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提取即为信息抽取(Information Extraction:IE)是把文本里包含的信息进行结构化处理。随着学习的数据量不断增加,学生会慢慢觉得处理英语信息有难度。学生如果掌握了处理信息的能力,养成归纳—推理—总结—拓展的技能,后续学习就会充满动力。本文笔者结合课例介绍了利用显性图示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归纳信息能力的几个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显性图示;提取信息;归纳信息;有效策略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学生三级至五级掌握: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扩展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并描述结果;重在考察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能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因此我尝试在“研学后教”理念引领下,运用番禺区IIO课堂教学模式,结合典型课例探究如何利用显性图示,让学生学会关注有用的零散信息,帮助他们有效地提取和归纳信息,培养归纳—推理—总结—拓展技能。
下面笔者就结合课例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Module 4 Travel Revision,详细谈谈一些策略。Travel是学生熟悉的学习话题,学生基本上都有此生活经历。学生在一二年级已学习交通工具和地点等基本句型,四五年级已学习一系列行为动词、时间的表达和天气气候、穿着等语言知识。本课是本单元的综合拓展课,更是一至四单元话题的延伸。本人利用三次不同层次的输入——内化教学活动层层递进,让学生在体验语言的过程中学会关注有用的零散信息,逐步让学生实现归纳—推理—总结—拓展技能,逐步走向成功的过程。
一、第一次输入——内化:复习铺垫,导趣乐学
笔者先让学生观看一段纯英文介绍英国的旅游录像(图1),激发学生去旅游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询问有关旅游短片的内容,复习有关季节和天气的词汇,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生成初步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提取已掌握的相关信息。
二、第二次输入——内化:学会学习,导思善学
为学生做好知识铺垫后,我就利用微课作为第二次输入材料,主要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在滚动旧知的基础上,学会关注并利用新的零散信息进行复述,培养学生归纳零散信息的技能。
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看微课(微课内容是关于Tom计划去迪拜旅游,他正在计划去的时间、交通方式和人等要素),有意识地让学生把握知识的重点,通过看、听让学生关注信息where,how,who,when滚动旧知并拓展相关的新词汇(图2、3)。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谈论、探究问题答案,根据思维导图复述对话,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性,也锻炼孩子的组织调控能力和组员间的合作能力。
三、第三次输入——内化:综合运用,导练活学
教师既要培养学生学会关注信息的能力,更要开发学生的英语思维,让学生懂得情景推理、创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第三次输入为学生创造了想象空间。除了让学生设计去迪拜计划外,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想想:去迪拜能干什么?喜欢陆上活动还是水上活动?需要带哪些必需品?学生想象的翅膀一下子被打开了,话题的延伸,激发了学生创作的点子,语言输出就成了顺其自然的事情(图4)。
学生通过三次“输入—内化”的教学活动,能较完整地归纳有关旅游计划的思维导图,这个过程训练了学生的总结—推理—归纳能力。每一次“输入—内化”的教学活动具有层次性,由易到难,一步一步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地帮助学生内化和输出语言,为后面拓展谈论旅游计划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以上的教学策略,学生掌握了提取—归纳—整理—综合运用相关信息的技能,在我设计的“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旅游计划”“小组合作制作自己小组的旅游导图”“参与‘梦想旅行团’”竞选活动的拓展环节中,学生就能有出彩的表现,收到良好的教学效益。
当然谈起提取信息,有各种不同的方法,例如检测法、估计法、辨别法、识别法等。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法去引导学生更有效地进行英语学习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卢志东.小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J].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7(10).
[2]禹明.小学英语教学理念与教学实例[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3] Holliday, M.A.K. Explorations in the Functions of Language[M]. London: Edward Arnold,1973.
【关键词】小学英语;显性图示;提取信息;归纳信息;有效策略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学生三级至五级掌握: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扩展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并描述结果;重在考察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能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因此我尝试在“研学后教”理念引领下,运用番禺区IIO课堂教学模式,结合典型课例探究如何利用显性图示,让学生学会关注有用的零散信息,帮助他们有效地提取和归纳信息,培养归纳—推理—总结—拓展技能。
下面笔者就结合课例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Module 4 Travel Revision,详细谈谈一些策略。Travel是学生熟悉的学习话题,学生基本上都有此生活经历。学生在一二年级已学习交通工具和地点等基本句型,四五年级已学习一系列行为动词、时间的表达和天气气候、穿着等语言知识。本课是本单元的综合拓展课,更是一至四单元话题的延伸。本人利用三次不同层次的输入——内化教学活动层层递进,让学生在体验语言的过程中学会关注有用的零散信息,逐步让学生实现归纳—推理—总结—拓展技能,逐步走向成功的过程。
一、第一次输入——内化:复习铺垫,导趣乐学
笔者先让学生观看一段纯英文介绍英国的旅游录像(图1),激发学生去旅游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询问有关旅游短片的内容,复习有关季节和天气的词汇,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生成初步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提取已掌握的相关信息。
二、第二次输入——内化:学会学习,导思善学
为学生做好知识铺垫后,我就利用微课作为第二次输入材料,主要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在滚动旧知的基础上,学会关注并利用新的零散信息进行复述,培养学生归纳零散信息的技能。
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看微课(微课内容是关于Tom计划去迪拜旅游,他正在计划去的时间、交通方式和人等要素),有意识地让学生把握知识的重点,通过看、听让学生关注信息where,how,who,when滚动旧知并拓展相关的新词汇(图2、3)。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谈论、探究问题答案,根据思维导图复述对话,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性,也锻炼孩子的组织调控能力和组员间的合作能力。
三、第三次输入——内化:综合运用,导练活学
教师既要培养学生学会关注信息的能力,更要开发学生的英语思维,让学生懂得情景推理、创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第三次输入为学生创造了想象空间。除了让学生设计去迪拜计划外,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想想:去迪拜能干什么?喜欢陆上活动还是水上活动?需要带哪些必需品?学生想象的翅膀一下子被打开了,话题的延伸,激发了学生创作的点子,语言输出就成了顺其自然的事情(图4)。
学生通过三次“输入—内化”的教学活动,能较完整地归纳有关旅游计划的思维导图,这个过程训练了学生的总结—推理—归纳能力。每一次“输入—内化”的教学活动具有层次性,由易到难,一步一步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地帮助学生内化和输出语言,为后面拓展谈论旅游计划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以上的教学策略,学生掌握了提取—归纳—整理—综合运用相关信息的技能,在我设计的“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旅游计划”“小组合作制作自己小组的旅游导图”“参与‘梦想旅行团’”竞选活动的拓展环节中,学生就能有出彩的表现,收到良好的教学效益。
当然谈起提取信息,有各种不同的方法,例如检测法、估计法、辨别法、识别法等。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法去引导学生更有效地进行英语学习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卢志东.小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J].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7(10).
[2]禹明.小学英语教学理念与教学实例[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3] Holliday, M.A.K. Explorations in the Functions of Language[M]. London: Edward Arnold,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