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原发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患者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腰酸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治疗方案中以针灸、汤剂治疗痛经较为常见。研究显示[1],针灸法在治疗痛经寒凝血瘀证疗效较好,但治疗后患者复发率较高,疗效无法达到预期;温经汤作为中药汤剂,具有温经散寒、养血祛瘀的功效,在原发性痛经治疗过程中疗效较好,为探究二者联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选择本院54例原发性痛经患者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发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患者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腰酸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治疗方案中以针灸、汤剂治疗痛经较为常见。研究显示[1],针灸法在治疗痛经寒凝血瘀证疗效较好,但治疗后患者复发率较高,疗效无法达到预期;温经汤作为中药汤剂,具有温经散寒、养血祛瘀的功效,在原发性痛经治疗过程中疗效较好,为探究二者联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选择本院54例原发性痛经患者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院前急救是指急、重、危伤病员进入医院之前的医疗救护,包括呼救、现场救护、转运和途中监护等环节,是关乎患者生命安全的首要保障[1],如果此环节有失误,定会给患者的生命造成危机,还可能产生法律纠纷。我院急诊科承担着院前急救、院内急救、留诊观察等任务,医生护士轮班出诊120,在120出诊过程中,出现过多次失误。例如:接120电话时地址听错、人员出诊不及时、携带急救用物不齐全等,导致延时救治或救治过程中出现困难或危机。为此,我科从2015年7月开始应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法(FMEA)模式,针对院前急救流程中存在的
双相情感障碍是重性精神病的一种类型,该病发病机制复杂,同时具有病程长与致残率高等特点,患者终生患病率约为1.5%~3%,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极易造成社会功能损害[1]。药物是双相情感障碍燥狂相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如奥氮平与丙戊酸钠注射液等,虽然药物能够抑制患者病情,但大部分患者病程较长,加之症状易反复发作,不利于患者症状的远期改善[2]。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是精神科广泛应用的物理疗法之一,其主要是通过脉冲电流刺激大脑皮层后,诱导脑细胞发生生理变化反应,从而实现改善患者病情与症状的目的。本研究回顾
谵妄是老年患者在手术、重症监护室、住院或者急诊治疗后经常观察到的一种医学并发症。急诊长时间停留及其他相关情况(静止不动、营养不足和缺乏刺激)增加老年患者谵妄发生的风险。疼痛和疼痛管理策略是老年患者手术后谵妄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以往有研究报道,对于髋部骨折患者,未经治疗的疼痛和阿片类药物使用不足是导致谵妄发生的重要因素。但对于术前谵妄风险高的老年患者,如果术后出现剧烈疼痛并使用高剂量阿片类药物,则术后出现谵妄的概率更高[1]。然而,疼痛、阿片类药物使用和谵妄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在急诊环境下进行研究,而且急诊是一
作为苯并咪唑类药物,质子泵抑制剂具有止痛速度快、加快溃疡修复愈合等特点,在消化内科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以往研究发现质子泵抑制剂能够对H+-K+-ATP酶产生特异性及非竞争性作用,可对胃酸分泌起到抑制作用,其疗效已经得到了医学界的一致认可[1]。随着现代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质子泵抑制剂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与此同时质子泵抑制剂不合理应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为过度应用、配伍不当、用药疗效不当等,一方面降低了药效,为不良事件的发生埋下了隐患[2];另一方面增加了医疗费用,降低了患者
神经内科住院的高龄患者多,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日常生活自理多依赖长期照护者。同时,发病后多数患者需要卧床休息,疾病或长期卧床导致营养不良、肢体活动障碍等因素,导致压疮发生率较高[1]。临床研究表明[2]:压疮在合并神经内科疾病的患者发生率较其他专科疾病高,对患者的危害性相对较大,不仅会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积极性,严重者将会增加感染率及病死率。因此,加强合并神经内科疾病的老年患者压疮危险因素分析能为临床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和参考[5]。因此,本研究以合并神经内科疾病的老年患者为对象,探讨神经内科老年患
室性期前收缩(premature ventricular beats)也叫室性早搏,简称室早,是一种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健康人和各种心脏病患者均可发生室早。室早因发作的多少、频次和类型不同而出现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从无明显症状到出现心悸、胸闷、心跳停搏感等,反复发作持续时间较长者可有气促、头晕、出汗、乏力等。尤其合并窦性心动过缓(以下简称窦缓)者,长时间频发室早可以导致心排血量下降及重要脏器血流灌注不足而引发心绞痛、低血压、心力衰竭等,甚至可诱发多形多源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恶性心律失常而危及
临床上通过合理用药以提高对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合理用药主要是指经济、安全同时有效地使用药物,不同的药物针对同一种疾病可达到不同的治疗效果,如果不遵医嘱随意用药或者用药剂量、方式等存在问题,不但起不到治疗效果,甚至还会损害机体健康[1]。临床上选用抗菌药物需综合考虑不同患者的临床特征表现、引发感染的病原体类型等因素,进而选择毒性较低、疗效较高的药物,同时需注意在使用过程中不得随意换药停药,其不仅对于药物效果的发挥有损,同时若换用对自身感染的病原菌没有作用的药物,可造成治疗无效[2]。
临床药师对我院2018年以来上报的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引起的不良反应计18例,其中凝血功能障碍的7例,仅1例伴消化道出血。7例凝血功能障碍者中5例男性,2例女性,80岁以上3例,40~60岁3例,仅有1例为25岁男性年轻患者,现报告如下。
随着人们生活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胃癌的发病率大大增加,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手术切除联合化疗是胃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由于患者术后需禁食,导致患者胃肠道功能障碍,会引起营养不良影响术后恢复,且病情越晚,营养不良更加严重,使胃癌患者成为一个主要的营养不良群体。对于胃癌患者采取有效的营养支持至关重要,其方式主要有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1]。合理的营养支持能有效的较好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减轻患者痛苦[2]。
压力性损伤是指因医疗器械使用导致软组织或/和皮肤局部发生损伤,严重者出现开放性溃疡,并伴有疼痛感,其已成为全球危重症患者面对的重要健康问题之一[1]。长期生活无法自理或长期卧床的重症监护室(ICU)人群正成为压力性损伤的好发于人群,主要是因ICU患者病情危重,营养不良,身体素质低,加上运动减少及长期卧床,导致局部皮肤长期受压,进而引发压伤性损伤[2]。随着近几年大众生活质量的改善及提高,大众对医疗服务质量也提出更高需求,其中压力性损伤也受到临床医师及患者的广泛关注。在ICU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一旦发生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