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书育人,牢记恩师教诲
跟随胡大一教授学习工作多年,李田昌受恩师影响极深。导师对专业知识的执着和追求、对各地病人的热情与真诚、以及对技术的引进和传承等,都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老师给我们创造了一个极好的成长平台和环境,并且不断激励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导师手把手地、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了他身边的人。”李田昌说。
医疗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技能操作,师徒传承是一个恒定的主题。俗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可见在世俗的眼里,师傅在传授技艺时是会有所保守、有所顾虑的。现实生活中,李田昌也确实经历过一段“教会徒弟,悔坏师傅”这样的深刻感受——有个别他曾经帮带过的医生,在自己初步掌握某项专业技能和操作后便转脸就不认人,甚至处处与自己作对。
对此,李田昌说:“在当时,自己也曾经多次后悔自己当初的善举,也曾经多次私下纠结要不要再培养人?要不要再毫无保留地传授技艺?真正让自己走出这深深困惑的还是导师胡大一教授的言传身教。我永远不能忘记,在将国内射频消融技术引领到最为鼎盛的1995年,胡教授毅然将技术交给了自己的学生去做,而自己又投身到了一个全新的领域里探索。导师在我们的团队中一贯注重技术传承,反对技术垄断。倡导有新技术、新知识,大家要一起分享”。
李田昌至今还清楚地记得:胡教授反复告诫大家,在我们的团队里,大家一定要明确公有与私有的概念,病例资料、专业技术、医疗设备永远都是公有的,只有科研思路才可以是私有的。我们大家一定要想方设法,丰富发展属于自己的东西,切记不可贪图公有的东西,这是我们每个人在这里共事的底线,谁触碰了这条底线,都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在导师的理念影响下,随着自己知识的积累和操作技能的提高,经过认真的反复思考,李田昌从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总结出:若是没有遇到这样一个开明的导师,没有处在这样一个开放的团队,没有一个不设防、不保守的技术传承模式,自己永远不可能走这么远。有勇气不断地把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毫无保留地与身边的同事分享,有助于为自己营造一个和谐的发展氛围,还会使自己的同事与自己一同变得更聪明,被聪明的同事环绕的人不聪明都难!
李田昌说:“热心地向徒弟传授技能是老师的师德所在,敢于毫无保留地向徒弟传授技能是老师信心的体现,真正有本事的师傅在教会徒弟后,还会去实现更高的追求。另外,教书育人的过程其实是老师和学生共同进步的过程,所谓教学相长也。这其实也从另一个层面促进我们不断学习、研究,对医学发展和个人成长有很好的正面效果。”
顶住压力,开创技术新天地
在研究生学习期间,正是国内心脏电生理和射频消融技术发展的鼎盛时期,李田昌当时所置身的是当时国内最为著名的电生理学术团队,当时团队里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在热衷于心脏电生理专业。胡大一教授并没有被当时的电生理繁荣景象所迷惑,敏感地感受到了国内外冠心病介入治疗存在的巨大差距,他审时度势,安排李田昌和他的一位师兄着手进行冠心病介入诊疗工作。
为了在更高的起点上快速发展我国的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胡大一教授通过自己在国外研修时结交的国外友人,帮助联系和邀请了美国和中国香港同行定期来医院进行学术交流并指导手术,经过一年多的传帮带,李田昌和他的师兄很快便掌握了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随后他们还继续与国际上40多位该领域顶级专家保持了长时间的密切的协作关系,他们也借助该平台,培养和造就了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他们的团队也迅速成长为国内冠心病介入诊疗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
1995年以前,采用静脉推注溶栓药物的方法来治疗在处理急性心肌梗死是当时学术界最为推崇的治疗手段,该方法死亡率高达20%左右。在胡大一教授的直接关照和指导下,大家查阅了大量文献后,发现当时国际上有采用急诊介入治疗加支架置入的方法,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的零星报道。由于当时冠脉支架刚刚进入中国市场,出于对冠脉支架这一异物的使用有可能会加重或诱发冠脉内血栓形成的顾虑,学术界在当时尚不推荐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情形下施行支架置入术。
到底能否采用急诊介入治疗的方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呢?李田昌和他的师兄决定在这一领域进行探讨,他们将自己的想法向胡大一教授进行了汇报,得到了胡教授的认可和支持,他们的工作也得到了卫生部专项基金的支助。经过一个阶段连续的临床观察,他们发现采用急诊介入治疗加支架置入手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获得满意的近期效果。
1995年10月,他们在国内最早将该技术以“全天候”的方式应用到了临床工作中去,医生和护士们在总结病历资料时发现:与溶栓治疗相比较,经急诊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低很多,只有6%左右,且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他们发现采用介入治疗方法处置患者的中远期预后也明显好于静脉溶栓治疗。这大大增加了他们的信心。
但与此同时,另外一种声音却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当时国内几位心脏领域的权威专家知道他们的做法后,对他们提出了严厉批评:你们这几个小毛孩子,简直就是在胡闹!他们认为:支架本身属异物,不能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这种血栓为主的急诊情形下。面对外界的各种质疑,胡大一教授给了学生们巨大支持和帮助。
经过三年左右的临床探索,该技术得以进一步成熟与完善,他们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与之相匹配的绿色通道转运模式,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关注与首肯,他们的工作先后获得了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200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时,他们并没有保守地将技术归为己有,而是在全国巡讲、推广和普及该技术,促进了我国此项工作的开展。
把机会让给年轻人
死后留下大笔财富的人是可耻的——卡内基的这句名言已成为美国一百多年富人做慈善事业的一种驱动力与信仰。在医学技术上,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李田昌说:“作为学科带头人,我想得更多的是‘是否培养了更多人才,是否完全将自己的技术传授给了学生’?如果自己掌握的技术不能与年轻人分享,将是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一个人医学技术再高超,凭他一个人能治好多少病人,能做多少手术?我们的时间和能力都是有限的,把经验、技术、机会交给更多的年轻医生,那将会惠及更多的患者,为更多的人解除病痛。” 因此,李田昌十分注重年轻医生的成长。在各方面对他们严加要求,并给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年轻医生出国学习和交流机会非常难得,护士更是希望渺茫,为了让他们开阔眼界和思路,李田昌总是想方设法为他们创造机会出国学习、参加各种国际学术活动。
除了提供大量学习成长的机会外,李田昌还关注他们的心理成长。“所有成长都要付出代价,因为你要面对更多的困难和挑战。但不能因为害怕、恐惧,就不去成长和追求更高的目标。众所周知,心脏介入诊疗手术是要求术者站在有害的X线下完成的,在培养年轻医生进行手术操作时,李田昌先后经历了台下讲解;台上与年轻医生同台操作,手把手传授技艺;在年轻医生身边陪同,放手不放眼;和场外指导等阶段,既保证了手术安全,又加快了人才培养。”
说起给年轻人的鼓励,李田昌讲了一个有意思的案例。几年前,一位患者从外地来北京做术后复查。患者说他对当时的手术记忆犹新,因为他记得手术完后,手术室内响起了一阵掌声。“在我们科,手术如果做的很好,我们全体人员会在现场给主刀医生鼓掌。这种方式是对医生的鼓励,尤其是年轻医生,通过这些做法,可以让他们更加有成就感,并激励自己前进。当然,手术结果不理想时,之后我们也会聚在一起分析、查找原因,只对事不对人,我们会讨论和研究问题所在,以后该如何避免和预防。年轻人的成长离不开上级医师的鼓励和支持,良好的科室氛围需要大家用心呵护。”李田昌说。
保持应有的职业素养
面对如今复杂的医患关系,李田昌也有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他认为,医疗工作是一种特殊的服务行业,医生不能只有技术,因为医生面对的患者是有感情的。另外,医疗也不是万能的,我们尚有很多无法解决的医学难题,在人类所认知的2万多种疾病中,人类能够根除的疾病只有100多种。因此,医生对患者要有更多的人文关怀。美国一位名不见经传的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写到:(医学)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李田昌说:“不可否认,我国现阶段的医疗体制存在有种种弊端,我们无力改变医疗大环境,作为医生,我只能从自己做起,从医生的角度尽量做好。生活中可以按着自己的方式去生活,但在工作中,必须有医生的职业操守和敬业精神。比如,刚工作的医生可能会因为患者的痛苦或离去而难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人开始变得麻木和冷漠。我觉得不能要求医生每次都将情感投入到患者的悲痛中,但这也并不代表我们就可以无视他们的痛苦。更不能在患者表现出痛苦时,我们还表现出一些不相协调的情绪和动作,因为你的不适举动有可能会给患者和家属造成心灵的创伤和不适。医务人员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就应该保持应有的职业素养。”
李田昌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海军总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兼任海军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军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委、北京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介入心脏病学培训中心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会心血管分会委员等。
先后在印度和美国学习冠心病和先天性心脏病介入诊疗技术、为所在医院培养了34名冠心病介入诊疗骨干,为来所在医院进修学习的全国各级医院培养了180多名技术骨干,帮助全国140多家医院开展了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
发表论文130多篇,主编或是参编学术著作6部,承担国家自然基金等科研项目5项,获国家、卫生部和北京市各级科研成果奖10项。
专业特长:擅长心内科疾病的诊疗,尤其是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和危重患者救治。完成心脏介入诊疗手术近两万例次,并取得了广泛的好评。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
跟随胡大一教授学习工作多年,李田昌受恩师影响极深。导师对专业知识的执着和追求、对各地病人的热情与真诚、以及对技术的引进和传承等,都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老师给我们创造了一个极好的成长平台和环境,并且不断激励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导师手把手地、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了他身边的人。”李田昌说。
医疗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技能操作,师徒传承是一个恒定的主题。俗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可见在世俗的眼里,师傅在传授技艺时是会有所保守、有所顾虑的。现实生活中,李田昌也确实经历过一段“教会徒弟,悔坏师傅”这样的深刻感受——有个别他曾经帮带过的医生,在自己初步掌握某项专业技能和操作后便转脸就不认人,甚至处处与自己作对。
对此,李田昌说:“在当时,自己也曾经多次后悔自己当初的善举,也曾经多次私下纠结要不要再培养人?要不要再毫无保留地传授技艺?真正让自己走出这深深困惑的还是导师胡大一教授的言传身教。我永远不能忘记,在将国内射频消融技术引领到最为鼎盛的1995年,胡教授毅然将技术交给了自己的学生去做,而自己又投身到了一个全新的领域里探索。导师在我们的团队中一贯注重技术传承,反对技术垄断。倡导有新技术、新知识,大家要一起分享”。
李田昌至今还清楚地记得:胡教授反复告诫大家,在我们的团队里,大家一定要明确公有与私有的概念,病例资料、专业技术、医疗设备永远都是公有的,只有科研思路才可以是私有的。我们大家一定要想方设法,丰富发展属于自己的东西,切记不可贪图公有的东西,这是我们每个人在这里共事的底线,谁触碰了这条底线,都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在导师的理念影响下,随着自己知识的积累和操作技能的提高,经过认真的反复思考,李田昌从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总结出:若是没有遇到这样一个开明的导师,没有处在这样一个开放的团队,没有一个不设防、不保守的技术传承模式,自己永远不可能走这么远。有勇气不断地把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毫无保留地与身边的同事分享,有助于为自己营造一个和谐的发展氛围,还会使自己的同事与自己一同变得更聪明,被聪明的同事环绕的人不聪明都难!
李田昌说:“热心地向徒弟传授技能是老师的师德所在,敢于毫无保留地向徒弟传授技能是老师信心的体现,真正有本事的师傅在教会徒弟后,还会去实现更高的追求。另外,教书育人的过程其实是老师和学生共同进步的过程,所谓教学相长也。这其实也从另一个层面促进我们不断学习、研究,对医学发展和个人成长有很好的正面效果。”
顶住压力,开创技术新天地
在研究生学习期间,正是国内心脏电生理和射频消融技术发展的鼎盛时期,李田昌当时所置身的是当时国内最为著名的电生理学术团队,当时团队里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在热衷于心脏电生理专业。胡大一教授并没有被当时的电生理繁荣景象所迷惑,敏感地感受到了国内外冠心病介入治疗存在的巨大差距,他审时度势,安排李田昌和他的一位师兄着手进行冠心病介入诊疗工作。
为了在更高的起点上快速发展我国的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胡大一教授通过自己在国外研修时结交的国外友人,帮助联系和邀请了美国和中国香港同行定期来医院进行学术交流并指导手术,经过一年多的传帮带,李田昌和他的师兄很快便掌握了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随后他们还继续与国际上40多位该领域顶级专家保持了长时间的密切的协作关系,他们也借助该平台,培养和造就了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他们的团队也迅速成长为国内冠心病介入诊疗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
1995年以前,采用静脉推注溶栓药物的方法来治疗在处理急性心肌梗死是当时学术界最为推崇的治疗手段,该方法死亡率高达20%左右。在胡大一教授的直接关照和指导下,大家查阅了大量文献后,发现当时国际上有采用急诊介入治疗加支架置入的方法,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的零星报道。由于当时冠脉支架刚刚进入中国市场,出于对冠脉支架这一异物的使用有可能会加重或诱发冠脉内血栓形成的顾虑,学术界在当时尚不推荐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情形下施行支架置入术。
到底能否采用急诊介入治疗的方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呢?李田昌和他的师兄决定在这一领域进行探讨,他们将自己的想法向胡大一教授进行了汇报,得到了胡教授的认可和支持,他们的工作也得到了卫生部专项基金的支助。经过一个阶段连续的临床观察,他们发现采用急诊介入治疗加支架置入手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获得满意的近期效果。
1995年10月,他们在国内最早将该技术以“全天候”的方式应用到了临床工作中去,医生和护士们在总结病历资料时发现:与溶栓治疗相比较,经急诊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低很多,只有6%左右,且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他们发现采用介入治疗方法处置患者的中远期预后也明显好于静脉溶栓治疗。这大大增加了他们的信心。
但与此同时,另外一种声音却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当时国内几位心脏领域的权威专家知道他们的做法后,对他们提出了严厉批评:你们这几个小毛孩子,简直就是在胡闹!他们认为:支架本身属异物,不能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这种血栓为主的急诊情形下。面对外界的各种质疑,胡大一教授给了学生们巨大支持和帮助。
经过三年左右的临床探索,该技术得以进一步成熟与完善,他们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与之相匹配的绿色通道转运模式,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关注与首肯,他们的工作先后获得了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200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时,他们并没有保守地将技术归为己有,而是在全国巡讲、推广和普及该技术,促进了我国此项工作的开展。
把机会让给年轻人
死后留下大笔财富的人是可耻的——卡内基的这句名言已成为美国一百多年富人做慈善事业的一种驱动力与信仰。在医学技术上,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李田昌说:“作为学科带头人,我想得更多的是‘是否培养了更多人才,是否完全将自己的技术传授给了学生’?如果自己掌握的技术不能与年轻人分享,将是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一个人医学技术再高超,凭他一个人能治好多少病人,能做多少手术?我们的时间和能力都是有限的,把经验、技术、机会交给更多的年轻医生,那将会惠及更多的患者,为更多的人解除病痛。” 因此,李田昌十分注重年轻医生的成长。在各方面对他们严加要求,并给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年轻医生出国学习和交流机会非常难得,护士更是希望渺茫,为了让他们开阔眼界和思路,李田昌总是想方设法为他们创造机会出国学习、参加各种国际学术活动。
除了提供大量学习成长的机会外,李田昌还关注他们的心理成长。“所有成长都要付出代价,因为你要面对更多的困难和挑战。但不能因为害怕、恐惧,就不去成长和追求更高的目标。众所周知,心脏介入诊疗手术是要求术者站在有害的X线下完成的,在培养年轻医生进行手术操作时,李田昌先后经历了台下讲解;台上与年轻医生同台操作,手把手传授技艺;在年轻医生身边陪同,放手不放眼;和场外指导等阶段,既保证了手术安全,又加快了人才培养。”
说起给年轻人的鼓励,李田昌讲了一个有意思的案例。几年前,一位患者从外地来北京做术后复查。患者说他对当时的手术记忆犹新,因为他记得手术完后,手术室内响起了一阵掌声。“在我们科,手术如果做的很好,我们全体人员会在现场给主刀医生鼓掌。这种方式是对医生的鼓励,尤其是年轻医生,通过这些做法,可以让他们更加有成就感,并激励自己前进。当然,手术结果不理想时,之后我们也会聚在一起分析、查找原因,只对事不对人,我们会讨论和研究问题所在,以后该如何避免和预防。年轻人的成长离不开上级医师的鼓励和支持,良好的科室氛围需要大家用心呵护。”李田昌说。
保持应有的职业素养
面对如今复杂的医患关系,李田昌也有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他认为,医疗工作是一种特殊的服务行业,医生不能只有技术,因为医生面对的患者是有感情的。另外,医疗也不是万能的,我们尚有很多无法解决的医学难题,在人类所认知的2万多种疾病中,人类能够根除的疾病只有100多种。因此,医生对患者要有更多的人文关怀。美国一位名不见经传的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写到:(医学)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李田昌说:“不可否认,我国现阶段的医疗体制存在有种种弊端,我们无力改变医疗大环境,作为医生,我只能从自己做起,从医生的角度尽量做好。生活中可以按着自己的方式去生活,但在工作中,必须有医生的职业操守和敬业精神。比如,刚工作的医生可能会因为患者的痛苦或离去而难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人开始变得麻木和冷漠。我觉得不能要求医生每次都将情感投入到患者的悲痛中,但这也并不代表我们就可以无视他们的痛苦。更不能在患者表现出痛苦时,我们还表现出一些不相协调的情绪和动作,因为你的不适举动有可能会给患者和家属造成心灵的创伤和不适。医务人员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就应该保持应有的职业素养。”
李田昌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海军总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兼任海军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军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委、北京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介入心脏病学培训中心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会心血管分会委员等。
先后在印度和美国学习冠心病和先天性心脏病介入诊疗技术、为所在医院培养了34名冠心病介入诊疗骨干,为来所在医院进修学习的全国各级医院培养了180多名技术骨干,帮助全国140多家医院开展了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
发表论文130多篇,主编或是参编学术著作6部,承担国家自然基金等科研项目5项,获国家、卫生部和北京市各级科研成果奖10项。
专业特长:擅长心内科疾病的诊疗,尤其是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和危重患者救治。完成心脏介入诊疗手术近两万例次,并取得了广泛的好评。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