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运亨通

来源 :脊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z999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局的谱儿拿捏得不如以前匀称,有人这么说。细一观察,果然王局有间或性的怪异举动,让面对的属下时而惊愕不止,时而忍俊不禁,他自己却毫无警觉。
  顾及局座的面子,谁也不敢当面指点,事情就迅速地发展。导致后来局长干脆赖在家里不思政务,吵着闹着过起了他的快活日子。好在他养有一帮贴心的助理,平时都不用他搭手就各司其职地把局里那点公务摆平了,何况现在主子不在,更是要尽心尽力。
  开始王局太太以为老公只是身心疲惫,休息几日就可恢复状态。哪想在家没了约束,王局由着性子痴迷上了动画片,倒腾起儿子都不感兴趣了的那些小玩意儿,还扯起标准的男中音,唱的却是早年的儿歌,把个奢华的小窝整得乌烟瘴气,四邻八舍都不得安宁。顿顿都吵着要大餐;晚上少有活动,则把旺盛的精力全撒在老婆身上。看着丑态百出的老公,局长太太又惊又疑。毕竟一局之长,形象至关重要,因此对老公这突兀的变化就不想声张。但自己还有班要“坐”,只好叫局长老娘过来陪伴几天,看看有无起色,再作打算。
  局长老娘进门看到儿子身强体壮却傻瘥傻瘥的,大惊失色。一声凄楚的“儿啊”唤得王局蹦蹦跳跳向母亲扑来,那猛烈的亲热差点儿将老太婆整到地上。久别的母子格外亲近,王局像跟屁虫一样黏在老太婆周围,事事依赖着老娘,连上厕所都要她递草纸提裤子,晚上睡觉把老婆都凉在了一边。
  这时的局长太太才感到事态的严重,哪里还敢耽误?当机立断,婆媳俩打的将局长带到全市最有名的“庸人医院”。不笨的局长太太给他高价抢了一个脑内科的专家门诊,她想应该是脑子有病了。
  医生问清了来龙去脉,说这病得先住下观察一段再说。局长太太哪里受得了煎熬?明事理地拉开坤包掏出一沓钱递过去,那位很像专家的医生拉开抽屉翻找着什么,局长太太灵巧的手趁机塞了进去。老专家就表现出极为难的样子挤弄着镜片后面的小眼睛说:“至少也得找平时接触最近的人了解一下。”局长太太说我还不够近吗?专家说你只能证明一方面。没法,面子没有命重要,还得打电话找单位。
  不一会儿就到了两男一女。一个是局长的决策助理,一个是外交助理,女的则是内勤秘书,都是能独挡一面为局长代言的人。专家与他们一阵长谈后扔掉手中玩弄的笔头,胸有成竹地宣布这病不用治了。局长太太及老太婆如遭雷击般往地上瘫去,一帮子人赶忙扶住。只听专家还有话说:“这是一例罕见而典型的器官退化症。病因就是平时帮他干事的人太多,生理器官长期闲置,导致退化到现在这个样子,只有及时作恢复性训练,才能控制并促使器官还原。”
  “那他怎么消化功能和嗓音还有与女……女人生活方面都很强盛呢?”恢复神志的局长太太为了老公能尽快还原,也顾不得羞了,抖出了局长完好的那点老底。
  专家斜视了面前的一干人,推了下眼镜娓娓道来:“那是因为局长平时没啥事做,整天只顾吃喝玩乐,还有……找女人,所以这些器官不但没退化,反而超常地强健。要是这几方面都请了助理,也会退化的。”
  局长太太羞愧难当,但为了治老公的病,还得请教专家。
  “送他去上小学一年级重新开始吧。”“庸人医院”的老专家最后给王局开了“处方”。
  就这样,王局暂时放下局长,成了一年级的学生。虽是少儿的智商,却顶着个硕大的身躯,入校即受班主任的器重,委以班长的职务,镇唬那些调皮的孩子。据说,效果还相当不错。
其他文献
寻不见周大炮,我在两年前工作过的厂子门口碰运气——希望遇上某个熟人,打听到周大炮现在的住处或是联系方式。好久见不到人,我无奈地看着厂门发呆。此时,天如一块浸满浓墨的幕布,严严实实地罩在头顶,路灯慵懒昏暗,厂门门楣低垂,围墙上杂草往下伸展,像垂着脑袋趴着脚昏睡的狗,进厂门几步处,竖着一板墙,墙宽明显超过厂门,不折不扣地挡住门外的视线,墙上安全生产几个红色大字隐约可见。我忍不住笑了起来,为我想起了一个
期刊
爷爷毛泽潮在家人中年纪最大,资格最老,早年参加工作,人人都称他“老革命”。年过十七,别离花城,舍弃豪门,投奔“东三支”,筹粮“迎解”,入江北公学,一九四九年加入新民主义青年团,在农村搞民主革命,减租减息,反霸建政,后投奔四野战军,当上了文艺宣传兵,以笔为枪,歌声当弹,后又进入粤北深山老林剿匪,为民除害,立过三等功。正当风华正茂时,他带病转业了。随后,他投身文教事业,跋山涉水,爱岗敬业二十余年。文革
期刊
1    脏。地面上汪着一层油腻,油腻上沾着一层泥土,泥土上踩着无数肮脏的脚印,脚印的周围,团团的白色餐巾纸像撒了满地的雪片。鼻头冻得通红的老头儿吸溜一下鼻子,一串鼻涕就落在胡须上,他忙用手去揩。有人喊,来碗碎面,要快呀。老头忙应道:来啦。手在衣摆上蹭了蹭,就去抓面。餐桌上拢着火盆,火盆里灰尘飘飞。灰尘落进啤酒杯里,被一个矮个子喝了下去,就喝醉了。矮个子本想向同伙显摆一下酒量,无奈胃已憋得涨痛难忍
期刊
铁与铁的光芒    风中疾走的鸟鸣,啄亮   起伏的稻秆儿   轰隆隆的柴油机声,在   副司钻的手中   鼓涨生命的马达     手提钻头的人   披着阳光,踩着黑土,一步   一个脚窝   在铁与铁的光芒上   对接折不断的豪情     那是一种怎样的幸福   谈恋爱的小高   透过二层平台的栏杆   远远看见两只田鼠   在草甸子上欢快生儿育女     二层平台    口衔阳光的鹰,在云朵中
期刊
亮是我打工路上认识的一位要好的朋友,我们在一起共事有好几年时光。异乡漂泊多年,每每看着一对对情侣满脸甜蜜地从自己面前擦身而过,频繁地进出那些狂歌乱舞的酒吧,灯红酒绿的场所,以及许下花前月下的誓言,再想想自己仍单身一人漫无目的地踟蹰,心中便有些黯然神伤。思忖家乡父母的来信和电话,精神的支柱几乎坍塌。“出门打工就是为了赚钱,赚钱就是为了修房娶媳妇,如村里的张某某和王某某比你小都结婚了,孩子都有一岁了,
期刊
师傅的锤声    从一串露珠进入师傅的锤声  进入工厂里最通俗的方言  从日升到日落  闲着的功夫就一支烟     师傅用他茂盛的锤声  汗里织呵雨里编  只要锤声一停  镰刀月便收割妻儿弯弯的挂牵     锤声是师傅整理钢铁的资历  语气坚硬 力量地穿越车间  跃上高高的烟囱  喷吐丝丝缕缕成熟的雾和烟    天天是丰收的生日    无论下雨和不下雨  无论昼夜和寒暑  蕴藏力量的车间  天天是
期刊
煤,从我身边再黑下来    煤,从我身边再黑下来  黑成森林,黑成巨大的云海  这是谁臂弯里的婴儿?比黄金还要珍贵的矿产  突兀着,蜷缩着,紧紧抱着自己  在地下更深处,摩擦着谁的身子?    钻机、采煤机轰鸣,小煤车在络绎进出  我们臂膀裸露,举着隆起的肌肉  黑的煤看见了和它一样黑的脸庞  看见了我们内心燃烧的灯和火焰    如果再慢下来,如果再把额头的探灯  照得更通亮一些,它的脉络  像我
期刊
毛馆长打电话告诉我,他要出一本书,想让我写几句话。  对于他的写作,我心里是有些说不清的感觉的,但我又很愿意为他写一点这方面的文字。  准确地说,是为“毛馆长”这个人。  毛馆长当然是姓毛,馆长是个职务。我从认识他以来就喊毛馆长,一辈子到现在,“毛馆长”三个字,已经是我心里一份永久的亲切,一份永久的敬重,一份永久的收藏。  打小就认识他。认识他的时候是在文化大革命中,是满爹安鹏翔带我到新化县图书馆
期刊
一    平原县县城的名气不在这座城市,而在这座城市的一条街,这条街名叫长宁街。长宁街是平原县城的一条老街,它的历史可以跟这座小城相提并论,人们说,因为有了这条街,才慢慢有了这座城市。  长宁街长不足千米,宽不过五丈,却是非同一般的热闹和繁荣。除了一家紧挨一家的商家店铺,街两旁还生出了多少条小巷,这些小巷也是一家紧挨一家的商家店铺。如果把长宁街比做一条血管,这些小巷就是这条血管上的小毛细血管,生意
期刊
当他们走后,工业区安静下来  工棚安静下来,高声大叫的乡音  安静了下来,遗留的烟灰被风吹散  酒瓶像过时的炸弹东倒西歪  当我清点好简单的行李  手握刀片一样的车票,猛然发现  那些烟蒂,多么像子弹啊    我看到沉重的厂门关住了黄昏  窥视多时的蜘蛛抢占地盘  让磨损的机器和磨亮的椅子疗伤去吧  让坟墓一样的成品、本成品和次品  发出回光返照的磷火吧  燃烧的已成灰烬,流淌的汗水已经挥发  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