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意外院前急救护理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3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急救中心实施院前急救护理的100例脑血管意外患者,设为观察组,另取同时期的100例由家属或他人送入我院急救中心的脑血管意外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安全转移到医院以及途中死亡率。结果:对照组患者中78例安全送入医院,20例途中病情加重,12例途中死亡;观察组患者经过有效及时的院前急救护理,96例安全送入医院,7例途中病情加重,2例途中死亡。两组患者的安全转移率和途中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地院前急救护理,可有效阻止疾病的进一步恶化,对提高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入院治疗后的有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院前急救 护理程序
前言
我国脑血管意外每年发生率约为150/10万,死亡率120/ 10万,幸存者70%以上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是急诊科最常见的疾病和危重症之一,是引起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且致残率、死亡率高[1]。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对挽救病人生命、降低病人的伤残率和病死率,以及对制定院内的后续治疗方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临床上对急性脑血管意外病人的早期院前救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2013年1月-2016年12月救治的200例脑血管意外患者的相关研究资料整理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救治的200例脑血管意外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急救措施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中男性67例,女性33例;年龄60—78岁,平均(68.64±6.21)岁;观察组中男性70例,女性30例;年龄59—76岁,平均(66.37±5.37)岁;所有患者均在病发后10h内进行检查诊断。在性别、年龄和发病类型等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由家属或其他非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或未经院前急救并直接送到我院诊疗。
1.2.2 观察组由我院专业医护人员出诊接诊并进行院前急救,对比两组来院过程中安全转移率及死亡率。
1.2.2.1 当接到急性脑血管意外的院前急救任务时,应尽量缩短院前急救反应时间,根据电话呼救信息并对病情做出预测评估,并准备好必要的急救物品和药品。我院规定白天在3min内出诊,夜間在5min内出诊。在出车途中指导家属对患者实施初步处理,以减少患者发生窒息的危险,并嘱咐家属切勿随便搬动患者,以免引起脑疝的发生,危及生命。
1.2.2.2 迅速准确评估病情:救护车到达现场后,医护人员通过简单的询问家属或知情人士患者的发病情况和以往的病史,迅速判定病情严重程度,测量血压、脉博、呼吸等生命体征,观察患者意识、瞳孔、有无呕吐、肢体活动情况等,实施迅速有效的救护。
1.2.2.3 建立静脉通路 到达现场后,急诊人员要迅速给患者建立至少一条静脉通路,使急救药物能够保证及时的使用生效。通常要采取静脉留置针,为防止患者出现躁动时使针头脱出,要进行牢固的固定。
1.2.2.4 保持呼吸道通畅 将患者开放气道,解开衣扣,加鼻导管或面罩氧气吸入,若患者舌后坠,则马上用舌钳拉出,同时将口咽通气管放入,清除呼吸道异物,如有需要可以给予吸痰处理,若患者出现严重呼吸功能障碍,可以行气管插管。
1.2.2.5 安全转运 对急性脑血管意外的患者进行必要的现场施救后,在病情允
许的条件下应争取尽快将患者转运至医院,因为受现场的条件的限制,院前急救的目的就是为患者争取时间。转运过程中应及时与医院急诊科联系,报告患者病情,做好各项抢救的准备工作,使患者能够尽快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1.3 统计学处理
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 19.0 软件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 )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救治情况,对照组患者中78例安全送入医院,20例途中病情加重,12例途中死亡;观察组患者经过有效及时的院前急救护理,96例安全送入医院,7例途中病情加重,2例途中死亡。两组患者的安全转移率和途中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院前急救护理程序模式是院前急救十分重要步骤,特备是对于脑血管意外危重的患者,能及时有效的进行生命支持和抢救[2]。通过观察200例病人,由于院前急救护理迅速、及时、正确,从而为入院后进一步治疗打下良好基础。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因此,及时实施正确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对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的生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银丽. 脑血管意外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16,14(6):92-93.
[2] 韩红 陆红梅 毛继荣. 脑血管意外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4):642-643.
作者简介:张亮(1985-)男;汉族;湖北十堰;护师本科;单位:荆州市荆州区荆州中心医院急救120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院前急救 护理程序
前言
我国脑血管意外每年发生率约为150/10万,死亡率120/ 10万,幸存者70%以上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是急诊科最常见的疾病和危重症之一,是引起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且致残率、死亡率高[1]。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对挽救病人生命、降低病人的伤残率和病死率,以及对制定院内的后续治疗方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临床上对急性脑血管意外病人的早期院前救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2013年1月-2016年12月救治的200例脑血管意外患者的相关研究资料整理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救治的200例脑血管意外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急救措施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中男性67例,女性33例;年龄60—78岁,平均(68.64±6.21)岁;观察组中男性70例,女性30例;年龄59—76岁,平均(66.37±5.37)岁;所有患者均在病发后10h内进行检查诊断。在性别、年龄和发病类型等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由家属或其他非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或未经院前急救并直接送到我院诊疗。
1.2.2 观察组由我院专业医护人员出诊接诊并进行院前急救,对比两组来院过程中安全转移率及死亡率。
1.2.2.1 当接到急性脑血管意外的院前急救任务时,应尽量缩短院前急救反应时间,根据电话呼救信息并对病情做出预测评估,并准备好必要的急救物品和药品。我院规定白天在3min内出诊,夜間在5min内出诊。在出车途中指导家属对患者实施初步处理,以减少患者发生窒息的危险,并嘱咐家属切勿随便搬动患者,以免引起脑疝的发生,危及生命。
1.2.2.2 迅速准确评估病情:救护车到达现场后,医护人员通过简单的询问家属或知情人士患者的发病情况和以往的病史,迅速判定病情严重程度,测量血压、脉博、呼吸等生命体征,观察患者意识、瞳孔、有无呕吐、肢体活动情况等,实施迅速有效的救护。
1.2.2.3 建立静脉通路 到达现场后,急诊人员要迅速给患者建立至少一条静脉通路,使急救药物能够保证及时的使用生效。通常要采取静脉留置针,为防止患者出现躁动时使针头脱出,要进行牢固的固定。
1.2.2.4 保持呼吸道通畅 将患者开放气道,解开衣扣,加鼻导管或面罩氧气吸入,若患者舌后坠,则马上用舌钳拉出,同时将口咽通气管放入,清除呼吸道异物,如有需要可以给予吸痰处理,若患者出现严重呼吸功能障碍,可以行气管插管。
1.2.2.5 安全转运 对急性脑血管意外的患者进行必要的现场施救后,在病情允
许的条件下应争取尽快将患者转运至医院,因为受现场的条件的限制,院前急救的目的就是为患者争取时间。转运过程中应及时与医院急诊科联系,报告患者病情,做好各项抢救的准备工作,使患者能够尽快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1.3 统计学处理
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 19.0 软件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 )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救治情况,对照组患者中78例安全送入医院,20例途中病情加重,12例途中死亡;观察组患者经过有效及时的院前急救护理,96例安全送入医院,7例途中病情加重,2例途中死亡。两组患者的安全转移率和途中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院前急救护理程序模式是院前急救十分重要步骤,特备是对于脑血管意外危重的患者,能及时有效的进行生命支持和抢救[2]。通过观察200例病人,由于院前急救护理迅速、及时、正确,从而为入院后进一步治疗打下良好基础。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因此,及时实施正确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对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的生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银丽. 脑血管意外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16,14(6):92-93.
[2] 韩红 陆红梅 毛继荣. 脑血管意外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4):642-643.
作者简介:张亮(1985-)男;汉族;湖北十堰;护师本科;单位:荆州市荆州区荆州中心医院急救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