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比较2013年和2018年发布的两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分析当前国家对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及培养模式的新要求。同时结合作者近些年的教学实践及思考,从课程定位、教学目的、教学要求、课程模块和教学思路与方法等几个方面对面向“卓越计划”的网络舆情课程建设进行探索,以期为该课程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网络舆情;课程建设;卓越计划;新闻传播教育
一、引言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崛起以后,网络舆情对社会的影响不断加深,互联网作为舆论主阵地的地位得到确立,网络舆情在实践和研究领域都受到了极大关注。网络舆情分析师成为一门新兴职业,2013年人社部将其正式纳入了职业培训序列,参加培训并考试合格者可以获得人社部颁发的人社部CETTIC证书——《网络舆情分析师职业培训合格证》,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该领域旺盛的人才需求。在激增的社会需求以及研究对教学的反哺作用之下,一些高校陆续开设了网络舆情课程,讲授相关的理论和实务,其中有着不同的取向和定位。从目前的相关教材和笔者所掌握的资料来看,这门课程的教学实践仍然处于探索期,教学的侧重点也有所差异,有的学校近一两年才刚开设这门课程。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从2012年春季学期开始开设该课程,迄今已有七年的时间,作为该课程的任课教师,笔者在这七年的授课过程中,结合国家对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要求、网络舆情发展的现实走向、教学实践中的思考以及自己的相关科研探索,不断调整授课的内容和方式,促进学生的参与,将知识和技能融于互动之中,激发学生的思考,在模拟实战中锻炼学生的能力,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借此机会做系统梳理,并尝试提出今后的改革路径。
人才培养需要面向国家和社会的需求。课程建设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必须以现实人才需求为导向来展开。要准确把握网络舆情课程的建设路径和方向,其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都是当前国家和社会对新闻传播人才的要求。从教育部和中宣部联合发布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计划》中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当前国家需要什么樣的新闻传播人才,从2013年到2018年,可以看到国家对新闻传播人才要求的变与不变,而在变与不变之中,我们就可以分析在课程建设中哪些需要改革和创新。
本文结合《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计划》以及笔者近些年在网络舆情教学工作上的观察与实践,对面向“卓越计划”的网络舆情课程建设进行了探索,以期为该课程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二、从1.0到2.0 :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2013年6月,教育部和中宣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卓越计划1.0),提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2018年10月,教育部和中宣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 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以下简称卓越计划2.0)。与1.0版本相比,2.0版本对人才培养有了更高的要求,对改革任务和举措有更为明确的部署。通过对卓越计划2.0和1.0版本的比较,可洞悉国家对于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这可以作为课程改革的依据。
卓越计划2.0对于新闻传播人才要求全面升级,对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界定更为具体和全面,原先在1.0中仅限于对试点高校提出的人才要求,现在被扩展为面向全国新闻院校。
在卓越计划1.0中,对新闻传播人才的总体要求是“政治立场坚定、业务能力精良、作风素质过硬”,虽然在文件中也提到了培养“全媒体业务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但是当时这样的要求只是面向选定的30所高校,在这30所高校建设应用型、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方面,也主要面向选定的10所高校。而到了卓越计划2.0,对新闻传播人才的总体要求是“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和行业创新发展,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①由此可见,在当前环境下,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必须具备以下素质:一是要立足本土,心系国家和人民,要有“为党为国为人民的深厚情怀和担当意识”,这是最根本的出发点;二是要有国际视野,了解国际新闻传播实践前沿,能够适应跨文化传播环境,能够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三是专业技能适应媒介深度融合发展的需要;四是专业素质过硬的同时精通某一领域,能够对该领域做专业精深的报道,成为复合型专家型人才。尤其是在碎片化信息泛滥、机器人写作兴起的时代,熟悉某个领域且能做有深度的报道反而显出其可贵性,这已经成为了新闻人体现自身价值的重要凭据。
人才要求的全面升级要求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不能单纯沿袭传统的培养模式,必须适应当前媒介发展环境和国家社会发展需要,有实质性的改革。具体应当如何改革,卓越计划2.0里指出了方向和要求:
在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方面,卓越计划2.0提出了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尤其是“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首要任务”,深入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二是打造新闻传播人才德育新模式,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专业知识教育“三位一体”新闻传播育人体系,强化国情教育,强化实践育人。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新闻传播课程的教学中,必须始终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道德伦理贯穿其中,在教授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引领学生的思想。②
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方面,提出了以下两点要求:一是跨学科、跨专业、跨院系的交叉融合。二是要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组织形式,要融入媒介发展的新动态、新趋势,运用文图声光电多种形式,采用案例式、现场式、任务型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并要求要用好校内外的媒体实习实践平台。③
卓越计划2.0所提出的人才以及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给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网络舆情课程建设即以此为依据展开。 三、以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为导向的网络舆情课程建设
(一)课程定位
网络舆情是由个人以及各种社会群体所构成的公众,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现实中,在互联网这一特定空间内,对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持有的意见、情绪、态度、意愿和信念的总和。④网民是网络舆情的主体,媒体、网络意见领袖以及政府、企业等机构是网络舆情发展的动力。因此与网络舆情相关的群体或组织是广泛而多元的,这也要求对这门课的定位应该多层面来考虑。
1.通识层面:网民视角下的舆情素养培养
大学生作为互联网上最活跃的群体之一,他们最容易受到网络舆情的影响,同时他们通过各种形式的网络参与也在影响着舆情的发展。大学生网民在网络舆情的产生和演化中能否发挥积极的作用,这取决于其是否能够科学地认识舆情、评价舆情,理性地参与网络公共讨论。应该说,舆情素养已经是当前网民上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因此切实提高学生的舆情素养,引导学生科学理性地认识网络舆情,这是这门课程的最基本的任务。
2.专业层面:专业舆情人才视角下的舆情分析处置能力的培养
在解决基本问题的基础上,还应当考虑这门课程作为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对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技能的培养。从这一点出发我们需要考虑作为专业人才需要哪些与舆情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当网络舆情对于机构声誉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时,这方面的人才需求正在不断攀升,各级党政机构宣传和网络信息管理工作、企业的品牌和危机管理工作、各类机构的社交媒体官方账号管理工作都迫切需要具有舆情监测分析能力和舆情处置能力的人才。因此结合现实需求,网络舆情课程应重点培养学生的舆情监测分析能力和舆情处置危机应对能力,这是学生新闻传播业务综合能力的延伸。
(二)教学目的
以此课程定位为出发点,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网络舆情传播规律和社会影响,理解各主体在网络舆情传播中的作用与责任,对热点事件有理性的认识,用正确的价值观来看待网络热点事件,同时掌握輿情监测和分析技能,网络情境下的公众沟通技能,危机情境下的网络舆情处置技能。
(三)教学要求
结合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要求,这门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思想上,心系国家和人民,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站在以人为本的立场来分析和处置舆情;第二,要有国际视野,了解当前舆情研究的国际前沿,同时了解舆情的跨国传播和国际影响;第三,掌握舆情监测分析与应对技能,理解舆情传播规律,综合运用新闻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来解读网络舆情,能够较为专业地分析舆情数据,从而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舆情处置方案,能够撰写舆情分析报告,在舆情应对模拟演练中能够熟练运用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四)课程模块
课程包含理论和实操两大模块,下面详细介绍两大模块的具体构成。
1.理论模块
理论模块主要结合新闻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和政治学相关理论讲授网络舆情的基本原理和内在规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网络舆情的内涵和研究视角;第二,网络舆情产生的社会背景;第三,网络舆情传播规律;第四,网络舆情的监测、预警与研判;第五,网络舆情处置的基本内涵、原则和策略。
2.实操模块
实操模块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舆情监测分析、舆情报告撰写以及舆情处置,这三个部分的内容在讲授理论的同时需要进行相应的实操演练。为此,本课程设置了如下两个实操演练的环节:
一是一周舆情播报,即每周由一组学生梳理上一周的网络舆情热点,运用所学的监测方法搜集数据,对其中一个重点议题的舆情做详细深入的分析,在分析其目前舆情传播现状的基础上,对该议题的舆情发展做出基本的研判,同时提出舆情应对建议。如果该议题已经进入了舆情消退期,相关应对处置告一段落,那么学生则需要复盘,指出其中处置不当之处,并给出改善的建议,一周舆情播报最后要求学生形成舆情分析报告,作为课程考核的重要内容。如此,学生的舆情监测分析能力、舆情报告撰写能力以及舆情处置能力也就在实操中得到了锻炼。此外,将新近的舆情事件引入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他们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度,也增加学生对课堂的期待感。
二是模拟新闻发布会。本课程还组织了模拟新闻发布会,给学生设置具体的网络舆情危机事件情境,要求学生根据这一情境举行模拟新闻发布会。一组学生作为新闻发布会的组织方,而其他学生则作为记者现场提问。由于新闻发布会是舆情处置中经常采用的沟通方式,因此本课程将模拟新闻发布会作为重点实操环节,要求学生在环境布置、着装、流程等方面接近实际的新闻发布会现场,以营造出接近真实的氛围,考察学生在特定情境压力之下的舆情应对能力。各组的模拟新闻发布会结束以后,首先是学生点评,然后才是教师总结点评。学生点评包括了自我点评和他人点评,鼓励学生自行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这一环节往往讨论热烈,学生的参与度很高,比如在回答记者的某一个问题时,到底怎样的回应方式更好,有时存在不同的意见,在这种意见的交锋中,可以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最后教师再结合学生的表现和发言,总结点评,而这个时候学生对知识的领悟就更加透彻。
(五)教学思路和方法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达到教学要求,更确切地说,如何将“卓越计划”中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贯彻到教学实践当中,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是在课程建设中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在此,本文提出以下思路与方法:
一是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贯穿课程始终。引导学生基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观点和立场来理解和应对网络舆情,尤其是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当下的新发展——习近平关于新闻舆论的重要论述引入课堂,结合习近平关于新闻舆论的重要论述来阐释当前的网络舆情现象。 二是用案例搭建理论和实践的桥梁。对于本科生课堂,可采用理论讲授和案例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在讲授网络舆情相关理论的同时,辅以案例,尤其是运用案例中的争议点或冲突点,激发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站在网民、当事方、媒体等不同立场来分析问题,促进学生对理论的掌握,同时也加深学生对现实网络舆情的理解,有助于其舆情素养的提升。对于研究生课堂在舆情处置的教学上,可借鉴商学院案例教学的模式,将理论知识隐于案例之中,案例中按事件的发展设置多个问题点,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实现知识的获取。
三是用国际案例打开学生视野。近些年网络舆情呈现出国际传播的趋势,一方面,国际上的一些舆情热点议题通过媒体和网民的传播,进入到国内社交媒体当中,也成为了国内互联网舆论场中的热点,并产生了较大社会影响,比如Me Too运动;另一方面,国内的一些舆情热点议题也在国际上产生影响,比如基因编辑婴儿事件,此外,还出现了“帝吧出征”这样的中国网民集结到国际社交媒体平台拥护祖国、反击台独分子的事件。可见本土的网络舆论场并不是一个封闭流通的场域,它与国际舆论场之间存在着互动的关系。本课程通过引入舆情的国际传播案例,打开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在全球化的视野中看待网络舆情。
四是突出实操,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增加实操模块的考核比重。实操是检验学生是否能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它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内化运用能力以及对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因此加大实操模块的考核比重在这门课程中十分有必要。但前提是,必须有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为此,本课程根据两个实操环节的不同要求,制定有针对性的考核标准,比如一周舆情播报,重点考察其是否能够采用舆情监测工具获取不同渠道的舆情数据并进行科学的整理,对过去一周的舆情热点梳理是否全面,是否能够结合相关理论对重点议题做出准确而全面的研判分析,提出的輿情处置方案是否有针对性可行性,舆情报告的撰写是否符合要求等。对模拟新闻发布会的考核,包含了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两部分,引导学生站在媒体和公众的立场来评价台上“新闻发言人”的表现,如此更能够让学生理解舆情应对的内在逻辑和要求。
五是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协同教学。网络舆情这门课以新闻传播理论为基础,但是也涉及了其他多个学科。网络舆情既是一个多个学科共同关注推进的研究领域,同时也是一个当下备受重视的业务领域。因此从夯实基础,贴近实践,提升教学效果的角度来讲,打造一个由业界和学界专家、文科和理科教师组成的协同教学小组,是一个理想的选择。具体可以是,邀请舆情一线工作的业界专家、校内从事网络数据挖掘科研与教学工作的教师以及思想政治、社会学领域的教师协同教学,围绕特定主题,参与知识讲授、研讨或者模拟演练点评等环节。
六是推进案例库的建设。案例是网络舆情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建设完善案例库,对于丰富教学资源有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这也是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路径。往往一个好的案例的开发,背后有着教师对于该案例以及相应知识点的准确把握,从案例及切入点的选择、案例材料的取舍、讨论点的设置到如何在课堂中组织案例的讨论,都需要教师有深入的思考和沉淀。这里面既可以将一个比较复杂的舆情案例贯穿于各部分的理论讲解当中,也可以是根据讲授的内容,选择在这方面具有典型性的案例来重点讲解。在案例库的建设上,借助我校与吉林省委宣传部共建,推出部校共建新闻学院教学参考丛书的契机,编制了舆情案例教学参考书《危机之间》。根据近几年的舆情教学实践,该书遴选了十个具有代表性的舆情案例,在还原事件全貌的同时辅以点评和建议,剖析舆情危机传播的规律和舆情处置的得失。案例覆盖了危机舆情的主要发生领域,同时突出了地域性,选择了四个东北地区的案例,其中两个为吉林省内案例。事实证明,省内案例的开发对于促进教学和实践的对话合作大有裨益。
七是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参与舆情实践。比如学生自己的微信群、学生加入的公众号或者校园媒体等,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这些平台自身面临的舆情问题进行舆情分析、对这类平台进行舆情的诊断、预警和危机评估等。
四、结语
网络舆情的传播形态和发展趋势受到技术、资本和政策的影响。网络舆论场的主阵地在不断发生变化,从论坛、到微博,再到微信,技术所设定的平台规则各不相同,这也导致了不同平台上的舆情传播特征有着明显的差异,此外,资本和政策的影响,也会对舆情传播主体、传播动力等舆情要素产生影响,因此网络舆情课程的内容需要及时更新,立足前沿,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方能保证课程建设能够符合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要求。
注释:
①②③《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育部官网,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10/t20181017_351893.html?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2018年10月8日。
④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1—52页。
(作者系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副教授)
【特约编辑:吴婧;责任编辑:陈小希】
【关键词】网络舆情;课程建设;卓越计划;新闻传播教育
一、引言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崛起以后,网络舆情对社会的影响不断加深,互联网作为舆论主阵地的地位得到确立,网络舆情在实践和研究领域都受到了极大关注。网络舆情分析师成为一门新兴职业,2013年人社部将其正式纳入了职业培训序列,参加培训并考试合格者可以获得人社部颁发的人社部CETTIC证书——《网络舆情分析师职业培训合格证》,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该领域旺盛的人才需求。在激增的社会需求以及研究对教学的反哺作用之下,一些高校陆续开设了网络舆情课程,讲授相关的理论和实务,其中有着不同的取向和定位。从目前的相关教材和笔者所掌握的资料来看,这门课程的教学实践仍然处于探索期,教学的侧重点也有所差异,有的学校近一两年才刚开设这门课程。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从2012年春季学期开始开设该课程,迄今已有七年的时间,作为该课程的任课教师,笔者在这七年的授课过程中,结合国家对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要求、网络舆情发展的现实走向、教学实践中的思考以及自己的相关科研探索,不断调整授课的内容和方式,促进学生的参与,将知识和技能融于互动之中,激发学生的思考,在模拟实战中锻炼学生的能力,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借此机会做系统梳理,并尝试提出今后的改革路径。
人才培养需要面向国家和社会的需求。课程建设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必须以现实人才需求为导向来展开。要准确把握网络舆情课程的建设路径和方向,其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都是当前国家和社会对新闻传播人才的要求。从教育部和中宣部联合发布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计划》中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当前国家需要什么樣的新闻传播人才,从2013年到2018年,可以看到国家对新闻传播人才要求的变与不变,而在变与不变之中,我们就可以分析在课程建设中哪些需要改革和创新。
本文结合《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计划》以及笔者近些年在网络舆情教学工作上的观察与实践,对面向“卓越计划”的网络舆情课程建设进行了探索,以期为该课程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二、从1.0到2.0 :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2013年6月,教育部和中宣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卓越计划1.0),提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2018年10月,教育部和中宣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 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以下简称卓越计划2.0)。与1.0版本相比,2.0版本对人才培养有了更高的要求,对改革任务和举措有更为明确的部署。通过对卓越计划2.0和1.0版本的比较,可洞悉国家对于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这可以作为课程改革的依据。
卓越计划2.0对于新闻传播人才要求全面升级,对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界定更为具体和全面,原先在1.0中仅限于对试点高校提出的人才要求,现在被扩展为面向全国新闻院校。
在卓越计划1.0中,对新闻传播人才的总体要求是“政治立场坚定、业务能力精良、作风素质过硬”,虽然在文件中也提到了培养“全媒体业务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但是当时这样的要求只是面向选定的30所高校,在这30所高校建设应用型、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方面,也主要面向选定的10所高校。而到了卓越计划2.0,对新闻传播人才的总体要求是“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和行业创新发展,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①由此可见,在当前环境下,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必须具备以下素质:一是要立足本土,心系国家和人民,要有“为党为国为人民的深厚情怀和担当意识”,这是最根本的出发点;二是要有国际视野,了解国际新闻传播实践前沿,能够适应跨文化传播环境,能够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三是专业技能适应媒介深度融合发展的需要;四是专业素质过硬的同时精通某一领域,能够对该领域做专业精深的报道,成为复合型专家型人才。尤其是在碎片化信息泛滥、机器人写作兴起的时代,熟悉某个领域且能做有深度的报道反而显出其可贵性,这已经成为了新闻人体现自身价值的重要凭据。
人才要求的全面升级要求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不能单纯沿袭传统的培养模式,必须适应当前媒介发展环境和国家社会发展需要,有实质性的改革。具体应当如何改革,卓越计划2.0里指出了方向和要求:
在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方面,卓越计划2.0提出了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尤其是“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首要任务”,深入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二是打造新闻传播人才德育新模式,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专业知识教育“三位一体”新闻传播育人体系,强化国情教育,强化实践育人。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新闻传播课程的教学中,必须始终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道德伦理贯穿其中,在教授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引领学生的思想。②
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方面,提出了以下两点要求:一是跨学科、跨专业、跨院系的交叉融合。二是要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组织形式,要融入媒介发展的新动态、新趋势,运用文图声光电多种形式,采用案例式、现场式、任务型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并要求要用好校内外的媒体实习实践平台。③
卓越计划2.0所提出的人才以及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给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网络舆情课程建设即以此为依据展开。 三、以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为导向的网络舆情课程建设
(一)课程定位
网络舆情是由个人以及各种社会群体所构成的公众,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现实中,在互联网这一特定空间内,对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持有的意见、情绪、态度、意愿和信念的总和。④网民是网络舆情的主体,媒体、网络意见领袖以及政府、企业等机构是网络舆情发展的动力。因此与网络舆情相关的群体或组织是广泛而多元的,这也要求对这门课的定位应该多层面来考虑。
1.通识层面:网民视角下的舆情素养培养
大学生作为互联网上最活跃的群体之一,他们最容易受到网络舆情的影响,同时他们通过各种形式的网络参与也在影响着舆情的发展。大学生网民在网络舆情的产生和演化中能否发挥积极的作用,这取决于其是否能够科学地认识舆情、评价舆情,理性地参与网络公共讨论。应该说,舆情素养已经是当前网民上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因此切实提高学生的舆情素养,引导学生科学理性地认识网络舆情,这是这门课程的最基本的任务。
2.专业层面:专业舆情人才视角下的舆情分析处置能力的培养
在解决基本问题的基础上,还应当考虑这门课程作为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对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技能的培养。从这一点出发我们需要考虑作为专业人才需要哪些与舆情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当网络舆情对于机构声誉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时,这方面的人才需求正在不断攀升,各级党政机构宣传和网络信息管理工作、企业的品牌和危机管理工作、各类机构的社交媒体官方账号管理工作都迫切需要具有舆情监测分析能力和舆情处置能力的人才。因此结合现实需求,网络舆情课程应重点培养学生的舆情监测分析能力和舆情处置危机应对能力,这是学生新闻传播业务综合能力的延伸。
(二)教学目的
以此课程定位为出发点,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网络舆情传播规律和社会影响,理解各主体在网络舆情传播中的作用与责任,对热点事件有理性的认识,用正确的价值观来看待网络热点事件,同时掌握輿情监测和分析技能,网络情境下的公众沟通技能,危机情境下的网络舆情处置技能。
(三)教学要求
结合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要求,这门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思想上,心系国家和人民,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站在以人为本的立场来分析和处置舆情;第二,要有国际视野,了解当前舆情研究的国际前沿,同时了解舆情的跨国传播和国际影响;第三,掌握舆情监测分析与应对技能,理解舆情传播规律,综合运用新闻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来解读网络舆情,能够较为专业地分析舆情数据,从而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舆情处置方案,能够撰写舆情分析报告,在舆情应对模拟演练中能够熟练运用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四)课程模块
课程包含理论和实操两大模块,下面详细介绍两大模块的具体构成。
1.理论模块
理论模块主要结合新闻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和政治学相关理论讲授网络舆情的基本原理和内在规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网络舆情的内涵和研究视角;第二,网络舆情产生的社会背景;第三,网络舆情传播规律;第四,网络舆情的监测、预警与研判;第五,网络舆情处置的基本内涵、原则和策略。
2.实操模块
实操模块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舆情监测分析、舆情报告撰写以及舆情处置,这三个部分的内容在讲授理论的同时需要进行相应的实操演练。为此,本课程设置了如下两个实操演练的环节:
一是一周舆情播报,即每周由一组学生梳理上一周的网络舆情热点,运用所学的监测方法搜集数据,对其中一个重点议题的舆情做详细深入的分析,在分析其目前舆情传播现状的基础上,对该议题的舆情发展做出基本的研判,同时提出舆情应对建议。如果该议题已经进入了舆情消退期,相关应对处置告一段落,那么学生则需要复盘,指出其中处置不当之处,并给出改善的建议,一周舆情播报最后要求学生形成舆情分析报告,作为课程考核的重要内容。如此,学生的舆情监测分析能力、舆情报告撰写能力以及舆情处置能力也就在实操中得到了锻炼。此外,将新近的舆情事件引入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他们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度,也增加学生对课堂的期待感。
二是模拟新闻发布会。本课程还组织了模拟新闻发布会,给学生设置具体的网络舆情危机事件情境,要求学生根据这一情境举行模拟新闻发布会。一组学生作为新闻发布会的组织方,而其他学生则作为记者现场提问。由于新闻发布会是舆情处置中经常采用的沟通方式,因此本课程将模拟新闻发布会作为重点实操环节,要求学生在环境布置、着装、流程等方面接近实际的新闻发布会现场,以营造出接近真实的氛围,考察学生在特定情境压力之下的舆情应对能力。各组的模拟新闻发布会结束以后,首先是学生点评,然后才是教师总结点评。学生点评包括了自我点评和他人点评,鼓励学生自行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这一环节往往讨论热烈,学生的参与度很高,比如在回答记者的某一个问题时,到底怎样的回应方式更好,有时存在不同的意见,在这种意见的交锋中,可以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最后教师再结合学生的表现和发言,总结点评,而这个时候学生对知识的领悟就更加透彻。
(五)教学思路和方法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达到教学要求,更确切地说,如何将“卓越计划”中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贯彻到教学实践当中,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是在课程建设中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在此,本文提出以下思路与方法:
一是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贯穿课程始终。引导学生基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观点和立场来理解和应对网络舆情,尤其是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当下的新发展——习近平关于新闻舆论的重要论述引入课堂,结合习近平关于新闻舆论的重要论述来阐释当前的网络舆情现象。 二是用案例搭建理论和实践的桥梁。对于本科生课堂,可采用理论讲授和案例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在讲授网络舆情相关理论的同时,辅以案例,尤其是运用案例中的争议点或冲突点,激发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站在网民、当事方、媒体等不同立场来分析问题,促进学生对理论的掌握,同时也加深学生对现实网络舆情的理解,有助于其舆情素养的提升。对于研究生课堂在舆情处置的教学上,可借鉴商学院案例教学的模式,将理论知识隐于案例之中,案例中按事件的发展设置多个问题点,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实现知识的获取。
三是用国际案例打开学生视野。近些年网络舆情呈现出国际传播的趋势,一方面,国际上的一些舆情热点议题通过媒体和网民的传播,进入到国内社交媒体当中,也成为了国内互联网舆论场中的热点,并产生了较大社会影响,比如Me Too运动;另一方面,国内的一些舆情热点议题也在国际上产生影响,比如基因编辑婴儿事件,此外,还出现了“帝吧出征”这样的中国网民集结到国际社交媒体平台拥护祖国、反击台独分子的事件。可见本土的网络舆论场并不是一个封闭流通的场域,它与国际舆论场之间存在着互动的关系。本课程通过引入舆情的国际传播案例,打开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在全球化的视野中看待网络舆情。
四是突出实操,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增加实操模块的考核比重。实操是检验学生是否能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它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内化运用能力以及对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因此加大实操模块的考核比重在这门课程中十分有必要。但前提是,必须有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为此,本课程根据两个实操环节的不同要求,制定有针对性的考核标准,比如一周舆情播报,重点考察其是否能够采用舆情监测工具获取不同渠道的舆情数据并进行科学的整理,对过去一周的舆情热点梳理是否全面,是否能够结合相关理论对重点议题做出准确而全面的研判分析,提出的輿情处置方案是否有针对性可行性,舆情报告的撰写是否符合要求等。对模拟新闻发布会的考核,包含了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两部分,引导学生站在媒体和公众的立场来评价台上“新闻发言人”的表现,如此更能够让学生理解舆情应对的内在逻辑和要求。
五是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协同教学。网络舆情这门课以新闻传播理论为基础,但是也涉及了其他多个学科。网络舆情既是一个多个学科共同关注推进的研究领域,同时也是一个当下备受重视的业务领域。因此从夯实基础,贴近实践,提升教学效果的角度来讲,打造一个由业界和学界专家、文科和理科教师组成的协同教学小组,是一个理想的选择。具体可以是,邀请舆情一线工作的业界专家、校内从事网络数据挖掘科研与教学工作的教师以及思想政治、社会学领域的教师协同教学,围绕特定主题,参与知识讲授、研讨或者模拟演练点评等环节。
六是推进案例库的建设。案例是网络舆情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建设完善案例库,对于丰富教学资源有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这也是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路径。往往一个好的案例的开发,背后有着教师对于该案例以及相应知识点的准确把握,从案例及切入点的选择、案例材料的取舍、讨论点的设置到如何在课堂中组织案例的讨论,都需要教师有深入的思考和沉淀。这里面既可以将一个比较复杂的舆情案例贯穿于各部分的理论讲解当中,也可以是根据讲授的内容,选择在这方面具有典型性的案例来重点讲解。在案例库的建设上,借助我校与吉林省委宣传部共建,推出部校共建新闻学院教学参考丛书的契机,编制了舆情案例教学参考书《危机之间》。根据近几年的舆情教学实践,该书遴选了十个具有代表性的舆情案例,在还原事件全貌的同时辅以点评和建议,剖析舆情危机传播的规律和舆情处置的得失。案例覆盖了危机舆情的主要发生领域,同时突出了地域性,选择了四个东北地区的案例,其中两个为吉林省内案例。事实证明,省内案例的开发对于促进教学和实践的对话合作大有裨益。
七是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参与舆情实践。比如学生自己的微信群、学生加入的公众号或者校园媒体等,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这些平台自身面临的舆情问题进行舆情分析、对这类平台进行舆情的诊断、预警和危机评估等。
四、结语
网络舆情的传播形态和发展趋势受到技术、资本和政策的影响。网络舆论场的主阵地在不断发生变化,从论坛、到微博,再到微信,技术所设定的平台规则各不相同,这也导致了不同平台上的舆情传播特征有着明显的差异,此外,资本和政策的影响,也会对舆情传播主体、传播动力等舆情要素产生影响,因此网络舆情课程的内容需要及时更新,立足前沿,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方能保证课程建设能够符合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要求。
注释:
①②③《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育部官网,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10/t20181017_351893.html?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2018年10月8日。
④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1—52页。
(作者系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副教授)
【特约编辑:吴婧;责任编辑:陈小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