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思想政治课概念众多,知识抽象,理论性强,而学生的社会经验不足,因此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有效提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对政治课堂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思想政治 课堂教学 有效提问
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政治课堂最关键的是解决好让学生想学、能学、会学、好学的问题,从而使学生真正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高效学习,并取得最大效益和最佳效果。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效引入问题,是师生、生生之间信息和情感交流的重要保证,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每一名从事教学的一线政治教师,都要懂得如何有效地课堂提问,这不仅是一种教学技巧,同时还是一门教学艺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把重心更多地转向培养学生的能力,通过有效提问,提高教学质量。
一、精心设计探究,提问要有针对性
精心设计提问,就是指在上课前进行教学设计时要选好设问点。这些设问点可以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促进学生理解的知识点,也可以是学生学习的疑难点,或者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例如在《中国共产党执政:人民和历史的选择》这框中,执政方式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也是问点所在。在《中国共产党执政:人民和历史的选择》这框中,我问:“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分别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请结合材料说明《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怎样体现党的执政方式的?”还比如,在学习《生活与哲学》“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这一课时,我故意这样设问:“发展具有普遍性,这说明任何事物在任何时候都处于发展过程中。你们觉得这话有道理吗?”这样一问,学生开始大谈这个命题的道理所在。而我话锋一转,说这个命题根本就是错的。然后引导他们,事物在某个阶段也会出现停滞或倒退。
二、立足教学目标,着力化解重难点
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始终要围绕教学目标,因此教师每次提问都务求问在关键处,突出课堂教学重难点。如果设问过于随意,偏离课堂教学的中心,教学目的不明确,针对性不强,就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样的提问无疑是失败的。例如,在《文化生活》中,“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重点,但学生觉得太抽象、不好理解。于是我在学习本课之前,先展示豫剧表演大师常香玉的得意门生——范军的一小段戏剧小品,然后问大家:“范军的戏剧小品老少皆喜爱,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他的表演为什么得到了如此广泛的认可?”由此让学生自己得出“文化需要继承和发展”的结论。
三、调控课堂提问的频度
显而易见,“填鸭式”教学是不足取的。而频繁地提问往往被以为是讨论式的课堂,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事实上,成功的教学经验表明,提问过多不仅繁琐费时,而且会导致学生“随大流”,增强回答问题的盲目性,使课堂教学重点不突出,难点得不到化解,从而制约教学目标的实现。因而课堂提问的次数应当适量。对于如何控制课堂提问的频度问题,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抓住知识的重点、难点,设计思考量大的问题,注重提问的质量和效率,避免问题烦琐、直白。这样的提问才能够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探索新知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四、提问设计要分层次,树立学生的信心
课堂提问要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有层次地进行设计,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优等生能理解得深一些,学困生能“跳一跳摘到果子”,这样每位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否则,问题太难会让学生茫然不解,白白浪费时间;简单了优等生认为无意义,起不到调动其学习积极性的作用。学生回答问题难免出错,教师不可以见错就纠,否则易打断学生思维的连贯性,也易挫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对于不全面或有错误的回答可让其他学生纠正、补充,必要时应给予启发帮助。对于回答基本正确的则要及时予以表扬鼓励。总之,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一定要对其答案有所反馈,作出适当的评价,帮助学生建立信心,培养兴趣,为实现提问的有效性做好准备工作。
五、紧扣社会热点,设问体现生活化
思想政治课离不开国内外时事,所以教师要经常利用时政热点设问,引导学生用所学观点分析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在学习《政治生活》第八课“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时,我以2010年朝韩延坪岛事件为例设计了自己的教学:朝韩延坪岛事件中,美国的立场让人不可思议,起先一味强化美韩同盟关系,不断挑起事端,多次拒绝朝鲜释放的和解善意,使整个半岛火药味异常浓烈。但不久美国又突然莫名其妙地改变了态度,不断派民间和官方使者到朝鲜谈和解问题。对此我设问:“有哪位同学能解释美国政府在这个事件过程中不可思议的态度?”正当大家百思不得其解时,我亮出了本堂课的主题: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之后让学生们带着疑问学完本课后再寻找刚才问题的答案。上完课同学们才明白,美国起先的行为是基于其特定的国家利益,当达到一定目的后态度突然转变还是源于自己的国家利益。
总之,提问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要努力探索课堂提问技巧,恰到好处地把握提问的艺术性,必将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作者单位:甘肃省通渭县第二中学)
编辑/张俊英
【关键词】思想政治 课堂教学 有效提问
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政治课堂最关键的是解决好让学生想学、能学、会学、好学的问题,从而使学生真正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高效学习,并取得最大效益和最佳效果。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效引入问题,是师生、生生之间信息和情感交流的重要保证,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每一名从事教学的一线政治教师,都要懂得如何有效地课堂提问,这不仅是一种教学技巧,同时还是一门教学艺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把重心更多地转向培养学生的能力,通过有效提问,提高教学质量。
一、精心设计探究,提问要有针对性
精心设计提问,就是指在上课前进行教学设计时要选好设问点。这些设问点可以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促进学生理解的知识点,也可以是学生学习的疑难点,或者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例如在《中国共产党执政:人民和历史的选择》这框中,执政方式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也是问点所在。在《中国共产党执政:人民和历史的选择》这框中,我问:“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分别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请结合材料说明《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怎样体现党的执政方式的?”还比如,在学习《生活与哲学》“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这一课时,我故意这样设问:“发展具有普遍性,这说明任何事物在任何时候都处于发展过程中。你们觉得这话有道理吗?”这样一问,学生开始大谈这个命题的道理所在。而我话锋一转,说这个命题根本就是错的。然后引导他们,事物在某个阶段也会出现停滞或倒退。
二、立足教学目标,着力化解重难点
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始终要围绕教学目标,因此教师每次提问都务求问在关键处,突出课堂教学重难点。如果设问过于随意,偏离课堂教学的中心,教学目的不明确,针对性不强,就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样的提问无疑是失败的。例如,在《文化生活》中,“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重点,但学生觉得太抽象、不好理解。于是我在学习本课之前,先展示豫剧表演大师常香玉的得意门生——范军的一小段戏剧小品,然后问大家:“范军的戏剧小品老少皆喜爱,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他的表演为什么得到了如此广泛的认可?”由此让学生自己得出“文化需要继承和发展”的结论。
三、调控课堂提问的频度
显而易见,“填鸭式”教学是不足取的。而频繁地提问往往被以为是讨论式的课堂,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事实上,成功的教学经验表明,提问过多不仅繁琐费时,而且会导致学生“随大流”,增强回答问题的盲目性,使课堂教学重点不突出,难点得不到化解,从而制约教学目标的实现。因而课堂提问的次数应当适量。对于如何控制课堂提问的频度问题,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抓住知识的重点、难点,设计思考量大的问题,注重提问的质量和效率,避免问题烦琐、直白。这样的提问才能够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探索新知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四、提问设计要分层次,树立学生的信心
课堂提问要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有层次地进行设计,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优等生能理解得深一些,学困生能“跳一跳摘到果子”,这样每位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否则,问题太难会让学生茫然不解,白白浪费时间;简单了优等生认为无意义,起不到调动其学习积极性的作用。学生回答问题难免出错,教师不可以见错就纠,否则易打断学生思维的连贯性,也易挫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对于不全面或有错误的回答可让其他学生纠正、补充,必要时应给予启发帮助。对于回答基本正确的则要及时予以表扬鼓励。总之,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一定要对其答案有所反馈,作出适当的评价,帮助学生建立信心,培养兴趣,为实现提问的有效性做好准备工作。
五、紧扣社会热点,设问体现生活化
思想政治课离不开国内外时事,所以教师要经常利用时政热点设问,引导学生用所学观点分析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在学习《政治生活》第八课“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时,我以2010年朝韩延坪岛事件为例设计了自己的教学:朝韩延坪岛事件中,美国的立场让人不可思议,起先一味强化美韩同盟关系,不断挑起事端,多次拒绝朝鲜释放的和解善意,使整个半岛火药味异常浓烈。但不久美国又突然莫名其妙地改变了态度,不断派民间和官方使者到朝鲜谈和解问题。对此我设问:“有哪位同学能解释美国政府在这个事件过程中不可思议的态度?”正当大家百思不得其解时,我亮出了本堂课的主题: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之后让学生们带着疑问学完本课后再寻找刚才问题的答案。上完课同学们才明白,美国起先的行为是基于其特定的国家利益,当达到一定目的后态度突然转变还是源于自己的国家利益。
总之,提问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要努力探索课堂提问技巧,恰到好处地把握提问的艺术性,必将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作者单位:甘肃省通渭县第二中学)
编辑/张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