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红楼梦》是一部集思想、艺术和文学为一体的传世之作。曹雪芹这位大师的语言功力更是被后人津津乐道。作品中有美妙动人的曲赋,有寄寓深刻的诗词,而作为“下里巴人”的俗语,和书中的诗词曲赋一样,是内容的组成部分,不断渗透和贯穿在人物的刻画、情节结构中,俗语的魅力在小说中得到了极致发挥。
关键词:红楼梦 俗语 形象 情节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
《红楼梦》是中国典小说语言艺术的最高峰。高尔基说:“语言是文学的主要工具”。曹雪芹变难登大雅之堂的俗语为简约、灵动的文学语言,正如明斋主人所说:“所传俗语,一经运用,罔不入妙,胸中自有炉锤。”
一 俗语的来源及其在《红楼梦》中的运用
1 俗语的概念
俗语是流行民间的通俗语句,也称为常语、俗语、谚语、歇后语等,是人们生活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也是智慧的结晶。根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俗语意为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1996年修订本)据统计,《红楼梦》中俗语就有315条,其中,借王熙凤之口说出的就有57条之多,引用俗语最多章回是六十五回。其中民间谚语268条,成语11条,歇后语52条,曹雪芹自创7条。
2 俗语的来源
其主要来源有四个方面:
(1)小说戏曲。元明清初的小说戏曲,对《红楼梦》的创作有直接影响。贾母得知宝黛二玉又闹了小别扭着急地说:“我这老冤家是那世里的孽障,偏生遇见了这么两个不省事的小冤家,没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真是俗语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出自元·郑廷玉《楚昭公》第二折;《红楼梦》二十三回(简记为23回以下同)黛玉骂宝玉:“呸,你是个银样
枪头”。出自《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红楼梦》第五十五回“旁观者清”,出自《旧唐书·元行冲传》。
(2)历史典籍。《红楼梦》第十五回“远水救不了近火”出自《韩非子》;第六十五回所用的“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五回“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出自《论语·颜渊》;第四十一回“随乡入乡”出自《庄子·山木》。
(3)民间俗语。最重要的一个来源,也是俗语最丰富的,就是民间俗语。曹雪芹《红楼梦》中引用了许多当时流行于北京地区,尤其是流行于旗人社会的俗语,很多都是从口语中直接采撷过来的。例如:“没吃过猪肉也看见过猪跑”(16回)。“摇本里的爷爷,拄拐杖的孙子”(24回)。
(4)曹雪芹自创。《红楼梦》中有一些俗语是曹雪芹自己创造的。清人裕瑞在《枣窗闲笔》中谓雪芹:“善谈吐,风雅游戏,触境生春,闻其奇谈娓娓然,令人终日不倦,是以其出绝妙尽致。”可见曹雪芹是一个很风趣诙谐的人,例如护官符,好了歌等等。
二 俗语在《红楼梦》中运用的艺术
1 俗语对人物形象塑造的妙用
据统计,《红楼梦》中的人物,有男495人,女480人,其中写得有血有肉、活灵活现的至少有四五十个。曹雪芹在塑造这些人物时,用了许多符合他们身份、性格以及生活经历的俗语,展示人物的个性。
《红楼梦》第六十五回,借着兴儿的话,对凤姐性格作了高度概括,说她“嘴甜心苦,两面三刀”,“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这些话是对凤姐阴险狡猾、草菅人命、无恶不作的性格的真实写照。
凤姐评价薛宝钗和林黛玉说:
再者林丫头和宝姑娘她两个人倒好,偏又都亲戚,又不好管咱们家务事,况且一个是美人灯儿,风吹吹就坏了;一个是拿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也难十分去问她。(55回)
王熙凤的“不关己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就说明了宝钗的明哲保身和对人情的冷漠,这是一种极端利己的人生哲学。而林黛玉是有名的病西施,凤姐说她是美人灯儿,也是十分贴切的。这些都是借用他人话语中的俗语,从侧面塑造了人物形象。
此外,还有出自人物自己直接所说的俗语。在“栊翠庵茶品梅花雪”这半回书里,妙玉给钗、黛二人用的茶具都是稀世古玩,给宝玉的则是她自己常日吃茶的绿玉斗,看上去似乎平庸。这时宝玉笑道:
“常言道世法平等,他两个就用那样古玩奇珍,我就用这个俗器了。”
贾宝玉所说的“世法平等”,源于《金刚经》,原文“是法平等”。这既是曹雪芹借宝玉这个形象来表达世上人应该平等相处的人际法则,又是贾宝玉的性格体现。贾宝玉是个不满封建礼教,有着模糊平等思想的叛逆者,出自他口里则是“世法平等”、“物不平则鸣”等俗语。林黛玉虽然和贾宝玉有着共通的思想,但她毕竟是寄人篱下的孤儿,多愁善感的性格极易使她发出“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的感叹。
宝钗跟宝玉同回大观园,一进角门,就命婆子将角门锁上,把钥匙自己拿着。宝玉见了觉得多此一举,宝钗就说:
“小心没有过逾的。”(62回)
这句话的意思是:就做事要小心来说,再小心都不算过头。这也说明宝钗的性格稳重,做事谨慎。
尤三姐当着贾琏、贾珍的面,揭露他们男盗女娼的阴暗心理:
你们别糊涂油蒙了心,打量我们不知道你府上的事呢!这会子花几个臭钱,你们哥儿俩,拿着我们姐妹两个权当粉头来取乐,你们打错算盘了!(65回)
在这段话里,尤三姐用“糊涂油蒙了心”、“打错了算盘”两个俗语,充分表达了这个刚烈女子虽然地位低下,但在人格上却要求平等,不甘心被侮辱被玩弄。尤三姐快人快语的形象就此跃然纸上。
刑夫人告诉鸳鸯,贾赦看中了她。鸳鸯被逼婚时,满腔愤怒地说:
“家生女儿怎么样?牛不喝水强按头,我不愿意难道杀了老娘不成。”(46回)
“牛不喝水强按头”这句俗语形象地刻画了鸳鸯的倔强性格,展现她绝不向恶势力屈服的决心,从而使人物形象熠熠生辉、光彩照人。这些俗语都非常成功地从正面或侧面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2 俗语对情节结构安排的妙用
《红楼梦》的俗语为小说的故事情节埋下伏笔。在抄检大观园时,探春感到极为不满,于是便说:
“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可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呢!”(74回)
探春是赵姨娘所生,是庶出,她可以以局外人的角度来观察贾府种种,再加上她的性格耿直倔强,她早已对贾府人的行为不满。她借“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句俗语表达了自己痛切的心情,实际在客观上预示了贾府这个封建大家庭行将败落的前景。而贾府最后衰败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贾府上下人心险恶、勾心斗角、引风吹火,正印证了探春所说的“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探春的话也预示了贾家的败落。
丫头小红受了晴雯的斥责,坠儿为她鸣不平,小红对这个丫头说:
“犯不着气他们,俗语说的,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宴席,谁能守谁一辈子呢?不就三五年。”(26回)
“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宴席”这句话,不仅反映了事物“盛极必衰”的哲理,用在这里,也预示了这个兴盛已近百年的贾府必然走向衰亡的客观规律。
当贾宝玉要亲近丫头金钏时,她说:
“忙什么,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30回)
这一语双关,一方面指金钏身为佣人,只能任人摆布,有你的只是有你的,另一方面又预示着金钏的最后蒙羞跳井自杀的悲惨结局。而这个井又是封建社会的黑井,这句俗语为金钏的结局埋下伏笔。
在小说的开篇,跛足道人念了一首《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这首《好了歌》既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揭示,又是整部小说的线索,同时还是小说“万境归空”主题的体现。
除此之外,还有那些预示着人物命运的判词。金陵十二钗的判词都是自己命运的谶语,例如写凤姐的最后命运是被贾琏休了之后哭回娘家的悲惨结局。这些判词也交代了书中重要人物的命运,从而构成了小说情节的主线。
3 俗语对揭示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的妙用
《红楼梦》中的不少俗语又是谶语,这些谶语不但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而且还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秦可卿临终托梦给王熙凤时说:
常言道:‘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生悲,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话,岂不虚称了一世读书旧族了?”(13回)
这段话中用了四句俗语(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登高必跌重;乐极生悲;树倒猢狲散)。这些俗语不仅是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复杂关系的真实写照,也生动地提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和灭亡的客观规律。
当薛姨妈给湘云、黛玉解释什么是“当票”时,二人听了,笑道:
“姨妈家的当铺也有这个?”众人笑道:“这更奇了!天下老鸹一般黑,岂有两样。”(57回)
这里所用的俗语(天下老鸹一般黑),一针见血地揭露了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凤姐向贾琏诉说自己管家的艰难时说:
“错一点儿,他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骂槐的抱怨,‘坐山观虎斗’,‘借剑杀人’,‘引风吹火’,‘站干岸儿’,‘推倒油瓶不扶’,都是会挂子的武艺。”(16回)
“借剑杀人”是对权力的霸占与滥用;“引风吹火”则是主动制造内部矛盾,唯恐天下不乱;“坐山观虎斗”、“站干岸儿”、“推倒油瓶不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袖手旁观是当时社会的共性。
小红和坠儿那高度机密的谈话,不料被人偷听去了,坠儿的反应却是:
“便是听了,管谁筋疼,各人干各人的就完了”。(27回)
“管谁筋疼”是一种极端利狭隘自私的思想,而这种思想在那个时代是带有普遍性的。
刘姥姥劝其穷困潦倒、无以为生的女婿狗儿到贾府里走动走动,她说:
只要他发点好心,拔根汗毛比咱的腰还壮呢!”(6回)
刘姥姥用“拔根汗毛比咱的腰还壮”来形容两家生活的差距,揭露了社会的不合理性。
宁国府的老奴焦大对宁国府后代糜烂的生活深恶痛绝,在醉酒后大骂:
“每日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7回)
“爬灰”反映了贾府上下男盗女娼、荒淫无耻的生活,表面看来繁华富丽的贾府,内部却污卑龌龊、丑陋不堪,这也是贾府走向衰败的根本原因。
曹雪芹是一个伟大的语言大师,在《红楼梦》中准确、生动、灵活地运用脍炙人口的语言——俗语,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无论是塑造人物形象,组织情节结构,还是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都是十分精当的。这不仅增强了《红楼梦》的语言魅力和文学性,而且也大大增强了它的生动性、形象性和通俗性,从而形成这部巨著在语言上最显著的特点。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语言,也是《红楼梦》具有永久魅力的原因之一,是曹雪芹留给后人极其珍贵的艺术财富。
参考文献:
[1] 曹雪芹:《红楼梦》,岳麓书社,2006年。
[2] 周中明:《红楼梦的语言艺术》,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3] 王实甫:《西厢记》,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
[4] 刘心武:《红楼拾珠》,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5] 何士龙:《红楼梦语言美鉴赏》,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9年。
[6] 邱崇丙:《俗语五千条》,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
[7] 陈慧:《〈红楼梦〉中俗语的运用》,《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20卷9期。
[8] 万同乐:《浅淡俗语在〈红楼梦〉中的作用》,《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9] 刘芝芬:《〈红楼梦〉俗语运用的特点及功能》,《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
[10] 《中国语言学大辞典》编委会:《中国语言学大辞典》,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
作者简介:
李蔷,女,1966—,江西赣州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单位:赣南教育学院。
张小,男,1963—,江西赣州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单位:赣南教育学院。
李晋,男,1985—,江西赣州人,本科,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与研究,工作单位:赣州市第三中学。
关键词:红楼梦 俗语 形象 情节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
《红楼梦》是中国典小说语言艺术的最高峰。高尔基说:“语言是文学的主要工具”。曹雪芹变难登大雅之堂的俗语为简约、灵动的文学语言,正如明斋主人所说:“所传俗语,一经运用,罔不入妙,胸中自有炉锤。”
一 俗语的来源及其在《红楼梦》中的运用
1 俗语的概念
俗语是流行民间的通俗语句,也称为常语、俗语、谚语、歇后语等,是人们生活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也是智慧的结晶。根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俗语意为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1996年修订本)据统计,《红楼梦》中俗语就有315条,其中,借王熙凤之口说出的就有57条之多,引用俗语最多章回是六十五回。其中民间谚语268条,成语11条,歇后语52条,曹雪芹自创7条。
2 俗语的来源
其主要来源有四个方面:
(1)小说戏曲。元明清初的小说戏曲,对《红楼梦》的创作有直接影响。贾母得知宝黛二玉又闹了小别扭着急地说:“我这老冤家是那世里的孽障,偏生遇见了这么两个不省事的小冤家,没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真是俗语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出自元·郑廷玉《楚昭公》第二折;《红楼梦》二十三回(简记为23回以下同)黛玉骂宝玉:“呸,你是个银样
枪头”。出自《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红楼梦》第五十五回“旁观者清”,出自《旧唐书·元行冲传》。
(2)历史典籍。《红楼梦》第十五回“远水救不了近火”出自《韩非子》;第六十五回所用的“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五回“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出自《论语·颜渊》;第四十一回“随乡入乡”出自《庄子·山木》。
(3)民间俗语。最重要的一个来源,也是俗语最丰富的,就是民间俗语。曹雪芹《红楼梦》中引用了许多当时流行于北京地区,尤其是流行于旗人社会的俗语,很多都是从口语中直接采撷过来的。例如:“没吃过猪肉也看见过猪跑”(16回)。“摇本里的爷爷,拄拐杖的孙子”(24回)。
(4)曹雪芹自创。《红楼梦》中有一些俗语是曹雪芹自己创造的。清人裕瑞在《枣窗闲笔》中谓雪芹:“善谈吐,风雅游戏,触境生春,闻其奇谈娓娓然,令人终日不倦,是以其出绝妙尽致。”可见曹雪芹是一个很风趣诙谐的人,例如护官符,好了歌等等。
二 俗语在《红楼梦》中运用的艺术
1 俗语对人物形象塑造的妙用
据统计,《红楼梦》中的人物,有男495人,女480人,其中写得有血有肉、活灵活现的至少有四五十个。曹雪芹在塑造这些人物时,用了许多符合他们身份、性格以及生活经历的俗语,展示人物的个性。
《红楼梦》第六十五回,借着兴儿的话,对凤姐性格作了高度概括,说她“嘴甜心苦,两面三刀”,“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这些话是对凤姐阴险狡猾、草菅人命、无恶不作的性格的真实写照。
凤姐评价薛宝钗和林黛玉说:
再者林丫头和宝姑娘她两个人倒好,偏又都亲戚,又不好管咱们家务事,况且一个是美人灯儿,风吹吹就坏了;一个是拿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也难十分去问她。(55回)
王熙凤的“不关己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就说明了宝钗的明哲保身和对人情的冷漠,这是一种极端利己的人生哲学。而林黛玉是有名的病西施,凤姐说她是美人灯儿,也是十分贴切的。这些都是借用他人话语中的俗语,从侧面塑造了人物形象。
此外,还有出自人物自己直接所说的俗语。在“栊翠庵茶品梅花雪”这半回书里,妙玉给钗、黛二人用的茶具都是稀世古玩,给宝玉的则是她自己常日吃茶的绿玉斗,看上去似乎平庸。这时宝玉笑道:
“常言道世法平等,他两个就用那样古玩奇珍,我就用这个俗器了。”
贾宝玉所说的“世法平等”,源于《金刚经》,原文“是法平等”。这既是曹雪芹借宝玉这个形象来表达世上人应该平等相处的人际法则,又是贾宝玉的性格体现。贾宝玉是个不满封建礼教,有着模糊平等思想的叛逆者,出自他口里则是“世法平等”、“物不平则鸣”等俗语。林黛玉虽然和贾宝玉有着共通的思想,但她毕竟是寄人篱下的孤儿,多愁善感的性格极易使她发出“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的感叹。
宝钗跟宝玉同回大观园,一进角门,就命婆子将角门锁上,把钥匙自己拿着。宝玉见了觉得多此一举,宝钗就说:
“小心没有过逾的。”(62回)
这句话的意思是:就做事要小心来说,再小心都不算过头。这也说明宝钗的性格稳重,做事谨慎。
尤三姐当着贾琏、贾珍的面,揭露他们男盗女娼的阴暗心理:
你们别糊涂油蒙了心,打量我们不知道你府上的事呢!这会子花几个臭钱,你们哥儿俩,拿着我们姐妹两个权当粉头来取乐,你们打错算盘了!(65回)
在这段话里,尤三姐用“糊涂油蒙了心”、“打错了算盘”两个俗语,充分表达了这个刚烈女子虽然地位低下,但在人格上却要求平等,不甘心被侮辱被玩弄。尤三姐快人快语的形象就此跃然纸上。
刑夫人告诉鸳鸯,贾赦看中了她。鸳鸯被逼婚时,满腔愤怒地说:
“家生女儿怎么样?牛不喝水强按头,我不愿意难道杀了老娘不成。”(46回)
“牛不喝水强按头”这句俗语形象地刻画了鸳鸯的倔强性格,展现她绝不向恶势力屈服的决心,从而使人物形象熠熠生辉、光彩照人。这些俗语都非常成功地从正面或侧面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2 俗语对情节结构安排的妙用
《红楼梦》的俗语为小说的故事情节埋下伏笔。在抄检大观园时,探春感到极为不满,于是便说:
“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可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呢!”(74回)
探春是赵姨娘所生,是庶出,她可以以局外人的角度来观察贾府种种,再加上她的性格耿直倔强,她早已对贾府人的行为不满。她借“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句俗语表达了自己痛切的心情,实际在客观上预示了贾府这个封建大家庭行将败落的前景。而贾府最后衰败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贾府上下人心险恶、勾心斗角、引风吹火,正印证了探春所说的“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探春的话也预示了贾家的败落。
丫头小红受了晴雯的斥责,坠儿为她鸣不平,小红对这个丫头说:
“犯不着气他们,俗语说的,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宴席,谁能守谁一辈子呢?不就三五年。”(26回)
“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宴席”这句话,不仅反映了事物“盛极必衰”的哲理,用在这里,也预示了这个兴盛已近百年的贾府必然走向衰亡的客观规律。
当贾宝玉要亲近丫头金钏时,她说:
“忙什么,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30回)
这一语双关,一方面指金钏身为佣人,只能任人摆布,有你的只是有你的,另一方面又预示着金钏的最后蒙羞跳井自杀的悲惨结局。而这个井又是封建社会的黑井,这句俗语为金钏的结局埋下伏笔。
在小说的开篇,跛足道人念了一首《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这首《好了歌》既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揭示,又是整部小说的线索,同时还是小说“万境归空”主题的体现。
除此之外,还有那些预示着人物命运的判词。金陵十二钗的判词都是自己命运的谶语,例如写凤姐的最后命运是被贾琏休了之后哭回娘家的悲惨结局。这些判词也交代了书中重要人物的命运,从而构成了小说情节的主线。
3 俗语对揭示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的妙用
《红楼梦》中的不少俗语又是谶语,这些谶语不但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而且还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秦可卿临终托梦给王熙凤时说:
常言道:‘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生悲,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话,岂不虚称了一世读书旧族了?”(13回)
这段话中用了四句俗语(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登高必跌重;乐极生悲;树倒猢狲散)。这些俗语不仅是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复杂关系的真实写照,也生动地提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和灭亡的客观规律。
当薛姨妈给湘云、黛玉解释什么是“当票”时,二人听了,笑道:
“姨妈家的当铺也有这个?”众人笑道:“这更奇了!天下老鸹一般黑,岂有两样。”(57回)
这里所用的俗语(天下老鸹一般黑),一针见血地揭露了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凤姐向贾琏诉说自己管家的艰难时说:
“错一点儿,他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骂槐的抱怨,‘坐山观虎斗’,‘借剑杀人’,‘引风吹火’,‘站干岸儿’,‘推倒油瓶不扶’,都是会挂子的武艺。”(16回)
“借剑杀人”是对权力的霸占与滥用;“引风吹火”则是主动制造内部矛盾,唯恐天下不乱;“坐山观虎斗”、“站干岸儿”、“推倒油瓶不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袖手旁观是当时社会的共性。
小红和坠儿那高度机密的谈话,不料被人偷听去了,坠儿的反应却是:
“便是听了,管谁筋疼,各人干各人的就完了”。(27回)
“管谁筋疼”是一种极端利狭隘自私的思想,而这种思想在那个时代是带有普遍性的。
刘姥姥劝其穷困潦倒、无以为生的女婿狗儿到贾府里走动走动,她说:
只要他发点好心,拔根汗毛比咱的腰还壮呢!”(6回)
刘姥姥用“拔根汗毛比咱的腰还壮”来形容两家生活的差距,揭露了社会的不合理性。
宁国府的老奴焦大对宁国府后代糜烂的生活深恶痛绝,在醉酒后大骂:
“每日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7回)
“爬灰”反映了贾府上下男盗女娼、荒淫无耻的生活,表面看来繁华富丽的贾府,内部却污卑龌龊、丑陋不堪,这也是贾府走向衰败的根本原因。
曹雪芹是一个伟大的语言大师,在《红楼梦》中准确、生动、灵活地运用脍炙人口的语言——俗语,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无论是塑造人物形象,组织情节结构,还是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都是十分精当的。这不仅增强了《红楼梦》的语言魅力和文学性,而且也大大增强了它的生动性、形象性和通俗性,从而形成这部巨著在语言上最显著的特点。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语言,也是《红楼梦》具有永久魅力的原因之一,是曹雪芹留给后人极其珍贵的艺术财富。
参考文献:
[1] 曹雪芹:《红楼梦》,岳麓书社,2006年。
[2] 周中明:《红楼梦的语言艺术》,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3] 王实甫:《西厢记》,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
[4] 刘心武:《红楼拾珠》,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5] 何士龙:《红楼梦语言美鉴赏》,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9年。
[6] 邱崇丙:《俗语五千条》,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
[7] 陈慧:《〈红楼梦〉中俗语的运用》,《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20卷9期。
[8] 万同乐:《浅淡俗语在〈红楼梦〉中的作用》,《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9] 刘芝芬:《〈红楼梦〉俗语运用的特点及功能》,《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
[10] 《中国语言学大辞典》编委会:《中国语言学大辞典》,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
作者简介:
李蔷,女,1966—,江西赣州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单位:赣南教育学院。
张小,男,1963—,江西赣州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单位:赣南教育学院。
李晋,男,1985—,江西赣州人,本科,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与研究,工作单位:赣州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