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是在整理遗物时才发现父亲根本就不是一个哑巴的。
父亲是突然之间患上哑症的。那是许多年前的事了。
那是一个毫无征兆的夜晚,父亲突然开始不能张嘴说话了。父亲就像格里高尔·萨姆沙变成大甲虫一样,只能无可奈何地挥舞着他细小寒碜的手臂,却再也不能说出哪怕一个字来。
众所周知,一般的哑症都伴随着耳疾,是因为听力受损间接导致语言能力的丧失。父亲用手比画着表示他能够听到我们的声音,而此前他也没有任何听力问题,那么他自然不属于此类情况。经过多次医学检查后确认,父亲的发音及听觉器官均属正常,那么他不能言语只能是心理因素造成,而不是器质性原因。
母亲带着父亲找遍全城大大小小的医院诊所,遍访知名不知名的心理科或神经科医生。可是一点作用也没有,不管采取哪种治疗手段,父亲仍是难吐一言。
母亲为此伤心落泪,父亲却毫不在意,一次次用手掌轻拍着母亲的肩膀,安慰她不必难过。
父亲就这样突然之间成了一个哑巴。直到三天前不幸离世,他再也没有开口跟我们说过一句话。
父亲离世后,我们整理他的遗物时,才发现他不是一个哑巴。在那个他从来不曾公开打开过的桃红木匣里,我们发现了一摞他荣获歌唱比赛奖项的荣誉证书。
一个哑巴会荣获歌唱比赛的奖项吗?
父亲非但不是一个哑巴,而且是一个歌声曼妙的歌手。这多么讽刺!
起初,我们还以为这是父亲孩子气般的恶作剧,是父亲自己动手制作的颁给自己的获奖证书,是一个可怜的哑巴无可奈何的自我安慰。我甚至为此感动得落泪,但是很快我就发现我们错了。这不是什么恶作剧,这是真实存在的——为了证实这件事情,我们走访了父亲生前工作过的副食品公司。
我们的疑惑获得了证实。父亲确实是一个能够正常发声的健全人,那些歌唱比赛也的确是他们公司行政部每年都按期举办的业余文化活动。根据档案记载,父亲的获奖证书都是公司正式颁发的,而父亲也完全是凭实力赢得了它们。我们猜得没错,他的确是一个歌声曼妙的业余歌手,而且绝对实力不俗。
副食品公司上上下下的员工都为我们来求证这样一件荒唐的事而感到惊诧不已,仿佛我们才是那个恶作剧的毛孩子一样。我们感受到了某种人格侮辱,纷纷因为羞愧或是愤怒而涨红了脸。
唯一遗憾的是,父亲参加的那些歌唱比赛都没有视频或音频资料存档,只有几张模糊不堪的现场照片,依稀能够辨别确实是他在奋力歌唱。
没能拿到第一手音频或视频资料,我甚至为此感到庆幸。因为我可以在心里欺骗自己,认为那不过是父亲联合他们公司的人在一起戏耍我们。他根本就是一个可怜的哑巴,那些所谓的歌唱比赛根本就不存在。
是的,此刻我多么希望他真的就是一个哑巴,就像多年前我那么地希望他不是一个哑巴,而是一个能跟我们说话的普通的父亲一样。而摆在眼前的事实是,父亲当真就这样装聋作哑欺瞒全家上下整整三十年。
现在看来,当年有些心理医生和神经科医生说的莫名其妙的话似乎已经暗示父亲是在没病装病(当着父亲的面,他们又不好直言拆穿)。比如,我记得不止一名执业医师曾信誓旦旦地对我母亲保证说:“他会好起来的。”而当时父亲的病情根本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我们当时要是能用心听一听医生们的话外之音该多好。
其实我们早该发现的,父亲罹患哑症却一直没被他所供职的公司炒鱿鱼。我们曾为此隐隐担心,一家私人公司雇佣一个哑巴能干什么呢?父亲却满不在乎,立即用纸和笔向我们解释公司已经将他的职位由产品推销员转成了仓库管理员,他只需记录一些货物进出库数据即可,用不着说话。我们为公司老板的好心肠感动不已,甚至为此专门登门向他表达感谢。我至今记得那位善良的中年人当时受宠若惊的表情,而事实上,受宠若惊的应该是我们。
我们对父亲瞒天过海的解释坚信不疑,可我们忘了,世上哪有这般体恤人情的老板呢?
我总是在想,如果父亲不是在半天之内突发脑梗离世,而是罹患慢性病尚有足够的时日消磨,他会想方设法事先销毁这些足以证明他并非哑巴的“罪证”吗?还有,更让我不明白的是,父亲为什么要在长达三十年的时间里装哑巴呢?
经过翻箱倒柜仔细搜寻,我终于在父亲另一个隐秘的抽屉里找到一本日记本,封面磨损老化,纸页泛黄,有些笔迹已经模糊不清。在日记的最后一页,父亲用粗暴的笔迹写道:
我受够了,我再也不能忍受那个喋喋不休的疯婆子。从今天开始,我要做一个哑巴。我发誓一辈子都不再跟那个疯婆子说一句话,一句也不!
1980年8月31日,谨记。
父亲口中的那个“疯婆子”,指的就是我的母亲。作为儿女,我们也曾经因为母亲的喋喋不休而痛苦不堪。但是,我們没有想到父亲会因此作出这么决绝的决定。
我们商量了很久,最后决定不把这件事情告诉母亲——这个唠叨了半辈子的女人,在父亲失语之后言语渐稀,如今年近古稀愈发寡言,有时半天也不说一句话。
将父亲的这本日记连同那些获奖证书一起烧掉之后,我们长出了一口气,就像烧掉了一些原本就不存在的时间一样。
〔本刊责任编辑 袁小玲〕〔原载《小小说月刊·上半月》2019年第12期〕
父亲是突然之间患上哑症的。那是许多年前的事了。
那是一个毫无征兆的夜晚,父亲突然开始不能张嘴说话了。父亲就像格里高尔·萨姆沙变成大甲虫一样,只能无可奈何地挥舞着他细小寒碜的手臂,却再也不能说出哪怕一个字来。
众所周知,一般的哑症都伴随着耳疾,是因为听力受损间接导致语言能力的丧失。父亲用手比画着表示他能够听到我们的声音,而此前他也没有任何听力问题,那么他自然不属于此类情况。经过多次医学检查后确认,父亲的发音及听觉器官均属正常,那么他不能言语只能是心理因素造成,而不是器质性原因。
母亲带着父亲找遍全城大大小小的医院诊所,遍访知名不知名的心理科或神经科医生。可是一点作用也没有,不管采取哪种治疗手段,父亲仍是难吐一言。
母亲为此伤心落泪,父亲却毫不在意,一次次用手掌轻拍着母亲的肩膀,安慰她不必难过。
父亲就这样突然之间成了一个哑巴。直到三天前不幸离世,他再也没有开口跟我们说过一句话。
父亲离世后,我们整理他的遗物时,才发现他不是一个哑巴。在那个他从来不曾公开打开过的桃红木匣里,我们发现了一摞他荣获歌唱比赛奖项的荣誉证书。
一个哑巴会荣获歌唱比赛的奖项吗?
父亲非但不是一个哑巴,而且是一个歌声曼妙的歌手。这多么讽刺!
起初,我们还以为这是父亲孩子气般的恶作剧,是父亲自己动手制作的颁给自己的获奖证书,是一个可怜的哑巴无可奈何的自我安慰。我甚至为此感动得落泪,但是很快我就发现我们错了。这不是什么恶作剧,这是真实存在的——为了证实这件事情,我们走访了父亲生前工作过的副食品公司。
我们的疑惑获得了证实。父亲确实是一个能够正常发声的健全人,那些歌唱比赛也的确是他们公司行政部每年都按期举办的业余文化活动。根据档案记载,父亲的获奖证书都是公司正式颁发的,而父亲也完全是凭实力赢得了它们。我们猜得没错,他的确是一个歌声曼妙的业余歌手,而且绝对实力不俗。
副食品公司上上下下的员工都为我们来求证这样一件荒唐的事而感到惊诧不已,仿佛我们才是那个恶作剧的毛孩子一样。我们感受到了某种人格侮辱,纷纷因为羞愧或是愤怒而涨红了脸。
唯一遗憾的是,父亲参加的那些歌唱比赛都没有视频或音频资料存档,只有几张模糊不堪的现场照片,依稀能够辨别确实是他在奋力歌唱。
没能拿到第一手音频或视频资料,我甚至为此感到庆幸。因为我可以在心里欺骗自己,认为那不过是父亲联合他们公司的人在一起戏耍我们。他根本就是一个可怜的哑巴,那些所谓的歌唱比赛根本就不存在。
是的,此刻我多么希望他真的就是一个哑巴,就像多年前我那么地希望他不是一个哑巴,而是一个能跟我们说话的普通的父亲一样。而摆在眼前的事实是,父亲当真就这样装聋作哑欺瞒全家上下整整三十年。
现在看来,当年有些心理医生和神经科医生说的莫名其妙的话似乎已经暗示父亲是在没病装病(当着父亲的面,他们又不好直言拆穿)。比如,我记得不止一名执业医师曾信誓旦旦地对我母亲保证说:“他会好起来的。”而当时父亲的病情根本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我们当时要是能用心听一听医生们的话外之音该多好。
其实我们早该发现的,父亲罹患哑症却一直没被他所供职的公司炒鱿鱼。我们曾为此隐隐担心,一家私人公司雇佣一个哑巴能干什么呢?父亲却满不在乎,立即用纸和笔向我们解释公司已经将他的职位由产品推销员转成了仓库管理员,他只需记录一些货物进出库数据即可,用不着说话。我们为公司老板的好心肠感动不已,甚至为此专门登门向他表达感谢。我至今记得那位善良的中年人当时受宠若惊的表情,而事实上,受宠若惊的应该是我们。
我们对父亲瞒天过海的解释坚信不疑,可我们忘了,世上哪有这般体恤人情的老板呢?
我总是在想,如果父亲不是在半天之内突发脑梗离世,而是罹患慢性病尚有足够的时日消磨,他会想方设法事先销毁这些足以证明他并非哑巴的“罪证”吗?还有,更让我不明白的是,父亲为什么要在长达三十年的时间里装哑巴呢?
经过翻箱倒柜仔细搜寻,我终于在父亲另一个隐秘的抽屉里找到一本日记本,封面磨损老化,纸页泛黄,有些笔迹已经模糊不清。在日记的最后一页,父亲用粗暴的笔迹写道:
我受够了,我再也不能忍受那个喋喋不休的疯婆子。从今天开始,我要做一个哑巴。我发誓一辈子都不再跟那个疯婆子说一句话,一句也不!
1980年8月31日,谨记。
父亲口中的那个“疯婆子”,指的就是我的母亲。作为儿女,我们也曾经因为母亲的喋喋不休而痛苦不堪。但是,我們没有想到父亲会因此作出这么决绝的决定。
我们商量了很久,最后决定不把这件事情告诉母亲——这个唠叨了半辈子的女人,在父亲失语之后言语渐稀,如今年近古稀愈发寡言,有时半天也不说一句话。
将父亲的这本日记连同那些获奖证书一起烧掉之后,我们长出了一口气,就像烧掉了一些原本就不存在的时间一样。
〔本刊责任编辑 袁小玲〕〔原载《小小说月刊·上半月》201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