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传统的高中课堂教学模式当中,教师占据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只能够机械听讲,从而形成重教轻学的情况。这种固定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现代学生的进步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他们创新能力的培养。由于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数学教学形式得到了全面改革,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学生创新意识单薄的原因,再对如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提出有效意见。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9-043
引言
高中时学生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而数学相比于其他学科来说,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所以在教学课堂中就担负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任。在现如今新课改的背景下,国家重视学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充分挖掘他们潜在的价值,提高他们整体素质。因此在高中教学课堂当中,教师就要构建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样才能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
一、学生创新意识单薄的原因
(一)传统教学的影响
由于在传统的中国教学文化当中,就深受“中庸之道”的影响,所以几千年来就导致中华民族不敢追求冒险的心理。中国孩子从小就被要求“听话懂事,老师说什么就做什么”,在这样长期的教育环境下,学生难免会缺少创新意识。再考虑到现代教学的情况就是主要以教师单一授课为主,部分教师也缺少创新意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也会忽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现代数学教材以及学校评价机制也不够多样和完善,从而无法从根本上发散学生思维。
(二)家庭环境的影响
由于高中的学生面临着升学压力,家长对孩子寄予了希望,一味地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从而忽视了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家长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读书条件,一手包办了他们的日常起居,导致学生自主动手能力弱,缺少冒险精神。部分学生也为了满足自身家长的期望,做自己不愿意做的题目,选择不感兴趣的专业。而家长对于数学教学认识也不足,单纯认为学习数学仅仅为了考试,忽视了数学在生活当中的实际应用。这些原因也导致学生数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当他们应付完考试就会立马忘记所学习到的知识,从而也无法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二、高中数学课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建议
(一)深入挖掘教材創新因素
因为高中数学课堂注重教材的讲解,所以教师可以从数学教材出发,深入挖掘其中具有创新性的内容,然后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补充和调整。因为高中数学中的一些理念存在相似性,学生不容易记忆。例如:在学习高中数学人教A版《函数模型的应用》这一章节内容时,学生容易忽略去检验函数的定义,并且忽视函数的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的问题。而学生虽然之前学习了函数的相关内容,但是在遇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也会忽视函数模型的应用。比如计算有关人口增长率的时候,就可以利用相关数据建立模型,并且检验所得的模型与实际人口数据是否相符。教师可以在教学课堂上运用模型建立以及分析比较的方式,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主动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找准数学概念的本质以及学习方式[1]。
(二)构建轻松的教学氛围,鼓励创新
教师首先需要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才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可以在教学的方式方面进行有效创新,为学生构建轻松的教学氛围。例如在学习人教A版数学教材《三角函数》这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由小组互助学习,根据sin、tan之间的关系从不同角度分析推到三角函数公式的方式,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团体学习以及独立思考的快乐。虽然学生经过教师的授课能够运用三角函数的运算原则,但是很多学生因为不了解函数推导的原理,在忘记运算法则的时候就无法继续做题,所以教师可以充分使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教学。比如用不同的方式展示三角函数的推导式sin2α=2sinαcosα=2sinαcosα/[cos(α)+sin(α)](因为cos(α)+sin(α)=1,通过三倍角公式推断还可以得到tan3α=sin3α/cos3α=(sin2αcosα+cos2αsinα)/(cos2αcosα-sin2αsinα)。学生可以从中加深对三角函数的理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2]。
(三)教学内容配合学生日常活动
高中教师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重视他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的表现,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从而形成家校联合的模式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意识到数学源自生活并且服务于生活,主动将学习数学转换成应用数学知识,从而激发他们探索数学知识的热情。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包括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带领学生锻炼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从而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包高宏.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学生能力培养方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1):144-145.
[2]冯乖书.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实现路径初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3):64.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9-043
引言
高中时学生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而数学相比于其他学科来说,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所以在教学课堂中就担负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任。在现如今新课改的背景下,国家重视学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充分挖掘他们潜在的价值,提高他们整体素质。因此在高中教学课堂当中,教师就要构建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样才能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
一、学生创新意识单薄的原因
(一)传统教学的影响
由于在传统的中国教学文化当中,就深受“中庸之道”的影响,所以几千年来就导致中华民族不敢追求冒险的心理。中国孩子从小就被要求“听话懂事,老师说什么就做什么”,在这样长期的教育环境下,学生难免会缺少创新意识。再考虑到现代教学的情况就是主要以教师单一授课为主,部分教师也缺少创新意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也会忽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现代数学教材以及学校评价机制也不够多样和完善,从而无法从根本上发散学生思维。
(二)家庭环境的影响
由于高中的学生面临着升学压力,家长对孩子寄予了希望,一味地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从而忽视了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家长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读书条件,一手包办了他们的日常起居,导致学生自主动手能力弱,缺少冒险精神。部分学生也为了满足自身家长的期望,做自己不愿意做的题目,选择不感兴趣的专业。而家长对于数学教学认识也不足,单纯认为学习数学仅仅为了考试,忽视了数学在生活当中的实际应用。这些原因也导致学生数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当他们应付完考试就会立马忘记所学习到的知识,从而也无法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二、高中数学课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建议
(一)深入挖掘教材創新因素
因为高中数学课堂注重教材的讲解,所以教师可以从数学教材出发,深入挖掘其中具有创新性的内容,然后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补充和调整。因为高中数学中的一些理念存在相似性,学生不容易记忆。例如:在学习高中数学人教A版《函数模型的应用》这一章节内容时,学生容易忽略去检验函数的定义,并且忽视函数的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的问题。而学生虽然之前学习了函数的相关内容,但是在遇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也会忽视函数模型的应用。比如计算有关人口增长率的时候,就可以利用相关数据建立模型,并且检验所得的模型与实际人口数据是否相符。教师可以在教学课堂上运用模型建立以及分析比较的方式,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主动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找准数学概念的本质以及学习方式[1]。
(二)构建轻松的教学氛围,鼓励创新
教师首先需要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才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可以在教学的方式方面进行有效创新,为学生构建轻松的教学氛围。例如在学习人教A版数学教材《三角函数》这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由小组互助学习,根据sin、tan之间的关系从不同角度分析推到三角函数公式的方式,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团体学习以及独立思考的快乐。虽然学生经过教师的授课能够运用三角函数的运算原则,但是很多学生因为不了解函数推导的原理,在忘记运算法则的时候就无法继续做题,所以教师可以充分使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教学。比如用不同的方式展示三角函数的推导式sin2α=2sinαcosα=2sinαcosα/[cos(α)+sin(α)](因为cos(α)+sin(α)=1,通过三倍角公式推断还可以得到tan3α=sin3α/cos3α=(sin2αcosα+cos2αsinα)/(cos2αcosα-sin2αsinα)。学生可以从中加深对三角函数的理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2]。
(三)教学内容配合学生日常活动
高中教师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重视他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的表现,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从而形成家校联合的模式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意识到数学源自生活并且服务于生活,主动将学习数学转换成应用数学知识,从而激发他们探索数学知识的热情。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包括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带领学生锻炼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从而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包高宏.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学生能力培养方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1):144-145.
[2]冯乖书.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实现路径初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