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国际化经营战略,罗兰·贝格公司调查了50家中国领先企业,并对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了深度访谈。调查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海外运营的起因和目的、在哪里扩张——区位的选择、如何扩张——投资环节和方式的选择。
在调查对象中,有72%的被访者已有海外经营项目,另有18%正在计划进行海外经营,只有10%目前尚无任何海外经营的打算。显而易见,中国企业走出去已是大势所趋,我们对这些领先企业的调研对广大中国企业也愈发具有借鉴意义。
海外扩张的动机在于内部因素
对于进行海外经营的时机,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回答说:当需要的时候。在公司战略领域,生存的紧迫性是对外扩张的最核心动力。
调查结果显示,45%的企业认为发达国家是投资的首选地,而也有38%的受访企业认为应优先投向发展中国家。而在这今后一至二年的投资打算中,这一比例几乎保持不变。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投资所受到的不同的驱动因素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对北美、欧洲、日本以及韩国投资的企业主要是为了获取先进技术或通过高利润率扩大销售额。这类企业以高科技企业和直接面向消费者的企业为主。
而在发展中地区(南美、南亚、东南亚、独联体/东欧),中国企业的投资主要是为了确保原材料供应和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这些企业对自然资源较为依赖,主要集中在能源、原材料以及材料加工行业。这类投资虽然数量较少,但一旦投资,数额往往相对较大。
调查发现:相比欧洲市场,北美仍将是投资首选地。在众多发达国家中,北美市场仍然是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目的地,20%的受访企业表示他们会首先选择北美,而且这种趋势在短期内也不会改变,23%的受访企业表示在下一轮投资热潮中北美仍将会是首选。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认为欧洲是投资首选地的企业数量将有所下降(从18%下降到15%)。
调查发现:投资香港/澳门的热情正在逐步减弱。在改革开放早期(1978年到90年代中期),香港一直是大陆联系外部世界的纽带,因此成为中国企业海外经营的重要地区。通过在香港投资,中国企业可以利用香港发达的资本市场,利用香港在商品贸易、金融及咨询等服务贸易方面的中介优势。
但随着中国内地开始发展自己的资本市场和中介服务网络,香港独特优势的吸引力正在被削弱。与此同时,通过设在香港的分支机构更加便利地赚取或获取外汇的时代也已过去。因此,中国领先企业对投资香港的兴趣也逐步减弱。目前,还有9%的中国领先企业认为香港/澳门是对外投资理想的目的地,而仅有3%的受访企业表示将来会把香港/澳门作为对外投资的首选地。
投资东南亚的热情稳定
与香港/澳门市场不同,有相当数量的中国领先企业(14.3%)认为东南亚是他们对外投资的首选地,并且将来这一比例也不会有显著的变化(13%)。同时我们调查发现,对东南亚国家的投资热情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
由于历史以及人文的原因,在东南亚市场,中国企业在食品、中药、手工艺以及其它轻工业领域一直占有较高的份额。近期摩托车、家电等日用消费品对东南亚的出口也开始增长。
日本和韩国被中国企业忽视
调查发现:仅有8%的企业认为日本和韩国是对外投资的首选地,而在今后一到两年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调查中,将首先投向日本和韩国的企业比例更少,只有6%。这一结果可能有些令人吃惊。但如果考虑到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驱动因素,这种趋势也就可以理解了。日本和韩国自身也是资源贫乏国家,其国内市场对本国产品和国内技术又具有保护的倾向,这些因素使得日本和韩国对中国企业的吸引力大大减弱。
南亚成为海外经营的新热点
尽管中国和印度大陆之间没有源远流长的经济往来史,但随着过去20年该地区市场的放松管制和外资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领先企业已经开始注意到该地区的潜力。在当前以及将来一段时间,有10%的企业表示会首先在南亚投资。因此,可以预见与该地区的贸易和投资将会迎来一轮高潮。
对澳大利亚/新西兰投资热情减弱
从问卷结果来看,目前约有6%的中国领先企业对澳大利亚有投资兴趣,但未来这一比例仅为3%,其主要原因是目前中国对澳大利亚的投资主要以获取资源为目的,且单个项目投资金额较大(如宝钢收购澳大利亚某铁矿46%股份)。但随着资源性项目的逐渐减少,中国企业的投资正逐步向轻工及家电行业倾斜,可澳大利亚整体市场较小,其吸引力并不如其他较大国家的市场。
南美仍具有相对稳定的吸引力
与澳大利亚相同,中国企业对南美的投资也主要以获取自然资源和原材料为目的。虽然对该地区的投资企业数目较小,投资总额相对较低,但是单个项目的投资金额普遍较高。可能由于中国盯住美元的汇率,人民币在那些国家成为了强势货币。因此中国领先企业表示将扩大对该地区的投资力度。但是该地区的投资前景也将部分受到一些诸如政治和经济稳定性的综合因素的制约。
对独联体的投资热情稳中有升
中国企业对独联体/东欧的投资热情稳中有升。目前,8%的企业表示该地区是投资的首选地,至于今后的对外投资展望,有10%的企业希望在该地区进行投资。
由于独联体地区劳动力成本较低、劳动者教育程度较高以及购买力日渐增长,该地区还有望成为中国制造企业对外投资的上佳选择。目前,这些国家正在吸收来自中国轻工业的对外投资,涉及诸如电子产品、日用品等行业。未来,中国对该地区的投资将很有可能逐步以获取和扩大市场份额为目的。
扩张方式以新建和战略联盟为主
和其它企业一样,中国企业可以选择的投资方式无非是:兼并收购、战略联盟或“绿地”投资,也即新建企业。
从本次调研结果来看,中国领先企业进行海外经营时主要采取新建的进入方式在三种方式中所占比例高达48%,其次是战略联盟方式占39%,收购兼并排在最后仅为13%。中国企业海外拓展方式主要为新建,这是因为相对资本运作,中国企业对生产经营的管理能力更有把握。
但对企业来说,新建的方式也具有局限性:一是建设周期长、收效慢;二是经营风险大;
三是新建企业知名度低,起步阶段的业务开展非常困难。
所以说,战略联盟不失为一种快速实现海外经营目标的有效方式。而国外企业较多运用的收购兼并等资本运营手段虽然已经出现,但总体来看还较少被中国领先企业采用。原因在于尽管并购的方式有利于企业加快其海外经营的进程,但是对中国领先企业来说,虽然规模及经营在国内领先,但要一次拿出巨额的购并资金也并非易事,加之目前国内金融市场融资渠道还不十分畅通,利用外部资金实现并购较为困难。此外,获得收购外资许可的漫长的审批过程也是制约因素之一。
所以说,目前实施大规模并购的时机尚未成熟。同时我们也发现,目前以兼并收购方式扩张的还主要集中在高科技企业以及能源和原材料领域。
罗兰·贝格预测,随着中国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深入以及对外汇管制的逐步放松,实施跨国并购的企业数量、并购涉及金额及复杂程度必将步入一个新的台阶。
选择通过新建企业方式扩张的中国领先企业一般是与外方合资,而不是设立独资企业.但就大多数领先企业的现状而言,初期采用合资方式更为适宜。
调查显示选择在采购环节实施海外经营的企业占20%,在采购环节实施海外经营,国内领先企业一方面可以获得高质量原材料和半成品的稳定供应,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全球采购,降低产品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
由于中国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和生产能力,因此仅有16%的企业选择在生产环节实施海外经营,并且进行海外生产的主要目的多为规避贸易壁垒而非降低生产成本。
而在研发领域,目前选择实施海外经营的比例为16%,罗兰·贝格认为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必然会对应用科学技术提出更高的需求,随着中国领先企业资金实力的增强,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或者直接购买相应先进技术的企业的比例也有望上升。
在调查对象中,有72%的被访者已有海外经营项目,另有18%正在计划进行海外经营,只有10%目前尚无任何海外经营的打算。显而易见,中国企业走出去已是大势所趋,我们对这些领先企业的调研对广大中国企业也愈发具有借鉴意义。
海外扩张的动机在于内部因素
对于进行海外经营的时机,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回答说:当需要的时候。在公司战略领域,生存的紧迫性是对外扩张的最核心动力。
调查结果显示,45%的企业认为发达国家是投资的首选地,而也有38%的受访企业认为应优先投向发展中国家。而在这今后一至二年的投资打算中,这一比例几乎保持不变。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投资所受到的不同的驱动因素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对北美、欧洲、日本以及韩国投资的企业主要是为了获取先进技术或通过高利润率扩大销售额。这类企业以高科技企业和直接面向消费者的企业为主。
而在发展中地区(南美、南亚、东南亚、独联体/东欧),中国企业的投资主要是为了确保原材料供应和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这些企业对自然资源较为依赖,主要集中在能源、原材料以及材料加工行业。这类投资虽然数量较少,但一旦投资,数额往往相对较大。
调查发现:相比欧洲市场,北美仍将是投资首选地。在众多发达国家中,北美市场仍然是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目的地,20%的受访企业表示他们会首先选择北美,而且这种趋势在短期内也不会改变,23%的受访企业表示在下一轮投资热潮中北美仍将会是首选。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认为欧洲是投资首选地的企业数量将有所下降(从18%下降到15%)。
调查发现:投资香港/澳门的热情正在逐步减弱。在改革开放早期(1978年到90年代中期),香港一直是大陆联系外部世界的纽带,因此成为中国企业海外经营的重要地区。通过在香港投资,中国企业可以利用香港发达的资本市场,利用香港在商品贸易、金融及咨询等服务贸易方面的中介优势。
但随着中国内地开始发展自己的资本市场和中介服务网络,香港独特优势的吸引力正在被削弱。与此同时,通过设在香港的分支机构更加便利地赚取或获取外汇的时代也已过去。因此,中国领先企业对投资香港的兴趣也逐步减弱。目前,还有9%的中国领先企业认为香港/澳门是对外投资理想的目的地,而仅有3%的受访企业表示将来会把香港/澳门作为对外投资的首选地。
投资东南亚的热情稳定
与香港/澳门市场不同,有相当数量的中国领先企业(14.3%)认为东南亚是他们对外投资的首选地,并且将来这一比例也不会有显著的变化(13%)。同时我们调查发现,对东南亚国家的投资热情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
由于历史以及人文的原因,在东南亚市场,中国企业在食品、中药、手工艺以及其它轻工业领域一直占有较高的份额。近期摩托车、家电等日用消费品对东南亚的出口也开始增长。
日本和韩国被中国企业忽视
调查发现:仅有8%的企业认为日本和韩国是对外投资的首选地,而在今后一到两年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调查中,将首先投向日本和韩国的企业比例更少,只有6%。这一结果可能有些令人吃惊。但如果考虑到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驱动因素,这种趋势也就可以理解了。日本和韩国自身也是资源贫乏国家,其国内市场对本国产品和国内技术又具有保护的倾向,这些因素使得日本和韩国对中国企业的吸引力大大减弱。
南亚成为海外经营的新热点
尽管中国和印度大陆之间没有源远流长的经济往来史,但随着过去20年该地区市场的放松管制和外资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领先企业已经开始注意到该地区的潜力。在当前以及将来一段时间,有10%的企业表示会首先在南亚投资。因此,可以预见与该地区的贸易和投资将会迎来一轮高潮。
对澳大利亚/新西兰投资热情减弱
从问卷结果来看,目前约有6%的中国领先企业对澳大利亚有投资兴趣,但未来这一比例仅为3%,其主要原因是目前中国对澳大利亚的投资主要以获取资源为目的,且单个项目投资金额较大(如宝钢收购澳大利亚某铁矿46%股份)。但随着资源性项目的逐渐减少,中国企业的投资正逐步向轻工及家电行业倾斜,可澳大利亚整体市场较小,其吸引力并不如其他较大国家的市场。
南美仍具有相对稳定的吸引力
与澳大利亚相同,中国企业对南美的投资也主要以获取自然资源和原材料为目的。虽然对该地区的投资企业数目较小,投资总额相对较低,但是单个项目的投资金额普遍较高。可能由于中国盯住美元的汇率,人民币在那些国家成为了强势货币。因此中国领先企业表示将扩大对该地区的投资力度。但是该地区的投资前景也将部分受到一些诸如政治和经济稳定性的综合因素的制约。
对独联体的投资热情稳中有升
中国企业对独联体/东欧的投资热情稳中有升。目前,8%的企业表示该地区是投资的首选地,至于今后的对外投资展望,有10%的企业希望在该地区进行投资。
由于独联体地区劳动力成本较低、劳动者教育程度较高以及购买力日渐增长,该地区还有望成为中国制造企业对外投资的上佳选择。目前,这些国家正在吸收来自中国轻工业的对外投资,涉及诸如电子产品、日用品等行业。未来,中国对该地区的投资将很有可能逐步以获取和扩大市场份额为目的。
扩张方式以新建和战略联盟为主
和其它企业一样,中国企业可以选择的投资方式无非是:兼并收购、战略联盟或“绿地”投资,也即新建企业。
从本次调研结果来看,中国领先企业进行海外经营时主要采取新建的进入方式在三种方式中所占比例高达48%,其次是战略联盟方式占39%,收购兼并排在最后仅为13%。中国企业海外拓展方式主要为新建,这是因为相对资本运作,中国企业对生产经营的管理能力更有把握。
但对企业来说,新建的方式也具有局限性:一是建设周期长、收效慢;二是经营风险大;
三是新建企业知名度低,起步阶段的业务开展非常困难。
所以说,战略联盟不失为一种快速实现海外经营目标的有效方式。而国外企业较多运用的收购兼并等资本运营手段虽然已经出现,但总体来看还较少被中国领先企业采用。原因在于尽管并购的方式有利于企业加快其海外经营的进程,但是对中国领先企业来说,虽然规模及经营在国内领先,但要一次拿出巨额的购并资金也并非易事,加之目前国内金融市场融资渠道还不十分畅通,利用外部资金实现并购较为困难。此外,获得收购外资许可的漫长的审批过程也是制约因素之一。
所以说,目前实施大规模并购的时机尚未成熟。同时我们也发现,目前以兼并收购方式扩张的还主要集中在高科技企业以及能源和原材料领域。
罗兰·贝格预测,随着中国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深入以及对外汇管制的逐步放松,实施跨国并购的企业数量、并购涉及金额及复杂程度必将步入一个新的台阶。
选择通过新建企业方式扩张的中国领先企业一般是与外方合资,而不是设立独资企业.但就大多数领先企业的现状而言,初期采用合资方式更为适宜。
调查显示选择在采购环节实施海外经营的企业占20%,在采购环节实施海外经营,国内领先企业一方面可以获得高质量原材料和半成品的稳定供应,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全球采购,降低产品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
由于中国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和生产能力,因此仅有16%的企业选择在生产环节实施海外经营,并且进行海外生产的主要目的多为规避贸易壁垒而非降低生产成本。
而在研发领域,目前选择实施海外经营的比例为16%,罗兰·贝格认为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必然会对应用科学技术提出更高的需求,随着中国领先企业资金实力的增强,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或者直接购买相应先进技术的企业的比例也有望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