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要:随着我国铁路事业高速的发展,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如何进一步提高既有线路的设备质量,减少快速列车的晃车,确保铁路运输安全成为当下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线路基础,曲线养护,复合不平顺
一、影响铁路提速线路发展的难点
1.1客货共线对提速发展的影响
客车与货车共线的矛盾点在曲线上,货车速度较慢,客车速度较快,特别是对于行车速度达到160km/h的客车,在既有线路上,为了满足两者的要求,在客车较多的线路上设置的超高较大一些,从而提客车通过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同时欠超高也达到困难标准设置,但对于货车而言,过超高达到困难设置标准。
1.2线路基础条件影响提速的安全
在铁路提速线路上,影响提速安全的基础因素还有很多。目前还存在着大量的Ⅱ型混凝土轨枕,道床阻力较小,稳定性较差;道岔有大量的Ⅱ型提速道岔,存在有害空间,增加列车晃动,一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进行解决。
1.3作业工具使用不充分对提速的影响
列车提速后,对线路的质量要求也更加严格,对钢轨的平顺度,几何尺寸也要提升管理。对于线路的小方向,小高低和几何尺寸,利用小型工具进行整修,但对于大的方向尤其是超过200米的大方向,处理起来较为困难。这就需要利用大型养路机械进行作业,利用激光拨正线路方向,抬平线路的大平,合理设置线路超高及调整线路一侧高等。目前,繁忙的铁路线路大型养路机械相对不够,利用大机作业不彻底,线路质量提升较慢。
二、铁路线路养护的重点部位
2.1曲线的头尾及各要素点作为养护重点
曲线的头尾两端直缓点是轨检车易出分的地段,一般是由于变化率较大,直缓点与直线衔接不好,顺坡距离较短,高速列车通过时易出生晃车现象。曲线内各要素点上正矢不易保持,曲线要素点易发生位移,测量正矢时发现不良,如不采取措施,就会出分,在轨检车图上表现为HY和YH点位没有角,或位置不对,缓和曲线长度与台账不相符等等,曲线各要素点应重点控制。
2.2过于集中的道岔群是养护的难点
道岔过于集中会增加出分和晃车,几何尺寸不易保持良好状态,从而影响线路的稳定。500m的范围内集中铺设了12组道岔,列車刚通过一个道岔的岔心,又迅速进入了另个道岔的岔心部位,在通过连续5组道岔的有害空间时,列车会连续发生抖动现象,如果在这时,道岔的几何尺寸如果再不好,或者再有别的病害的话,列车会发生晃车,出现轨检车三级,为此应做为重点部位来控制。
2.3曲线与道岔的结合部位是养护的重点
曲线与道岔距离过近,对高速列车安全也十分不利。高速列车如先通过曲线,再进入道岔时,列车在曲线上有一向外的向心力,如离道岔过近,这个向心力还没有消失,就会对道岔产生一个向外的向心推力,对尖轨部位十分不利,由于尖轨部位是比较脆弱,易发生变形,尖轨易产生小方向和小高低,曲线距离道岔近 ,道岔的岔后及尖轨部位常有小方向的发生。如果列车先进入道岔再进入曲线的话,道岔的晃动还没有消失,晃动的列车进入曲线,必然对安全构成全的隐患。
2.4桥及桥的两端是养护工作重点
在桥上进行作业时,要特别注意拨道作业时不能超出桥梁的中心偏差值,不能给桥梁造成偏载。桥上的底碴个别还未达到300mm厚度,线路弹性不一至致,易发生晃车。桥两头线路易发生下沉,列车通过桥头时线路软硬不一,也是易晃车的部位。
2.5线路的大方向为养护工作重点
只进行改道和改轨距,已不能满足现在根治偏差的目的。连续的大方向,特别要注意“S”弯的大方向,是晃车的关键地段,现需要组织大型拨道作业,保证拨道效果。
三、重点部位的养护方法
3.1加强对曲线的管理。
3.1.1曲线加强 “定位”管理
在曲线的ZH、HY、QZ、YH、HZ点位上,准确在埋设定位桩,并测量出三维立体尺寸,定期测量观测,控制曲线的位移,发现超出位移量时,可利用天窗点进行拨正线路,防止曲线产生位移。
3.1.2强化曲线的观测与养护
根据段对曲线实行精细管理的要求。对缓和曲线每5m测量正矢,圆曲线每2.5m测量正矢,并建立台帐,每月测量两遍,发现与计划正矢超过2mm进行拨道处理。同时为防止曲线发生位移,在曲线全长内埋设了地锚桩,用拉杆扣住轨底,在拨道时需要拆除地锚拉杆。
3.1.3合理设置曲线超高与顺坡
在客车较大较快时,考虑客车的因素多一些,设置超高可以适当大一些,减少欠超高,对客车安全有利,可以减少水平病害。在曲线的顺坡问题上,曲线的两端外侧线路上,至少200m线路与曲线超高股一侧同高,缓和曲线内设置的超高做好顺坡顺撬,按0.7‰顺,有条件时可按0.5‰顺坡。在缓和曲线上顺不完时,可以在直线上顺坡,不超过8mm。
3.2加强对道岔的管理
3.2.1对岔群实行“综合治理”
对岔区的道岔群安装地锚桩来控制道岔的稳定,一组道岔至少要埋设11个桩,拉杆在尖轨部位的一端要焊接滑床板,扣住轨底的同时不影响尖轨,列车在通过道岔时对尖轨有冲击变形会减小,从而增加了道岔的稳定性。
3.2.2对道岔区实行严格的轨距管理
以前,对道岔区的轨距管理值为±2mm,这们的管理值在实际应用中不太科学,由期在尖轨部位,轨距小,列车在通过尖轨处时,尖轨受力不好,晃车的次数增加,经过长时间的现场探索,在道岔群的轨距要做成1mm至2mm,特别是岔心和尖轨处应严格控制。在用20m的弦长测量方向时,矢度不能超过1mm,同时,消灭道岔病害。
3.2.3做好钢轨肥边打磨和岔心焊补工作
及时对正线钢轨的肥边进行打磨,消灭假轨距现象。对岔心尖处被压低的部位进行焊补作业,保持岔心合理受力,延长岔心的使用寿命。
3.3加强对直线段的管理
3.3.1对线路的大平大向采取优先作业
线路的大平大向不良一直是影响线路设备质量的关键因素,线路在图上显示出来的大方向,有的长达300多米,但要对两个距离较近呈“S”弯的方向要重点控制,重要晃车地段采取拨道,消灭大方向,进行轨距的改道作业。
3.3.2消灭线路三波及多波不平顺
对连续三波及多波轨道不平顺,幅值达到10mm轨向,12mm水平,14mm的高低不平顺,轨向水平逆向复合不平顺,要及时整治。三波及多波不平顺是列车发生晃车及颠簸的原因,要及时消灭不平顺地段。
3.3.3轨道的各部件要保持良好状态
每年的春秋要对线路扣件复紧一遍,扭距达到80至150N.m,整体锁定线路,防止胀轨和断轨。同时每月对无缝线路位移进行观测,发现左右股和区间两相邻单元轨条实际锁定超过5℃时,要进行分析原因,必要时调整与放散。
3.4加强对道床的维护管理
道床要保持饱满,石碴采用一级优质标准,并要保持弹性,做好排水,合理安排清筛,堆高碴肩,填满枕盒,增加道床的横断面,增大阻力。
四、工作思路探讨
4.1充分利用大机进行作业
在对设备质量要求精细管理的今天,姚充分利用用大机进行线路全方位的作业,消除设备大的隐患,达到迅速提升设备质量的目的。
4.2加快设备的改造进度
对现存的小半径曲线加快改造进度,减少养护的难度,线路设备迅速达到提升;对现存的Ⅱ型混凝土轨枕进行更换,加大道床阻力,增大道床的稳定性。
关键词:线路基础,曲线养护,复合不平顺
一、影响铁路提速线路发展的难点
1.1客货共线对提速发展的影响
客车与货车共线的矛盾点在曲线上,货车速度较慢,客车速度较快,特别是对于行车速度达到160km/h的客车,在既有线路上,为了满足两者的要求,在客车较多的线路上设置的超高较大一些,从而提客车通过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同时欠超高也达到困难标准设置,但对于货车而言,过超高达到困难设置标准。
1.2线路基础条件影响提速的安全
在铁路提速线路上,影响提速安全的基础因素还有很多。目前还存在着大量的Ⅱ型混凝土轨枕,道床阻力较小,稳定性较差;道岔有大量的Ⅱ型提速道岔,存在有害空间,增加列车晃动,一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进行解决。
1.3作业工具使用不充分对提速的影响
列车提速后,对线路的质量要求也更加严格,对钢轨的平顺度,几何尺寸也要提升管理。对于线路的小方向,小高低和几何尺寸,利用小型工具进行整修,但对于大的方向尤其是超过200米的大方向,处理起来较为困难。这就需要利用大型养路机械进行作业,利用激光拨正线路方向,抬平线路的大平,合理设置线路超高及调整线路一侧高等。目前,繁忙的铁路线路大型养路机械相对不够,利用大机作业不彻底,线路质量提升较慢。
二、铁路线路养护的重点部位
2.1曲线的头尾及各要素点作为养护重点
曲线的头尾两端直缓点是轨检车易出分的地段,一般是由于变化率较大,直缓点与直线衔接不好,顺坡距离较短,高速列车通过时易出生晃车现象。曲线内各要素点上正矢不易保持,曲线要素点易发生位移,测量正矢时发现不良,如不采取措施,就会出分,在轨检车图上表现为HY和YH点位没有角,或位置不对,缓和曲线长度与台账不相符等等,曲线各要素点应重点控制。
2.2过于集中的道岔群是养护的难点
道岔过于集中会增加出分和晃车,几何尺寸不易保持良好状态,从而影响线路的稳定。500m的范围内集中铺设了12组道岔,列車刚通过一个道岔的岔心,又迅速进入了另个道岔的岔心部位,在通过连续5组道岔的有害空间时,列车会连续发生抖动现象,如果在这时,道岔的几何尺寸如果再不好,或者再有别的病害的话,列车会发生晃车,出现轨检车三级,为此应做为重点部位来控制。
2.3曲线与道岔的结合部位是养护的重点
曲线与道岔距离过近,对高速列车安全也十分不利。高速列车如先通过曲线,再进入道岔时,列车在曲线上有一向外的向心力,如离道岔过近,这个向心力还没有消失,就会对道岔产生一个向外的向心推力,对尖轨部位十分不利,由于尖轨部位是比较脆弱,易发生变形,尖轨易产生小方向和小高低,曲线距离道岔近 ,道岔的岔后及尖轨部位常有小方向的发生。如果列车先进入道岔再进入曲线的话,道岔的晃动还没有消失,晃动的列车进入曲线,必然对安全构成全的隐患。
2.4桥及桥的两端是养护工作重点
在桥上进行作业时,要特别注意拨道作业时不能超出桥梁的中心偏差值,不能给桥梁造成偏载。桥上的底碴个别还未达到300mm厚度,线路弹性不一至致,易发生晃车。桥两头线路易发生下沉,列车通过桥头时线路软硬不一,也是易晃车的部位。
2.5线路的大方向为养护工作重点
只进行改道和改轨距,已不能满足现在根治偏差的目的。连续的大方向,特别要注意“S”弯的大方向,是晃车的关键地段,现需要组织大型拨道作业,保证拨道效果。
三、重点部位的养护方法
3.1加强对曲线的管理。
3.1.1曲线加强 “定位”管理
在曲线的ZH、HY、QZ、YH、HZ点位上,准确在埋设定位桩,并测量出三维立体尺寸,定期测量观测,控制曲线的位移,发现超出位移量时,可利用天窗点进行拨正线路,防止曲线产生位移。
3.1.2强化曲线的观测与养护
根据段对曲线实行精细管理的要求。对缓和曲线每5m测量正矢,圆曲线每2.5m测量正矢,并建立台帐,每月测量两遍,发现与计划正矢超过2mm进行拨道处理。同时为防止曲线发生位移,在曲线全长内埋设了地锚桩,用拉杆扣住轨底,在拨道时需要拆除地锚拉杆。
3.1.3合理设置曲线超高与顺坡
在客车较大较快时,考虑客车的因素多一些,设置超高可以适当大一些,减少欠超高,对客车安全有利,可以减少水平病害。在曲线的顺坡问题上,曲线的两端外侧线路上,至少200m线路与曲线超高股一侧同高,缓和曲线内设置的超高做好顺坡顺撬,按0.7‰顺,有条件时可按0.5‰顺坡。在缓和曲线上顺不完时,可以在直线上顺坡,不超过8mm。
3.2加强对道岔的管理
3.2.1对岔群实行“综合治理”
对岔区的道岔群安装地锚桩来控制道岔的稳定,一组道岔至少要埋设11个桩,拉杆在尖轨部位的一端要焊接滑床板,扣住轨底的同时不影响尖轨,列车在通过道岔时对尖轨有冲击变形会减小,从而增加了道岔的稳定性。
3.2.2对道岔区实行严格的轨距管理
以前,对道岔区的轨距管理值为±2mm,这们的管理值在实际应用中不太科学,由期在尖轨部位,轨距小,列车在通过尖轨处时,尖轨受力不好,晃车的次数增加,经过长时间的现场探索,在道岔群的轨距要做成1mm至2mm,特别是岔心和尖轨处应严格控制。在用20m的弦长测量方向时,矢度不能超过1mm,同时,消灭道岔病害。
3.2.3做好钢轨肥边打磨和岔心焊补工作
及时对正线钢轨的肥边进行打磨,消灭假轨距现象。对岔心尖处被压低的部位进行焊补作业,保持岔心合理受力,延长岔心的使用寿命。
3.3加强对直线段的管理
3.3.1对线路的大平大向采取优先作业
线路的大平大向不良一直是影响线路设备质量的关键因素,线路在图上显示出来的大方向,有的长达300多米,但要对两个距离较近呈“S”弯的方向要重点控制,重要晃车地段采取拨道,消灭大方向,进行轨距的改道作业。
3.3.2消灭线路三波及多波不平顺
对连续三波及多波轨道不平顺,幅值达到10mm轨向,12mm水平,14mm的高低不平顺,轨向水平逆向复合不平顺,要及时整治。三波及多波不平顺是列车发生晃车及颠簸的原因,要及时消灭不平顺地段。
3.3.3轨道的各部件要保持良好状态
每年的春秋要对线路扣件复紧一遍,扭距达到80至150N.m,整体锁定线路,防止胀轨和断轨。同时每月对无缝线路位移进行观测,发现左右股和区间两相邻单元轨条实际锁定超过5℃时,要进行分析原因,必要时调整与放散。
3.4加强对道床的维护管理
道床要保持饱满,石碴采用一级优质标准,并要保持弹性,做好排水,合理安排清筛,堆高碴肩,填满枕盒,增加道床的横断面,增大阻力。
四、工作思路探讨
4.1充分利用大机进行作业
在对设备质量要求精细管理的今天,姚充分利用用大机进行线路全方位的作业,消除设备大的隐患,达到迅速提升设备质量的目的。
4.2加快设备的改造进度
对现存的小半径曲线加快改造进度,减少养护的难度,线路设备迅速达到提升;对现存的Ⅱ型混凝土轨枕进行更换,加大道床阻力,增大道床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