受人民喜爱和欢迎的优秀作品。
Q:看来你的作品一直都在弘扬主旋律。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主旋律的东西也是弘扬传统的东西?
A:我们都是在传统的土壤里被培育出的苗子,本身就带有传统的血统。近几年国外的大量资金充斥到国内艺术市场中,购买了很多缺乏美感的当代艺术作品,这对年轻人的价值观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致使很多年轻人在创作方向上摇摆不定。事实上,中国自古流传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本来就符合我们当下弘扬的“主旋律”。传统的东西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年,在于它的包容性,它能够包容现代思潮的冲击,而且逐渐吸收各个时期的先进因素为我所用。艺术发展到任何时期都不会脱离传统,我尊重传统但不固守传统,在创作过程中我也一直在求新求变,当然这个“变”绝不是一下转变成怪异另类。传统的阵地需要有人来固守,哪怕只剩下最后一人,但我相信不会仅有我一个人。
作为“自己”:“生活中我就是一个普通人”
Q: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你在济南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了六年,后又考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习。当时为什么选择回到学校?这段经历给你带来了什么?
A:1978年10月,我高中毕业后随父亲从博山来到济南。当年11月我被分配到了济南市工艺美术研究所,跟随工艺美术大师李芳清先生学习面塑艺术。作为这项濒临失传的民间工艺美术的指定传承人,我放弃了所有业余活动,不分昼夜地学习、练习。凭着自己几分天赋和几年的刻苦努力,我熟练地掌握了面塑的技艺和表现形式。师父和研究所领导都非常满意,多次派我作为代表参加省工艺美术博览会,并到上海、北京等地的工艺美术单位进行业务交流。领导和老师们的支持和鼓励给了我极大的鼓舞,也使我认识到要干好一项工作必须付出自己的努力,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行动上。这时期是我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单位领导、师父及周围的老师、同事传递予我的尽是正能量,对我今后的思想成长和业务发展以及为人处世起到了良好的导引作用,我至今依然感激他们。
1983年,由于机制改革,工艺美术研究所面临解体合并,大家只能重新选择出路。1984年9月,我考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雕塑系,开始了难忘的大学生活。在大学里我受到了系统全面的教育,传统基础、理论知识、专业创作能力等都得到了加强和提高。这段经历为我今后的雕塑艺术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Q:之后你是又怎样回到了部队,正式走上了黑陶创作的道路?
A:1987年我大学毕业,学院党委研究决定让我留校任教。因大学期间我一直利用假期随父亲在日照搞黑陶的研究创作,此时军区也在征求我的意见,想让我入伍协助我父亲完成正在进行的“现代黑陶工艺”的研究工作。当一名军人,一直是我梦寐以求的。小时候我就在军营长大,对军人无比崇敬,加之父亲的影响,我时常梦想成为一名军人。1987年10月我被特招入伍,参与黑陶艺术的研究工作。
Q:八九十年代,你的创作重点一直是黑陶,近年来又开始转向雕塑创作领域。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你个人更喜欢哪种介质?
A:我对黑陶的理解只是材质上的定义。一件黑陶作品的完成,前期就是以雕塑的技法过程来塑造成型,黑陶和其他雕塑作品只是材质的不同。由于材料的属性,黑陶在造型方面限制了作品的发挥和表现需求,所以近年来投入到雕塑创作的精力更多一些。
Q:如今,你获奖无数、荣誉等身,你自己如何评价个人的艺术成就?
A:有一句“谦虚”的老话说“成绩已成为过去,后面的路还很长”,的确是这样。
Q:生活中的你是什么样子?除了艺术创作,平时还有其他爱好吗?
A:生活中我就是一个普通人。做事有点小认真,说话有点小幽默。爱好不多,最喜欢看经典的抗战剧,反复看,省心。
1989年获国家文化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1989年获第三十八届世界发明博览会“尤里卡”金奖;获山东省文化厅“科技进步”特等奖;
1990年获国家 “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8年《河脉》获山东98’雕塑展一等奖;
1998年《橙色记忆》获“抗洪精神赞”全国美展银奖;
2002年《坚持》获第十届全军美展铜奖;
2011年获山东省第四届“泰山文艺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