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问题教学法的应用已经有很长时间,随着教学经验的系统化总结,问题教学法在新课标背景下的应用价值日益突显,所以这种教学方法也逐渐成为革除教学弊端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本文将谈一谈应该怎样将这种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当中。
关键词:初中数学 问题教学法 教学策略
简单来说,问题教学法主要是指将教材中的知识点通过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进行主动的探求,并在问题的解决中实现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式。毋庸置疑,在问题教学法的应用当中,学生实际上成为了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而这种教学理念正是新课标所提倡的。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師应对问题教学法的理念进行一定的研究,并利用恰当的方式将其渗透于教学过程当中,以此来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与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使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得到更好的保障。
1.营造情境,优化氛围
不难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利用恰当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此,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创设一些形式多样的教学情境,以此来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应该注意一个问题,就是教学情境要能够充分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促进学生更加积极和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
教学《有理数的乘方》这一节内容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借助一个故事创设了教学情境。故事的内容为:古印度有一个十分强盛的王国,这里的国君十分富有,并且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但这种生活对于国王来说却是索然无味的。于是,他下令搜集一切新鲜事物。有一天,一个年轻人来到了宫廷当中,向国王展示了一种自己发明的棋类游戏(国际象棋),国王听完他的介绍之后,马上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奖励这个年轻人,国王让他随便提出要求。但年轻人只提了一个要求:“我需要一些粮食,这些粮食要放在这个棋盘当中,在摆放时,棋盘的第一个格子放入1粒,第二个格子放入2粒,第三个格子放入4粒,第四个格子放入8粒,一直放到最后一个格子(共64格)”。国王认为这个要求十分简单,所以马上就答应了。但宰相却不同意这样做,宰相说:“如果按照他的要求,那么耗尽整个国家的小麦都是无法做到的”……听到这里,学生都十分好奇,不明白为什么这种摆列方式需要这么多小麦。而我则告诉学生:“这个故事中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今天的所学知识寻解决”。最终,通过这种方式,有效激发了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探究欲望。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正如前文所述,在问题教学法的应用当中,学生实际上成为了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而为了使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更加稳固,最直接的途径就是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自主性的探究活动,这样一来,可以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有效巩固学生的课堂主题地位。同时,为了使学生的探究活动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这样一来,不但可以发挥出学生的自主性,而且能够使学生集思广益,从而进行更加全面的思考。
在《相反数》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我组织学生进行了合作探究。首先,我将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然后,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我给学生提出了一些问题:(1)在数轴上,到原点距离为2的点有几个?这些点分别表示什么数?如果距离为5呢?假如a为一个正数,那么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与a到原点的距离相等的点有几个?这些点表示的数是什么关系?(2)﹣2和2,﹣5和5这两组数有哪些异同点?(3)﹣(﹢5)、﹢(﹣5)、﹢(﹢5)、﹣(﹣5)这几个数应该如何简化?接着,我让学生根据这些问题进行了合作讨论。最终,通过这种集思广益的学习方式,使大部分学生都对相反数方面的知识有了较为全面的理解。
3.巩固练习,能力提升
教师应该明白,实施问题教学法,其直接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为了巩固学生的知识理解与掌握程度,教师应充分重视课后练习的重要性。同时,教师在布置课后练习任务时应充分了解和尊重学生的学习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后练习取得更好的效果,从而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这一节的学习中,学生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相似三角形性质的实际用途有了一定的了解。于是,在完成这一节的教学之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实践性的课后练习任务,要求学生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最终,通过这种练习方式,有效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结来说,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问题教学法是一种十分具有应用价值的教学手段。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熟练掌握这种教学手段的具体应用方式,并对每一个教学环节进行完善与优化,以此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谭龙春.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20):125.
[2]张春芬.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赤子,2019,(15):134.
关键词:初中数学 问题教学法 教学策略
简单来说,问题教学法主要是指将教材中的知识点通过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进行主动的探求,并在问题的解决中实现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式。毋庸置疑,在问题教学法的应用当中,学生实际上成为了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而这种教学理念正是新课标所提倡的。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師应对问题教学法的理念进行一定的研究,并利用恰当的方式将其渗透于教学过程当中,以此来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与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使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得到更好的保障。
1.营造情境,优化氛围
不难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利用恰当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此,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创设一些形式多样的教学情境,以此来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应该注意一个问题,就是教学情境要能够充分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促进学生更加积极和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
教学《有理数的乘方》这一节内容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借助一个故事创设了教学情境。故事的内容为:古印度有一个十分强盛的王国,这里的国君十分富有,并且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但这种生活对于国王来说却是索然无味的。于是,他下令搜集一切新鲜事物。有一天,一个年轻人来到了宫廷当中,向国王展示了一种自己发明的棋类游戏(国际象棋),国王听完他的介绍之后,马上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奖励这个年轻人,国王让他随便提出要求。但年轻人只提了一个要求:“我需要一些粮食,这些粮食要放在这个棋盘当中,在摆放时,棋盘的第一个格子放入1粒,第二个格子放入2粒,第三个格子放入4粒,第四个格子放入8粒,一直放到最后一个格子(共64格)”。国王认为这个要求十分简单,所以马上就答应了。但宰相却不同意这样做,宰相说:“如果按照他的要求,那么耗尽整个国家的小麦都是无法做到的”……听到这里,学生都十分好奇,不明白为什么这种摆列方式需要这么多小麦。而我则告诉学生:“这个故事中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今天的所学知识寻解决”。最终,通过这种方式,有效激发了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探究欲望。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正如前文所述,在问题教学法的应用当中,学生实际上成为了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而为了使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更加稳固,最直接的途径就是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自主性的探究活动,这样一来,可以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有效巩固学生的课堂主题地位。同时,为了使学生的探究活动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这样一来,不但可以发挥出学生的自主性,而且能够使学生集思广益,从而进行更加全面的思考。
在《相反数》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我组织学生进行了合作探究。首先,我将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然后,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我给学生提出了一些问题:(1)在数轴上,到原点距离为2的点有几个?这些点分别表示什么数?如果距离为5呢?假如a为一个正数,那么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与a到原点的距离相等的点有几个?这些点表示的数是什么关系?(2)﹣2和2,﹣5和5这两组数有哪些异同点?(3)﹣(﹢5)、﹢(﹣5)、﹢(﹢5)、﹣(﹣5)这几个数应该如何简化?接着,我让学生根据这些问题进行了合作讨论。最终,通过这种集思广益的学习方式,使大部分学生都对相反数方面的知识有了较为全面的理解。
3.巩固练习,能力提升
教师应该明白,实施问题教学法,其直接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为了巩固学生的知识理解与掌握程度,教师应充分重视课后练习的重要性。同时,教师在布置课后练习任务时应充分了解和尊重学生的学习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后练习取得更好的效果,从而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这一节的学习中,学生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相似三角形性质的实际用途有了一定的了解。于是,在完成这一节的教学之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实践性的课后练习任务,要求学生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最终,通过这种练习方式,有效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结来说,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问题教学法是一种十分具有应用价值的教学手段。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熟练掌握这种教学手段的具体应用方式,并对每一个教学环节进行完善与优化,以此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谭龙春.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20):125.
[2]张春芬.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赤子,2019,(15):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