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黑土区坡耕地的土壤侵蚀越来越严重,严重制约了该区农业生产.本文对黑土区坡耕地的土壤侵蚀类型作了简要概述,系统总结了黑土区坡耕地土壤侵蚀的防治措施,并指出人工植被复合经营模式在未来治理黑土区坡耕地水土流失中的重要地位,为今后该区坡耕地土壤侵蚀研究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机 构】
:
鹤岗市十里河林场 黑龙江 鹤岗 154100;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5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土区坡耕地的土壤侵蚀越来越严重,严重制约了该区农业生产.本文对黑土区坡耕地的土壤侵蚀类型作了简要概述,系统总结了黑土区坡耕地土壤侵蚀的防治措施,并指出人工植被复合经营模式在未来治理黑土区坡耕地水土流失中的重要地位,为今后该区坡耕地土壤侵蚀研究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我国是农业大国,作为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必须依靠农业生产来维持人民的正常生活水平,因此,建设节水工程对农村地区至关重要.中国大部分地区农业用水困难,特别是在灌溉季节,许多地区缺水.为了保证中国农业良性发展,应该研究分析农村节水灌溉项目,并在原有的基础上保证农业生产正常发展.本文对新农村建设中的节水灌溉工程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相关建设单位提供帮助.
纤维素是自然界分布最广、含量最多的可再生性糖类资源.纤维素酶是能够专一降解纤维素的高活性生物催化剂,广泛应用于食品业、畜牧业、医药业、纺织业和生物质能源等产业.本文综述了以木质纤维素为载体的纤维素的结构,纤维素酶的来源及其降解纤维素的机理,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因素以及提高纤维素酶活性的主要方法,并对当今纤维素酶研究的问题做出分析和展望,为纤维素酶产业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随着全球环境污染问题的不断加深,环境治理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考验各国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我国环境治理中的难题在农村,而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在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之后备受关注,一时成为农村环境治理的重点.R村于2015年10月被广西壮族自治区美丽乡村广西乡村建设领导小组评为“绿色村屯”,并于2017年达到了“宜居乡村”的水平,被当地政府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典型.由此,本文选取该村作为实地考察点,分析当地人居环境治理模式取得成效的原因,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模式提供借鉴.
生态旅游成为国内旅游业发展的新热点,发展战略与空间布局是生态旅游顺利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小五台山保护区生态旅游为模板展开研究,以期为生态旅游开发者提供借鉴.
猪场粪污的处理是规模化猪场的一个难题,粪污处理不仅关系到猪场生产,也影响到环境保护工作.粪污处理需要符合生物安全要求,猪场应有雨水和污水两套排水系统,粪污走专用管道,以减少排污的压力.猪场人员经常留意猪场供水系统,有问题及时修理.
生物是一门与实际生产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对农村农牧生产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生物学技术发展十分迅猛,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因此,将高中生物教学融于农业生产实践,利用生物学知识对农业生产进行指导,能够优化农业生产方式,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式发展,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农村经济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本文阐述了化肥减量增效的必要性及技术模式,对提高肥料利用率,提升耕地质量水平,优化农产品产地环境,有效提升农产品品质,促进农业绿色高效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豆科与禾本科牧草混播具有高产、优质、改良土壤、降低病虫草害等优势,可以有效提升草地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文章介绍了苜蓿与多年生禾草混播的主要技术要点和该技术的优缺点,可为退化草地利用牧草混播技术进行草地恢复提供参考.
以桃树为试材,通过桃园行间自然生草与清耕对比试验,测定桃树上中下部位叶片的叶绿素和氮含量;分别采集0~15 cm、15~30 cm和30~45 cm的混合土样,研究土壤中真菌、细菌和放线菌数量以及不同土层微生物变化情况,探讨行间自然生草对桃园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以期为桃园栽培管理中果园生草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相比于清耕(对照),行间生草能够明显的提高桃树叶片的叶绿素和氮的含量;行间自然生草可以提高桃园0~15 cm、15~30 cm和30~45 cm土壤细菌和真菌数量,而清耕(对照)放线菌的数量高于行间
文章概述了农药残留的类型,分析了农药残留超标的原因及对人体的危害,提出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减少农药使用量等降低蔬菜农药残留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