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怎样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实现语言发展与学生精神成长的双重教学目标?本文结合实际,论述了基于儿童文学视野下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两条路径。
【关键词】儿童文学视野;小学语文;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在新课改下,怎样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实现语言发展与学生精神成长的双重教学目标,这是语文教师值得研究的课题。对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基于儿童文学视野下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把握儿童特点,快乐学习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处在儿童时期的学生,因此,若想调动学生学习动机,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教师首先应研读儿童,了解他们的认知特点与心理特点,注重以学生心灵发展为本位,激活学生生长力,使其茁壮成长。
(一)形象思维特点
在小学阶段,学生主要是形象思维,在理解事物时,学生往往依靠联想,而并非依靠其本质与关系。同时,他们侧重直观感受,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在学习文学作品时,学生通常偏重色彩、声音、形状等多种外部特点的描述,对新奇的故事情节、生动的形象以及动态性描绘较为感兴趣。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学生形象思维特点,巧用直观教学手段,如实物、图片、简笔画等,以增强学生直观感知与体验,培养学生丰富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教学《狐狸和乌鸦》,在理解课文时,教师可巧用插图,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理解文章内容。比如学习1至2自然段时,教师可边让学生观察插图,边听第1自然段的录音,提出问题:①通过所听与所看,你们知道了什么?(狐狸住在树下的洞里,乌鸦住在树上的窝里,狐狸和乌鸦是邻居,互相较为了解。)然后借助插图,帮助学生认识“洞”和“窝”。这样,可让学生初步感知文章。②想想狐狸和乌鸦会发生什么事呢?然后指名学生读2、3自然段,边听边想: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候,当乌鸦找到一片肉,它的心情怎样?怎样看出来的呢?狐狸看到乌鸦叼着肉,它的心情又怎样呢?此时,它心里会想些什么呢?等。这样的教学方式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可激发学生学习特点。
(二)善于模糊解读,好动、爱玩特点
在阅读学习中,儿童具有跳动的巧妙能力,一些生字或生词,生义或生事也不能难倒儿童进行大体把握。而这一大体把握则有助于学生对不懂之处、陌生之处连猜带蒙地进行把握与领会。因此,在小学阶段,学生通常是在模糊解读过程中获得对文本形象、情感与气氛的朦胧感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把握学生这种欣赏特点,注意因势利导,由整体上研究作品形象,而不仅仅是单一地分析与讲解字词、语句或肢解作品。另外,儿童具有好动、爱玩的天性,易于投入感情,会跳出作品自设新情境,亦或创编新故事。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这些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朗读、角色扮演等学习活动,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阅读理解与朗读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如学习《狐狸和乌鸦》后,拓展延伸:1)请发挥想象,以“肉被骗走以后”为题编个小故事。2)表演迁移:①自主推荐,找合作伙伴带头饰表演。依照课文内容自由想象,加入适当的表情与动作。②评议。引导学生说说好在哪里,不好之处如何改。这样,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与创造的机会,可锻炼学生表演才能,培养学生想象力,提高学生理解能力,使其快乐学习。
二、把握教学目标,有效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把握语文教学特点,明确语文教学目标,有针对性、有目的的教学,以提高教学有效性。
第一,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其基本教学理念是全面培养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具体而言,即“识字写字与阅读能力、口语与写作能力”与“审美情趣与品德修养”。前者注重语文能力,而后者则基于前者的审美与品德层面的人文素养,这是儿童精神成长的重要因素。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语言发展与学生精神成长。其次,由小学语文教材看,多数是儿童文学文本,注重以儿童为中心,注重贴近孩子们的心理与实际生活,关注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体现他们的愿望与情感,使他们愿意体验,乐于接受。同时,通过教学儿童文学作品,可丰富学生情感,提高学生情趣,培养孩子品性,塑造健全人格与良好个性。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善用课文,促进学生精神成长。
如教学《狼和小羊》时,教师要让学生理解重点词句,把握体会课文中心,明白像狼一般的坏人,总是要找借口干坏事,它们是不讲道理的。再如学习《狐狸和乌鸦》时,教师可指导学生理解狐狸对乌鸦说的话以及乌鸦三次听后的各种表现,明白乌鸦是怎样一步步放松警惕,最后上当受骗的,引导学生把握文本寓意,懂得喜欢听奉承话容易上当受骗的道理。
第二,利用课文丰富学生语言积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明白课文所含哲理之外,语文教师还应利用课文丰富学生语言知识,使其品味与感悟文本,并学会运用语言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关注内容,也需关注形式,注意学生对文字语言的理解与应用,以发展儿童语言能力。如教学《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语言:走进大自然,野花、鸣禽要与我们联欢,那么他们会对我们说些什么呢?仿照课文第四节,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野花说:_________小鸟说:_________。其次,引导儿童喜欢语言形式,融入语言深处,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从而拓展与升华学生精神世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实现学生生命成长。
(责任编辑:龙大为)
【关键词】儿童文学视野;小学语文;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在新课改下,怎样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实现语言发展与学生精神成长的双重教学目标,这是语文教师值得研究的课题。对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基于儿童文学视野下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把握儿童特点,快乐学习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处在儿童时期的学生,因此,若想调动学生学习动机,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教师首先应研读儿童,了解他们的认知特点与心理特点,注重以学生心灵发展为本位,激活学生生长力,使其茁壮成长。
(一)形象思维特点
在小学阶段,学生主要是形象思维,在理解事物时,学生往往依靠联想,而并非依靠其本质与关系。同时,他们侧重直观感受,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在学习文学作品时,学生通常偏重色彩、声音、形状等多种外部特点的描述,对新奇的故事情节、生动的形象以及动态性描绘较为感兴趣。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学生形象思维特点,巧用直观教学手段,如实物、图片、简笔画等,以增强学生直观感知与体验,培养学生丰富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教学《狐狸和乌鸦》,在理解课文时,教师可巧用插图,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理解文章内容。比如学习1至2自然段时,教师可边让学生观察插图,边听第1自然段的录音,提出问题:①通过所听与所看,你们知道了什么?(狐狸住在树下的洞里,乌鸦住在树上的窝里,狐狸和乌鸦是邻居,互相较为了解。)然后借助插图,帮助学生认识“洞”和“窝”。这样,可让学生初步感知文章。②想想狐狸和乌鸦会发生什么事呢?然后指名学生读2、3自然段,边听边想: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候,当乌鸦找到一片肉,它的心情怎样?怎样看出来的呢?狐狸看到乌鸦叼着肉,它的心情又怎样呢?此时,它心里会想些什么呢?等。这样的教学方式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可激发学生学习特点。
(二)善于模糊解读,好动、爱玩特点
在阅读学习中,儿童具有跳动的巧妙能力,一些生字或生词,生义或生事也不能难倒儿童进行大体把握。而这一大体把握则有助于学生对不懂之处、陌生之处连猜带蒙地进行把握与领会。因此,在小学阶段,学生通常是在模糊解读过程中获得对文本形象、情感与气氛的朦胧感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把握学生这种欣赏特点,注意因势利导,由整体上研究作品形象,而不仅仅是单一地分析与讲解字词、语句或肢解作品。另外,儿童具有好动、爱玩的天性,易于投入感情,会跳出作品自设新情境,亦或创编新故事。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这些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朗读、角色扮演等学习活动,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阅读理解与朗读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如学习《狐狸和乌鸦》后,拓展延伸:1)请发挥想象,以“肉被骗走以后”为题编个小故事。2)表演迁移:①自主推荐,找合作伙伴带头饰表演。依照课文内容自由想象,加入适当的表情与动作。②评议。引导学生说说好在哪里,不好之处如何改。这样,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与创造的机会,可锻炼学生表演才能,培养学生想象力,提高学生理解能力,使其快乐学习。
二、把握教学目标,有效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把握语文教学特点,明确语文教学目标,有针对性、有目的的教学,以提高教学有效性。
第一,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其基本教学理念是全面培养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具体而言,即“识字写字与阅读能力、口语与写作能力”与“审美情趣与品德修养”。前者注重语文能力,而后者则基于前者的审美与品德层面的人文素养,这是儿童精神成长的重要因素。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语言发展与学生精神成长。其次,由小学语文教材看,多数是儿童文学文本,注重以儿童为中心,注重贴近孩子们的心理与实际生活,关注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体现他们的愿望与情感,使他们愿意体验,乐于接受。同时,通过教学儿童文学作品,可丰富学生情感,提高学生情趣,培养孩子品性,塑造健全人格与良好个性。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善用课文,促进学生精神成长。
如教学《狼和小羊》时,教师要让学生理解重点词句,把握体会课文中心,明白像狼一般的坏人,总是要找借口干坏事,它们是不讲道理的。再如学习《狐狸和乌鸦》时,教师可指导学生理解狐狸对乌鸦说的话以及乌鸦三次听后的各种表现,明白乌鸦是怎样一步步放松警惕,最后上当受骗的,引导学生把握文本寓意,懂得喜欢听奉承话容易上当受骗的道理。
第二,利用课文丰富学生语言积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明白课文所含哲理之外,语文教师还应利用课文丰富学生语言知识,使其品味与感悟文本,并学会运用语言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关注内容,也需关注形式,注意学生对文字语言的理解与应用,以发展儿童语言能力。如教学《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语言:走进大自然,野花、鸣禽要与我们联欢,那么他们会对我们说些什么呢?仿照课文第四节,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野花说:_________小鸟说:_________。其次,引导儿童喜欢语言形式,融入语言深处,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从而拓展与升华学生精神世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实现学生生命成长。
(责任编辑:龙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