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世纪20年代以来的教育探索,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探索,围绕着“人的全面发展”,种种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百家争鸣。新千年前后,中国教育公益组织汲取前人的经验,从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的“生活教育”到一人一故事剧场的“艺术教育”,再到自然之友的“自然教育”,希望通过不同形式的审美教育来帮助孩子全面的成长。
作为探索未来教育的公益组织,少年派助学计划也希望在科技助学之上,通过审美教育教会孩子欣赏差异、接纳缺憾,并且尝试去体验和创作美,去感受和思考整体和部分的联系,从而完整地理解世界与自己。
重构影像 创作永无止境
少年派的学生最先学会是摄影和录像技能,无论有没有活动课的任务,只要有时间,他们就会想办法拍摄自己想要的照片和录像,一点也不在乎自己的“形象问题”。
不过,摄影和录像只是开始,远远不能满足学生表达自己的需求。拥有了素材的同学们很快发现了iMovie的强大功能,自发研究如何用这款软件制作视频短片。而为了让自己短片更具有观看性和美感,同学们又开始学习写策划案。所有的一切都是陌生的探索,然而兴趣引导着热情,加上对美的追求,同学尝试着用越来越成熟地方式表现自己。
拍摄的照片除了作为制作视频的素材,还可以做什么呢?小贤同学的一幅摄影作品,因为他独特的视角吸引了项目老师的注意,项目老师向他介绍了一些缝画作品,让他自己试着缝一下。这幅照片原本的内容是小贤在5月份界头镇小学鼓乐队比赛时,蹲在评委席右边拍下的排列整齐的桌子。经过小贤的再创造,成为一个新的作品,他取名为《回旋黑洞》。黑洞是什么?这是科学家正在探究的问题,而对于一个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它一定神秘而引人向往。
创作艺术和美的神奇之处,在于这个过程永无止境。它可以是一张照片,也可以是一张缝画;它可以是一段录影,也可以是一段短片,而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你生命过程的某一次体验。
对于生命而言,也许只有死亡才是结束,也许连死亡都不能结束它。它的过程应该是任凭江河顺势而下的自然而然,而不是建筑大坝让河流蓄积或干涸的功利算计。艺术和美的创作可以让每一次完成都成为新的开始,这种延续与重构,才应该是我们对待生命应有的态度。
制作手抄纸 学会欣赏差异美
少年派除了为学生开展已经设计完成的课程外,还希望可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带给学生更多更丰富的学习体验。希望他们能明白学习不是课堂的四十五分钟,不是学校的几年时光,而是无处不在对未知的探索,是伴随终身的成长过程。
在云南腾出界头镇的许多村寨,至今仍保留着中国最古老的手工抄纸技术,据说这技术是当地居民的祖先从中原带来,已经传承了300多年。安静地伫立在新庄的高黎贡造纸博物馆,获得了2012年美国《建筑实录》评出的“最佳公共建筑奖”,也是少年派为学生选择的开展审美教育的场所。
纸是美的吗?上过美术课的你,是不是还记得开启颜料与墨盒的喜悦?是不是还记得心里盘算着蓝色画什么,红色画什么的憧憬?但你还记得落笔之前的白纸吗?也许习惯欣赏“作品”的我们,早已忽略了事物本身的美。然而,在高黎贡造纸博物馆开展的制作手抄纸实践,将要引导孩子去体验每一件事物本身的美,以及从一件事物变成另一件事物的美。这种继承与改变,同样也串联起历史与未来。
在博物馆的第一个周末,同学们要学习的是制作手抄纸,大伙儿围着装手抄纸纸原料的木桶前,撕扯和咀嚼构树皮,感受纤维特有的弹性。在馆长和工作人员在作坊演示造纸过程后,学生们用特别的mini版模仿着完成分布纤维的过程,从控制力度的动作中体会造纸所需的心力。
等到完成最后的工序,同学取下自己制作的晾干后的手抄纸,相互之间交流心得进行比较。当馆长拿起现代工业纸和手抄纸做对比时,学生们一触即发,纷纷以浅显而生动的语言描述着对手抄纸的切身感受。
是的,每个事物都有它自己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并没有优劣之分。当你需要光洁的纸来书写,你会选择工业纸,当你想当作工艺品收藏,或许带有历史气息的手抄纸又成了首选。不同的事物因为其自身的特点而被需要,当它没有被选中,或者被要求改变时,我们并不能否定它本身的美。就像我们不能说构树皮美而手抄纸不美,或者反之;我们也不能说手抄纸美而工业纸不美,或者反之。对于存在的一切,我们都应该学会欣赏,正是彼此的差异才让世界如此丰富。
无论是古希腊的“七艺”,还是先秦的“六艺”,都可以看到审美教育的内容;而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则标志了审美教育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席勒认为现代社会会使人被束缚在整体的一个孤零零的碎片上,最终把自己培养成碎片,通过审美教育则可以使人的理性与感性、思想与感情、理智与身体整体地达到和谐。面对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人的碎片化,我们要学会把生命看作是一个完整的过程,用延续与重构的态度来丰富生活的体验。
随着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越来越难以独活,合作成为人与人交往的主旋律。在相处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彼此之间越来越多的不同,我们要学会欣赏这些差异,理解他人也包容自己。既然人的差异被接受,那么统一的取舍就显得荒谬。分数和学历的一刀切,再也切不出这个时代所需要的人的形状;社会的运转,也不再能依靠一颗螺丝钉代替另一个螺丝钉来维持,而是形状各异功能不同的部件相互配合、相互包容、相互激发。
当统一的评判逐渐失效,个人又如何进行自我定位呢?各有所缺的人如何判定自己能否成为完整、独立的个体呢?作为社会机器零部件的个体,又如何获得生命独有的尊重呢?只有从过去、现在、未来,从自我、他人、自然、作品,这些不同的维度去审视自己,去寻找彼此的联系,才能给自己一个定位,才能成为完整、独立的人。这些是审美教育可以教给我们的。
作为探索未来教育的公益组织,少年派助学计划也希望在科技助学之上,通过审美教育教会孩子欣赏差异、接纳缺憾,并且尝试去体验和创作美,去感受和思考整体和部分的联系,从而完整地理解世界与自己。
重构影像 创作永无止境
少年派的学生最先学会是摄影和录像技能,无论有没有活动课的任务,只要有时间,他们就会想办法拍摄自己想要的照片和录像,一点也不在乎自己的“形象问题”。
不过,摄影和录像只是开始,远远不能满足学生表达自己的需求。拥有了素材的同学们很快发现了iMovie的强大功能,自发研究如何用这款软件制作视频短片。而为了让自己短片更具有观看性和美感,同学们又开始学习写策划案。所有的一切都是陌生的探索,然而兴趣引导着热情,加上对美的追求,同学尝试着用越来越成熟地方式表现自己。
拍摄的照片除了作为制作视频的素材,还可以做什么呢?小贤同学的一幅摄影作品,因为他独特的视角吸引了项目老师的注意,项目老师向他介绍了一些缝画作品,让他自己试着缝一下。这幅照片原本的内容是小贤在5月份界头镇小学鼓乐队比赛时,蹲在评委席右边拍下的排列整齐的桌子。经过小贤的再创造,成为一个新的作品,他取名为《回旋黑洞》。黑洞是什么?这是科学家正在探究的问题,而对于一个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它一定神秘而引人向往。
创作艺术和美的神奇之处,在于这个过程永无止境。它可以是一张照片,也可以是一张缝画;它可以是一段录影,也可以是一段短片,而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你生命过程的某一次体验。
对于生命而言,也许只有死亡才是结束,也许连死亡都不能结束它。它的过程应该是任凭江河顺势而下的自然而然,而不是建筑大坝让河流蓄积或干涸的功利算计。艺术和美的创作可以让每一次完成都成为新的开始,这种延续与重构,才应该是我们对待生命应有的态度。
制作手抄纸 学会欣赏差异美
少年派除了为学生开展已经设计完成的课程外,还希望可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带给学生更多更丰富的学习体验。希望他们能明白学习不是课堂的四十五分钟,不是学校的几年时光,而是无处不在对未知的探索,是伴随终身的成长过程。
在云南腾出界头镇的许多村寨,至今仍保留着中国最古老的手工抄纸技术,据说这技术是当地居民的祖先从中原带来,已经传承了300多年。安静地伫立在新庄的高黎贡造纸博物馆,获得了2012年美国《建筑实录》评出的“最佳公共建筑奖”,也是少年派为学生选择的开展审美教育的场所。
纸是美的吗?上过美术课的你,是不是还记得开启颜料与墨盒的喜悦?是不是还记得心里盘算着蓝色画什么,红色画什么的憧憬?但你还记得落笔之前的白纸吗?也许习惯欣赏“作品”的我们,早已忽略了事物本身的美。然而,在高黎贡造纸博物馆开展的制作手抄纸实践,将要引导孩子去体验每一件事物本身的美,以及从一件事物变成另一件事物的美。这种继承与改变,同样也串联起历史与未来。
在博物馆的第一个周末,同学们要学习的是制作手抄纸,大伙儿围着装手抄纸纸原料的木桶前,撕扯和咀嚼构树皮,感受纤维特有的弹性。在馆长和工作人员在作坊演示造纸过程后,学生们用特别的mini版模仿着完成分布纤维的过程,从控制力度的动作中体会造纸所需的心力。
等到完成最后的工序,同学取下自己制作的晾干后的手抄纸,相互之间交流心得进行比较。当馆长拿起现代工业纸和手抄纸做对比时,学生们一触即发,纷纷以浅显而生动的语言描述着对手抄纸的切身感受。
是的,每个事物都有它自己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并没有优劣之分。当你需要光洁的纸来书写,你会选择工业纸,当你想当作工艺品收藏,或许带有历史气息的手抄纸又成了首选。不同的事物因为其自身的特点而被需要,当它没有被选中,或者被要求改变时,我们并不能否定它本身的美。就像我们不能说构树皮美而手抄纸不美,或者反之;我们也不能说手抄纸美而工业纸不美,或者反之。对于存在的一切,我们都应该学会欣赏,正是彼此的差异才让世界如此丰富。
无论是古希腊的“七艺”,还是先秦的“六艺”,都可以看到审美教育的内容;而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则标志了审美教育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席勒认为现代社会会使人被束缚在整体的一个孤零零的碎片上,最终把自己培养成碎片,通过审美教育则可以使人的理性与感性、思想与感情、理智与身体整体地达到和谐。面对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人的碎片化,我们要学会把生命看作是一个完整的过程,用延续与重构的态度来丰富生活的体验。
随着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越来越难以独活,合作成为人与人交往的主旋律。在相处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彼此之间越来越多的不同,我们要学会欣赏这些差异,理解他人也包容自己。既然人的差异被接受,那么统一的取舍就显得荒谬。分数和学历的一刀切,再也切不出这个时代所需要的人的形状;社会的运转,也不再能依靠一颗螺丝钉代替另一个螺丝钉来维持,而是形状各异功能不同的部件相互配合、相互包容、相互激发。
当统一的评判逐渐失效,个人又如何进行自我定位呢?各有所缺的人如何判定自己能否成为完整、独立的个体呢?作为社会机器零部件的个体,又如何获得生命独有的尊重呢?只有从过去、现在、未来,从自我、他人、自然、作品,这些不同的维度去审视自己,去寻找彼此的联系,才能给自己一个定位,才能成为完整、独立的人。这些是审美教育可以教给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