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年来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只有在学生的 学习过程中,教师注重情境的创设,学生的思维才会激活、学生对新知的探索才会主动;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索和独立思考才会有所“发现”,产生新颖、独特的观念和产品;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协作能力等才会得以培养和发展,教学过程才能得以优化。本文以《梯形的面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27页)为例,谈一谈优化教学过程的做法和体会:
一、 设“疑”境——激活思维
古人云:“疑者,觉悟之机也”。“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现代教学论认为,激疑是进行教学的重要策略,善于激疑才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才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而好奇心是创新精神的基础,也是学生主动学习精神的最初源泉,是学生保持不断进取探究的动力因素之一。设“疑”境可以使学生触境生情,触境生思,触境生问,引发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描述现象,提出数学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依据教材的编排意图,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数学教材知识的自身结构,适时创设生“疑”的情境,以激起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自我探究的欲望。
例如在学习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时,上课开始,教师依据教材编排意图,可启发学生:(1)到电力公园玩过吗?(2)谁能说说五彩草坪是什么形状的?(3)还想看一看吗?此时学生兴趣盎然,情绪高涨,观看欲望油然而生。师随即播放多媒体课件并设问:这个梯形草坪的上底是8米,下底是14米,高是10米,你能不能计算这个草坪的面积?学生沉入了思考,个个都想知道计算方法,从而对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油然而生。教师的一句引言,“你能不能根据我们已学过的知识(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呢?”同学们跃跃欲试,兴趣盎然,思维得以激活,为学习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奠定了坚实的思维基础。有意义且真实的“疑”境不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首要角色,也为防止数学知识的孤立化和脱离实际起到重要作用。
二、布“动”境——自主探究
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便没有数学的发展。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探索新知的思维材料,布设“动”境,组织学生主动进入没有答案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技能,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对新知的主动探究,从而初步建立表象,形成较为清晰的感性认识。
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时,在学生很想知道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当学生的思维已被激活之时,教师不是给以讲解,而是引导学生每人剪出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纸板。当学生剪出后,教师让同组同学查看准备情况,随后设问:看哪个小组能利用手中的梯形纸板,把它们转化成为已学过的图形。学生开始拼摆:有的小组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有的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梯形拼成了一个长方形。当学生各自说出其拼法后,教师设问:(1)你所拼成的图形的底、高和面积与其中的一个梯形的底、高和面积有什么关系?(2)根据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你能不能得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各个小组的同学通过观察,借助已形成的表象很快得出了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种教师点拨下的学生动手自行操作、自行探究,有利于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过程,学生情趣盎然,思维活跃,探究扎实,他们的动手、观察、思考、合作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三、置“议”境——明悟事理
当部分学生产生“心求通则不达,口欲言而不能”的心理状态之时,教师应设置一个组织学生讨论的情境。鼓励学生根据各自的认识,小组间、组内互提问题,成员间相互讨论,从而达到在讨论中落实同学间相互启发下的由不知到知,由知少到知多,由仅仅发展学生的认知水平到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分析推理能力,从而真正落实学生达到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由特殊到一般的这一知识形成过程。
例如,当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S=(a+b)×h÷2时,小组间可以互提问题。如(1)公式中的a、b、h分别表示什么?(2)(a+b)×h表示什么?(3)为什么要用(a+b)× h所得的结果再除以2?等等。这种提问可以面向全组,也可以面向全班,也可以直接提问× × 同学。对提出的问题,各小组展开讨论。各小组成员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对有争议的地方展开辩论,其他同学据理力争,乐于挑战,敢于质疑,勇于提问。这种“议”境的创置真正把课堂讨论落到了实处,学生在争鸣、反思中集思广益,获取了知识,统一了认识,既弄清了知识的来龙去脉,又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创“竞”境——激励创新
心理学家波利亚普说过:“非常有必要……让学生具有尽可能多的探索兴趣”。课堂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在教学中创设“竞”境,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探索兴趣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创新意识;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思维变通力和独创力。只有对学生的点滴创新及时给予鼓励,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课堂教学中创设的这种“竞”境,从内容上可以是小组内、小组间对问题解决的竞答;也可以是小组内或小组间的质疑;也可以是对习题练习速度、练习质量的评比或对某一问题处理深刻性的评价等。从形式上可以是教师创
设的,也可以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提出的。
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时,当学生都能借助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明确公式的本质后,教师创设一种“竞”境:看哪个小组利用其它方法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看哪一组的方法最好?或开展“我们是计算小能手”组内竞赛活动等等。这一“竞”境的设置,再次把同学们引入了思考、探究、创新的情境之中,学生定会再一次迸发出新的思维火花。
五、促“用”境——强化新知
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沟通知识和创新的桥梁。应用要有目的性,题目要围绕学习内容设计,着眼于指导思路,有利于方法和技巧的形成;应用要有现实性,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解决学生身边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应用知识的同时,体会数学的价值;应用形式要有多样性,要以新颖多变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知识的应用应做到低起点、小步子、快节奏、大容量,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成功的喜悦。本课的应用可设计如下:
1、变式练习(图形略)。
2、计算设疑境中五彩梯形草坪的面积。
3、一块地的形状是梯形,高是30米,如果下底减少18米,这块地的形状就变成了正方形,原来梯形的面积是多少?
4、一个梯形的上底是2,下底是3.9,高是2.8,要在里边剪去一个最大的平行四边形,剩下的面积是多少?
5、你能画出多少个面积是15平方厘米的梯形?说明你的理由。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强化教学中情境的创设意识,并做到情境的有机融合,才能唤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明确学习目标,使生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把教师“教”的主观愿望转化为学生学的内在需要,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 设“疑”境——激活思维
古人云:“疑者,觉悟之机也”。“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现代教学论认为,激疑是进行教学的重要策略,善于激疑才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才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而好奇心是创新精神的基础,也是学生主动学习精神的最初源泉,是学生保持不断进取探究的动力因素之一。设“疑”境可以使学生触境生情,触境生思,触境生问,引发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描述现象,提出数学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依据教材的编排意图,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数学教材知识的自身结构,适时创设生“疑”的情境,以激起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自我探究的欲望。
例如在学习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时,上课开始,教师依据教材编排意图,可启发学生:(1)到电力公园玩过吗?(2)谁能说说五彩草坪是什么形状的?(3)还想看一看吗?此时学生兴趣盎然,情绪高涨,观看欲望油然而生。师随即播放多媒体课件并设问:这个梯形草坪的上底是8米,下底是14米,高是10米,你能不能计算这个草坪的面积?学生沉入了思考,个个都想知道计算方法,从而对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油然而生。教师的一句引言,“你能不能根据我们已学过的知识(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呢?”同学们跃跃欲试,兴趣盎然,思维得以激活,为学习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奠定了坚实的思维基础。有意义且真实的“疑”境不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首要角色,也为防止数学知识的孤立化和脱离实际起到重要作用。
二、布“动”境——自主探究
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便没有数学的发展。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探索新知的思维材料,布设“动”境,组织学生主动进入没有答案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技能,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对新知的主动探究,从而初步建立表象,形成较为清晰的感性认识。
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时,在学生很想知道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当学生的思维已被激活之时,教师不是给以讲解,而是引导学生每人剪出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纸板。当学生剪出后,教师让同组同学查看准备情况,随后设问:看哪个小组能利用手中的梯形纸板,把它们转化成为已学过的图形。学生开始拼摆:有的小组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有的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梯形拼成了一个长方形。当学生各自说出其拼法后,教师设问:(1)你所拼成的图形的底、高和面积与其中的一个梯形的底、高和面积有什么关系?(2)根据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你能不能得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各个小组的同学通过观察,借助已形成的表象很快得出了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种教师点拨下的学生动手自行操作、自行探究,有利于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过程,学生情趣盎然,思维活跃,探究扎实,他们的动手、观察、思考、合作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三、置“议”境——明悟事理
当部分学生产生“心求通则不达,口欲言而不能”的心理状态之时,教师应设置一个组织学生讨论的情境。鼓励学生根据各自的认识,小组间、组内互提问题,成员间相互讨论,从而达到在讨论中落实同学间相互启发下的由不知到知,由知少到知多,由仅仅发展学生的认知水平到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分析推理能力,从而真正落实学生达到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由特殊到一般的这一知识形成过程。
例如,当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S=(a+b)×h÷2时,小组间可以互提问题。如(1)公式中的a、b、h分别表示什么?(2)(a+b)×h表示什么?(3)为什么要用(a+b)× h所得的结果再除以2?等等。这种提问可以面向全组,也可以面向全班,也可以直接提问× × 同学。对提出的问题,各小组展开讨论。各小组成员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对有争议的地方展开辩论,其他同学据理力争,乐于挑战,敢于质疑,勇于提问。这种“议”境的创置真正把课堂讨论落到了实处,学生在争鸣、反思中集思广益,获取了知识,统一了认识,既弄清了知识的来龙去脉,又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创“竞”境——激励创新
心理学家波利亚普说过:“非常有必要……让学生具有尽可能多的探索兴趣”。课堂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在教学中创设“竞”境,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探索兴趣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创新意识;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思维变通力和独创力。只有对学生的点滴创新及时给予鼓励,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课堂教学中创设的这种“竞”境,从内容上可以是小组内、小组间对问题解决的竞答;也可以是小组内或小组间的质疑;也可以是对习题练习速度、练习质量的评比或对某一问题处理深刻性的评价等。从形式上可以是教师创
设的,也可以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提出的。
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时,当学生都能借助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明确公式的本质后,教师创设一种“竞”境:看哪个小组利用其它方法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看哪一组的方法最好?或开展“我们是计算小能手”组内竞赛活动等等。这一“竞”境的设置,再次把同学们引入了思考、探究、创新的情境之中,学生定会再一次迸发出新的思维火花。
五、促“用”境——强化新知
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沟通知识和创新的桥梁。应用要有目的性,题目要围绕学习内容设计,着眼于指导思路,有利于方法和技巧的形成;应用要有现实性,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解决学生身边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应用知识的同时,体会数学的价值;应用形式要有多样性,要以新颖多变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知识的应用应做到低起点、小步子、快节奏、大容量,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成功的喜悦。本课的应用可设计如下:
1、变式练习(图形略)。
2、计算设疑境中五彩梯形草坪的面积。
3、一块地的形状是梯形,高是30米,如果下底减少18米,这块地的形状就变成了正方形,原来梯形的面积是多少?
4、一个梯形的上底是2,下底是3.9,高是2.8,要在里边剪去一个最大的平行四边形,剩下的面积是多少?
5、你能画出多少个面积是15平方厘米的梯形?说明你的理由。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强化教学中情境的创设意识,并做到情境的有机融合,才能唤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明确学习目标,使生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把教师“教”的主观愿望转化为学生学的内在需要,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