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批林批孔”运动中,中国学界敢于站出来旗帜鲜明地反对“批孔”的人不多,西南师范学院教授吴宓就是其中之一。一天,系里召开“批林批孔”大会,有个“造反派”指名让吴宓批判孔子的“克己复礼”,遭到吴宓的断然拒绝,毫无畏惧地高声颂扬“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的思想,并慷慨激昂地说道:“‘克己复礼’是很高的道德标准,那些不懂仁义礼智信真正内涵的人,是永远也做不到的!”话音未落,全场一片哗然,气得那位“造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批林批孔”运动中,中国学界敢于站出来旗帜鲜明地反对“批孔”的人不多,西南师范学院教授吴宓就是其中之一。一天,系里召开“批林批孔”大会,有个“造反派”指名让吴宓批判孔子的“克己复礼”,遭到吴宓的断然拒绝,毫无畏惧地高声颂扬“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的思想,并慷慨激昂地说道:“‘克己复礼’是很高的道德标准,那些不懂仁义礼智信真正内涵的人,是永远也做不到的!”话音未落,全场一片哗然,气得那位“造反派”愤愤地大骂吴宓:“你这个老顽固,真是反动透顶!”大会不欢而散。
当时西南师范大学批斗吴宓时,使用频率最高的一句话就是:“吴宓是不齿于人类的狗屎堆!”一次批斗时,吴宓躬身请教一个造反派:“请问革命同志,这‘不齿’二字是何含义?”对方答道:“‘不齿’嘛,就是看不起你这个狗屎堆。”吴宓听罢连呼道:“谬矣,大谬矣,这‘不齿’,实为‘不与同列’之意。‘齿’,列也。”在场的几个老师悄悄劝他说:“事已至此,你还在咬文嚼字,这不是在自讨苦吃吗?”吴宓却认真地说:“学问大小姑且不论,重要的是辨其真伪。纵然吃点眼前亏,也不可让‘不齿’二字谬种流传。”尽管身处险境,吴宓依然置自身荣辱于不顾,顽强坚守着一个学人的良知。
(编辑/张金余)
其他文献
读过一段发人深省的短文:“他走进了器官银行,存良心,30年整。遂闯荡社会,叱诧风云。期至,取回良心,未被污染,甚喜。手术台上,他畅想有了良心后的种种打算,但手术以失败告终。诊断书上只有四个字:排异反应。” 一代廉吏于成龙初任广西罗城知县时,所发的誓言是:“绝不以温饱为念,所自信者,天理良心四字而已。”清朝时期,歙州人唐祁的父亲向别人借了一笔钱,并给对方写了一张借据,约定还钱的日期。后来,唐祁的父
女司机被暴打,行车记录仪却显示,两车别车几度斗气交锋;导游大骂游客,有人指出这是1元消费团;武侯祠石碑遭人刻字,同名者躺枪——围观者可以看多点,想深点,不用急着站队,更不用挥舞道德棒,当键盘侠。 ——《人民日报》评论 所有员工每年要拿出3小时做公益,作为强制绩效考核。我不期望改变所有人,先从自己的员工做起,唤起他们的善心、善行。这是价值观的一部分。不愿意做3小时公益的,不能拿到年底的奖金。
连7岁的孩子都看不惯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的执政方略,阿博特尚未完成第一个任期就被党内弹劾,不得不黯然离开总理岗位。在保护环境、处理气候变化等问题上存在重大失误,是阿博特被迫下台的重要原因。在这一点上,7岁的男孩泽恩深有体会。去年夏日的一天,上二年级的泽恩走在首都堪培拉的大街上,看到园林工人正在砍伐街头的树木,他原以为是为了建造新楼房,不得不砍掉几棵,没想到他连续几天上学和放学时,发现那帮人还在那里砍
明朝洪武初年,陕西汉中盗匪猖獗。朱元璋了解情况后,马上派官员去治理,可是派去的官员换了一个又一个,盗匪抓起来不少,但仍层出不穷。于是,皇帝又派了一个人去,这个人就是时任吉水太守的费震。 费震到了汉中,没有像其他官员一样急着抓盗匪,反而每天穿着便衣到处闲逛。几天后,官仓的粮食就被抢光了。费震却不着急,还贴出了一则告示:“借官仓粮食者,第二年秋天还回来就行。”同行们都不知道费震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社区的小广场上,正在进行一场厨艺比赛,参赛的都是小区的居民。 先是两位大妈上场,熟练地洗、切、炒,现场热气腾腾。一会儿,一位大妈的菜做好了,做的是家常豆腐。这真是一盘地道的家常菜。评委品尝后点评,豆腐嫩滑,清爽,有型。大妈笑眯眯地听着。打分之前,一位评委好奇地问大妈,你这道家常豆腐里,比一般的家常豆腐多了个辅料——山药,这是为什么?大妈笑着说,我家老头子喜欢抽烟,喉咙不大好,所以,我平时做菜,都
有一个时期,网络上疯传着一张照片。照片中,一位清纯的女孩身着学士服,长发飘飞,嘴角流露着迷人的微笑,靓丽而不失高雅的形象让人过目不忘。照片中的美女名叫方璐,是中国科技大学85后副教授。 不到30岁,方璐就成为双料博士后、副教授、博导。在他人眼里,她无疑是智慧与美貌的化身。这样的时候,更多的人只看到她耀眼的一面,而没有看到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注意到在这些光环背后,她付出了多少努力和艰辛。 方璐是一个
“借口”这个词很有意思。 借=人 昔。是否在寓意,一找借口,人就落伍了,整个人就成了过去时。 “口”呢,又好似一副牢笼,找借口的人,就是把自己的心智往牢笼里关。 爱找借口的人,命途没有出口。因为,在这些人看来,错误都是由于别人的原因造成的,困难总是先人留下的,逆流总是风向造成的,守旧总是条件局限的……于是,该做的没做好,本该领先的总迟到,本该进取的总是故步自封,本该创新的依旧是老一套。 爱
除了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其实,埃及还有很多东西值得游人去留意,沙疗便是其一。沙疗在开罗的锡瓦非常流行,到了埃及不做沙疗,等同于到了北京没吃烤鸭、没有登万里长城。沙疗即沙漠疗法,就是把身体埋在高温的沙子里,顶着烈日,借着热沙做桑拿,出一身汗,换来通体舒畅。高温的沙子对风湿、关节炎等颇有疗效,对高血压也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埃及的锡瓦是典型的热带沙漠气候,夏季早晚凉爽,白天炎热,阳光下,沙地上的温
皇佑六年正月,31岁的张贵妃暴病身亡,宋仁宗感念她生前的种种情意,追册为皇后。下葬时,需要为皇后立碑,宋仁宗觉得只有书法家蔡襄才配给自己的爱妃写碑文。 于是,宋仁宗亲自召见蔡襄并和颜悦色地说:“只有蔡爱卿才配给张皇后写碑文,这样,朕心里也觉得对得起张皇后了。”作为天子,这话再恳切不过了。蔡襄却平静地说:“陛下,臣不适合书写此碑。您明白,这是待招们分内的事,职责所系,臣岂能越俎代庖?”宋仁宗不悦:
她出生在酒都宜宾,从小和奶奶生活在乡下。记忆里,奶奶的脸上总是喜气洋洋的,遇到高兴的事,一个人能乐和上半天。她最爱和奶奶下棋,每次,她总是站在门槛上,手扒着门框喊:“奶奶!跟我下棋!”奶奶就答应着:“好嘞!等我把稀饭做上。”其实那时候她和奶奶都不会下棋,可总能玩得不亦乐乎。奶奶常对她说:“人活一辈子,快乐最重要。” 后来,她回到城里上学,有了许多小伙伴和数不尽的新鲜事。偶尔回乡下,和奶奶共处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