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特写应注重听觉形象

来源 :新闻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1_sheng2_wo3_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访要深入,要与主人公零距离接触
  
  广播特写《一个人的长征》获第十八届内蒙古新闻奖一等奖。作品讲述了蒙古族青年图门德力根在20年中一个人一匹马行走在茫茫的沙漠中,为草原深处的牧民送信送报的感人的故事。
  2009年10月,我们得到新闻线索后立即动身去采访。德力根家住在赤峰市巴林右旗巴彦尔灯沙漠,距赤峰市区400多公里, 其中有1/3的路程是沙漠,汽车在沙漠中走走停停,途中误了几次车,我们从早晨一直走到中午才到达德力根家。
  德力根性格内向,不善言谈,汉语又说不太好 ,采访时问一句说一句,更多的时候只是点头或者摇头,这给我们的采访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于是我们决定先从外围入手,从苏木嘎查到左邻右舍,从亲戚朋友到他的家人,通过大量的外围采访,我们有一种强烈的直感:广阔无垠的巴彦尔灯沙漠,德力根一个人和一匹马行走了20多年,曾演绎了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这些故事深深的吸引着我们。
  带着一份感动我们在德力根家里住了下来,白天和他一起穿过沙漠、走过草原到牧民家中送信、送报,和他一起放羊、打草,晚上和他一起唠家常,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始终开着录音机,记录他的每一句话,每一声笑,生活中的每一种声音、每一点音响。通过采访我们掌握了大量素材:
  ——巴彦尔灯沙漠方圆424公里,每周他都要走一遍,终年行走在沙漠中,有时上百里见不到一户人家,20年,每年至少300天,德力根在苍凉孤寂的沙漠中行走,孤独是德力根的一种生活常态。漫长的马班邮路,带给德力根的不仅仅是寂寞,还有艰苦和辛劳。一年四季中午带饭,夏天还好些,冬天喝凉水,吃带冰碴的饭。
  ——德力根家有草场3200亩,林地100多亩 ,如这里的其他牧民一样,日子殷实、富足。他完全可以选择另外一种生活方式,可他没有,却干着每月只拿400元工资的邮递员工作,而且尽心尽意,恪尽职守。
  ——20年,德力根在沙漠中行走了26万公里,相当于走长征路21回,环绕地球6圈半;20年,他没延误一个班期,没丢失一封邮件、一份刊物,投递准确率100%。
  德力根的故事深深的感动着我们,我们觉得把这种感动用话筒、用收音机传达给广大听众是我们的责任。
  
  主题不能意在笔先,要体现在作品的字里行间
  
  广播特写,就是运用大量的现场音响及一定量的语言描述,集中表现新闻人物或事件的某些富有特征的侧面或片断,它不像录音通讯那样必须展示新闻的全过程,它只需抓住人物或事件最有表现力的一个侧面或片断,采用文学描写手法,对所报道的对象做传神的、细腻的描绘和渲染,从而打动听众,令听众有所愉悦,有所感悟。
  广播特写的人物要求是鲜活的、实在的,所报道的事件是真实的、具体的,它要求作者细心捕捉能体现人物特征的情景、细节及富于特色的典型音响,再与恰到好处的语言、文字结合,生动地展示新闻人物或事件的真相,诠释作品蕴涵的主题。
  主题的设计、挖掘不可能“意在笔先”,它是在进行了大量采访、占有大量素材、对所报道的对象有了深刻的理解的基础上逐渐明晰的。
  在采制《一个人的长征》中,我们觉得应该回答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他为什么一个人20年中骑马为沙漠深处的牧民送信、送报,而且冬寒夏暑从不间断?他生活的内容是什么,生活状态如何?他以后还坚持干下去吗?等等。
  我们觉得,以德力根一个完整的一天的工作、生活的描述和与他接触的人的交流的音响来表现他的生活状态和生命价值,更能体现节目所应有的“人文精神”和“广播特色”。
  我们要表达的是这样一种观察、一种情感、一种意向: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人,一匹马,一片沙漠,他坚强、敬业、奉献、豁达、乐观。骑马为牧民送信是他生存的惟一方式、生活的全部寄托,他的生活已和草原、沙漠、牧民、信件融为一体。我们希望通过讲述他的故事,告诉人们,在一些人千方百计追逐利益的今天,在沙漠深处还有这样一个人,不声不响,默默无闻,走过雨雪风寒的四季为牧民送信、送报、传达信息。
  
  音响要真实、典型、传神,给听众留下想象的空间
  
  以声音传播内容,是广播最重要的特征。语言、音响、音乐构成了广播作品的主要内容,与平面文字相比,人的语言、大自然和日常生活中的音响要生动得多,蕴藏的内容也要丰富得多,也更具感染力。
  广播特写具有新闻性,因此,它的音响必须是真实的,写实的,以实声表现实人实事。在采制过程中,我们注意撷取那些最能唤起听众情景想象并且又有助于表现人物主题的典型音响来反映德力根的生活、环境和心理。比如:走进德力根家,听到的鸡叫声、狗叫声和德力根牧羊的声音,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田园生活画面,再比如:德力根走在沙漠中,马蹄声、马铃声和蒙古长调混合在一起的音响,勾勒出一幅淡远的沙漠景象,给听众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广播节目最丰富的表情就是细节
  
  我们体会作为广播特写,它最丰富的表情就是细节,换句话说,细节是广播特写最丰富的表情。《一个人的长征》中,德力根并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他的事迹是马拉松式的记录,是一种平凡的积累,所以细节越发显得重要。节目中有体现季节的雷声、雨声、风声,还有野外的鸟叫声;送信到书记家听到的电视播放的电视剧的声音,在德力根家不但录下了奶茶往碗里倒时的哗哗声,连喝奶茶时的声音都保留下来,还有反复出现的悠扬的蒙古长调给人留下了难忘的记忆、悠长的回味。
  
  附:获奖作品
  
  【马伴随着歌声行走在沙漠中,渐近渐远。压混。
  播音员:广播特写——《一个人的长征》
  【歌声——压混。
  在巴林右旗北部的巴彦尔灯沙漠,有一位年轻人,20年中骑马为沙漠深处的牧民送信、送报,冬寒夏暑,从不间断。他就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后一条马班邮路上的马背邮递员——图门德力根。
  2009年10月的一天,我们到巴林右旗进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型人物系列采访。在巴彦尔灯沙漠,见到了这位年轻人。
  【狗叫——
  记者:上午去送信?
  德:刚回来。
  记者:怎么去的?
  德:骑马去的。
  记者:这地方人家居住得特别分散。
  德:对。
  记者:路都不好修啊!
  德:不好修,上屋。
  这是一个普通的牧民家庭,三间红色的瓦房, 房前晾晒着玉米,屋后是一大垛牧草。
  记者:家里几口人?
  德:家里6口,我爸妈,两个孩子,还有家属。
  记者:孩子多大了?
  德:孩子大的17了,高一,小的6岁。
  记者:厨房装修呢?
  德:刚忙完,夏天没时间。
  【歌声——压混。
  德力根不善言谈,有些拘谨,我们让他讲自己的故事,他脸就红了,显得手足无措。不善表达的他,却喜欢唱歌。终年行走在沙漠中,有时上百里见不到一户人家,20年,每年至少300天,在苍凉孤寂的沙漠中踽踽独行,孤独是德力根的一种生活常态。于是骑在马上他就唱歌,他用歌声宣泄情绪,他用歌声表达着自己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记者:你从哪一年开始做邮递员?
  德:1989年9月份。
  记者:十几岁、当时?
  德:正好是19岁。
  记者:你今年39岁,干了20年了。我看你脸上这些红血丝,是不是常年在外面跑风吹日晒?
  德:对。
  记者:夏季、春秋天气还好,冬天下雪也得去送吧。
  德:送,按时间送。
  记者:无论天气状况如何,信、党报、党刊都得按时送到?
  德:按时送到。
  胡斯台嘎查离大板镇50公里,每个周日,德力根骑着摩托去大板镇邮局把报纸取回来,周一早晨开始送。
  【鸡叫声,开门声,碗声,倒奶茶声。
  (妻子)莫德格:喝茶吧,泡点炒米。
  【喝奶茶声。
  莫德格:中午的饭准备好了。果子,行吗?
  德:行。
  【拿报纸和马鞍子声音。
  德:走,哈拉金,走。
  在这个浸透着凉意的十月的早晨,我们和德力根一起向沙漠深处进发了。
  【歌声压混。
  1953年,巴林右旗大板镇胡斯台嘎查马班邮路开通了,在半个世纪中,几代邮递员历经艰辛,行走在这条邮路上,保持着沙漠深处与外界的联系。1986年,一个叫郝吉格尔的邮递员退休了。他是德力根的本家大爷。
  记者:你是接你大爷的班?
  德:没有。一个苏木的正式工他干了5、6个月也就不干了,人也受不了,马也受不了。后来,咱们嘎查有人干了一段时间不干了。
  记者:太辛苦。
  德:太辛苦。
  记者:你自己要求干的,还是有人找你来做这个邮递员?
  德:我给巴彦尔灯苏木书记写的信,他派秘书、嘎查书记,他们两个有一天骑马过来。
  记者:当时家里有马吗?
  德:那时没有马,现买的。
  记者:花了多少钱?
  德:780块钱买一匹马。
  记者:当时家里经济条件咋样?
  德:不太好,没有现在那么富裕。嘎查书记给我买回来的,他先掏钱。
  记者:你每月工资多少?
  德:90。
  高中毕业的德力根,就这样干起了每个月只拿90元工资的邮递员工作,开始了马背投递的生涯。
  巴彦尔灯沙地方圆424公里。每周他都要骑马走一遍。
  德:12个嘎查,一个林场,两个学校,业务量多。报纸、信也多。党报、党刊,书记家、村长家都有送报点儿。法律文书、学生通知书……单另送到门口。
  【狗叫声。
  德:看狗。
  书记:来了。
  德:来了。
  【门声。
  书记:上屋。骑马来的?
  德:骑马来的。
  【门声——电视声。
  【倒水声。
  书记:喝茶。
  德:这星期报纸来了。
  书记:谢谢你。你太辛苦了,每次到时候就得来。我昨天还念叨你呢,星期一,应当来了。
  德:收好。
  书记:还签字吧?
  德:不用,没有信,不用签字。那我走了。
  书记:待会儿。
  德:不呆了,下星期来。
  书记:辛苦了,德力根,再见,祝你一路顺风。
  德:谢谢!
  漫长的马班邮路,带给德力根的不仅仅是寂寞,还有艰苦和辛劳。一年四季中午带饭,夏天还好些,冬天只能喝凉水,吃带冰碴的饭。
  德:没人家,自己带点水、带点干粮,在路边歇一会儿,喂一会儿马,自己吃一点、喝了水,再接着赶路。
  有些经历,让德力根至今回想起来还心有余悸。
  德:94年,我上永林送信,正好眼上下雨,一下连了两三天,我骑马去,道上马病了,哆嗦,走不了,趴着。
  记者:马趴在地上不走了。
  德:过了河,上林西找了个兽医,治好了。回来时过河,河套发水,洪水来了,冲走了,将近30多米。
  记者:后来怎么上来的?
  德:正好拐弯那块,出去了。
  记者:如果没有这个弯就会顺流冲走了?
  德:冲走了。
  记者:上来之后觉得后怕吗?
  德:后来想起来害怕了。
  德力根的马是棕红色的,因为长着一张白脸,德力根给它起名叫哈拉金。
  记者:你骑了多少年了,这匹马?
  德:我骑了14年了。
  记者:这20年你换了几匹马?
  德:以前有4个,这是第5个。
  德力根与跟他在沙漠中行走了14年的哈拉金有着深厚的感情,可是那一年,他却被哈拉金重重地摔在地上。
  德:97年,我上科特河送信去,正好春天种地,刮风,头年地里薄膜刮到马身上,马害怕尥蹶子,骨头摔断了,疼得手也动不了。
  德力根到医疗点买了几贴膏药,忍着剧痛继续送信。
  德:那时候,信也多,春天事多,大会战、种地、信用社放贷款通知,全通过邮政,通知老百姓。
  【风声——雨声——压混
  春风暖了,秋风凉了, 20年风雨行程,德力根就没有打过退堂鼓吗?
  记者:这20年中你有没有过不干的那种想法?
  德:也有过。
  记者:因为什么事?
  德:成家以后,家庭条件不太好,家里活没人干。
  记者:就有了不想干的念头了。后来怎么又接着干下去了呢?
  德:找局长,说不干了,局长说不行,还得你,接着干。他说再找一个人不放心,相信我呗。
  记者:你呢?
  德:干吧。
  记者:你接着干下去了,一直到今天,再也没找过?
  德:没找过。
  每周除了5天送信外,剩下的时间德力根就帮妻子干活。
  【牧羊声音——牛下山声音——压混。
  德:春天种地,接羔子,秋天打草,冬天喂牲口。
  记者:你这有多少只羊?
  德:150多个。
  记者:有多少头牛?
  德:70多。
  记者:有马吗?
  德:12个。
  记者:你一年收入多少钱?
  德: 6万多。
  德力根家有草场3200亩,林地100多亩 ,跟这里的其他牧民一样,日子殷实、富足。他完全可以选择另外一种生活方式,可他没有,仍然干着邮递员工作,而且尽心尽意,恪尽职守。他说,他喜欢。因为喜欢,他心甘情愿。
  【马走在沙漠中——压混。
  记者:晚上多晚才到家?
  德:8点多9点,有时候10点多还有。
  记者:天黑了能看清路吗?
  德:能看清,马知道道。
  记者:冬天沙漠中天气特别冷吧?你都穿什么衣服?
  德:穿皮袄,靴子。
  记者:有手脚被冻坏的时候吗?
  德:有,手指、脚、再一个脸也冻坏了。
  【拿马鞍子声——门声——走路声——敲门声。
  德:开门。
  妻子:回来了?
  德:回来了。
  妻子:冷不冷?
  德:冷,肯定冷。
  妻子:吃了吗?
  德:没有呢。
  妻子:先做饭。
  【做饭声。电视声。
  【歌声——压混。
  一个人,一匹马,一片沙漠,一条邮路,路的尽头还有路,沙漠的那边还是沙。德力根就以这样一种生活状态体现着自己的生命价值。 20年,他在沙漠中行走了26万公里,相当于走长征路21回,环绕地球6圈半;20年,他没延误过一个班期,没丢失一封邮件、一份刊物,投递准确率100%。平凡的工作呈现出一种不平凡的伟大。
  【歌声扬起——
其他文献
现代图书馆的社会责任是面向整个社会的。图书馆的社会责任则是要求图书馆运用自身的优势资源去面向整个社会并服务于广大读者,因此需要图书馆积极突破现有的各种范围的限制,最大限度的扩展服务对象。只有这样其服务对象才能真正扩大到整个社会,才能够凸显出图书馆的社会责任。   图书馆社会责任内涵浅析  现在几乎所有的词典上都没有收录“图书馆的社会责任”这个词,但是“图书馆的社会责任”作为一个图书馆学的专业词汇是
期刊
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调查显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逐年递增,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出现用工荒现象。但是,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在专业建设上未能紧跟市场步伐,人才培养模式不明确,课程内容设置严重滞后,培养出的学生专业技术不精,社会适应能力差。各院校培养的毕业生与企业需求脱节,大量毕业生滞留社会导致供大于求。面对这一现象,呼和浩特职业学院积极开拓,探索出一条“校企共建专业,开设
期刊
目前,在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基层的新闻工作者,我们感触颇深:只有走进基层,才能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养成回应群众关切的创作风格。只有深入基层,才能知道老百姓衣食住行生活百味,也才能找到我们创作的着力点。  近期我们在深入田间、地头、车间,蹲点调研采访中,和农牧民们面对面的交谈,和工人师傅们促膝交流,一件件感人的事迹,一次次难忘的场面,让我们感动和震撼
期刊
从一粒种子到一棵茁壮的参天大树,《纵横118》节目已经走过了14个春秋。  作为全台唯一一档以舆论监督类节目为主体的新闻评论性节目,《纵横118》节目紧追社会热点、焦点、难点,报道新闻事实,透视新闻背景,评说新闻观点,在针砭时弊之间弘扬社会道义,展示人间美丑。我们的足迹踏遍内蒙古118万平方公里的林海戈壁,我们的声音跃过滚滚松涛,穿越千里草原。    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我们的声音    乌海鑫源煤
期刊
心理和谐是否包含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范围?是必须首先厘清的问题。李慧教授在其主编《民族文化與和谐心理——内蒙古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心理考察》一书中从哲学、心理学的高度,正反两个方面阐释了心理和谐必然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核之道理。认为,心理和谐对社会和谐必然产生主导性、阻抗性、可逆性、支配性等作用,如若心理不和谐可能对社会产生失落心理、剥夺心理、对抗心理、萎靡心理、仇富心理、排他心理和投机心理等,后者将对
期刊
深度报道作为新闻产品的一个类型,在国内新闻媒体出现虽然只有短短几年的时间,但是却成为报纸最具成长性的报道品种之一。这是因为,新闻竞争不仅表现在抢时效、争首发,同时在拼原创、比深度。读者对新闻媒体的认知度与满意度,不仅建立在新闻时效上,还建立于深度报道中。从某种意义上说,深度报道是新闻媒体争夺受众的制胜法宝之一。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笔者认为,做好报纸深度报道,必须做到精心策划、深入采访。  精心策划
期刊
这是一个全民“在媒体”的时代。受众深层参与式的媒介报道已经成为新闻传播的一种常态,“受众的位置从传播的终端转向了传播的全程,他们能够作为新闻源头提供线索和信息,能够在特定的条件下变身为记者进行新闻采集制作”①,尤其是在网络环境里,各类网络传播平台的建设成就了“人人都可以成为媒介传播者”的时代。然而,客观现实是,人人“在媒体”,未必人人看全局,更不会是人人有高度,也难免出现混淆视听者,这就给新闻媒体
期刊
英美报界流行着这样一句话,“新闻招客,副刊留客”。好的副刊确能引起读者长久的阅读兴趣,为报纸增色。  包头日报文艺副刊初叫《花雨》,后来改为《阴山副刊》,现在又改回《花雨》。与《人民日报大地》副刊,《文汇报笔会》副刊,《光明日报文汇》相比,《包头日报花雨》虽然影响范围有限,但也是鹿城人心中不可或缺的文艺花草地。  继承传统,办好副刊,守护好《包头日报花雨》这一片精神家园,在文化知识传播、优秀作品问
期刊
从事新闻采编工作,每天都要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情况,每天都要经历这样或那样的事件,可谓纷繁复杂、万紫千红,而如何从这个大世界中找到需要的新闻,探寻到读者关心的“点”,把其中的“新闻”粹取放大,着实需要下一番真功夫。    用慧眼探寻新闻背后故事    2004年7月,乌海市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启动了城乡一体化改革,取消了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全面确立了“城市居民”户口,将全市仅有的5万多农民全部转换为“
期刊
自2006年11月《绿野》栏目开播以来,以 “关心农民牧民、关注农村牧区”为栏目口号和宗旨,配以诙谐、俚语化的语言,活泼、幽默的风格,生动的画面,深受观众的喜爱,一跃成为台里的品牌栏目并保持到现在。三年过去了,栏目的编辑记者、摄像员逐渐成熟起来,成为栏目的骨干,更为重要的是三年农村牧区的采访工作,培养、锻炼了栏目组所有成员吃苦耐劳、热爱农牧民、与内蒙古农牧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的精神。然而,当我们环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