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秉着“寓政治风云于风俗民情图画,借人物命运演乡镇生活变迁”的创作思路,古华在构思《芙蓉镇》时,是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不同性格的“一组人物”的“各自表演,悲欢离合”,写出在特定历史时期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从而揭示出作品的主题。这些人物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艺术典型群体,组成了一个小社会。文章仅从最突出的胡玉音这个典型的女性形象着手,剖析社会中的人性。
【关键词】芙蓉镇;典型;女性形象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7-0058-1.5
文学的任务“就是把人物身上最好的,优美的,诚实的也就是高贵的东西,用颜色、字句、声音、形式表现出来”(高尔基语)。在这个艺术群体里,性格形象丰富多彩而又独具特色,塑造得尤为感人而又成功的是主人公“芙蓉姐子”——胡玉音。她的经历代表了60-80年代中国下层劳动女性共同面临过的辛酸、艰难,同时,古华也赋予她鲜明的个性特征——受难者、抗争者的典型形象。
一、她是外貌美与心灵美的结合体
胡玉音身上充满女性的魅力:美丽——“黑眉大眼,面如满月,胸脯丰满,体态动情”,“肉色洁白细嫩得如她所卖的米豆腐一样”;妩媚——就是咒骂与她调笑的顾客,“眼睛也含着温柔的微笑”;率直——“待客热情,不分生熟客人,无论穿着优劣,都是笑脸迎送”;在这里作家一方面用画笔点染了人物的眉眼、脸面、体态,让其姿色芳容直接呈现出来;另一方面又着力描绘人物的表态神情,使其外貌美在表情中显现出来,分寸适度地将其外在形貌写得惟妙惟肖、楚楚动人。
英国弗兰西斯·培根说:“美貌有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保持的。世上许多美人,她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迎接着悔恨的晚年。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胡玉音的外形与内心是和谐一致的。古华在状写她外形美的同时,着重把笔触伸向其内心世界,揭示了人物的心灵美。
胡玉音和中国农村的普通妇女一样,勤劳、善良、富于同情心。她是一个卖米豆腐的小摊贩,她在“饥肠辘辘的苦日子”中学会了“营生的本领”,她“脚勤手快,接应四方”,推米浆“磨把子都捏小了,做米豆腐锅底都抓穿了,手指头都抓短了”,她苦吃苦做,心地善良,她怜悯那个被错判成“右派”的来到米豆腐摊前的“秦癫子”,觉得他“落魄”、“造孽”,抱着“瘦狗没踢,病马莫欺”的同情态度对待他,“有时舀给他的米豆腐,香油和作料还特意下得重一点”,她为人“不势力、刻薄”,也不“吝啬钱财”,“还周济过不少人”。这位心地善良的女性,心中充满了爱,她不仅爱父老乡亲,而且爱党、爱新社会、爱新生活。
二、她身上揉合了柔弱与刚强这对既矛盾又对立的性格品质
法国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在艺术中,有性格的作品才算是美的。”由时代、环境、经济、文化等因素铸造的性格,是人的行为和态度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人的品质和心灵。胡玉音作为生活的强者,有她独特的命运、独特的心理、独特的性格。古华为了写出人物的独特性,写出如同黑格尔所说的“这一个”来,他始终把人物放在特定的环境和矛盾冲突中,将人物的行动、心理、性格与人物的命运交织在一起,使其心灵的揭示和性格的发展及个性特征在随命运的变化中得到深刻而具体生动的表现。
小时候的胡玉音是个聪明、伶俐、活泼、可爱的姑娘,跟着母亲坐歌堂,从头到尾百十首“喜歌”都会唱,她“记性好”,“嗓音圆亮,开口就动情”,她经常跟童年伙伴黎满庚一起,两人青梅竹马,长大后顺其自然的相爱了。新社会赋予解放了的妇女自由恋爱的权利,她理应获得自己向往和追求的爱情和幸福。然而,就是因为她是老胡记客栈老板的女儿,母亲当过青楼女子,血统论者棒打鸳鸯,拆散了他俩的美满姻缘。这时的胡玉音,迷信而不觉悟,她把不幸看成是自己命里带来的,是命运注定的。因此,在矛盾冲突面前,表现得善良、愚昧,她认命而没有抗争。
后来,父母替她选中了“命相对”的“小屠夫”,她又带着因袭的精神重负,认命嫁给了“以杀生为业”的黎桂桂。婚后的夫妻俩苦吃勤做,在和谐的劳动中不仅创造了欢乐而富有情趣的爱情生活,而且还创造了丰硕的物质成果,盖起了一栋“土洋并举、中西合璧”的新楼屋。没料到劳动致富却招来了灾祸,“四清”工作组一进村就“要收缴‘芙蓉姐子’的米豆腐摊子和她男人的杀猪屠刀。”尖锐的矛盾冲突又一下子摆到了胡玉音面前,丈夫吓得惊慌失措,而她却清醒而又坚强,“收缴米豆腐摊子和杀猪刀就是剥夺她夫妻俩的劳动权利”,为什么劳动的权利和劳动的果实要受到剥夺?
在这黑白颠倒的严峻事实面前,她醒悟了,事实使她认识到了灾祸并不是来自命运,而是来自李国香所代表的邪恶势力。她被激怒了,这个外柔内刚的女性,在李国香面前据理申辩、反驳,但悲惨的结局仍然无法改变:新楼屋被没收了,丈夫被迫自杀,她被打成了新富农婆,谷燕山、黎满庚也受到了牵连。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与迫害,把她再次激怒了,她在黑夜里去坟岗背寻找丈夫黎桂桂的路上,神态狂乱、思绪迷离,她奔跑、呼喊、回忆、狂笑……她那关于相爱、结婚、夫妻和谐生活的一连串回忆,那一声声凄厉悲惨的呼喊,是对被夺去的一切的呼唤,是她极“左”路线的悲愤控诉,是对千家万户反思“左”倾路线了的深切呼唤。
在这里,作家把人物“神态狂乱、思绪迷离”的动作、神态、表情、心绪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此时,一向“性情温顺”的胡玉音变的坚强、粗犷起来了,甚至达到了狂乱的地步。她性格的发展变化,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命运发生急剧变化的一种特殊的而又是符合人物个性的合理表现。
三、她在理想与现实的对峙中从单纯走向成熟
劳动致富的生活理想与被打成五类分子的社会现实深深地刺痛了胡玉音单纯的人生想法,现实环境逼迫她直面痛楚,从单纯走向成熟。
“文化大革命”时,她被打成“政治黑鬼”,抛进了命运的罪恶深渊。尽管“左”倾路线剥夺了她做人的权利,使她沦为人下人,但她仍有“人的正常感情”,“心里还有一把火没有熄灭”,“这磨难人的鬼火”,“像一位生活的医生,它能使心灵的伤口愈合,使绝望的的痛楚消灭,使某些不可抵御的感情沉寂、默然”。秦书田在为全大队五类分子塑像时,故意漏掉了她,并为此挨批斗,有着强烈自尊心的胡玉音十分感激秦书田,认为这“是在代她受过”,她“躲在屋里哭肿了眼睛”。由此,胡玉音从“怪罪”他“败了自己的彩头”转为对他产生好感。特别是她与秦书田一起设计捉弄王秋赦的活动,使他俩的“心贴得更紧了”,就这样,她与秦书田在一同被罚扫街的日子里,彼此在相互同情、关怀和帮助的基础上产生了爱情,最后,自然界的一场暴雨促成他俩结成了夫妻。
但是,性格扭曲的李国香把他倆的结合视为“向无产阶级专政的反扑”,在“一批二打”中,夫妻俩成了“反革命罪犯典型”,可愈是迫害,她却变得愈是坚强。当李国香、王秋赦把他俩传到公社审问其“非法同居”的所谓罪行时,她反责道:“我今天倒是想问问,男女关系,是……早就向政府请求登记的犯了法?还是那些白天做报告,晚上开侧门的犯了法?”针对荡男娼女的丑行秽道,理直气壮、反唇相讥,使得奸夫淫妇狼狈不堪。当她被押在宣判台上时,她“挺直腰身,已经耀武扬威地对着整个会场现出她的肚子来了”,而且,她还用眼神向秦书田表示:要“活下去,像牲口一样的活下去”。到此,显示出她坚强不屈的反抗性格已经形成。
主人公胡玉音,这个纯朴、善良而又带有命由天定的旧思想因袭精神负担的普通劳动妇女,在命途多舛的人生道路上,面临一次次矛盾冲突,遭受一连串的打击与迫害,由善良、认命到怀疑、觉醒以致走上反抗的道路,是时代和社会环境对她产生了影响,是蔑视她、戕害她的“左”倾路线迫使她走上反抗道路。因此,在她身上既表现出善良、柔顺的气质,又表现出倔强而又富于反抗的性格特征,在她那看似温柔的外表里,包含着一个刚强的灵魂,是一个不屈从命运在逆境中抗拒邪恶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典型。
【参考文献】
[1]古华.闲话《芙蓉镇》——兼答记者问[J].作品与争鸣,1982(3).
[2]李松林.古华创作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吴明珠(1988- ):女,湖南张家界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20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欧美文学。
【关键词】芙蓉镇;典型;女性形象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7-0058-1.5
文学的任务“就是把人物身上最好的,优美的,诚实的也就是高贵的东西,用颜色、字句、声音、形式表现出来”(高尔基语)。在这个艺术群体里,性格形象丰富多彩而又独具特色,塑造得尤为感人而又成功的是主人公“芙蓉姐子”——胡玉音。她的经历代表了60-80年代中国下层劳动女性共同面临过的辛酸、艰难,同时,古华也赋予她鲜明的个性特征——受难者、抗争者的典型形象。
一、她是外貌美与心灵美的结合体
胡玉音身上充满女性的魅力:美丽——“黑眉大眼,面如满月,胸脯丰满,体态动情”,“肉色洁白细嫩得如她所卖的米豆腐一样”;妩媚——就是咒骂与她调笑的顾客,“眼睛也含着温柔的微笑”;率直——“待客热情,不分生熟客人,无论穿着优劣,都是笑脸迎送”;在这里作家一方面用画笔点染了人物的眉眼、脸面、体态,让其姿色芳容直接呈现出来;另一方面又着力描绘人物的表态神情,使其外貌美在表情中显现出来,分寸适度地将其外在形貌写得惟妙惟肖、楚楚动人。
英国弗兰西斯·培根说:“美貌有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保持的。世上许多美人,她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迎接着悔恨的晚年。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胡玉音的外形与内心是和谐一致的。古华在状写她外形美的同时,着重把笔触伸向其内心世界,揭示了人物的心灵美。
胡玉音和中国农村的普通妇女一样,勤劳、善良、富于同情心。她是一个卖米豆腐的小摊贩,她在“饥肠辘辘的苦日子”中学会了“营生的本领”,她“脚勤手快,接应四方”,推米浆“磨把子都捏小了,做米豆腐锅底都抓穿了,手指头都抓短了”,她苦吃苦做,心地善良,她怜悯那个被错判成“右派”的来到米豆腐摊前的“秦癫子”,觉得他“落魄”、“造孽”,抱着“瘦狗没踢,病马莫欺”的同情态度对待他,“有时舀给他的米豆腐,香油和作料还特意下得重一点”,她为人“不势力、刻薄”,也不“吝啬钱财”,“还周济过不少人”。这位心地善良的女性,心中充满了爱,她不仅爱父老乡亲,而且爱党、爱新社会、爱新生活。
二、她身上揉合了柔弱与刚强这对既矛盾又对立的性格品质
法国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在艺术中,有性格的作品才算是美的。”由时代、环境、经济、文化等因素铸造的性格,是人的行为和态度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人的品质和心灵。胡玉音作为生活的强者,有她独特的命运、独特的心理、独特的性格。古华为了写出人物的独特性,写出如同黑格尔所说的“这一个”来,他始终把人物放在特定的环境和矛盾冲突中,将人物的行动、心理、性格与人物的命运交织在一起,使其心灵的揭示和性格的发展及个性特征在随命运的变化中得到深刻而具体生动的表现。
小时候的胡玉音是个聪明、伶俐、活泼、可爱的姑娘,跟着母亲坐歌堂,从头到尾百十首“喜歌”都会唱,她“记性好”,“嗓音圆亮,开口就动情”,她经常跟童年伙伴黎满庚一起,两人青梅竹马,长大后顺其自然的相爱了。新社会赋予解放了的妇女自由恋爱的权利,她理应获得自己向往和追求的爱情和幸福。然而,就是因为她是老胡记客栈老板的女儿,母亲当过青楼女子,血统论者棒打鸳鸯,拆散了他俩的美满姻缘。这时的胡玉音,迷信而不觉悟,她把不幸看成是自己命里带来的,是命运注定的。因此,在矛盾冲突面前,表现得善良、愚昧,她认命而没有抗争。
后来,父母替她选中了“命相对”的“小屠夫”,她又带着因袭的精神重负,认命嫁给了“以杀生为业”的黎桂桂。婚后的夫妻俩苦吃勤做,在和谐的劳动中不仅创造了欢乐而富有情趣的爱情生活,而且还创造了丰硕的物质成果,盖起了一栋“土洋并举、中西合璧”的新楼屋。没料到劳动致富却招来了灾祸,“四清”工作组一进村就“要收缴‘芙蓉姐子’的米豆腐摊子和她男人的杀猪屠刀。”尖锐的矛盾冲突又一下子摆到了胡玉音面前,丈夫吓得惊慌失措,而她却清醒而又坚强,“收缴米豆腐摊子和杀猪刀就是剥夺她夫妻俩的劳动权利”,为什么劳动的权利和劳动的果实要受到剥夺?
在这黑白颠倒的严峻事实面前,她醒悟了,事实使她认识到了灾祸并不是来自命运,而是来自李国香所代表的邪恶势力。她被激怒了,这个外柔内刚的女性,在李国香面前据理申辩、反驳,但悲惨的结局仍然无法改变:新楼屋被没收了,丈夫被迫自杀,她被打成了新富农婆,谷燕山、黎满庚也受到了牵连。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与迫害,把她再次激怒了,她在黑夜里去坟岗背寻找丈夫黎桂桂的路上,神态狂乱、思绪迷离,她奔跑、呼喊、回忆、狂笑……她那关于相爱、结婚、夫妻和谐生活的一连串回忆,那一声声凄厉悲惨的呼喊,是对被夺去的一切的呼唤,是她极“左”路线的悲愤控诉,是对千家万户反思“左”倾路线了的深切呼唤。
在这里,作家把人物“神态狂乱、思绪迷离”的动作、神态、表情、心绪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此时,一向“性情温顺”的胡玉音变的坚强、粗犷起来了,甚至达到了狂乱的地步。她性格的发展变化,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命运发生急剧变化的一种特殊的而又是符合人物个性的合理表现。
三、她在理想与现实的对峙中从单纯走向成熟
劳动致富的生活理想与被打成五类分子的社会现实深深地刺痛了胡玉音单纯的人生想法,现实环境逼迫她直面痛楚,从单纯走向成熟。
“文化大革命”时,她被打成“政治黑鬼”,抛进了命运的罪恶深渊。尽管“左”倾路线剥夺了她做人的权利,使她沦为人下人,但她仍有“人的正常感情”,“心里还有一把火没有熄灭”,“这磨难人的鬼火”,“像一位生活的医生,它能使心灵的伤口愈合,使绝望的的痛楚消灭,使某些不可抵御的感情沉寂、默然”。秦书田在为全大队五类分子塑像时,故意漏掉了她,并为此挨批斗,有着强烈自尊心的胡玉音十分感激秦书田,认为这“是在代她受过”,她“躲在屋里哭肿了眼睛”。由此,胡玉音从“怪罪”他“败了自己的彩头”转为对他产生好感。特别是她与秦书田一起设计捉弄王秋赦的活动,使他俩的“心贴得更紧了”,就这样,她与秦书田在一同被罚扫街的日子里,彼此在相互同情、关怀和帮助的基础上产生了爱情,最后,自然界的一场暴雨促成他俩结成了夫妻。
但是,性格扭曲的李国香把他倆的结合视为“向无产阶级专政的反扑”,在“一批二打”中,夫妻俩成了“反革命罪犯典型”,可愈是迫害,她却变得愈是坚强。当李国香、王秋赦把他俩传到公社审问其“非法同居”的所谓罪行时,她反责道:“我今天倒是想问问,男女关系,是……早就向政府请求登记的犯了法?还是那些白天做报告,晚上开侧门的犯了法?”针对荡男娼女的丑行秽道,理直气壮、反唇相讥,使得奸夫淫妇狼狈不堪。当她被押在宣判台上时,她“挺直腰身,已经耀武扬威地对着整个会场现出她的肚子来了”,而且,她还用眼神向秦书田表示:要“活下去,像牲口一样的活下去”。到此,显示出她坚强不屈的反抗性格已经形成。
主人公胡玉音,这个纯朴、善良而又带有命由天定的旧思想因袭精神负担的普通劳动妇女,在命途多舛的人生道路上,面临一次次矛盾冲突,遭受一连串的打击与迫害,由善良、认命到怀疑、觉醒以致走上反抗的道路,是时代和社会环境对她产生了影响,是蔑视她、戕害她的“左”倾路线迫使她走上反抗道路。因此,在她身上既表现出善良、柔顺的气质,又表现出倔强而又富于反抗的性格特征,在她那看似温柔的外表里,包含着一个刚强的灵魂,是一个不屈从命运在逆境中抗拒邪恶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典型。
【参考文献】
[1]古华.闲话《芙蓉镇》——兼答记者问[J].作品与争鸣,1982(3).
[2]李松林.古华创作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吴明珠(1988- ):女,湖南张家界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20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欧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