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造访一座陌生的城市,转过几个街角之后,眼前的景象让你目瞪口呆:令人目眩的霓虹光晕,黄昏勾勒出的高楼轮廓,那些你叫得出名字的店铺,街上车水马龙,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熟悉。你的全部感官都在大声叫喊着,你绝不是第一次站在这个位置。然而你的大脑却清醒地对你说,这一切绝无可能。
这是怎么回事?你不停地问自己。难道是前世回忆?或是鬼魂附体?是我真的来过这里却不记得了?还是我的记忆在跟我开玩笑?
稍纵即逝的战栗
这并不是恐怖电影片段,这种体验60%~70%的人都曾经经历过。1876年法国科学家Emile Boirac第一次将这个现象引入科学研究领域,并给它起了一个很拉风的名字——deja wu(即视感)。即视感通常情况不是指见到或者经历过的熟悉景象其实并不曾发生过,它常常跟“前认知体验(precognitive experfence)”相混淆。即视感现象常常只持续10~30秒,它比错误记忆或者药物副作用导致的类似即视感现象持续时间短很多,总能够被理智带出这种“陌生的熟悉感”中。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产生这种奇妙的经历?我们被自己的记忆愚弄了吗?如果连自己的记忆都不可靠,我们还能相信什么?不要恐慌!科学家们已经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且提出了很多有意思的假设,来帮助我们应对这种手足无措的熟悉感。
神经搭错了线?
“这天仙一样美丽的妹妹,我一定在哪里见过!”当贾宝玉信心满满地对着林黛玉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如果不是跨时代的酒吧搭讪高手,就有可能是经历了一见钟情的电火花所导致的即视感。我们知道,大脑是由数百亿神经细胞组成的,每个微小的神经细胞伸出更加细微的神经突触和相邻的神经细胞连接,通过释放或接受带有不同电荷的神经小分子物质来进行沟通,这些神经放电就是它们的通用语言。它们组成了远比集成电路繁复很多的大脑神经网络,短期或长期地储存着我们的海量记忆。当我们需要提取某段已经储存在网络里并形成“记忆印痕”的记忆时,一条和记忆编码时相似的神经网络回路被唤醒,保证我们能够在大脑内再现当时的场景甚至情感。请想象,如果这种记忆提取机制产生了故障,会发生什么事呢?
我们的大脑皮层分为几块较大的区域,其中位于两耳上方的区域被称作颞叶,其深处有一个叫做海马体的月牙形结构。别看海马体体型纤细,如果没了它我们就再也无法记住新的知识,认识新的朋友,我们大脑中的时间就会永远停滞。1997年斯坦福大学的John D.E.Gabrieli博士发现海马体的作用还在于有意识情况下的记忆提取,而海马体相邻的另一个脑区——海马旁回,则对我们进行熟悉感的判断很有帮助。对癫痫病人的研究将这些脑区结构和即视感联系了起来:在癫痫即将发作之时,很多癫痫患者都经历了强烈的即视感现象。癫痫的发作来自于神经异常而强烈的自放电现象,而发病的起始点(病灶)多发生在海马体。所以癫痫发作前当海马体神经细胞小规模放电时,有很大的概率触发一些本不该被触发的记忆回路,导致过去的记忆和眼前的场景混淆在一起,诱发熟悉感的无差别体验,产生即视感现象。事实上,癫痫导致的即视感现象远比一般的即视感强烈很多,致使很多患者坚信他们确实经历过那些不曾发生的事件。除此以外,很多精神类疾病也会产生类似即视感的症状,例如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
即使在健康人群当中,这种神经偶尔搭错线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波士顿Veterans医院的Robert Efron博士在1963年提出一个“双重处理理论(dual processing)”,又叫视觉延迟(delayed vision),它主要和左侧颞叶分类输入信息的功能相关。左侧颞叶同时还接受右侧颞叶传来的信息,但是有着几毫秒的延迟。倘若这第二个信号因为某些原因延迟得更久,大脑很有可能会给这个信号印上一个错误的时间标记从而将它登记为发生在过去的记忆,即视感由此而生。
都是注意力惹的祸?
上世纪初弗洛伊德曾经使用记忆扭曲现象(paramnesla)来解释即视感,他认为这种经历源于和压力事件相关的受压抑欲望或非正常记忆——但显然心理学现象并不能都简单粗暴地归结于欲望压抑。《即视感体验: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作者,南方卫理公会大学(South Methodist University)心理学教授Alan Brown曾经在学生中做过一个实验,当这些学生密切注视着电脑屏幕时,一些景色图片以每张10-20毫秒的速度快速闪过——这个速度保证了大脑能够记忆图片的显著信息,却不够时间被意识所觉察。之后当这些学生再次看到图片时,看到屏幕预先闪现过这些图片的学生都觉得图片似曾相识,尽管他们从不曾到过这些地点。Alan Brown教授将此解释为“手机理论(cell phone theory)”,又称为“分裂的注意力(divided attention)”,也就是说当我们的注意力被分散时,我们的潜意识已经观察了周围的环境,意识却还没有跟上。而当我们终于能够集中注意力到眼前事物时,因为潜意识已经事先感知过了,我们就会产生这种异样的熟悉感。以开篇的场景为例,当你转过那个神奇的街角时,你的注意力很可能首先被擦身而过的美女或者帅哥所吸引,此时你的意识还停留在那个充满魅力的背影上,你的其他感官和大脑已经开始忙着提取环境中的声响、气味、色形。当你的注意力终于回到周围环境时,尽管你的意识告诉你这一切都是陌生的,你的潜意识其实已经对它极其熟悉了。那稍纵即逝的困惑很可能就源于这分离的注意力导致的意识和潜意识的认知差。
记忆在说谎?
荷兰精神病学家Hermon Sno认为记忆好比全息影像,只要存在一个微小的片段就可以重塑整个记忆的三维图像,这个理论被称为全息影像理论(Hologram theory)。但可以利用的片段越小,重塑后的全息影像就会越模糊。他认为当环境中某些细节(声音、气味等)和已经储存在记忆里的元素相似时,大脑会以这个细节为重点试图重塑整个记忆,这一过程很可能诱发即视感。也就是说,我们确实对于场景中的某个细节是很熟悉的,只是大脑在重望记忆碎片时让我们误以为整个场景都是熟悉景象。除此之外,我们曾经在书中读到或者电视上看到的场景也会进入我们的记忆。假以时日,即使我们已经不记得读过或者看过这些内容,它们依然深深地印刻在记忆系统中。那么当我们真实地站在书里或者电视上描述的地点时,仿佛是命运的邂逅,实际上只是这些媒体给我们制造的“记忆预演”而已。
一些相当有趣的研究还将“前认知梦(precognitive dreams)”和即视感联系起来。英国航天工程师J.W.Dunne,瑞士科学家Arthur Funkhouser和美国科学家Nancy Sondow先后发现了10%以上的被试都报道过梦境中的事件或场景和之后发生的事情或地点有高度相似性,而后者往往引发强烈的即视感——因为已经在睡梦中经历过了。
由此可见,即使没有出现生理学病变或注意力转移,仅是环境中的小细节、媒体中学到的知识,甚至随机的梦境,都有可能带来这种奇妙的即视感。千万不要被这种体验所吓到,它很可能只是我们的记忆系统开的小玩笑——可不要因为天天使用我就觉得我没什么了不起,我的功能复杂着呢!
这是怎么回事?你不停地问自己。难道是前世回忆?或是鬼魂附体?是我真的来过这里却不记得了?还是我的记忆在跟我开玩笑?
稍纵即逝的战栗
这并不是恐怖电影片段,这种体验60%~70%的人都曾经经历过。1876年法国科学家Emile Boirac第一次将这个现象引入科学研究领域,并给它起了一个很拉风的名字——deja wu(即视感)。即视感通常情况不是指见到或者经历过的熟悉景象其实并不曾发生过,它常常跟“前认知体验(precognitive experfence)”相混淆。即视感现象常常只持续10~30秒,它比错误记忆或者药物副作用导致的类似即视感现象持续时间短很多,总能够被理智带出这种“陌生的熟悉感”中。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产生这种奇妙的经历?我们被自己的记忆愚弄了吗?如果连自己的记忆都不可靠,我们还能相信什么?不要恐慌!科学家们已经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且提出了很多有意思的假设,来帮助我们应对这种手足无措的熟悉感。
神经搭错了线?
“这天仙一样美丽的妹妹,我一定在哪里见过!”当贾宝玉信心满满地对着林黛玉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如果不是跨时代的酒吧搭讪高手,就有可能是经历了一见钟情的电火花所导致的即视感。我们知道,大脑是由数百亿神经细胞组成的,每个微小的神经细胞伸出更加细微的神经突触和相邻的神经细胞连接,通过释放或接受带有不同电荷的神经小分子物质来进行沟通,这些神经放电就是它们的通用语言。它们组成了远比集成电路繁复很多的大脑神经网络,短期或长期地储存着我们的海量记忆。当我们需要提取某段已经储存在网络里并形成“记忆印痕”的记忆时,一条和记忆编码时相似的神经网络回路被唤醒,保证我们能够在大脑内再现当时的场景甚至情感。请想象,如果这种记忆提取机制产生了故障,会发生什么事呢?
我们的大脑皮层分为几块较大的区域,其中位于两耳上方的区域被称作颞叶,其深处有一个叫做海马体的月牙形结构。别看海马体体型纤细,如果没了它我们就再也无法记住新的知识,认识新的朋友,我们大脑中的时间就会永远停滞。1997年斯坦福大学的John D.E.Gabrieli博士发现海马体的作用还在于有意识情况下的记忆提取,而海马体相邻的另一个脑区——海马旁回,则对我们进行熟悉感的判断很有帮助。对癫痫病人的研究将这些脑区结构和即视感联系了起来:在癫痫即将发作之时,很多癫痫患者都经历了强烈的即视感现象。癫痫的发作来自于神经异常而强烈的自放电现象,而发病的起始点(病灶)多发生在海马体。所以癫痫发作前当海马体神经细胞小规模放电时,有很大的概率触发一些本不该被触发的记忆回路,导致过去的记忆和眼前的场景混淆在一起,诱发熟悉感的无差别体验,产生即视感现象。事实上,癫痫导致的即视感现象远比一般的即视感强烈很多,致使很多患者坚信他们确实经历过那些不曾发生的事件。除此以外,很多精神类疾病也会产生类似即视感的症状,例如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
即使在健康人群当中,这种神经偶尔搭错线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波士顿Veterans医院的Robert Efron博士在1963年提出一个“双重处理理论(dual processing)”,又叫视觉延迟(delayed vision),它主要和左侧颞叶分类输入信息的功能相关。左侧颞叶同时还接受右侧颞叶传来的信息,但是有着几毫秒的延迟。倘若这第二个信号因为某些原因延迟得更久,大脑很有可能会给这个信号印上一个错误的时间标记从而将它登记为发生在过去的记忆,即视感由此而生。
都是注意力惹的祸?
上世纪初弗洛伊德曾经使用记忆扭曲现象(paramnesla)来解释即视感,他认为这种经历源于和压力事件相关的受压抑欲望或非正常记忆——但显然心理学现象并不能都简单粗暴地归结于欲望压抑。《即视感体验: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作者,南方卫理公会大学(South Methodist University)心理学教授Alan Brown曾经在学生中做过一个实验,当这些学生密切注视着电脑屏幕时,一些景色图片以每张10-20毫秒的速度快速闪过——这个速度保证了大脑能够记忆图片的显著信息,却不够时间被意识所觉察。之后当这些学生再次看到图片时,看到屏幕预先闪现过这些图片的学生都觉得图片似曾相识,尽管他们从不曾到过这些地点。Alan Brown教授将此解释为“手机理论(cell phone theory)”,又称为“分裂的注意力(divided attention)”,也就是说当我们的注意力被分散时,我们的潜意识已经观察了周围的环境,意识却还没有跟上。而当我们终于能够集中注意力到眼前事物时,因为潜意识已经事先感知过了,我们就会产生这种异样的熟悉感。以开篇的场景为例,当你转过那个神奇的街角时,你的注意力很可能首先被擦身而过的美女或者帅哥所吸引,此时你的意识还停留在那个充满魅力的背影上,你的其他感官和大脑已经开始忙着提取环境中的声响、气味、色形。当你的注意力终于回到周围环境时,尽管你的意识告诉你这一切都是陌生的,你的潜意识其实已经对它极其熟悉了。那稍纵即逝的困惑很可能就源于这分离的注意力导致的意识和潜意识的认知差。
记忆在说谎?
荷兰精神病学家Hermon Sno认为记忆好比全息影像,只要存在一个微小的片段就可以重塑整个记忆的三维图像,这个理论被称为全息影像理论(Hologram theory)。但可以利用的片段越小,重塑后的全息影像就会越模糊。他认为当环境中某些细节(声音、气味等)和已经储存在记忆里的元素相似时,大脑会以这个细节为重点试图重塑整个记忆,这一过程很可能诱发即视感。也就是说,我们确实对于场景中的某个细节是很熟悉的,只是大脑在重望记忆碎片时让我们误以为整个场景都是熟悉景象。除此之外,我们曾经在书中读到或者电视上看到的场景也会进入我们的记忆。假以时日,即使我们已经不记得读过或者看过这些内容,它们依然深深地印刻在记忆系统中。那么当我们真实地站在书里或者电视上描述的地点时,仿佛是命运的邂逅,实际上只是这些媒体给我们制造的“记忆预演”而已。
一些相当有趣的研究还将“前认知梦(precognitive dreams)”和即视感联系起来。英国航天工程师J.W.Dunne,瑞士科学家Arthur Funkhouser和美国科学家Nancy Sondow先后发现了10%以上的被试都报道过梦境中的事件或场景和之后发生的事情或地点有高度相似性,而后者往往引发强烈的即视感——因为已经在睡梦中经历过了。
由此可见,即使没有出现生理学病变或注意力转移,仅是环境中的小细节、媒体中学到的知识,甚至随机的梦境,都有可能带来这种奇妙的即视感。千万不要被这种体验所吓到,它很可能只是我们的记忆系统开的小玩笑——可不要因为天天使用我就觉得我没什么了不起,我的功能复杂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