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友金利波是心理医生,问她最怵什么样的病人,我以为她要说妄想症、强迫症、严重抑郁症患者,谁知她说是“半个心理专家”。
自称是“半个心理专家”的病人越来越多了,不少病人见面就称自己上网看过整本的心理学专著,参加过北师大博导开设的心理学讲座,去电台做过心理服务热线的嘉宾,都是挺要强挺有主见挺能琢磨事儿的人,从外表上看,就有了“你不可以蒙我”的架势。如此“入门”的人自己有了症状,治疗起来却很费力。
为什么?金利波的解释是:“好像对方手里把着一股劲,专跟你拧着。治疗时老碰到他狐疑的眼光——心理治疗是心诚则灵,而到我这来的‘半个心理专家’闹不清自个是专家还是病人。是病人该从‘信’字出发,是专家该从‘疑’字出发。他一疑惑,就三心二意,就不配合,就冷眼观瞧。治疗的主体这么不积极,很多疗效都被耗散掉了。”是啊,你不信我,干嘛还要找我?
无独有偶,在大陆首开色彩顾问工作室的于西蔓女士,在一次电视访谈中提到,最不配合她的客人是画家、设计师、星座专家或是做过纺织品流行预测的人,都是色彩研究方面的“半个专家”。有一回来了一位星座专家,她自称最了解自己的内心需要,对自我的认识从来就没出过差错。好么,你胆敢让她从穿绿改为穿蓝,她能找一万条理由驳倒你。这些比于西蔓还像色彩诊疗专家的客人,不是求方子来的,是辩论来的,那么,收她几千块钱的咨询费,于女士觉得不落忍。于是就很技巧地送客说:“您是艺术大师预测家,您该穿什么自己有主意,何必再烦我帮忙呢?”
不过,话说回来,谁想当专家呢?“半个专家”的胆。都是被吓细的。要是你经常去看央视《每日质量调查》,看看《聚焦3·15》、《天价医药费的背后》之类的深度报道,看看“假货泛滥”、“消协吁请消费者睁大眼睛”、“虚假宣传,专家教你明察秋毫”,一颗心不天天拎着。不以万分警惕的眼神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才怪。吃亏上当之余,一咬牙一跺脚,立下的誓言当然是“咱也得当一当这方面的专家。”
因为遇到过只收钱不包好的李鬼,吃一堑长一智,我们这才戴着梁山好汉的面具去见李逵:“您别蒙我,我心里明镜似的,咱是专家咱怕谁。”能业余进修,当成“半个专家”的人,多数不是气盛,是替自个儿壮胆。
“一次性”唬弄谁
辣 子
那次,经不住一个同事再三相邀,我和老公买了礼物登门做客。同事的家窗明几净,客厅宽敞得可以办小型舞会。只是打一进门开始,我总感觉有些不自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不自在越来越明显。
仔细一琢磨,还得从一进门就穿上的一次性拖鞋说起。那玩意穿着真不舒服,平平的底,软软的质感,在卫生间沾了些水后,滑溜溜地让人一直提防着摔跤。老公则更为可笑地在凉皮鞋外面套了个蓝色的塑料袋,也是一次性的。我心想,大概主人刚搬新家没备够拖鞋,所以不得已为之。
坐定后,人手一只一次性纸杯,端着滚烫的热茶;吃饭前,主人赶紧往桌上铺一次性塑料布,饭菜是从外面饭馆里端回来的,将就着一次性饭盒、一次性筷子,我和老公稀里糊涂地吃完了这顿饭,然后赶紧找借口告辞。
临出门,同事奉爱干净的老婆之命,把收拢到一个大塑料袋里的一次性用品垃圾拎下楼,“砰”地甩进垃圾箱,然后跟我们道别,热情地相邀下一次再聚。老公跟我小声嘀咕:“这样的聚会,‘一次性’就够了。”
我不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但那是在非常时期,比如出门在外、郊游或野外露营。但在家里,特别是招待相好的朋友时,一本正经地拿出一次性用品,搞得客人跟“疑似传染病”一样,这样的感觉很让人不爽。一次性用品,唬得了自己唬不了客人,你以为省事省心了,但也省掉了人情味,连洗两只碗、刷两双拖鞋这么点“麻烦”都怕的人,让他们自己一边呆着去吧,反正我是再也不想去这样的人家做客了。
自称是“半个心理专家”的病人越来越多了,不少病人见面就称自己上网看过整本的心理学专著,参加过北师大博导开设的心理学讲座,去电台做过心理服务热线的嘉宾,都是挺要强挺有主见挺能琢磨事儿的人,从外表上看,就有了“你不可以蒙我”的架势。如此“入门”的人自己有了症状,治疗起来却很费力。
为什么?金利波的解释是:“好像对方手里把着一股劲,专跟你拧着。治疗时老碰到他狐疑的眼光——心理治疗是心诚则灵,而到我这来的‘半个心理专家’闹不清自个是专家还是病人。是病人该从‘信’字出发,是专家该从‘疑’字出发。他一疑惑,就三心二意,就不配合,就冷眼观瞧。治疗的主体这么不积极,很多疗效都被耗散掉了。”是啊,你不信我,干嘛还要找我?
无独有偶,在大陆首开色彩顾问工作室的于西蔓女士,在一次电视访谈中提到,最不配合她的客人是画家、设计师、星座专家或是做过纺织品流行预测的人,都是色彩研究方面的“半个专家”。有一回来了一位星座专家,她自称最了解自己的内心需要,对自我的认识从来就没出过差错。好么,你胆敢让她从穿绿改为穿蓝,她能找一万条理由驳倒你。这些比于西蔓还像色彩诊疗专家的客人,不是求方子来的,是辩论来的,那么,收她几千块钱的咨询费,于女士觉得不落忍。于是就很技巧地送客说:“您是艺术大师预测家,您该穿什么自己有主意,何必再烦我帮忙呢?”
不过,话说回来,谁想当专家呢?“半个专家”的胆。都是被吓细的。要是你经常去看央视《每日质量调查》,看看《聚焦3·15》、《天价医药费的背后》之类的深度报道,看看“假货泛滥”、“消协吁请消费者睁大眼睛”、“虚假宣传,专家教你明察秋毫”,一颗心不天天拎着。不以万分警惕的眼神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才怪。吃亏上当之余,一咬牙一跺脚,立下的誓言当然是“咱也得当一当这方面的专家。”
因为遇到过只收钱不包好的李鬼,吃一堑长一智,我们这才戴着梁山好汉的面具去见李逵:“您别蒙我,我心里明镜似的,咱是专家咱怕谁。”能业余进修,当成“半个专家”的人,多数不是气盛,是替自个儿壮胆。
“一次性”唬弄谁
辣 子
那次,经不住一个同事再三相邀,我和老公买了礼物登门做客。同事的家窗明几净,客厅宽敞得可以办小型舞会。只是打一进门开始,我总感觉有些不自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不自在越来越明显。
仔细一琢磨,还得从一进门就穿上的一次性拖鞋说起。那玩意穿着真不舒服,平平的底,软软的质感,在卫生间沾了些水后,滑溜溜地让人一直提防着摔跤。老公则更为可笑地在凉皮鞋外面套了个蓝色的塑料袋,也是一次性的。我心想,大概主人刚搬新家没备够拖鞋,所以不得已为之。
坐定后,人手一只一次性纸杯,端着滚烫的热茶;吃饭前,主人赶紧往桌上铺一次性塑料布,饭菜是从外面饭馆里端回来的,将就着一次性饭盒、一次性筷子,我和老公稀里糊涂地吃完了这顿饭,然后赶紧找借口告辞。
临出门,同事奉爱干净的老婆之命,把收拢到一个大塑料袋里的一次性用品垃圾拎下楼,“砰”地甩进垃圾箱,然后跟我们道别,热情地相邀下一次再聚。老公跟我小声嘀咕:“这样的聚会,‘一次性’就够了。”
我不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但那是在非常时期,比如出门在外、郊游或野外露营。但在家里,特别是招待相好的朋友时,一本正经地拿出一次性用品,搞得客人跟“疑似传染病”一样,这样的感觉很让人不爽。一次性用品,唬得了自己唬不了客人,你以为省事省心了,但也省掉了人情味,连洗两只碗、刷两双拖鞋这么点“麻烦”都怕的人,让他们自己一边呆着去吧,反正我是再也不想去这样的人家做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