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般认为,想象是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美学中的重要命题。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萨特曾经从现象学、心理学的角度对其进行过专题研究,主要体现与《想象》和《想象心理学》两部著作中,其中似乎预示了其本人的存在主义哲学以及美学的某些观念。
【关键词】:想象;意向性;现象学;对象;存在主义
萨特的想象理论是基于西方美学史上关于想象的一种继承和革新。其中胡塞尔先生对想象的现象学分析对萨特本人提供了较大的启发,似乎萨特的著作《想象》和《想象心理学》均体现了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对于研究想象问题具有无可比拟的启发意义,并对近代以来的意象理论做了一番清理。《想象心理学》则是对其前期的现象学的一种总结吧,似乎对想象做了全面的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分析。似乎胡塞尔的之于想象的现象学方式的主题结论还是有效地,但这本书似乎对这些结论进行了存在主义的利用。似乎在后来的《存在与虚无》中也阐发了某些重要观念。存在、虚无等存在主义的哲学范畴便是在对想象的现象学描述、确定的过程中初步同意识论、想象论结合在了一起。
萨特的著作《想象》,其在书中主要对心理学、形而上学、现象学的有关想象的意识研究进行了梳理,对哲学中有关想象的理论做了一番比较与分析,并对一些其认为错误的传统观念做了批判。萨特认为,历史上对“影像”的解释主要是两种倾向,要么是形而上学的要么是心理学的。建立在两者基础之上的解释都有一个共同点,便是先验的把影像本质上视为一个物。人们是用综合观念达到影像,而不是从有关影像的反思那里获得某种综合观念。影像是一种活动,而不是一种物。影像是对某物的意识。之前心理学的讨论之所以未能在此取得突破,其原因在于,研究者从肯定在影像和实物之间的本质上的同一,滑到肯定在存在上的同一,而无法把想象和实物区别开来。
而胡塞尔通过现象学的还原之法确立了超越主、客体二元哲学的起点,进而放弃了传统的形而上学中关于自我,世界的实体性存在以及二者之间的诸多预设,规避了实证主义等态度;注重对材料的重视描述,注重本质直观,注意从意识、行为本身的直观中把握它的内在规定性;要求哲学面向事实本身,通过还原将直接呈现于意识之中的事物本身描述出来,通过反省意识本身达到事物的本质。他认为此种方法能够从谈论“手中的鸡尾酒”发掘出哲学来,使由一种纯粹理性规范所支配的生活成为可能的科学。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恰当地提供了一种本质直观的可能性,他的意向性概念为想象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基础。而这个概念在萨特那里迅速获得了共鸣,并被认定为研究意识、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以及探索人生之意义的有效方法。“几个世纪以来,我们在哲学中从来没有感到这样一股真实的潮流。现象学家把人投回到世界中;他们充分地度量了人的痛苦、磨难以及他们的反抗。不幸的是,只要我仍然是绝对意识的一个结构,人们就不能把现象学斥责为一种逃避现实的学说。如果人们使我成为一个存在物,严格的与世界同时发生,他的存在与世界有相同的基本性质,那么这种指责就不再具有任何正当的理由。”在現象学中,意向性是一切意识的本质结构。意识具有意向性,即总是指向某物,意向性是事物的本质结构,意识总是关于某物的意识。没有意向性的意识则陷入虚无。在意识和指向物之间存在着一种意向性关系,但意识与物绝不是同一的存在。意识的内容不等于意识的对象。意识本身并无内容,实质就是虚无。
意向性便成为想象之首要特征,或者说,想象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其内质正是意向性。萨特的意向性理论直接继承了胡塞尔的先验意识理论。他反对胡塞尔关于世界是先验意识的相关物这一思想。萨特认为世界在意识之外,意向性显现世界而不是创建世界。意识与外部世界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既不能说意识创造了世界,也不能说意识反映世界,他们之间联系的纽带正是意识本身。世界没有创造我,我也没有创造世界。这是两个课题,他们凭借这个意识连接起来。而且,在意识中出现的也并不都是对象本身,所以不能将现象学的箴言“一切意识都是对某物的意识”,理解为对象在意识之中。想象在萨特那里表示意识与对象的关系:意识使对象出现在自身之中的某种方法,对象在意识中得以显现某种方式。
想象之另一重要特征是它的非现实性。“无论想象怎样生动,怎样令人动情或怎样有力量,它所展示出的对象是不存在的”。萨特认为,想象是一种活动,其结果是创造出一个非实在的对象。在想象和实在之间,有一种互相否定的关系。能够对现存进行假设或假定,这是意识能够从事想象的必要条件。萨特以自己为例,加入他形成了关于彼得在现场的假定,那他的想象性意识就包含了彼得在现场的假定,而彼得在此时则在柏林或伦敦。当彼得作为一个意象出现在萨特面前,那个在伦敦的现实的彼得对他来说便不在现场。被想象对象的这种实际上的不在现场,这种本质上的虚无足以使之与知觉的对象区分开来。想象不同于知觉。想象又把对象设定为虚无,使对象虚无化、非现实化,而知觉把对象设定为现实的普遍的存在;想象的意识是自发的,它自发地在自己的形象中把握对象,知觉是被动的,他需要我们有意识的连续观察,才能得到对象的形象。比如我面对一个立方体,尽管我知道它有六个面,作为观察者,我每次只能从一个角度观察到三个面;而想象则不受观察角度的限制。立方体以六个平面的整体向我呈现。此外,在知觉的世界中,每一个事物都与其他事物有着无限多的关系。想象的各种不同要素与世界的其余东西之间没有什么关系。从想象中可以得知的不过就是已经知道的东西。所以说,想象对象的存在完全依赖于意识,想象的对象包括以下几类:被假定为非现存的、不在现场的、存在与别处的、不被假定为现存的。它们的共同属性是包含了完整的否定性范畴,尽管程度有所不同。因此,否定的活动对于意向来说便是构成性的,这是意象最根本的结构。想象的意识只有在对实在意识的虚无化中才是可能的。属于意识的那种否定性功能只能表现在想象性的活动中。想象的非现实性更进一步说是对现实的否定功能。
如此看来,萨特关于想象的规定似乎具有存在主义的独特色彩,即更为强调想象活动的自由性、创造性和超越性。
参考文献:
[1] 萨特.想象.上海译文出版社.
[2] 萨特.想象心理学. 光明日报出版社.
[3] 新编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
[4] 美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想象;意向性;现象学;对象;存在主义
萨特的想象理论是基于西方美学史上关于想象的一种继承和革新。其中胡塞尔先生对想象的现象学分析对萨特本人提供了较大的启发,似乎萨特的著作《想象》和《想象心理学》均体现了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对于研究想象问题具有无可比拟的启发意义,并对近代以来的意象理论做了一番清理。《想象心理学》则是对其前期的现象学的一种总结吧,似乎对想象做了全面的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分析。似乎胡塞尔的之于想象的现象学方式的主题结论还是有效地,但这本书似乎对这些结论进行了存在主义的利用。似乎在后来的《存在与虚无》中也阐发了某些重要观念。存在、虚无等存在主义的哲学范畴便是在对想象的现象学描述、确定的过程中初步同意识论、想象论结合在了一起。
萨特的著作《想象》,其在书中主要对心理学、形而上学、现象学的有关想象的意识研究进行了梳理,对哲学中有关想象的理论做了一番比较与分析,并对一些其认为错误的传统观念做了批判。萨特认为,历史上对“影像”的解释主要是两种倾向,要么是形而上学的要么是心理学的。建立在两者基础之上的解释都有一个共同点,便是先验的把影像本质上视为一个物。人们是用综合观念达到影像,而不是从有关影像的反思那里获得某种综合观念。影像是一种活动,而不是一种物。影像是对某物的意识。之前心理学的讨论之所以未能在此取得突破,其原因在于,研究者从肯定在影像和实物之间的本质上的同一,滑到肯定在存在上的同一,而无法把想象和实物区别开来。
而胡塞尔通过现象学的还原之法确立了超越主、客体二元哲学的起点,进而放弃了传统的形而上学中关于自我,世界的实体性存在以及二者之间的诸多预设,规避了实证主义等态度;注重对材料的重视描述,注重本质直观,注意从意识、行为本身的直观中把握它的内在规定性;要求哲学面向事实本身,通过还原将直接呈现于意识之中的事物本身描述出来,通过反省意识本身达到事物的本质。他认为此种方法能够从谈论“手中的鸡尾酒”发掘出哲学来,使由一种纯粹理性规范所支配的生活成为可能的科学。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恰当地提供了一种本质直观的可能性,他的意向性概念为想象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基础。而这个概念在萨特那里迅速获得了共鸣,并被认定为研究意识、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以及探索人生之意义的有效方法。“几个世纪以来,我们在哲学中从来没有感到这样一股真实的潮流。现象学家把人投回到世界中;他们充分地度量了人的痛苦、磨难以及他们的反抗。不幸的是,只要我仍然是绝对意识的一个结构,人们就不能把现象学斥责为一种逃避现实的学说。如果人们使我成为一个存在物,严格的与世界同时发生,他的存在与世界有相同的基本性质,那么这种指责就不再具有任何正当的理由。”在現象学中,意向性是一切意识的本质结构。意识具有意向性,即总是指向某物,意向性是事物的本质结构,意识总是关于某物的意识。没有意向性的意识则陷入虚无。在意识和指向物之间存在着一种意向性关系,但意识与物绝不是同一的存在。意识的内容不等于意识的对象。意识本身并无内容,实质就是虚无。
意向性便成为想象之首要特征,或者说,想象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其内质正是意向性。萨特的意向性理论直接继承了胡塞尔的先验意识理论。他反对胡塞尔关于世界是先验意识的相关物这一思想。萨特认为世界在意识之外,意向性显现世界而不是创建世界。意识与外部世界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既不能说意识创造了世界,也不能说意识反映世界,他们之间联系的纽带正是意识本身。世界没有创造我,我也没有创造世界。这是两个课题,他们凭借这个意识连接起来。而且,在意识中出现的也并不都是对象本身,所以不能将现象学的箴言“一切意识都是对某物的意识”,理解为对象在意识之中。想象在萨特那里表示意识与对象的关系:意识使对象出现在自身之中的某种方法,对象在意识中得以显现某种方式。
想象之另一重要特征是它的非现实性。“无论想象怎样生动,怎样令人动情或怎样有力量,它所展示出的对象是不存在的”。萨特认为,想象是一种活动,其结果是创造出一个非实在的对象。在想象和实在之间,有一种互相否定的关系。能够对现存进行假设或假定,这是意识能够从事想象的必要条件。萨特以自己为例,加入他形成了关于彼得在现场的假定,那他的想象性意识就包含了彼得在现场的假定,而彼得在此时则在柏林或伦敦。当彼得作为一个意象出现在萨特面前,那个在伦敦的现实的彼得对他来说便不在现场。被想象对象的这种实际上的不在现场,这种本质上的虚无足以使之与知觉的对象区分开来。想象不同于知觉。想象又把对象设定为虚无,使对象虚无化、非现实化,而知觉把对象设定为现实的普遍的存在;想象的意识是自发的,它自发地在自己的形象中把握对象,知觉是被动的,他需要我们有意识的连续观察,才能得到对象的形象。比如我面对一个立方体,尽管我知道它有六个面,作为观察者,我每次只能从一个角度观察到三个面;而想象则不受观察角度的限制。立方体以六个平面的整体向我呈现。此外,在知觉的世界中,每一个事物都与其他事物有着无限多的关系。想象的各种不同要素与世界的其余东西之间没有什么关系。从想象中可以得知的不过就是已经知道的东西。所以说,想象对象的存在完全依赖于意识,想象的对象包括以下几类:被假定为非现存的、不在现场的、存在与别处的、不被假定为现存的。它们的共同属性是包含了完整的否定性范畴,尽管程度有所不同。因此,否定的活动对于意向来说便是构成性的,这是意象最根本的结构。想象的意识只有在对实在意识的虚无化中才是可能的。属于意识的那种否定性功能只能表现在想象性的活动中。想象的非现实性更进一步说是对现实的否定功能。
如此看来,萨特关于想象的规定似乎具有存在主义的独特色彩,即更为强调想象活动的自由性、创造性和超越性。
参考文献:
[1] 萨特.想象.上海译文出版社.
[2] 萨特.想象心理学. 光明日报出版社.
[3] 新编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
[4] 美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