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政治复习课,一些教师只是对章节知识进行简单的重复或梳理,然后出一些习题帮助学生进行巩固训练。或者是“一言堂”,或者是搞“题海战术”。在新形势下,国家教育部出台和推行了新课标,新课程理念已不断深入人心,不少教师为如何提高政治复习课实效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感到十分困扰。这两三年,高考的改革快速推进,试题也越来越多地考查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人才选拔制度不断完善,日益要求考生必须具备较强的知识综合和迁移能力。因此,在复习课教学中,教师应该系统梳理知识点、突出重点、增添情趣、搞好综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程 系统 综合 提升
政治复习课,一些教师只是对章节知识进行简单的重复或梳理,然后出一些习题帮助学生进行巩固训练,或者是“一言堂”,或者是搞“题海战术”。在新形势下,国家教育部出台和推行了新课标,新课程理念已不断深入人心,不少教师为如何提高政治复习课实效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感到十分困扰。这两三年,高考的改革快速推进,试题也越来越多地考查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同时,人才选拔制度不断完善,日益要求考生必须具备较强的知识综合和迁移能力。尤其是主观题,答案越来越不“标准化”,呈现出多角度、多层面、多思维趋势,考生答案的创新性更是获取高分的重要亮点之一。新课程理念日益要求教师站在教育智慧的高度,把握、调控好每一个生成性教学细节,削减无意义或不重要的因素,充分发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近年来,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对政治复习课教学作了一些有益的思考和探索。
1.夯实基础,注重整合,构建知识网络
在求活、求新、求变的命题的指导思想下,近几年的高考题让人无法妄加揣测,惟有抓好基础,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政治科高考在试卷中所强调的关注现实生活、发挥创新意识的要求也是建立在对知识的扎实掌握基础上的。对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就是能力。所以抓好基础,既能保证高考中占80%的基础题、中档题的得分率,又使提高能力成为可能。抓基础必须重视知识的落实。“不怕难题不得分,就怕每题被扣分”,說明了对教材基础知识落实的重要性。教师讲了多少并不重要,关键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所以复习越到最后,教师越应狠抓落实,越应为学生创造抓落实的时间,真正让学生做到对“双基”融会贯通。
在复习过程中,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在第一轮复习中我对课本知识分了五个层次,即课题——节题——框题——问题——问题阐述,形成教材的知识网络,帮助学生构建起科学的知识体系。对于规定的知识内容,不能仅仅满足于简单的记忆,还要挖掘它们的内在联系、弄清每个知识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在第二轮复习中本着解决问题的目的,将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和重组。做好“知识整合”,实施“立体复习”,打破教材原有顺序和框架结构,优化组合教材知识,跨框、节、课甚至跨知识体系地进行知识梳理。例如,对于《哲学常识》的学习,根据各个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加以梳理,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从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观和价值观四个方面来把握,然后再从宏观上形成对哲学的整体印象,帮助学生真正做到融会贯通。对于每个知识内容,帮助学生懂得“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只有真正懂得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才能全面、准确地掌握这一知识点。为此,我重视了对知识的挖掘,特别是主干知识的内在联系,把一些看起来不相干的知识加以归类,使之网络化、序列化和专题化,提高学生从变化中找不变,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
2.以问题为中心,提高复习效率
政治课的复习,要从复习的重点入手,用问题式谈话法对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提问,但是此过程中要注意:
(1)问要有一定的难度,提问太简单达不到检查学生掌握知识情况。
(2)问要有价值,不分轻重巨细,一问到底,由满堂灌应变成满堂问,使学生无所适从。
(3)提问要紧扣教材和学生的知识水平,联系社会现实热点,过于空洞或高深,使学生不知从何答起。
(4)要有层次性、逻辑性,先易后难,不能打断知识结构的逻辑顺序。
(5)对学生的回答,要做出公正的评价,回答不完整应给予鼓励。
如在复习经济效益的提高时,可以分四个层次设问:第一步,我国的国企改革面临什么样的困难,核心问题是什么?第二步,什么是经济效益?第三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何重要性?第四步,如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关注热点,迁移知识,培养各种能力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任务,概括地讲就是传授基本知识、培养各种能力、提高思想觉悟,以实现三者的有机统一。培养各种能力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中心工作,它既是我们教学的主要目标,又是我们教学的落脚点,同时,也是我们适应高考试题改革的需要。高考作为国家级考试,必然要体现国家意志,试题中设置的新情况、新背景、新材料和新问题必然会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现实性。高考改革已经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并且将继续深入下去。
《考试说明》在规定考查知识范围同时,也规定了对考生的“能力要求”。如果说,《考试说明》中“考查的知识范围”对考查内容的广度作了要求,那么“能力要求”规定的就是高考政治对于考试内容深度的要求。因此,在完成基础知识复习(即第一轮复习)的前提下,培养能力和强化能力训练是热点专题复习(即第二轮复习)的首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熟练地掌握书本知识,而且还必须善于引导学生走出书本、走出课堂,融入社会,关注热点,学会迁移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一定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关注国家、关注社会、关注世界、关注我们共同生存的空间。如果学生在学习中不“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重视知识的迁移,而是死记硬背,生搬硬套,那是肯定考不好的。
基础打牢了,并不等于能力和素质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要提高能力和素质,除了首先要夯实基础外,还必须把所学的基础知识理论应用于实践,用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即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和生命力所在,也是高考政治科命题的重要原则。政治科高考命题注重基础知识和热点问题的融合,倡导“现实问题的知识性关注,理论问题的现实性追问”,既反对知识化倾向,也反对时政化倾向,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为此在备考过程中,我十分关注党的各种会议的召开及其报告的主要精神,努力将之与思想政治教材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教材进行增删、整合,对知识进行更新,并把社会热点问题与教学结合起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训练,查缺补漏,提高解题技巧
政治试题的主、客观题目往往都是通过运用新材料、设置新背景来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的。因此,教会学生如何审题、筛选信息、找到切入点等都需要通过进行针对性训练来培养和提高。
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就以考代练,优化精选试题,通过检测找出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练、讲、再练、再讲,通过不断的讲练、练讲,教会学生主、客观题目的答题技巧。如,客观题目中的排除法、一材多用法、代入法、逆选法、因果联系法等;主观题目中的精读法、材料联系法、关键词法等。教会学生对知识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实际联系理论。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我还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加强了对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学习,在教学中,借助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和教学方法,改变过去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突出抓好知识的落实,抓好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多给学生留下展示自己的时间和空间。适时开展学科研究性学习,以实现“师生互动、共同提高”。
当然,作为文科综合有机组成部分的政治学科,决不能隔绝与历史、地理学科的联系。在备考过程中,我还注重了与历史、地理两科教师的密切协作,加强了集体备课,统一相关的重点问题及热点问题等。
以上是我在思想政治课备考工作中的一点做法,我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备考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关键词】新课程 系统 综合 提升
政治复习课,一些教师只是对章节知识进行简单的重复或梳理,然后出一些习题帮助学生进行巩固训练,或者是“一言堂”,或者是搞“题海战术”。在新形势下,国家教育部出台和推行了新课标,新课程理念已不断深入人心,不少教师为如何提高政治复习课实效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感到十分困扰。这两三年,高考的改革快速推进,试题也越来越多地考查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同时,人才选拔制度不断完善,日益要求考生必须具备较强的知识综合和迁移能力。尤其是主观题,答案越来越不“标准化”,呈现出多角度、多层面、多思维趋势,考生答案的创新性更是获取高分的重要亮点之一。新课程理念日益要求教师站在教育智慧的高度,把握、调控好每一个生成性教学细节,削减无意义或不重要的因素,充分发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近年来,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对政治复习课教学作了一些有益的思考和探索。
1.夯实基础,注重整合,构建知识网络
在求活、求新、求变的命题的指导思想下,近几年的高考题让人无法妄加揣测,惟有抓好基础,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政治科高考在试卷中所强调的关注现实生活、发挥创新意识的要求也是建立在对知识的扎实掌握基础上的。对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就是能力。所以抓好基础,既能保证高考中占80%的基础题、中档题的得分率,又使提高能力成为可能。抓基础必须重视知识的落实。“不怕难题不得分,就怕每题被扣分”,說明了对教材基础知识落实的重要性。教师讲了多少并不重要,关键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所以复习越到最后,教师越应狠抓落实,越应为学生创造抓落实的时间,真正让学生做到对“双基”融会贯通。
在复习过程中,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在第一轮复习中我对课本知识分了五个层次,即课题——节题——框题——问题——问题阐述,形成教材的知识网络,帮助学生构建起科学的知识体系。对于规定的知识内容,不能仅仅满足于简单的记忆,还要挖掘它们的内在联系、弄清每个知识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在第二轮复习中本着解决问题的目的,将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和重组。做好“知识整合”,实施“立体复习”,打破教材原有顺序和框架结构,优化组合教材知识,跨框、节、课甚至跨知识体系地进行知识梳理。例如,对于《哲学常识》的学习,根据各个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加以梳理,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从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观和价值观四个方面来把握,然后再从宏观上形成对哲学的整体印象,帮助学生真正做到融会贯通。对于每个知识内容,帮助学生懂得“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只有真正懂得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才能全面、准确地掌握这一知识点。为此,我重视了对知识的挖掘,特别是主干知识的内在联系,把一些看起来不相干的知识加以归类,使之网络化、序列化和专题化,提高学生从变化中找不变,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
2.以问题为中心,提高复习效率
政治课的复习,要从复习的重点入手,用问题式谈话法对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提问,但是此过程中要注意:
(1)问要有一定的难度,提问太简单达不到检查学生掌握知识情况。
(2)问要有价值,不分轻重巨细,一问到底,由满堂灌应变成满堂问,使学生无所适从。
(3)提问要紧扣教材和学生的知识水平,联系社会现实热点,过于空洞或高深,使学生不知从何答起。
(4)要有层次性、逻辑性,先易后难,不能打断知识结构的逻辑顺序。
(5)对学生的回答,要做出公正的评价,回答不完整应给予鼓励。
如在复习经济效益的提高时,可以分四个层次设问:第一步,我国的国企改革面临什么样的困难,核心问题是什么?第二步,什么是经济效益?第三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何重要性?第四步,如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关注热点,迁移知识,培养各种能力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任务,概括地讲就是传授基本知识、培养各种能力、提高思想觉悟,以实现三者的有机统一。培养各种能力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中心工作,它既是我们教学的主要目标,又是我们教学的落脚点,同时,也是我们适应高考试题改革的需要。高考作为国家级考试,必然要体现国家意志,试题中设置的新情况、新背景、新材料和新问题必然会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现实性。高考改革已经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并且将继续深入下去。
《考试说明》在规定考查知识范围同时,也规定了对考生的“能力要求”。如果说,《考试说明》中“考查的知识范围”对考查内容的广度作了要求,那么“能力要求”规定的就是高考政治对于考试内容深度的要求。因此,在完成基础知识复习(即第一轮复习)的前提下,培养能力和强化能力训练是热点专题复习(即第二轮复习)的首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熟练地掌握书本知识,而且还必须善于引导学生走出书本、走出课堂,融入社会,关注热点,学会迁移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一定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关注国家、关注社会、关注世界、关注我们共同生存的空间。如果学生在学习中不“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重视知识的迁移,而是死记硬背,生搬硬套,那是肯定考不好的。
基础打牢了,并不等于能力和素质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要提高能力和素质,除了首先要夯实基础外,还必须把所学的基础知识理论应用于实践,用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即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和生命力所在,也是高考政治科命题的重要原则。政治科高考命题注重基础知识和热点问题的融合,倡导“现实问题的知识性关注,理论问题的现实性追问”,既反对知识化倾向,也反对时政化倾向,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为此在备考过程中,我十分关注党的各种会议的召开及其报告的主要精神,努力将之与思想政治教材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教材进行增删、整合,对知识进行更新,并把社会热点问题与教学结合起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训练,查缺补漏,提高解题技巧
政治试题的主、客观题目往往都是通过运用新材料、设置新背景来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的。因此,教会学生如何审题、筛选信息、找到切入点等都需要通过进行针对性训练来培养和提高。
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就以考代练,优化精选试题,通过检测找出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练、讲、再练、再讲,通过不断的讲练、练讲,教会学生主、客观题目的答题技巧。如,客观题目中的排除法、一材多用法、代入法、逆选法、因果联系法等;主观题目中的精读法、材料联系法、关键词法等。教会学生对知识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实际联系理论。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我还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加强了对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学习,在教学中,借助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和教学方法,改变过去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突出抓好知识的落实,抓好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多给学生留下展示自己的时间和空间。适时开展学科研究性学习,以实现“师生互动、共同提高”。
当然,作为文科综合有机组成部分的政治学科,决不能隔绝与历史、地理学科的联系。在备考过程中,我还注重了与历史、地理两科教师的密切协作,加强了集体备课,统一相关的重点问题及热点问题等。
以上是我在思想政治课备考工作中的一点做法,我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备考工作再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