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东学校,一朵“苔花”的芳华

来源 :全国优秀作文选·教师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375627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开如东教育信息网,不期然,一张照片跃入眼帘,那是4 月9日在岔东学校调研时偶然抓拍的一个瞬间。照片内折射的一所学校的“精气神”扑面而来。
  “这道题怎么答?”老师话音刚落,“唰”,七八双小手齐刷刷地举了起来,那举起的小小胳膊垂直于桌面,标标准准整整齐齐,乌黑晶亮的眸子展现着认真与投入!教室后面,5位老师坐成一排,他们专心致志地听着课,不时地记着笔记……这是一堂常规的二年级数学教研课,一处由“10个学生”和“5个听课老师”构成的独特风景!画面定格的那一瞬间,一切是那么和谐,仿佛是一曲如东教育的乡村赞歌!这里是如东教育最末梢的一角——一所乡村田野中的微型校园。岔东学校教师的敬业精神的辐射,如东教育智慧平台的运用,填补了这所乡间学校的“朴素”,让学校熠熠生辉,朝气蓬勃!
  全校只有100个孩子,平均每个年级不足20人,最少的二年级只有10个孩子,但却实现了“让农村的孩子也能享受与城里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的初衷。学校规模小,班级人数少,学校因势利导,勇破窘境,进行了小班化教学的实践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老师们以“关注每一个”“幸福每一个”为己任,与孩子们打成一片:有什么不懂的,当堂解决;作业逐个面批,课后一起玩耍……老师无处不在的关注、及时而准确的激励,让原本羞怯的孩子个性得到张扬,淳朴的天性得到了生长。
  岔东学校教师人数虽少,但学校教科研管理、班主任等工作一项都没落下,如乡野苔花,傲然绽放。学校承担的县十二五重点自筹课题“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的研究”已顺利结题,课题研究成果在学校深度践行,枝繁叶茂。学校一直坚持按学科组进行教学大研讨,不同年级老师的思维进行碰撞,也有利于把握、融通各个年级段的知识衔接。老师们通过如东县智慧教育云平台、网络等方式进行视频学习和交流研讨;如有“送教下乡”“共同体活动”等镇内外听课、学习机会,学校更是积极争取。6个年级单轨制,语数各配置6名老师,其中语文组就有3名县级骨干教师,6名班主任中有两名是“南通市优秀班主任”。学校语文组被评为“县青年教师优秀示范岗”。岔河镇教育联络组组长刘忠坦陈:“岔东学校发展面临诸多先天制约,但是,我们给予了更多的‘后天’关照,塑胶跑道、足球场地、篮球场地优先配置;电子白板和液晶投影仪,以及学生桌椅,同步更新;镇域教研活动制度化开展,中心校空中课堂即时互动,全镇不管学校规模大小、师生数量多少,均可进行实时沟通、交流和提升,老師们工作也更有劲头了。”从全县层面来说,岔东学校就是如东教育城乡一体化优质均衡发展的一个缩影,一个样本。
  学校室后一隅,老师精心设计的黑板报主题鲜明,颜色搭配自然协调,“快乐成语”“读书乐”“名人读书故事”既韵味深远又不失童趣,在给孩子们带来视觉冲击的同时,滋养心灵,润物无声。板报下方长长的足球架上,整齐、有序地摆放着足球、跳绳、橡皮筋儿、呼啦圈!干净、整洁、靓丽,赏心悦目。就是这个班级,班主任兼语文老师韩晓钰勇当“孩子王”,每天中午领着孩子们听经典,读绘本;课后踢毽子、跳长绳、跳皮筋儿,大家照样玩得嗨;足球场上,男女生混合踢球;合唱比赛人数虽少,但精神抖擞,气势如虹;在镇历次调研中均有出色表现……在这里,每个学生都很活跃,都是老师、家长眼里的“小能豆”!家长们也戏称这些孩子是老师带的“研究生”,他们很放心!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在如东乡村教育这块土地上,正是因为有着这样平凡而伟大的教师,有着这样芳香的苔花,如东教育才美名远扬,收获满满。
其他文献
自习课上,我看了看窗外扬起了嘴角一嗯!太阳刚刚好,等会儿体育课晒太阳会很舒服吧。接着,我继续沉浸在了作业的海洋。  课上到一半,我无意看向窗外,皱起了眉头——刚刚还艳阳高照的天空,此时已黑压压的,大片的乌云翻滚着,从天边涌了过来。顿时狂风大作,大树都被吹得弯下了腰,地面尘土飞扬,树叶、纸片、还有不知道哪里刮来的塑料袋统统被卷到了半空,只听得“噼里啪啦”响个不停,同学们都挤到了窗前“欣赏”起了这难得
期刊
那一刻,她那爽朗的笑声戛然而止;那一刻,她那关切的眼神永远闭上了;那一刻,47岁的她,倒下了。  在广州殡仪馆青松亭,人们对着那張人问最美好的笑脸,做了最后告别。可是,每个人的内心都丝毫没有告别的念头,他们还想再见一面,那个曾经夜以继日的护士长——叶欣。  医院里,大家都匆匆忙忙做着抗击非典的工作,奋斗在一线。停下脚步,你会发现,少了一张熟悉的面容。为了拯救更多的人,医生和护士们早已忘记了时间,都
期刊
家校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学生的经验和生活为核心的实践课程。设计和实施家校互动综合实践活动应立足于每个学生的健全发展,调动家庭和学校等教育力量,通过“学习”“操作”“考察”“探究”等一系列活动,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社会参与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此为指导,我们设计了如下活动内容:  低年级:以学校为主导,家长监督并参
期刊
大家可知道死海吗?确实,它有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现象:人沉不下去。今天,我便做了一个和死海奥秘息息相关的小实验。  我按照网上的实验过程拿了一个鸭蛋,一袋盐和一杯清澈明净的水。  说动就动,我先把鸭蛋放进盛有干净水的杯子里。鸭蛋二话不说,扑通沉入水底,意料之中。我又按照网上的步骤放人食盐,我先轻巧地舀起一勺,放入水中,白盐便像雪花般飘飘洒洒地沉人水底,我拿起筷子放入水里搅一搅,水还是很清澈,看不出任
期刊
5月12日,星期天,恰好又是母亲节,送什么礼物给妈妈呢?对,我要送给妈妈一个微笑。我知道这是妈妈最想要的母亲节礼物,因为她给我起的小名就是“盈盈”——浅笑盈盈。  早上一起床,妈妈就到厨房捣鼓她最擅长的“三大美食”之一——馄饨了(其他两项分别是鸡蛋面、蛋炒饭)。她先齐刷刷地备好香菜、酱油和香油;水开了以后馄饨下锅,再加三遍水(奶奶说她也不知妈妈从哪里学的);第三遍水开了后调汤,然后小火煮两分钟(绝
期刊
天气炎热的午后,我刚从新华书店出来,在车站等车。炎炎烈日虎视眈眈的盯着行人们。夏天,连风都是热的,刚一吹到脸上,豆大的汗珠就滚落下来了。我按耐不住等待的焦躁,不停地在车站踱步。“滴答滴答……”時问一分一秒过去,车终于来了。我急匆匆地上了车,迅速地坐到座位上。头不住地往空调底下蹭。“哇塞……好凉快啊!”过了好一会儿,车终于到站了,我下了车急忙往奶茶店跑,“来一杯奶茶,加冰,谢谢!”说完我走向座位,打
期刊
加强生命教育,强化生命意识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尊重生命应成为每个孩子成长中的必修课。小学阶段作为孩子成长的基础阶段,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更是当务之急。  【案例描述】  “不好了,大事不好了,杨老师,潘某刚才想跳楼,幸亏小×一把抱住了他,不然就要出大事了!”课问十分钟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骤然一紧。我立刻让学生把潘某叫来办公室。  潘某是个十分文静的男孩,平时成绩还不错,是班级的小班千。他
期刊
我出生于二零一零年,我属于“10”后,我的爸爸是85后,而我的奶奶出生于五十年代。  每次奶奶来我家看望我和妹妹的时候,总是会准备好多好吃的东西,比如老家的土鸡蛋、花生、时令水果等等。而我最喜欢和奶奶在茶余饭后聊天,听奶奶讲她小时候的故事。奶奶出生于五十年代,也就是新中国刚刚成立没多久,在那个年代物质极度匮乏,能填饱肚子已是一种奢望。奶奶说在她们那个年代鸡蛋是一种营养品,只有生病或者过年的时候才会
期刊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  笔者在执教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天鹅的故事》一课时,删繁就简,将教学目标定位于语言文字学习,学习作者如何谋篇布局,针对教学内容,设计读写结合练习,当堂进行写的训练。  一、立足教材,借助文本帮助学生习得语言  《天鹅的故事》一文以斯杰潘老人叙述故
期刊
殷忧启圣,多难兴邦。翻开百年中国近代史,这是一部“有国无防”、落后挨打、任人宰割、充满灾难的屈辱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中国被迫签订了1000多个不平等条约或协定,国土沦丧,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国防意识,提高国防素质,必然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国防教育是增强公民国防观念、提高国防素质的基础工程和中心环节。放眼世界,环顾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