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反映爱情婚姻题材的短篇小说中,向春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日常生活的细节描写,表达底层生活的艰辛及一些人两性的隔膜与痛苦。这些人中,男性对美的追求没有结果,女性对爱的追求没有回应,两性都想要逃离又无奈回归,成了难以突破的孤独堡垒。
关键词: 向春 逃离 回归 孤独
在甘肃小说八骏中,向春是一位具有明显性别意识的作家,她对于宏大的历史叙事兴趣不浓厚,但对于两性之间的情感纠葛、女性独特的心理和情感世界,她有着细微而深入的探索,能让我们体味到庸常烦俗的生活表层下,人物心灵深处情感的渴望、失望、遗憾、孤独的暗流,以及一些人爱的诉求与孤独的宿命。
在短篇小说《剪刀》和《张师傅的情诗》中,向春描写了底层普通家庭中妻子和丈夫的各自逃离与回归,貌似和解背后的辛酸和孤独,以及两性之间难以突破的孤独堡垒。
一、男性:美的向往与遗憾
在一个视觉文化得到空前发展,人的外在形象得到前所未有重视的社会中,女性的外貌得到社会的关注。她的外貌不仅关乎自我的形象,还关乎社会评价。尤其在婚姻生活中,美貌成为一些男性评价女性的一大标准,也成为婚姻幸福与否的重要决定因素。一些长相普通的女性不仅在婚前缺乏吸引力,即使已婚,外貌的缺憾不仅是女性自己的原罪,还是男性心中永远的缺憾。
在《剪子》中,年轻时长相精神的公交车司机孙师傅娶了长相普通身为独生子女的售票员乔爱可,虽然乔爱可喜相、开朗、真性情、直肠子、在家庭生活中付出很多,但孙师傅总认为,老婆不漂亮是他永远的心病。尽管他五十岁已经得了强直性脊柱炎,前列腺炎,早早病退,却还幻想着和小区比较漂亮的芳老师一起生活。因为深深的遗憾,他不愿意给妻子一点点情感上的关怀和安慰,因为他从来没有爱过她。任何时候,想起他的婚姻,他就后悔、遗憾。在几十年的共同生活中,也没有产生类似爱情的东西。
在《张师傅的情诗》中,身为罐头厂工人的张师傅喜欢工厂旁边医院里的一个姑娘,但后来不了了之,后来经人介绍找了一个比较丑的幼儿园老师,糊里糊涂生活了几十年。在张师傅年满六十岁领到社保工资的第一天,他想着自己经济独立了,想要离开家。他给幻想中的女大夫买了项链,挂了男科的号去看她,发现他心中念念不忘的姑娘早已不记得他是谁,他心中的情书破碎了。虽然老婆会过日子,是百里挑一,可对于张师傅来说,长相普通且回家表情严肃的妻子是他心里永远的遗憾。他一直想着等自己有了自由支配的钱,就离开家,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他丝毫没考虑到一起生活了几十年的妻子的感受。
在一些男性眼中,女性被物化,女性除了外貌之外没有其他价值。尤其在两性关系中,评价女性价值的要素是美貌。一些因各种原因娶不到美貌妻子的男性,不管自身状态如何,心中总会有永远的遗憾,这种遗憾最终都变成了女性自身的错。
二、女性:爱的渴望与失落
对于女性而言,在两性关系中,最重要的是对爱的渴望。情感的沟通和精神的交流是女性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要达到两性之爱的美好境界,必须依赖男性的情感付出,那些以貌取人的男性无法给予相貌平平的女性热烈的两性之爱,所以这些女性在婚姻内爱寻求就变成无法抵达的彼岸,注定是孤独的。
在《剪子》中,乔爱可在结婚后一闹矛盾就回娘家,孙师傅一次也没找过她。人到老年之后,因为一次口角,乔爱可一气之下搬去新房子住,孙师傅也没有直接去找过她,他们整整分居了一年。这些行为都源于孙师傅认为乔爱可是个丑女人,而她是没资格要求丈夫对自己道歉、表达爱意的。孙师傅白天话多,家务活主要由妻子干,而兩人相对的时候,妻子老抱怨他不讲话,她想听表达爱意的话,但孙师傅结婚已经后悔死了,他根本不爱妻子,也就没话可说,乔爱可的情感渴求也就得不到满足。不管什么形式的抗争,她获得的只有失落。
在《张师傅的情诗》中,身为幼儿园老师的妻子在家里不苟言笑,但把家人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是一个会过日子的好女人。但张师傅一直都不满意,在他心里,一直念念不忘隔壁医院的姑娘,也就不会对自己的妻子有过多的关注和爱的表达。被漠视的妻子也以冷漠的态度对待张师傅,这就造成了两人的隔膜,使几十年的婚姻生活变得面目可憎,让人不堪忍受。在妻子意外得到了张师傅买给女医生的项链而误会张师傅是给自己买的后,妻子做了张师傅爱吃的菜,摆着酒。“她把一双筷子塞进老张手里,突然羞涩起来,像第一次见面时那样。她几乎把脸埋进一碗米饭里,羞答答地说:项坠真好看,就是我喜欢的款式,盼了多少年了,——”[1]。盼了多少年了,是多么辛酸的一句话。这个不苟言笑的相貌普通的女性在漫长的几十年的婚姻生活中,经历了多少次被漠视的失望,才会有发自内心的这样一句感叹,也可以反观在琐碎平凡生儿育女的婚姻生活中,她经历的失望与绝望,她的痛苦与孤独。
三、两性:婚姻中孤独前行
在两性婚姻关系中,一些男性向女性求美貌,但因为各种因素总是难以满足,于是在无法言说的遗憾中孤独地生活。女性向男性渴望理解和爱,但在现实中总是被漠视,于是一次次期望,一次次失落,在失落与痛苦中延续自己日常的生活。婚姻本来是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的,是两性之爱的社会表达,但因为种种因素的制约,一些男女都无法在婚姻中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每个人像一座孤独的堡垒,互不交流,互不沟通,在人群中踽踽独行。
这些男女不满自己的婚姻状态,都做出了某种抗争,想要通过逃离引起对方的关注,从而改善自己的生存状态,但貌似和解、有所改善的背后其实是阴差阳错的误会,或者是更深的隔膜和绝望。
在《剪子》中,乔爱可搬入新房和丈夫分居一年,丈夫没有找她,在儿子的撮合下,他们在酒吧里有了一次相聚,交谈中双方有沟通、理解和体谅。乔爱可也说出了自己对于生活的渴求:“我想生活简单一点、有趣一点。我们有时间练练瑜伽、打打球、看看书、唱唱歌、跑跑步,家里插上花,放上音乐,我想活得像个人。我想活得像个人,我想活得像你当先进那会儿我爱唱歌那会儿,太阳一升起来希望就升起来——。”[2]这是乔爱可心底的呼声,想要活得像个人,想要有尊严和爱。经过酒吧相约,乔爱可总觉得夫妻关系会有所改善,她的心底又升起了希望。回到家,乔爱可想,一年没见,睡觉的时候他总该说点啥吧。结果,“孙师傅抱起一只枕头,边往出走边说,洗洗睡吧。到了门口顺手把灯关了,吧嗒一声”[3]。预想中的理解和爱并没有到来,乔爱可陷入黑夜中,也陷入精神的绝望中。经历了一次逃离和回归,隔膜依旧,孤独依旧,生活没有任何改变。
在《张师傅的情诗》中,张师傅在买了项链去看望自己念念不忘的女大夫时深受打击,原来想要离家出走的他在妻子拿走自己的社保卡和项链后只能无奈回家。妻子看到项链,很惊喜,以为是给自己买的,她炒了菜,备了酒,以为自己盼了多少年的爱的表达终于来临。但这只是一个美丽的误会,她永远也不知道,这是丈夫买给自己念念不忘的另一个女人的礼物。她永远无法知晓丈夫的内心世界,他对一个美丽女人的渴望和一首美妙情诗的渴望。所以,貌似情感满足的背后是误解,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孤独。婚姻中的男性都有一个女性无法触及的心理空间和情感体验,所谓的沟通和爱,根本就是误会的产物。
在向春的这两篇短篇小说中,两性不可沟通,丈夫和妻子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人陷入孤寂和隔绝的精神世界。抗争没有结果,人终将独自面对生活中的艰难困苦,爱情的追寻与失落更把人推向了绝望。爱情本来是慰藉人脆弱的心灵,实现双方灵魂的默契,驱散生活中的黑暗与绝望,给人生活的希望和勇气。但婚姻中不可实现的爱情却让这些人更加孤独。他们守在自己孤独的堡垒中,打不破,走不出。
婚姻本来是我们在艰难的生活中的一种安慰和对抗,通过爱改变自己,在他人的眼光中寻求自己的价值,但这些人却丧失了它的功能,没有回应的爱让人愈发孤独。也许,弗洛姆的这段话可以解释小说及现实中人物的困境:“一个人一旦孤独,就意味着他与外界的联系被割断,使自己的能量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也不能得到他人的帮助,孤独者意味着他无力把握这个世界及与这个世界相关的人和事;反过来,当这个人处于孤独状态时,他就随时有可能被这个世界所淹没,而个人的能力是远不能和整个世界相抗衡的。”[4]
参考文献:
[1][2][3]向春.向春的小说[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14:328,299,302.
[4]E·弗洛姆,著.萨茹菲,译.爱的艺术[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13.
本文为2017年度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新时期文学西部空间叙事话语研究”(项目编号:YB135)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向春 逃离 回归 孤独
在甘肃小说八骏中,向春是一位具有明显性别意识的作家,她对于宏大的历史叙事兴趣不浓厚,但对于两性之间的情感纠葛、女性独特的心理和情感世界,她有着细微而深入的探索,能让我们体味到庸常烦俗的生活表层下,人物心灵深处情感的渴望、失望、遗憾、孤独的暗流,以及一些人爱的诉求与孤独的宿命。
在短篇小说《剪刀》和《张师傅的情诗》中,向春描写了底层普通家庭中妻子和丈夫的各自逃离与回归,貌似和解背后的辛酸和孤独,以及两性之间难以突破的孤独堡垒。
一、男性:美的向往与遗憾
在一个视觉文化得到空前发展,人的外在形象得到前所未有重视的社会中,女性的外貌得到社会的关注。她的外貌不仅关乎自我的形象,还关乎社会评价。尤其在婚姻生活中,美貌成为一些男性评价女性的一大标准,也成为婚姻幸福与否的重要决定因素。一些长相普通的女性不仅在婚前缺乏吸引力,即使已婚,外貌的缺憾不仅是女性自己的原罪,还是男性心中永远的缺憾。
在《剪子》中,年轻时长相精神的公交车司机孙师傅娶了长相普通身为独生子女的售票员乔爱可,虽然乔爱可喜相、开朗、真性情、直肠子、在家庭生活中付出很多,但孙师傅总认为,老婆不漂亮是他永远的心病。尽管他五十岁已经得了强直性脊柱炎,前列腺炎,早早病退,却还幻想着和小区比较漂亮的芳老师一起生活。因为深深的遗憾,他不愿意给妻子一点点情感上的关怀和安慰,因为他从来没有爱过她。任何时候,想起他的婚姻,他就后悔、遗憾。在几十年的共同生活中,也没有产生类似爱情的东西。
在《张师傅的情诗》中,身为罐头厂工人的张师傅喜欢工厂旁边医院里的一个姑娘,但后来不了了之,后来经人介绍找了一个比较丑的幼儿园老师,糊里糊涂生活了几十年。在张师傅年满六十岁领到社保工资的第一天,他想着自己经济独立了,想要离开家。他给幻想中的女大夫买了项链,挂了男科的号去看她,发现他心中念念不忘的姑娘早已不记得他是谁,他心中的情书破碎了。虽然老婆会过日子,是百里挑一,可对于张师傅来说,长相普通且回家表情严肃的妻子是他心里永远的遗憾。他一直想着等自己有了自由支配的钱,就离开家,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他丝毫没考虑到一起生活了几十年的妻子的感受。
在一些男性眼中,女性被物化,女性除了外貌之外没有其他价值。尤其在两性关系中,评价女性价值的要素是美貌。一些因各种原因娶不到美貌妻子的男性,不管自身状态如何,心中总会有永远的遗憾,这种遗憾最终都变成了女性自身的错。
二、女性:爱的渴望与失落
对于女性而言,在两性关系中,最重要的是对爱的渴望。情感的沟通和精神的交流是女性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要达到两性之爱的美好境界,必须依赖男性的情感付出,那些以貌取人的男性无法给予相貌平平的女性热烈的两性之爱,所以这些女性在婚姻内爱寻求就变成无法抵达的彼岸,注定是孤独的。
在《剪子》中,乔爱可在结婚后一闹矛盾就回娘家,孙师傅一次也没找过她。人到老年之后,因为一次口角,乔爱可一气之下搬去新房子住,孙师傅也没有直接去找过她,他们整整分居了一年。这些行为都源于孙师傅认为乔爱可是个丑女人,而她是没资格要求丈夫对自己道歉、表达爱意的。孙师傅白天话多,家务活主要由妻子干,而兩人相对的时候,妻子老抱怨他不讲话,她想听表达爱意的话,但孙师傅结婚已经后悔死了,他根本不爱妻子,也就没话可说,乔爱可的情感渴求也就得不到满足。不管什么形式的抗争,她获得的只有失落。
在《张师傅的情诗》中,身为幼儿园老师的妻子在家里不苟言笑,但把家人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是一个会过日子的好女人。但张师傅一直都不满意,在他心里,一直念念不忘隔壁医院的姑娘,也就不会对自己的妻子有过多的关注和爱的表达。被漠视的妻子也以冷漠的态度对待张师傅,这就造成了两人的隔膜,使几十年的婚姻生活变得面目可憎,让人不堪忍受。在妻子意外得到了张师傅买给女医生的项链而误会张师傅是给自己买的后,妻子做了张师傅爱吃的菜,摆着酒。“她把一双筷子塞进老张手里,突然羞涩起来,像第一次见面时那样。她几乎把脸埋进一碗米饭里,羞答答地说:项坠真好看,就是我喜欢的款式,盼了多少年了,——”[1]。盼了多少年了,是多么辛酸的一句话。这个不苟言笑的相貌普通的女性在漫长的几十年的婚姻生活中,经历了多少次被漠视的失望,才会有发自内心的这样一句感叹,也可以反观在琐碎平凡生儿育女的婚姻生活中,她经历的失望与绝望,她的痛苦与孤独。
三、两性:婚姻中孤独前行
在两性婚姻关系中,一些男性向女性求美貌,但因为各种因素总是难以满足,于是在无法言说的遗憾中孤独地生活。女性向男性渴望理解和爱,但在现实中总是被漠视,于是一次次期望,一次次失落,在失落与痛苦中延续自己日常的生活。婚姻本来是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的,是两性之爱的社会表达,但因为种种因素的制约,一些男女都无法在婚姻中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每个人像一座孤独的堡垒,互不交流,互不沟通,在人群中踽踽独行。
这些男女不满自己的婚姻状态,都做出了某种抗争,想要通过逃离引起对方的关注,从而改善自己的生存状态,但貌似和解、有所改善的背后其实是阴差阳错的误会,或者是更深的隔膜和绝望。
在《剪子》中,乔爱可搬入新房和丈夫分居一年,丈夫没有找她,在儿子的撮合下,他们在酒吧里有了一次相聚,交谈中双方有沟通、理解和体谅。乔爱可也说出了自己对于生活的渴求:“我想生活简单一点、有趣一点。我们有时间练练瑜伽、打打球、看看书、唱唱歌、跑跑步,家里插上花,放上音乐,我想活得像个人。我想活得像个人,我想活得像你当先进那会儿我爱唱歌那会儿,太阳一升起来希望就升起来——。”[2]这是乔爱可心底的呼声,想要活得像个人,想要有尊严和爱。经过酒吧相约,乔爱可总觉得夫妻关系会有所改善,她的心底又升起了希望。回到家,乔爱可想,一年没见,睡觉的时候他总该说点啥吧。结果,“孙师傅抱起一只枕头,边往出走边说,洗洗睡吧。到了门口顺手把灯关了,吧嗒一声”[3]。预想中的理解和爱并没有到来,乔爱可陷入黑夜中,也陷入精神的绝望中。经历了一次逃离和回归,隔膜依旧,孤独依旧,生活没有任何改变。
在《张师傅的情诗》中,张师傅在买了项链去看望自己念念不忘的女大夫时深受打击,原来想要离家出走的他在妻子拿走自己的社保卡和项链后只能无奈回家。妻子看到项链,很惊喜,以为是给自己买的,她炒了菜,备了酒,以为自己盼了多少年的爱的表达终于来临。但这只是一个美丽的误会,她永远也不知道,这是丈夫买给自己念念不忘的另一个女人的礼物。她永远无法知晓丈夫的内心世界,他对一个美丽女人的渴望和一首美妙情诗的渴望。所以,貌似情感满足的背后是误解,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孤独。婚姻中的男性都有一个女性无法触及的心理空间和情感体验,所谓的沟通和爱,根本就是误会的产物。
在向春的这两篇短篇小说中,两性不可沟通,丈夫和妻子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人陷入孤寂和隔绝的精神世界。抗争没有结果,人终将独自面对生活中的艰难困苦,爱情的追寻与失落更把人推向了绝望。爱情本来是慰藉人脆弱的心灵,实现双方灵魂的默契,驱散生活中的黑暗与绝望,给人生活的希望和勇气。但婚姻中不可实现的爱情却让这些人更加孤独。他们守在自己孤独的堡垒中,打不破,走不出。
婚姻本来是我们在艰难的生活中的一种安慰和对抗,通过爱改变自己,在他人的眼光中寻求自己的价值,但这些人却丧失了它的功能,没有回应的爱让人愈发孤独。也许,弗洛姆的这段话可以解释小说及现实中人物的困境:“一个人一旦孤独,就意味着他与外界的联系被割断,使自己的能量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也不能得到他人的帮助,孤独者意味着他无力把握这个世界及与这个世界相关的人和事;反过来,当这个人处于孤独状态时,他就随时有可能被这个世界所淹没,而个人的能力是远不能和整个世界相抗衡的。”[4]
参考文献:
[1][2][3]向春.向春的小说[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14:328,299,302.
[4]E·弗洛姆,著.萨茹菲,译.爱的艺术[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13.
本文为2017年度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新时期文学西部空间叙事话语研究”(项目编号:YB135)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