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对法洛四联症(TOF)的产前诊断价值,分析超声心动图误诊的原因,以提高超声心动图对胎儿TOF诊断的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胎儿MRI或产后超声心动图诊断为TOF的患儿的产前超声资料。结果36例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正确31例,占86.1%;误诊4例,占11.1%;漏诊1例,占2.8%。其中2例超声心动图检查误诊为VSD,2例误诊为右心室双出口;1例孕20周时漏诊,诊断为正常胎儿
【机 构】
:
200127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内科,200127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内科,200127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内科,200127 上海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对法洛四联症(TOF)的产前诊断价值,分析超声心动图误诊的原因,以提高超声心动图对胎儿TOF诊断的正确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胎儿MRI或产后超声心动图诊断为TOF的患儿的产前超声资料。
结果36例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正确31例,占86.1%;误诊4例,占11.1%;漏诊1例,占2.8%。其中2例超声心动图检查误诊为VSD,2例误诊为右心室双出口;1例孕20周时漏诊,诊断为正常胎儿,在孕36周复诊时发现对位不良型VSD、主动脉骑跨、肺动脉狭窄、右心室肥厚而诊断为TOF。产前诊断为TOF的31例胎儿均显示对位不良型VSD、主动脉骑跨、肺动脉狭窄,但仅6例有右心室肥厚。TOF最常见的合并畸形为三尖瓣返流13例(36.1%)、主动脉瓣返流6例(16.7%)、肺动脉瓣缺如4例(11.1%)、右位主动脉弓4例(11.1%)、左侧上腔静脉残存3例(8.3%)、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1例(2.8%)等。
结论联合应用四腔心切面、心室流出道切面及三血管切面,超声心动图可较准确地诊断胎儿TOF。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孕酮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皮层和海马组织中损伤因子TNF-α、IL-1β和抗损伤因子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探讨孕酮神经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将48只7日龄新生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缺氧缺血组、药物预防组。缺氧缺血组和药物预防组新生大鼠先行左侧颈总动脉结扎术,然后置于37 ℃恒温的密闭容器中,以1.5 L/min
目的:评估在美国轮状病毒疫苗的引入是否能改变1岁以下儿童的肠套叠出院情况。方法:采用连续横断面分析美国医院,参与者为有1次肠套叠出院诊断,小于1岁的婴儿,且在儿童住院病人数据库中收录。这个数据集是美国一系列有全国性代表意义的儿童出院数据集,其中应用了引入疫苗前4年(1997、2000、2003和2006年)的数据,引入疫苗后1年(2009年)的数据。主要暴露指标为引入疫苗前、后的出院情况。结果:结
目的探讨血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CHD并肺动脉高压(PAH)患儿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5月至2012年2月在沪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手术治疗的CHD患儿50例,均通过右心导管检查测肺动脉压力,根据肺动脉收缩压(PASP)水平分为无PAH组(PASP<3.99 kPa)21例、轻度PAH组(3.99 kPa≤PASP<6.65 kPa)17例和中重度PAH组(PASP≥6.65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RP(hs-CRP)、IL-6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水平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病情及疗效评估中的作用。方法收集MPP患儿60例为MPP组,选取同期体检的30例健康儿童为健康对照组。应用放射免疫法和免疫比浊法检测2组儿童血清hs-CRP、IL-6和GM-CSF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MPP组患儿血清hs-CRP、IL-6和GM-ESF水平均显著升
背景和目的:已有报道成人糖尿病可导致认知障碍,但并不清楚儿童糖尿病是否同样会出现认知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作为儿童青少年最常见的认知行为障碍,目前尚缺乏ADHD与糖尿病之间相关性的研究报道。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基于人群研究的资料,探讨中国台湾地区ADHD和糖尿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中国台湾健保资料库2005年100万人承保抽样归人档(LHID 2005),选择5554例于2002年1月
急性脊髓炎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非特异性炎症导致的脊髓白质脱髓鞘病变或坏死,有急性横贯性脊髓损害表现:肢体麻木、无力,病损平面以下深浅感觉消失,部分可有病损平面感觉过敏带、尿潴留和大便异常等,并可导致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及时正确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目的探讨儿童大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的临床及头颅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PRES患儿的临床和头颅影像学资料。结果患儿的原发病分别为自身免疫性疾病4例、肾脏疾病2例和Blau综合征1例;6例应用过细胞毒性药物;3例有继发性高血压。临床表现:血压增高7例,惊厥发作7例,头痛、呕吐4例,意识障碍4例,视觉异常3例,偏瘫1例。5例短期内好转,1例遗留认知功能损害,1例死亡。2例复发。7例
背景:严重急性营养不良每年导致100万儿童死亡。营养治疗中常规加入抗生素可能提高社区中治疗的严重急性营养不良儿童的恢复率,并降低死亡率。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在接受门诊即食营养剂治疗基础上,让6~59月龄的无并发症的严重急性营养不良的马维拉儿童随机接受阿莫西林、头孢地尼和安慰剂,疗程为7 d,主要研究营养恢复率和死亡率。结果:共2767例严重急性营养不良儿童纳入研究。阿莫西林组、头孢地尼组和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作用,管理与方法。方法ARDS患儿97例,对其中1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CBP治疗,模式为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透析(CVVHDF)或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观察CBP治疗期间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机械通气参数,及CBP治疗相关并发症与不良反应。结果CBP患儿危重病例评分(PIC
目的探讨Wnt/β-catenin信号传导在高压氧(HBO)治疗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中的作用。方法将新生SD大鼠神经干细胞(NSCs)随机分为对照组和8个处理组,处理组分别与正常脑组织匀浆及HIBD大鼠脑组织匀浆共培养,以模拟正常及HIBD时脑内微环境,通过电穿孔方法将β-catenin siRNA和阴性对照质粒转染预先处理过的NSCs,再给予HBO处理。运用免疫细胞组织化学方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