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动进入语文课堂,课堂便成了一个快乐的大磁场。紧紧吸引住孩子们的心,他们全身心参与,仔细地观察,周密地思考,丰富地想象,能力在活动中提高,心灵在活动中丰富,灵性在活动中飞扬!
表演,使学生动有乐趣
小学生的学习行动主要依赖于对事物的兴趣。表演具有情趣性,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不同体裁的课文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和形象性,因此,教师可通过表演活动把抽象的文字符号还原为人生风景。一方面,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得到了满足;另一方面,学生为了演好自己的角色,对课文内容有了进一步探究的渴望,对历史知识和风土人情产生了更加强烈的了解需要,从而能主动地学习语文,查阅资料,使自己的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联系起来。
在执教《负荆请罪》一课时,我先布置了表演课本剧的任务。让学生自愿组合,进行小组合作,并展开比赛。我先让学生挑选课文中自己喜爱的角色,再让学生仔细研读课文,确定具体演哪个片断,最后要求学生评出最佳演员、最佳组合、最佳服装。任务一布置,学生就忙活开了,课下三个一群两个一伙,或琢磨台词,或推敲某个动作。正式表演开始了,每个组的表演都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其中第四组小演员的表演更是精彩,把廉颇知错就改和蔺相如宽宏大量的形象演得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学生们时而屏息观看,时而捧腹大笑。他们还在开头、结尾处加上了自己创编的剧情,以便表演得更加完整。最终他们以出色的表演赢得了最佳表演奖,还在年级其他班里做了“巡回演出”。看到他们“载誉而归”时脸上洋溢着的骄傲和自豪,其他同学表演课本剧的兴趣更加浓厚了。因为要演。学生们就得研究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以及历史知识,风土人情等诸多因素因为要评,表演时学生就得认真欣赏整个过程,学生的能力在此得到了充分锻炼。
课本剧表演不仅能将课文的思想内涵和语言形式转化为个体的亲身经历与自我认识,又重视了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合作,促使学生在情感、认识、生理、心理方面的全面发展。
辩论,使学生动有思想
封闭、单向的课堂教学,让孩子们保持沉默,而开放、互动的课堂则允许“百家争鸣”。在辩论中,学生始终处于最积极、最活跃的状态,能言善辩使语言魅力四射!
案例:《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的教学片断
师:肖邦在弥留之际,嘱咐姐姐一定要把自己的心脏带回祖国。读到这儿,你们有什么话想对肖邦说?
生:老师,我认为肖邦其实是个懦夫。(王志刚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师:(出乎意料地)哦,你怎么会这样认为呢?
生:肖邦生前,波兰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了保全性命,他逃到了国外;只有在死后没知觉的情况下才敢回到自己的祖国。这不是懦夫的表现吗?
师:老师很欣赏你敢于向课本质疑的勇气。大家同意他的观点吗?我们不妨再仔细读读书,认真想一想。
(讨论之后)
生:我认为王志刚说得有道理。如果每个人都像肖邦一样躲到国外去激发别人,那还谈什么爱国情怀呢?
生:我提醒大家注意,文中写到“肖邦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可见很不愿意在国家遭受列强欺负时选择离开。他人虽在国外,可一颗赤诚的心却留在祖国。
生:肖邦只是一介文人,倘若留在国内。只能作无谓的牺牲。但他在国外没日没夜地拼命工作,以他的音乐激励人们,号召一批又一批的爱国人士加入抗战的潮流。你们说,哪种做法更有意义?
本案例中,对于王志刚同学所理解的“肖邦是懦夫”,教师在肯定学生敢于质疑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继续潜心读书,将阅读引向深入。通过再次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在思维火花的碰撞下。学生自主得出结论:肖邦爱他的国家,他用歌曲鼓舞了波兰人民的斗志,他像中国的聂耳,是人民心目中的英雄!
调查,使学生动中悟理
长期以来,我们过分强调了语文的工具性,将最具有灵性、最有生活气息的语文教育引入了枯燥乏味的训练,使语文教育成为“折磨人、束缚人、摧残人”的一件事。语文与生活、与人社会化的需要完全被无理地割裂了。其实,生活即教育。语文教学就应走向生活,让学生关注的目光广泛而深入地投射生活的方方面面,使语文学习成为生活的必须。
如教学《访问环保专家方博士》之前,我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家里一个月的用水量,学校每天的用水量,自己亲眼目睹的浪费水的现象以及家乡水环境的调查……课上,同学们激动地宣布自己的调查结果。“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通过调查,同学们发现,原来自己身边存在着这么多不利于环保、浪费水资源的事情。于是全班同学一致决定,向社会发出公开倡议: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调查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使他们实现了寻“文章之道”,悟“做人之道”的过程。
创作,使学生动有夏性
记得我国著名教授王梓坤说过:长时间思考一个问题,大脑中便会建立起许多暂时的联系,架起许多临时“电线”,把所有有关信息保存着,联系着;同时,大脑还把过去有关的全部知识紧急动员起来,使思维处于一触即发的关头。一旦得到启发,就像打开电钮一样。全部线路突然贯通,问题马上就解决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善于打开“电钮”。
案例:《雨》(苏教版)
师(动情地)同学们读得真好,那么,雨水还会流进哪儿呢?请你们张开想象的翅膀,说说看。
生:雨水流进小溪里,鱼儿在水中快乐地跳起了舞。
生:雨水流进池塘里,青蛙在池塘里欢快地唱起了歌。
生:雨水流进大海里,浪花笑着唱着留住它。
生:雨水流进花园里,花儿露出笑脸欢迎它。
生:雨水流进树林里,蘑菇撑开小伞迎接它。
……
师:同学们说得太棒了。如果我们把刚才所说的写下来,就是一首非常优美的小诗了。同学们,你们愿意当小诗人吗?
生:(齐声高兴地说)愿意。
评:这一教学片断,教师始终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体,让他们主动读书,自由思考,尽情表达,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教学中,老师还通过启发诱导,读中悟情,练中创新,巧妙地找到了读写的结合点,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了一个新的广阔天地。从学生的发言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一环节的安排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张开了学生想象的翅膀,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了学生的感悟能力。文与情水乳交融,感受与表达合二为一,灵性在创作中飞扬!
开放,使学生动有收获
《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新概念,并将其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重视开放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拓宽学习语文的渠道。这是对传统语文学习方式的突破。
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我引导学生通过收集图片、上网查询、阅读书刊等多种渠道获取有关知识,让学生广泛收集破坏环境的大量图片和数据;拍摄身边各种破坏环境的照片;调查家乡水资源情况;组织宣传小分队走上街头和社区,宣传环境法规;举办“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主题队会;走进多媒体教室,进入中国环境网。星球的雄奇壮观,使学生大开眼界;自然保护区的怡人风光,让学生留连忘怀;一组组环境遭受破坏的图片,令学生义愤填膺……“我们这个地球实在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我们唯一的家园!”
课堂上通过汇报交流已拥有的资料,实现了“资源共享”,突破了“以本为本”的局限,又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大量鲜活的语文学习材料,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同学们的心跳与文本心跳在开放活动中趋于一致!
表演,使学生动有乐趣
小学生的学习行动主要依赖于对事物的兴趣。表演具有情趣性,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不同体裁的课文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和形象性,因此,教师可通过表演活动把抽象的文字符号还原为人生风景。一方面,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得到了满足;另一方面,学生为了演好自己的角色,对课文内容有了进一步探究的渴望,对历史知识和风土人情产生了更加强烈的了解需要,从而能主动地学习语文,查阅资料,使自己的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联系起来。
在执教《负荆请罪》一课时,我先布置了表演课本剧的任务。让学生自愿组合,进行小组合作,并展开比赛。我先让学生挑选课文中自己喜爱的角色,再让学生仔细研读课文,确定具体演哪个片断,最后要求学生评出最佳演员、最佳组合、最佳服装。任务一布置,学生就忙活开了,课下三个一群两个一伙,或琢磨台词,或推敲某个动作。正式表演开始了,每个组的表演都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其中第四组小演员的表演更是精彩,把廉颇知错就改和蔺相如宽宏大量的形象演得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学生们时而屏息观看,时而捧腹大笑。他们还在开头、结尾处加上了自己创编的剧情,以便表演得更加完整。最终他们以出色的表演赢得了最佳表演奖,还在年级其他班里做了“巡回演出”。看到他们“载誉而归”时脸上洋溢着的骄傲和自豪,其他同学表演课本剧的兴趣更加浓厚了。因为要演。学生们就得研究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以及历史知识,风土人情等诸多因素因为要评,表演时学生就得认真欣赏整个过程,学生的能力在此得到了充分锻炼。
课本剧表演不仅能将课文的思想内涵和语言形式转化为个体的亲身经历与自我认识,又重视了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合作,促使学生在情感、认识、生理、心理方面的全面发展。
辩论,使学生动有思想
封闭、单向的课堂教学,让孩子们保持沉默,而开放、互动的课堂则允许“百家争鸣”。在辩论中,学生始终处于最积极、最活跃的状态,能言善辩使语言魅力四射!
案例:《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的教学片断
师:肖邦在弥留之际,嘱咐姐姐一定要把自己的心脏带回祖国。读到这儿,你们有什么话想对肖邦说?
生:老师,我认为肖邦其实是个懦夫。(王志刚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师:(出乎意料地)哦,你怎么会这样认为呢?
生:肖邦生前,波兰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了保全性命,他逃到了国外;只有在死后没知觉的情况下才敢回到自己的祖国。这不是懦夫的表现吗?
师:老师很欣赏你敢于向课本质疑的勇气。大家同意他的观点吗?我们不妨再仔细读读书,认真想一想。
(讨论之后)
生:我认为王志刚说得有道理。如果每个人都像肖邦一样躲到国外去激发别人,那还谈什么爱国情怀呢?
生:我提醒大家注意,文中写到“肖邦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可见很不愿意在国家遭受列强欺负时选择离开。他人虽在国外,可一颗赤诚的心却留在祖国。
生:肖邦只是一介文人,倘若留在国内。只能作无谓的牺牲。但他在国外没日没夜地拼命工作,以他的音乐激励人们,号召一批又一批的爱国人士加入抗战的潮流。你们说,哪种做法更有意义?
本案例中,对于王志刚同学所理解的“肖邦是懦夫”,教师在肯定学生敢于质疑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继续潜心读书,将阅读引向深入。通过再次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在思维火花的碰撞下。学生自主得出结论:肖邦爱他的国家,他用歌曲鼓舞了波兰人民的斗志,他像中国的聂耳,是人民心目中的英雄!
调查,使学生动中悟理
长期以来,我们过分强调了语文的工具性,将最具有灵性、最有生活气息的语文教育引入了枯燥乏味的训练,使语文教育成为“折磨人、束缚人、摧残人”的一件事。语文与生活、与人社会化的需要完全被无理地割裂了。其实,生活即教育。语文教学就应走向生活,让学生关注的目光广泛而深入地投射生活的方方面面,使语文学习成为生活的必须。
如教学《访问环保专家方博士》之前,我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家里一个月的用水量,学校每天的用水量,自己亲眼目睹的浪费水的现象以及家乡水环境的调查……课上,同学们激动地宣布自己的调查结果。“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通过调查,同学们发现,原来自己身边存在着这么多不利于环保、浪费水资源的事情。于是全班同学一致决定,向社会发出公开倡议: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调查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使他们实现了寻“文章之道”,悟“做人之道”的过程。
创作,使学生动有夏性
记得我国著名教授王梓坤说过:长时间思考一个问题,大脑中便会建立起许多暂时的联系,架起许多临时“电线”,把所有有关信息保存着,联系着;同时,大脑还把过去有关的全部知识紧急动员起来,使思维处于一触即发的关头。一旦得到启发,就像打开电钮一样。全部线路突然贯通,问题马上就解决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善于打开“电钮”。
案例:《雨》(苏教版)
师(动情地)同学们读得真好,那么,雨水还会流进哪儿呢?请你们张开想象的翅膀,说说看。
生:雨水流进小溪里,鱼儿在水中快乐地跳起了舞。
生:雨水流进池塘里,青蛙在池塘里欢快地唱起了歌。
生:雨水流进大海里,浪花笑着唱着留住它。
生:雨水流进花园里,花儿露出笑脸欢迎它。
生:雨水流进树林里,蘑菇撑开小伞迎接它。
……
师:同学们说得太棒了。如果我们把刚才所说的写下来,就是一首非常优美的小诗了。同学们,你们愿意当小诗人吗?
生:(齐声高兴地说)愿意。
评:这一教学片断,教师始终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体,让他们主动读书,自由思考,尽情表达,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教学中,老师还通过启发诱导,读中悟情,练中创新,巧妙地找到了读写的结合点,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了一个新的广阔天地。从学生的发言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一环节的安排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张开了学生想象的翅膀,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了学生的感悟能力。文与情水乳交融,感受与表达合二为一,灵性在创作中飞扬!
开放,使学生动有收获
《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新概念,并将其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重视开放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拓宽学习语文的渠道。这是对传统语文学习方式的突破。
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我引导学生通过收集图片、上网查询、阅读书刊等多种渠道获取有关知识,让学生广泛收集破坏环境的大量图片和数据;拍摄身边各种破坏环境的照片;调查家乡水资源情况;组织宣传小分队走上街头和社区,宣传环境法规;举办“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主题队会;走进多媒体教室,进入中国环境网。星球的雄奇壮观,使学生大开眼界;自然保护区的怡人风光,让学生留连忘怀;一组组环境遭受破坏的图片,令学生义愤填膺……“我们这个地球实在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我们唯一的家园!”
课堂上通过汇报交流已拥有的资料,实现了“资源共享”,突破了“以本为本”的局限,又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大量鲜活的语文学习材料,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同学们的心跳与文本心跳在开放活动中趋于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