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诚互通王晓星:中关村老兵二十年后再创业

来源 :中关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rtim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7岁的王晓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中关村老兵。自1993年自主创业以来,一直与中关村共成长、同辉煌。从抄板、仿制到正向研发,从委托别人生产到自己生产再到承接别人的生产任务,从注重成本到注重品质,从只求市场份额到同时注重品牌,从什么都想自己做到利用产业链分工合作,从到处找产业链到自己串接产业链并服务于客户……王晓星经历了一个中关村创业者所经历的一切,其中的甘苦非亲身经历不能体会和共鸣。
  王晓星的创业经历堪称传奇,他既没有获得任何风投的资金,也很少享用政府的各类优惠政策,主要的获利途径是通过技术含量不高的串行通信产品和低端制造业。但就是在这样的价值低洼地里,王晓星却累积了十分可观的资产!不仅如此,他甚至认为在价值低洼地里还有很大的潜力值得继续开挖。为此,他又开启了一段全新的创业历程,在北方地区串接起一个优质的产业链,并用自己完备和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向广大的中小企业提供“全面产品化服务体系TCSS”。
  在一个被人称为价值低洼地的低端制造业坚守20多年,这需要定力,更需要信念。当大多数人都急着赚快钱的时候,王晓星的淘金真经给这个浮躁的社会注入了静心剂。
  从野战军到正规军
  创业者要面对两个问题:一是生存,二是梦想。就生存和梦想而言,每个人各自的条件不同,面对的创业环境也不同,例如工商、税务、行业状况等。其中一个重要的环境是创业者有没有可以借助的外部资源。
  我1978年高考入学,半导体机械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半导体机械厂,工作了两年多,后在北京一所高校进行研究生代培,出来后到企业做计算机辅助设计。当时正值国家改革开放初期,市场对各方面的技术都有需求,我所在的企业是自动化控制方面的,发展得很好,制造出了一系列产品。后来,我们决定让产品走出去,但成效不理想。再后来,由于公司的关系,我辞职开始创业,用技术谋生,设计布板。客户把原理图给我,我帮他们做PCB布线,然后再交给厂家生产,最终的产品再拿到市场上售卖。当时,国内多是仿制国外产品,因为国外产品价格非常高,国内的购买力还不具备,所以仿制是很现实的问题。
  创业初期,我手里只有一台PC机,一套软件,一张小桌,一个小马扎。通常,用户要求三天做出来,我布完线后,先到计算所做成光绘文件,再通过邮局将光绘文件寄到制板厂家生产板子。我的任务是准确完成制板。我初期的客户基本上是制板厂介绍的,后来客户群建立起来了再加上有一些单位赶工期,就开始直接找我了。就这样,我有了原始积累。
  在创业过程中,我找了两个熟人做合伙人,其中一位在清华少年班学半导体器件的,另一位在原来的公司做硬件设计,我们合伙做产品,就是EDA,当时的技术在业内是领先的。我们挂在同学公司下面成立EDA部,对方提供场地,我们工作,用对方的账号和品牌,利润四六分,他们拿六,我们拿四。第一年下来,账面上赚了11万元。
  我们将EDA分段,有做器件级的,有做电路板级的。电路板级的做得比较顺畅,市场基本由PCB厂家介绍。后来这家公司要上市,希望我们持有股票,但最后没谈拢,我们就打算自己单干。当时,生存问题已经解决了,因此我们开始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创业冲动。
  我们在农机院里租了一个70平米的房子,做与PC有关的业务。第一个公司于1993年5月成立,做了十几种产品,在PCB设计和仿制业务上获得50多万的收益。90年代,中关村配套市场原型开始建立,元器件贸易很盛行,只要在配套市场租一个柜台卖元器件,利润就很丰厚。我的一个合伙人就想去做贸易,为此,公司做了第一次切分。到了1993年底,公司就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当时有一件事对我们触动很大,就是在我们帮一家公司做仿制业务时,对方居然有400多万元的利润。于是我们决定不再只是帮别人仿制,而是自己做。这样我们进入了今日自动化领域做智能串口卡。当时市场上竞争者少,生产也简单,利润还可以。
  分拆公司做分段式管理
  再后来,我们甩开了初期的仿制,开始正向做产品。但在创业过程中,我们也走了一段弯路,其中之一就是多种经营,头脑发胀做了很多投资,例如投资罐头厂、做贸易公司等,觉得自己做什么都行,但后来多以失败告终。我悟出一个道理,创业要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不能太复杂。在我们的主业上,我们也想很多公司一样,致力于做技术最强的产品,一年做了十几种产品,但拿到市场上却只有一两种能卖钱。那时在中关村,一个公司迅速成长以后,往往分裂为几个公司。我们也跟着分出了一个做系统集成的公司。系统集成的业务挺难做,需要一大批人,各方面的人都得有。最后,我与另一个合伙人也和平分手了,他自己做那个系统集成公司,我还在坚守老的创业方式。就剩我一个人折腾自己的公司时,我把公司拆分成两个,一个只做设计研发,另一个只做生产,各自的财务独立。我们当时不做销售,只是为销售公司做OEM。我们的研发公司很小,结构紧凑,效率高。在这里,我们做了分段式管理,从而稳定地发展了下来。但这种独特的选择,发展速度有限。
  到了2008-2009年,我们想做大公司。第一个考虑方向是把产品做多,把对手打败,把对方的市场接过来。我们设计了一款多用户卡,可以把产量提高到几十万片,但软件驱动有难度,我们找微软等大公司,对方对我们不屑一顾,设定了很多的限制,导致我们只能做部分驱动,限定在了低端市场。但低端卡不赚钱,大家竞相压价,把市场做死了。虽然产量做得很大,但谁也不赚钱。这条路走不通了,我们就调整思路换了一条路走。当时我们开始给华为、中兴、惠普等做配套,但这些大厂商对合作厂商都有资格认证,从研发到生产环节的各个环节都要考核合作方。当时我自己的公司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就收购了一家公司,就是现在的融诚互通科技有限公司,并开始朝着做品牌、找市场、靠自有研发和生产这条路向前走。
  当时我们自己生产线的产能有富余,就承揽部分代工业务。我们有一个代工客户,在我们这加工完第一批产品后,有4%的不合格率,需要报废,为了分清责任,客户把原材料厂家都找来了,但最终是大家吵成了一团也没有理出个头绪来。   这件事给客户很大的打击,最后客户提出来让我们全面把控质量。我们便提出对供应商的几项考核标准:规模要大、要赔得起、有一定的成立时间、客户中有比较知名的企业等。我们这样做之后,将产品不合格率降低到万分之几,客户很满意。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发现客户需要有一系列的服务支撑,不是代工那么简单,例如测试装配、质量把控体系等服务。北方企业大多是自己做起来的,每个环节都握在自己手上,一个环节把控不好,产品到市场上都会出问题。日本经济有很好的分工体系,产业链配套发达,这正是中国北方企业所需要的。我们决定开展产品化服务。
  服务中小企业的“好管家”
  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取决于社会需求的大小。苹果的伟大之处就是能够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将计算机、手机、MP3组合成一个手持终端。其实如果拼技术,爱立信、诺基亚、摩托摩拉的技术都不差,但最重要的是对市场需求的准确把握。
  大企业有足够的配套,但是小微企业怎么办呢?你可能消耗的精力在你不关注的地方,国内需要有很好的配套产品化服务支撑这类企业。我们做过生产,做过研发,知道整个产业链,所以我们站出来为大家做服务,大家可以轻装上阵,把主要精力聚焦在自己最擅长的地方,把不擅长的地方交出来。我们也不会把企业做得非常大,而是把社会上的企业整合进来。实际上我们做的是社会资源整合,把社会上的好企业挂到产业链上,服务于能够发现市场需求的企业,这是我们的产品化服务。
  基于研发阶段的客户,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有非常强的研发能力,自己做研发,我们给它完成后面的样板制作,强调快和好。一个产品在市场上一定有存在期,必须在有效期内最快兑现这个产品,才能完成利益诉求。第二类自己做完样品,我们做配套。我们找市场上专业的设计公司给企业做设计,做好专业的布板,然后完成。第三类产品的研发完成以后,跨入小批量的生产。我们在小批量设计的时候做工艺整理和可制造性分析,投入市场看一下回馈,后面是大批量生产。大批量生产很复杂,有资金筹划、生产筹划的问题,按时按量保质将产品放到市场上非常重要。这三个过程完了之后还有物流、回馈的调整等问题。
  我们从做产品的公司剥离出来,服务于小微企业,在这个平台上,我们是多赢的,支持客户快速把产品投放到市场上,他赚到钱了,产业链上所有企业都服务好、赚到钱,大家共同发展获利,我们现在就推这个形式。过去一个产品出来,大家一窝蜂上去打价格战,把市场打烂。产品化服务推出后,可以形成一个好的市场环境,创业者会更容易成功。
  我这个人比较保守,熟悉的我做,不熟悉的不太敢做。中关村聚集了大量院校和大公司,会产生更多的配套机会,而产品化服务能不能做成取决于社会的需求。我们做事情要坚持,如果创业者是冲着赚钱去的,可能在很多判断上有失偏颇,如果偏重做事情,创业就会比较坚定。机会对大家是平等的,我们欢迎竞争,竞争是社会很好的进化方式,但我们反对低价格竞争,这对市场不利。
  在低端价值行业里淘真金
  我们从事的领域被称之为低端制造业领域,利润很低,很多人不愿意做,但我坚守这么多年,淘到了真金。目前,我们在产业链服务业务上已有3亿多元营收。我们没用过国家的钱,也没享受过国家的优惠政策,政府给的空间足够大,我们在中关村既不要做到最好也不要做到最差,在中间比较安全。现在投资人关注爆发式增长,我们现在做的这件事情跟他们对不上,但没关系,我们还有三板,社会应该是多样性的。我们感觉产品化服务最难的是客户对我们所做的服务产生认同。北方企业大多有采购部、库房、生产部门,很浪费,但是夺这个“权”是有难度的,我们想通过宣传让大家接受这种方式。
  我们比较过国外产品和硬件成本的比例,在国外,如果1块钱的硬件成本,在市场上零售大概是7、8块钱,在国内只有1到1.5倍的利润,做不上去,没办法。国外产业链分布很均匀,但是我们国家企业闷头自己干,测试和包装设计达不到国际标准,只能卖便宜东西。如果我们分段了以后,每一个步骤都是优质的,你就可以卖到国际市场上。我希望通过产品化服务,帮助各个企业哪怕是小企业,把他的产品做成优质的好的产品。
  我57岁了,工作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喜欢这种方式。我是50年代生人,当工人念大学然后走上来,更多强调工作的方法。学毛主席著作让我有两点深刻的体会:一是实践论,要不断地做,不断地整理,做错了没关系,认识会不断提升,再不断实践;二是内外因,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碰到什么事情都别急,多实践,在内部多找原因就能做好事情。
  以下是现场观众与嘉宾的互动:
  观众:贵公司做过哪些方案?都与哪些公司合作过?产品量产规模达到多少?配件定制能力如何?有哪些代工伙伴?又采取什么样的交付方式?利润空间有多大?
  王晓星:我们做平台,外挂很多企业,为研发团队提供接口,或者做我们擅长的部分,如果对得上我们就支持,对应不上,我们可以找原厂的专业团队支持,或找外挂的专业设计公司。我们只是把社会上合适的资源配置起来,当客户有需要时跟我们对接,我们再转换到下面的企业。因为客户找专业企业时,描述不一定很准确。我们与很多元器件供应商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对研发团队很成熟。我们有一个外协负责考核外部企业,如果客户的产品合适,我们派一个工艺团队过去给他生产,然后做包装,将社会资源配置起来做好这件事情。我们提倡由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我们专业我们做,我们不专业就找社会上专业的人给客户做。
  观众:产品通过厂家直接发到客户那边,毛利率是否会提高不少?
  王晓星:我们现在的利润来源主要是采购,而不是盘剥下面的厂商。加工生产环节的利润并不高,我们只是在自己的生产线上完成样板和小批量工艺,规模生产全部放出去。这也是将来的发展方向。如果融到资,我们会很快进入这一层次,融不到资,就要靠自己去做。
  观众:做全面产品化的服务体系,是否就是把控环节,在工业生产企业与元器件供应商之间搭建平台,或者为他们提供解决方案?
  王晓星:我们一开始做产品,产品需要把握市场需求。我过去做产品时,到处找设计公司、开模公司,找对了就很快进入下一步,找不对就要在这些事情上拖几个月的时间。新公司需要这些服务,他们没必要把时间浪费在这些事上。根据这些经历,我又成立了一个服务公司,提供专业的产品化服务。我们有一个平台,厂家入驻平台前要经过考核,看其是否具备做好服务的资质,在其生产过程中,会有我们管理上的跟进。我们会按照生产能力将供应商分不同的等级,我们不排斥小企业,即使是小型生产企业,也可以做些小批量的产品生产。不论批量如何,质量是必须要保证的。所以,我们接到生产订单后,会先评估其中的风险,同时尽力将风险规避掉,如约交付订单。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自身不断升级,也推动了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
  我们与客户沟通时,感觉最困难的还是观念问题,所以我们希望借媒体将这种服务理念输送出去,客户理解后就容易沟通了。
  观众:十几年前的电子企业创业者文化水平低,大多是工厂主,要耗费大量基础设施;而现在的电子企业创业者懂技术,善于整合行业上下游资源,对行业有很好的认知,他们是否需要您的服务?如何应对来自海外同行的竞争?
  王晓星:实话实说,我也不清楚到底有多少客户需要,我正在做市场营销,可能后面的市场销售就跟上去了。从我对客户的接触情况来看,过去五万块钱就可以打天下,现在创业至少要两百万。创业生态发生了变化,创业者素质以及创业资金配套情况也在变化,但我感觉在北方还是有创业服务的需要。我现在的客户有七八十家,有些客户处于代工阶段,还有一些比较好地采用这种方式,将继续沿此模式向前开展。
  观众:对于创业者而言,自己做和把部分业务交给他人有什么区别?
  王晓星:在中国市场环境下,与外部简单合作远比自己复杂去做来得更有效。我倾向于企业做专业化的事情,将业务细分。海尔创始人张瑞敏很精明,他从海外引入了很多先进的管理体系,但由于产品利润支撑不了庞大的管理成本,海尔于一个月前裁员,部分研发外包。就我观察,北京很多企业需要这样的服务,而且市场的多样性决定了企业之间并不都是博弈,企业内部也有更多的细分化的选择,把自己不擅长的部分交给其他企业去做,不断地在擅长的领域调整自己,才能更有效地获得成功。
其他文献
10月22日上午,集合了京东、百度、奇虎、小米等互联网巨头的国内首家智能硬件产业联盟——“中关村智能硬件产业联盟”在中关村示范区成立。据中关村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联盟成员今后将在中关村核心区重点建设以智能硬件为主题的“平台+孵化+投资”的创业孵化器,全面建设检测认证、研发合作等五大公共技术和服务平台,推动组建投资智能硬件的产业投资基金和创投资金,谋求将中关村的互联网优势转化为智能硬件创新优势。 
期刊
因为拍摄照片的缘故,我们在马奈草地又一次见到了许泽玮。  他个子不高,外表也并不光鲜,走在人群中很难产生夺目的感觉。他迟到了,但应该不是因为耍大牌,因为接下去的表现没有给我们“大牌”味,反而还有挺强的草根味。  一件深色的不知品牌的西装,一条皱巴巴的裤子,略略弓着背。即使他卸下西装去扮演一个卖菜小贩,估计也不会让人感到唐突。  许同学很配合我们的拍摄,甚至我感觉有时候我们的拍摄要求已经有点勉为其难
期刊
2014年11月20日,由《中关村》杂志联合北京海淀区文明办、海淀区教工委、海淀园工委等单位共同开展的海淀区高校学子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海淀区名家校园行系列宣讲”活动正式拉开帷幕。中关村杂志社社长兼总编卫汉青、北京市海淀区文明办副主任李东贤、 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纪世铭出席了当天的活动。  活动当天,中国著名科普作家、《科技日报》主任编辑、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尹传红作为受邀的演
期刊
在创业以来的短短三年,许泽玮不知不觉间成了“风口浪尖的猪”,各种资源扑面而来。风来了,当然整个团队都要绑在一起才能不被吹散,并且乘风起航。这时许泽玮有种“整个团队都有一种两只手不够用的感觉”,但他们依然走在行业最前沿。  纵观91金融发展的时间轴, 从2011年9月初91金融超市正式上线开始,91金融与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的合作关系愈来愈深,积累起了丰厚的金融用户数据库以及金融产品数据库,同时也开始
期刊
当“生态”、“智慧”等热词被全国各地园区开发商视作“理念”的时候,用实际行动诠释这些概念的做法就明显高人一筹。  2014年10月16日,海淀北部生态科技新区举行了一场新技术新产品项目推介会。22家中关村企业在此次推介会上展示了它们的新产品和新技术,比如北京北科天绘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激光三维扫描技术、北京中立格林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推出了室内环境监测控制器产品、北京中电兴发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防暴恐智慧
期刊
互联网金融是当今中国最热门的行业之一,而许泽玮又是互联网金融圈里关注度最高的人物之一。最近两年,许泽玮经常出现在各种场合,然而他每一次出现,大家都能看到一个拥有相同冷峻面容的许泽玮和一个不同的91金融。这个自称“很无聊”“只会工作”的80后创业者用3年时间搭建了一个千亿元交易额的金融生态系统,并把公司做到30亿市值,他不仅在互联网金融界混得风生水起,也成了整个商界的焦点。  “我是一个无聊的人,只
期刊
2014年9月,我受邀参加“第九届丝绸之路市长论坛暨2014年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合作发展论坛”,并做了题为《新经济·新丝路·新尖峰》的主题演讲。我认为,从现代的视角来看,丝绸之路就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全球化。为此我总结了人类四次全球化浪潮。而在当前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世界中,如果想要获得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要依靠新观念和新思想来推动。我一直认为,在全球化时代,区域的崛起、城市的发展就必须要以区域长板来打造
期刊
2014年9月25日,一场以国际生态环境与能源技术转移为主题的论坛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作为中关村论坛技术转移专场,会议赢得高朋满座,来自世界各地的代表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国际生态环境与能源技术的最新进展。  大会演讲和发言之后的技术对接专场成为2014年中关村论坛的亮点之一,来自海内外的70多家企业和大学学术机构在此深入交流,意在寻找和对接新技术、新项目的合作方。以下是本刊记者整理的演讲嘉宾的精
期刊
时 间:2014年9月25日  地 点: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三层紫金大厅  主持人:徐冠华,中科院院士、原科技部部长、中关村论坛组委会主席  整 理:本刊记者/吴炜、张越  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  张工  北京市副市长  众所周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全球范围内孕育兴起,世界各主要国家都在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科技创新,寻求突破口,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先机,这既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也
期刊
互联网有一句话叫“世界是平的”,它隐含着一个道理:一个极小的单点,只要稍微往下按一点点,旁边的东西就会全部聚集过来。压强越大,聚集的速度就越快。“世界是平的”,其核心就是交易成本的降低。  传统行业,比如我们投资的凤凰网,有牌照,有品牌,有高水平的编辑,有高质量的原创内容,有强大的广告营销队伍,传统媒体的优势极其明显。在互联网如此之平的世界里,一个自媒体,不花一分钱就快速建立起知名度。比如说罗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