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让学生在评改、观察、多元化训练、阅读中快乐地作文。
关键词:快乐 评改 观察力 多元化训练 阅读
正文:根据调查,目前中学生普遍感到“作文难”。不少学生是以一种被动的心态参与作文的,他们把练习作文当作是一种任务,作文一交就大功告成,万事大吉,很少去思考和总结一次次作文的得失。学生们不愿意写作文也写不好作文,更谈不上能快乐地作文了。那怎样才能让学生愿意并快乐地写作文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运用评改鼓励学生快乐地作文。
1.教师用评语激发学生写作。
学生写作文是艰辛的脑力劳动,无论写得怎样,都是学生心灵的反映。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能强化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所以,教师在评改学生的作文时不能只是打个分数或随便写个“阅”,应当认真地用评语充分肯定学生作文中的优点,无论是立意还是语言,甚至是某个词的精彩运用,都应在让学生看到自己缺点的同时又能看到自己的优点并发扬优点。特别是对一些平时作文较差的同学,更应注意和发现他们作文中的优缺点并及时用婉转或幽默的评语加以鼓励,使学生轻松地接受老师的建议,充分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如针对错别字较多的作文,教师可写下这样的评语:“你的作文立意(或选材)新颖,如果能把文中的错别字改过来,你的文章会更上一层楼。”这样学生就能心诚口服地接受老师的建议。学生的作文开头(或结尾或某段)写得好而中间某些段落欠佳的,教师可以这样评:“这个开头(或结尾或某段)写得很精彩,如果把后几段(或某段)认真地修改一下,相信也会像开头(或结尾或某段)一样生动,加油哦!”。对某个句子或词用得好,教师也可以再旁边注上赞美之词……当学生看到自己受到老师的赞美时,心中那份对写作文的畏惧心理也就消失了,随之的是一种成就感,这样自信心有了,积极性也高了,自然就愿意写作文了。
2.在评改中激励学生的写作热情。
叶圣陶先生说“文章要自己修改,学生只有学会自己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 所以在作文批改中运用“学生改——老师批——师生评”的模式,把着眼点放在提高学生的自改能力和互改能力上,并做到师生、生生沟通见解。
首先学生改:学生掌握了修改的方法,细心修改自己的文章后,同桌合作互改或小组讨论交流。其次教师批:在学生自改、互改作文后,教师就学生改的情况加以肯定、纠正。最后师生评:让学生认真看老师写的批语,发扬优点,改正不足;然后集体交流,赏析写得较好的习作,使学生真正学会修改作文。
对于写得好的作文一定要在班上及时地表扬、讲评,持之以恒,这样可以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写作教学中,只有不断地培养写作兴趣,使学生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才能大大提高作文能力。
二、教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培养观察能力。
大部分中学生作文的毛病是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原因何在呢?一是学生观察不细,想象力不够丰富;二是他们的生活知识和词汇较贫乏。
要使学生在作文中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景可描,有情可抒,指导学生发掘题材十分重要。题材哪里来的?生活是写作的基础,而学生对生活之中的小事和周围发生的事常常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认为是小事。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的人和事,体悟启迪,捕捉文思。
生活是写作材料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门径。只有热爱生活并且善于观察的人,才能从生活中发现许多可写的素材,并产生强烈的写作愿望。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奇异的自然现象和参与沸腾的生活。此外还必须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为学生创造“有话可说,有话要说”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捕捉写作时机,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
三、运用多元化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写作创新能力。
写作中的多元化训练包括“一体多练”(即在一定时间里集中练习某一文体,有利于学生掌握这种文体的写作规律)、“一事多写”(让学生从多角度来认识事物、分析事物,培养、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话题作文”(围绕一个既定的话题让学生自由创作)等形式。这些多元化的写作训练能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写作创新能力,特别是话题作文,因为它不限制写作的文体,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和想象空间,更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多元化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发现新问题:在选材上有创造性,坚持“人取我弃、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原则;在题材上能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在内容上要表现出独一无二的心灵空间世界;在语言上要鲜活新颖,具有时代特色。这样,同样材料从不同的角度来写,就可以写好很多文章。既活跃了学生的写作思路,又开发了学生的智能,从而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
现在有不少学生忽略了阅读,缺乏写作材料,对作文望而生畏。要使学生作文是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就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阅读。阅读包括两方面:一是阅读好语文课本上的文章;二是阅读好课本以外的文章。语文课本的文章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例子,要想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并使其转化为能力,就必须加大阅读量。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是密切的。阅读应养成良好的习惯:一是要把文章读懂乃至读熟,要明白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中心的,切忌走马观花,囫囵吞枣。读后应能记住文章的内容,知道其大概的意思。二是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读书时,不仅要善于把那些生动、优美的词语和精彩感人的片段摘录下来,还要勤于读书写心得,领悟文章中的情境所创造的含义,体会其感染力。只有这样引导学生多读书,才能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进而对作文产生好感。
所以,在写作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积累好词佳句、写读书笔记等。在每周的阅读课里,尽可能要求学生每看完一篇文章后都要写读后感;每晚自习背诵一首唐诗宋词,培养他们的语感;提倡多听新闻,多阅报刊,以便积累素材。当学生慢慢地喜欢上了看课外书,积累的词语就会越来越丰富,文章也就写得越来越好。
总而言之,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评改、观察、多元化训练、阅读等方式训练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让学生愿意并快乐地作文。
参考文献 :
1.徐金蕊;让学生快乐地作文[J].阅读与鉴赏(上旬). 2011(07期)
2.林栋贤;章永红;;小学快乐作文之方法[J];教育评论;2007年04期
关键词:快乐 评改 观察力 多元化训练 阅读
正文:根据调查,目前中学生普遍感到“作文难”。不少学生是以一种被动的心态参与作文的,他们把练习作文当作是一种任务,作文一交就大功告成,万事大吉,很少去思考和总结一次次作文的得失。学生们不愿意写作文也写不好作文,更谈不上能快乐地作文了。那怎样才能让学生愿意并快乐地写作文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运用评改鼓励学生快乐地作文。
1.教师用评语激发学生写作。
学生写作文是艰辛的脑力劳动,无论写得怎样,都是学生心灵的反映。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能强化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所以,教师在评改学生的作文时不能只是打个分数或随便写个“阅”,应当认真地用评语充分肯定学生作文中的优点,无论是立意还是语言,甚至是某个词的精彩运用,都应在让学生看到自己缺点的同时又能看到自己的优点并发扬优点。特别是对一些平时作文较差的同学,更应注意和发现他们作文中的优缺点并及时用婉转或幽默的评语加以鼓励,使学生轻松地接受老师的建议,充分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如针对错别字较多的作文,教师可写下这样的评语:“你的作文立意(或选材)新颖,如果能把文中的错别字改过来,你的文章会更上一层楼。”这样学生就能心诚口服地接受老师的建议。学生的作文开头(或结尾或某段)写得好而中间某些段落欠佳的,教师可以这样评:“这个开头(或结尾或某段)写得很精彩,如果把后几段(或某段)认真地修改一下,相信也会像开头(或结尾或某段)一样生动,加油哦!”。对某个句子或词用得好,教师也可以再旁边注上赞美之词……当学生看到自己受到老师的赞美时,心中那份对写作文的畏惧心理也就消失了,随之的是一种成就感,这样自信心有了,积极性也高了,自然就愿意写作文了。
2.在评改中激励学生的写作热情。
叶圣陶先生说“文章要自己修改,学生只有学会自己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 所以在作文批改中运用“学生改——老师批——师生评”的模式,把着眼点放在提高学生的自改能力和互改能力上,并做到师生、生生沟通见解。
首先学生改:学生掌握了修改的方法,细心修改自己的文章后,同桌合作互改或小组讨论交流。其次教师批:在学生自改、互改作文后,教师就学生改的情况加以肯定、纠正。最后师生评:让学生认真看老师写的批语,发扬优点,改正不足;然后集体交流,赏析写得较好的习作,使学生真正学会修改作文。
对于写得好的作文一定要在班上及时地表扬、讲评,持之以恒,这样可以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写作教学中,只有不断地培养写作兴趣,使学生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才能大大提高作文能力。
二、教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培养观察能力。
大部分中学生作文的毛病是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原因何在呢?一是学生观察不细,想象力不够丰富;二是他们的生活知识和词汇较贫乏。
要使学生在作文中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景可描,有情可抒,指导学生发掘题材十分重要。题材哪里来的?生活是写作的基础,而学生对生活之中的小事和周围发生的事常常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认为是小事。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的人和事,体悟启迪,捕捉文思。
生活是写作材料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门径。只有热爱生活并且善于观察的人,才能从生活中发现许多可写的素材,并产生强烈的写作愿望。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奇异的自然现象和参与沸腾的生活。此外还必须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为学生创造“有话可说,有话要说”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捕捉写作时机,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
三、运用多元化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写作创新能力。
写作中的多元化训练包括“一体多练”(即在一定时间里集中练习某一文体,有利于学生掌握这种文体的写作规律)、“一事多写”(让学生从多角度来认识事物、分析事物,培养、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话题作文”(围绕一个既定的话题让学生自由创作)等形式。这些多元化的写作训练能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写作创新能力,特别是话题作文,因为它不限制写作的文体,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和想象空间,更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多元化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发现新问题:在选材上有创造性,坚持“人取我弃、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原则;在题材上能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在内容上要表现出独一无二的心灵空间世界;在语言上要鲜活新颖,具有时代特色。这样,同样材料从不同的角度来写,就可以写好很多文章。既活跃了学生的写作思路,又开发了学生的智能,从而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
现在有不少学生忽略了阅读,缺乏写作材料,对作文望而生畏。要使学生作文是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就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阅读。阅读包括两方面:一是阅读好语文课本上的文章;二是阅读好课本以外的文章。语文课本的文章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例子,要想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并使其转化为能力,就必须加大阅读量。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是密切的。阅读应养成良好的习惯:一是要把文章读懂乃至读熟,要明白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中心的,切忌走马观花,囫囵吞枣。读后应能记住文章的内容,知道其大概的意思。二是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读书时,不仅要善于把那些生动、优美的词语和精彩感人的片段摘录下来,还要勤于读书写心得,领悟文章中的情境所创造的含义,体会其感染力。只有这样引导学生多读书,才能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进而对作文产生好感。
所以,在写作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积累好词佳句、写读书笔记等。在每周的阅读课里,尽可能要求学生每看完一篇文章后都要写读后感;每晚自习背诵一首唐诗宋词,培养他们的语感;提倡多听新闻,多阅报刊,以便积累素材。当学生慢慢地喜欢上了看课外书,积累的词语就会越来越丰富,文章也就写得越来越好。
总而言之,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评改、观察、多元化训练、阅读等方式训练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让学生愿意并快乐地作文。
参考文献 :
1.徐金蕊;让学生快乐地作文[J].阅读与鉴赏(上旬). 2011(07期)
2.林栋贤;章永红;;小学快乐作文之方法[J];教育评论;2007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