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小组内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相对于个别学生而言,由于其能最大化地利用师生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互助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有了表达自我、展示自我的机会,所以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果。许多语文教师主动地把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引进课堂,但我们发现有的教师在不同程度上对合作学习的内涵与操作产生了理解上的偏差,结果是学生不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效的学习,致使本身互动高效的合作学习出现了不平衡现象。如何使语文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取得最佳效益,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小组学习要有明确的目标
学习形式是为学习目标服务的。因此能否制定科学的切实可行的目标,便成了教学的关键。我认为教师制定学习目标时,要根据课堂计划的实际要求,与学生学习的实际,科学的设计制定语文基础知识,读书方法训练目标与学习的情感和态度的培养目标等。
小组学习的目标既不能过高过多,也不能过低过少,过高达不到学生能力所及,过多则难以完成,过低会乏味,过少又会使学生感到无事可做,致使课堂效率低。
教师不能把制定学习目标当作完成时是自己的事情,很多情况下都可以与学生一起研究制定,这样既可使师生感情融为一体,又能大大提高学生完成目标的自觉性,因为他们会认为目标是自己参与制定的,即使有些困难也应努力去完成。
二、给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机会
教师和学生因为在年龄、知识面、阅历、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在学习内容选择上也会存在很大差异,如果教师把自己认为需要小组学习的内容,设计好并在讲授时把这些问题提出来,让学生在小组学习时讨论,往往会遇到学生的不热情,致使小组学习不和谐,甚至引起课堂骚动。从而使形式上的小组自主学习变成传统教学模式的延续。也会使学生因对学习内容无法选择,而失去对语文学习兴趣。
目前国外开展的“自由学习”探索经验值得我们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借鉴。所谓“自由学习”是指学生依据课堂计划的要求,有选择学习活动的自由,它具有鲜明的自主性和开放性,意味着学生对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学习地点、学习方法、学习伙伴的自由选择,这种学习有力于培养学生持续学习的兴趣,与创造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文教学中如果让学生自主选择或共同选择學习内容,(某一段,某一问题)然后在小组里相互学习交流,必能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幅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或许有人会担心学生自己选择的学习内容,能否达到课程计划目标要求?我想只要在帮学生制定学习目标时充分注意,这个问题是不难解决的。
三、小组组合的形式可不拘一格
目前被广泛使用的小组组合形式是前后两排四日人组成的固定的学习小组,它的优点是因为有相对固定的组织人(小组长),成员之间可形成相对稳定的团体,这种小组组合便于组织,节省时间,提高学习效率,能充分地发展学生个性,使学生的一些社会行为方式如宽容、谦虚、互助、责任感等得到实践和培养。但也有其不足之见,因学生的求新求异求刺激的欲望,较成年人更强,所以总是采用这种固定不变的形式也会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影响学习效果。
因此,根据学习内容,如教学课文篇幅较长,而段落内容在结构形式方面基本相同的文章时,则可采用另一种动态式的组合方式,即由学生按照自主选择相同形的学习内容自由,临时组合在一起。也可由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思维品质去进行同质或异質搭配,形成一种临时性的“志同道合”的关系。这种方式较固定的小组方式在时空、学习内容方面更有开放性,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把握好小组学习的时机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勿庸置疑,但并非所有的内容、所有的时间都可以使用。如一些简单易学、容易理解掌握的东西也进行合作的话,就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会影响他们的社会行为方式。对诸如独立生活、团结互助、责任感等一些社会行为的曲解或冷漠。因此除正确制定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外,选择适当的学习时机至关重要。讨论的问题过于简单,激不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讨论的问题过大,学生摸不着头脑,就无法参与,所以我认为当一个问题存在较多分歧和意见,教学中学生比较感兴趣,教学的重点、难点或学生提出的问题处于模糊,似是而非、或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出现的时候,组织分组合作学习的时机便成熟了。
五、给学生充足的合作学习时间
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是通过它们之间相互切磋、讨论乃至辩论中取得的,而这个过程需要相对充足的时间,试图在一二分钟内走马观花般的看一遍课文,甚至连生字词都解决不完,就能深入的讨论课文的深刻内容几乎是不可能的。这种“走过场”式的小组学习的实质是教师把充足的时间留给自己以便能顺利回到自己的主场,回到一问一答的传统模式中,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所以要真正落实小组学习目标,课堂上就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思考和讨论问题的时间。
六、要科学全面的评价小组合作学习成果
对一种教学方式的评价结论是多样的,有人认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与结果应符合或靠近老师答案,有人认为学生涉猎的范围越广越好。其实两种倾向都有不妥之处,作为老师——一个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必须有一定的观点,但一味生硬的把学生引导到自己想法上,“互动“也就失去了意义。但如果学生涉猎的范围广,远离了教学目标,要求反而使应该学到的东西而学不到。因此评价时教师必须深入到学生中去,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全面的了解学生的意见,只要本堂课学生感到轻松愉快的学到知识,达到预期效果就是成功的。
七、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以上所说的是学生分组自主学习中的问题,学生分组自主学习了,教师的作用乃至工作量是否减轻了,答案是否定的。教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既要育人于教书之中,又要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来体现,这对于教师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必须有超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坚实基本功、科学的教学理念、完美的人格魄力、坚忍不拔的毅力才能胜任,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才能更好的实施这种教学方式。
一、小组学习要有明确的目标
学习形式是为学习目标服务的。因此能否制定科学的切实可行的目标,便成了教学的关键。我认为教师制定学习目标时,要根据课堂计划的实际要求,与学生学习的实际,科学的设计制定语文基础知识,读书方法训练目标与学习的情感和态度的培养目标等。
小组学习的目标既不能过高过多,也不能过低过少,过高达不到学生能力所及,过多则难以完成,过低会乏味,过少又会使学生感到无事可做,致使课堂效率低。
教师不能把制定学习目标当作完成时是自己的事情,很多情况下都可以与学生一起研究制定,这样既可使师生感情融为一体,又能大大提高学生完成目标的自觉性,因为他们会认为目标是自己参与制定的,即使有些困难也应努力去完成。
二、给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机会
教师和学生因为在年龄、知识面、阅历、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在学习内容选择上也会存在很大差异,如果教师把自己认为需要小组学习的内容,设计好并在讲授时把这些问题提出来,让学生在小组学习时讨论,往往会遇到学生的不热情,致使小组学习不和谐,甚至引起课堂骚动。从而使形式上的小组自主学习变成传统教学模式的延续。也会使学生因对学习内容无法选择,而失去对语文学习兴趣。
目前国外开展的“自由学习”探索经验值得我们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借鉴。所谓“自由学习”是指学生依据课堂计划的要求,有选择学习活动的自由,它具有鲜明的自主性和开放性,意味着学生对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学习地点、学习方法、学习伙伴的自由选择,这种学习有力于培养学生持续学习的兴趣,与创造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文教学中如果让学生自主选择或共同选择學习内容,(某一段,某一问题)然后在小组里相互学习交流,必能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幅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或许有人会担心学生自己选择的学习内容,能否达到课程计划目标要求?我想只要在帮学生制定学习目标时充分注意,这个问题是不难解决的。
三、小组组合的形式可不拘一格
目前被广泛使用的小组组合形式是前后两排四日人组成的固定的学习小组,它的优点是因为有相对固定的组织人(小组长),成员之间可形成相对稳定的团体,这种小组组合便于组织,节省时间,提高学习效率,能充分地发展学生个性,使学生的一些社会行为方式如宽容、谦虚、互助、责任感等得到实践和培养。但也有其不足之见,因学生的求新求异求刺激的欲望,较成年人更强,所以总是采用这种固定不变的形式也会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影响学习效果。
因此,根据学习内容,如教学课文篇幅较长,而段落内容在结构形式方面基本相同的文章时,则可采用另一种动态式的组合方式,即由学生按照自主选择相同形的学习内容自由,临时组合在一起。也可由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思维品质去进行同质或异質搭配,形成一种临时性的“志同道合”的关系。这种方式较固定的小组方式在时空、学习内容方面更有开放性,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把握好小组学习的时机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勿庸置疑,但并非所有的内容、所有的时间都可以使用。如一些简单易学、容易理解掌握的东西也进行合作的话,就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会影响他们的社会行为方式。对诸如独立生活、团结互助、责任感等一些社会行为的曲解或冷漠。因此除正确制定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外,选择适当的学习时机至关重要。讨论的问题过于简单,激不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讨论的问题过大,学生摸不着头脑,就无法参与,所以我认为当一个问题存在较多分歧和意见,教学中学生比较感兴趣,教学的重点、难点或学生提出的问题处于模糊,似是而非、或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出现的时候,组织分组合作学习的时机便成熟了。
五、给学生充足的合作学习时间
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是通过它们之间相互切磋、讨论乃至辩论中取得的,而这个过程需要相对充足的时间,试图在一二分钟内走马观花般的看一遍课文,甚至连生字词都解决不完,就能深入的讨论课文的深刻内容几乎是不可能的。这种“走过场”式的小组学习的实质是教师把充足的时间留给自己以便能顺利回到自己的主场,回到一问一答的传统模式中,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所以要真正落实小组学习目标,课堂上就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思考和讨论问题的时间。
六、要科学全面的评价小组合作学习成果
对一种教学方式的评价结论是多样的,有人认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与结果应符合或靠近老师答案,有人认为学生涉猎的范围越广越好。其实两种倾向都有不妥之处,作为老师——一个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必须有一定的观点,但一味生硬的把学生引导到自己想法上,“互动“也就失去了意义。但如果学生涉猎的范围广,远离了教学目标,要求反而使应该学到的东西而学不到。因此评价时教师必须深入到学生中去,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全面的了解学生的意见,只要本堂课学生感到轻松愉快的学到知识,达到预期效果就是成功的。
七、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以上所说的是学生分组自主学习中的问题,学生分组自主学习了,教师的作用乃至工作量是否减轻了,答案是否定的。教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既要育人于教书之中,又要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来体现,这对于教师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必须有超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坚实基本功、科学的教学理念、完美的人格魄力、坚忍不拔的毅力才能胜任,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才能更好的实施这种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