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中国乳业再出安全事故,国家质检部门公布了近期对全国液体乳产品进行抽检的结果,蒙牛眉山工厂的某一批次产品在抽检中被验出黄曲霉素M1超标。随后,蒙牛连发两次声明,向消费者道歉。并声称该批次产品没有流向市场、且黄曲霉素超标的奶源并非自身牧场提供。此次黄曲霉素超标事件,虽然尚不能断定有无超标产品流向市场、超标奶源是否出自蒙牛自身牧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此次事件不仅会对蒙牛“乳业巨头”的地位再度造成冲击,更将令消费者对整个民族乳业品牌进一步丧失信心。因为,参照2008年由三鹿引暴的波及全行业的三聚氰氨事件,此次蒙牛引发的黄曲霉素超标事件,亦有可能是全行业隐藏的“通病”。
标准放松事与愿违
实际上,近年来蒙牛安全事故的频发,仅是我国乳业严重纠结现状的浓缩显现。自2008年爆发三聚氰氨事件后,面对我国乳业品牌可能集体沦陷的危险,政府在加大监管力度的同时,更加大了对本土乳业品牌的扶持力度。
政府对乳业的资金补贴,在2008年之后一直处于高峰状态。为避免奶农分散性养殖带来的质量隐忧和监管困难,国家持续加大对规模化奶牛养殖的扶持力度,四年来针对规模牧场建设、良种母牛等补贴合计已逾百亿元。以与蒙牛齐名的另一家乳业巨头伊利为例,其2011年上半年的净利润为8.1亿元,但其同期政府补贴却高达1.6亿元,占其2011年上半年净利润的20%左右;再以蒙牛嫡系、号称全国最大的规模奶牛养殖企业现代牧业为例,其2011年上半年已获得近9000万元的补贴,占其同期净利润比例的40%。
对监管标准的过度放松,亦源于监管部门扶持本土乳业品牌的苦心。在2008年三聚氰氨事件爆发一年半后,质监总局于2010年6月1日出台了乳业新国标,将蛋白质含量由原标准中的每100克含2.95克减少到2.8克,每毫升牛奶中的菌落总数标准由原来的50万个上升到200万个。业内专家认为,此次乳业新国标的降低,是“全世界标准最低的”,并随即引发了关于乳业巨头捆绑新国标出台的争论。
笔者认为,抛开“捆绑新国标”等种种难以核实的阴谋论调,不可否认,通过对乳业巨头的巨额资金扶持、对乳品标准的过度放松,使国产乳业品牌在面对加入WTO后越来越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时迅速发展壮大,国产乳业品牌将最终具备与国际乳业巨头竞争的实力。
然而,一味地溺爱不仅难以培育良材,而且更易使其放纵。历年巨额的资金补贴、近乎全球最低的乳业标准,并没有造就我国乳品企业的真正强大,相反地,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品牌信誉度更是节节倒退。除鲜奶市场因“鲜”而独占地利优势外,我国乳业品牌在奶粉市场可谓全军覆没,一线城市奶粉市场的70%-80%已被洋品牌所垄断。
乳业源头监管不可松懈
因此,基于当下我国乳业安全依然缺失、市场优势持续趋弱的现状,我们很有必要对“过度保护”的政策进行反思。就巨额的资金补贴而言,基于乳业安全的重要性以及我国人口密度大的国情,加强资金补贴力度也是情理之中。但在资金补贴总量增加的同时,因分配结构的过于扭曲,其结果必然造成资源的严重错配,也就是说,政策资源过于向龙头企业倾斜,而庞大的奶农群体却获益甚少。这个制约乳业发展的源头——养殖环节问题频频,无论是三年前的三聚氰氨事件,还是当下的黄曲霉素M1超标事件,其食品安全事故的触发均源自奶农环节。但促使诸如黄曲霉素M1超标等事故产生的原因不仅与奶农的养殖技术、道德水准有关,更与其投入产出的严重不对称有关——在政策补贴过于向龙头企业倾斜、奶农利益严重受从事加工销售环节的龙头企业挤压之时,奶农为了获取微利、甚至受到生存压力的本能驱使,必然很难从根本上保证奶源的安全健康。
那么,乳业龙头企业是否可以通过自办牧场,规避奶农分散性养殖所带来的质量不稳定以及监管困难呢?答案是否定的。虽然,乳业龙头企业一直声称加大自办牧场力度,政府更多的资金补贴也更多地倾斜于龙头企业,但我们必须看到我国当前奶源供给的90%依然来自广大奶农,而非乳业龙头企业。追溯以奶农为主体的奶源供给现状,我们必须认识到,这是符合人口密度过大的国家养殖业发展规律的,因为奶农分散性养殖既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也可以降低管理成本。据了解,同为人口密度较大的日本,虽然其乳业水平早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但其奶源供给却至今仍以奶农为主。但与我国将资金补贴过于向龙头企业倾斜不同,日本乳业的政策补贴更多为广大奶农所分享。
消费者认可是根本
就乳业标准的过度放松而言,在我国乳品市场向国际乳业巨头全面开放的过程中,应该适当地放宽乳业标准,给予我国乳品企业更多的成长空间。但我们必须看到,在我国加入WTO的第十个年头、全球乳业巨头亦已纷纷驻足中国之际,持续的标准放松不仅不合时宜,更会适得其反,本土乳业品牌节节败退,而洋品牌却在攻城略地。更为严重的是,如此“保护民族品牌”,不仅会给广大民众的健康带来威胁,还将彻底摧毁本土乳业品牌岌岌可危的公信力。
当然,我国乳业频频爆发的安全事故,也牵连着“九龙治水式”的多头监管、上下游产业间的利益分配失当、健康养殖的耕地局限等诸多结构性困境。但是,这一切均不应作为“国情论”而成为过度保护的借口。
合理的保护,可以为民族乳业品牌赢得成长的空间,从而减少与国际乳业巨头的差距。但是,过度保护,只会造成民族乳业品牌的“大而不强”、至而逐渐萎缩的局面,因为一个产业真正要做大做强,不仅要经得起市场的检验,更要得到消费者的普遍认可。
(作者为财经评论员)
标准放松事与愿违
实际上,近年来蒙牛安全事故的频发,仅是我国乳业严重纠结现状的浓缩显现。自2008年爆发三聚氰氨事件后,面对我国乳业品牌可能集体沦陷的危险,政府在加大监管力度的同时,更加大了对本土乳业品牌的扶持力度。
政府对乳业的资金补贴,在2008年之后一直处于高峰状态。为避免奶农分散性养殖带来的质量隐忧和监管困难,国家持续加大对规模化奶牛养殖的扶持力度,四年来针对规模牧场建设、良种母牛等补贴合计已逾百亿元。以与蒙牛齐名的另一家乳业巨头伊利为例,其2011年上半年的净利润为8.1亿元,但其同期政府补贴却高达1.6亿元,占其2011年上半年净利润的20%左右;再以蒙牛嫡系、号称全国最大的规模奶牛养殖企业现代牧业为例,其2011年上半年已获得近9000万元的补贴,占其同期净利润比例的40%。
对监管标准的过度放松,亦源于监管部门扶持本土乳业品牌的苦心。在2008年三聚氰氨事件爆发一年半后,质监总局于2010年6月1日出台了乳业新国标,将蛋白质含量由原标准中的每100克含2.95克减少到2.8克,每毫升牛奶中的菌落总数标准由原来的50万个上升到200万个。业内专家认为,此次乳业新国标的降低,是“全世界标准最低的”,并随即引发了关于乳业巨头捆绑新国标出台的争论。
笔者认为,抛开“捆绑新国标”等种种难以核实的阴谋论调,不可否认,通过对乳业巨头的巨额资金扶持、对乳品标准的过度放松,使国产乳业品牌在面对加入WTO后越来越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时迅速发展壮大,国产乳业品牌将最终具备与国际乳业巨头竞争的实力。
然而,一味地溺爱不仅难以培育良材,而且更易使其放纵。历年巨额的资金补贴、近乎全球最低的乳业标准,并没有造就我国乳品企业的真正强大,相反地,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品牌信誉度更是节节倒退。除鲜奶市场因“鲜”而独占地利优势外,我国乳业品牌在奶粉市场可谓全军覆没,一线城市奶粉市场的70%-80%已被洋品牌所垄断。
乳业源头监管不可松懈
因此,基于当下我国乳业安全依然缺失、市场优势持续趋弱的现状,我们很有必要对“过度保护”的政策进行反思。就巨额的资金补贴而言,基于乳业安全的重要性以及我国人口密度大的国情,加强资金补贴力度也是情理之中。但在资金补贴总量增加的同时,因分配结构的过于扭曲,其结果必然造成资源的严重错配,也就是说,政策资源过于向龙头企业倾斜,而庞大的奶农群体却获益甚少。这个制约乳业发展的源头——养殖环节问题频频,无论是三年前的三聚氰氨事件,还是当下的黄曲霉素M1超标事件,其食品安全事故的触发均源自奶农环节。但促使诸如黄曲霉素M1超标等事故产生的原因不仅与奶农的养殖技术、道德水准有关,更与其投入产出的严重不对称有关——在政策补贴过于向龙头企业倾斜、奶农利益严重受从事加工销售环节的龙头企业挤压之时,奶农为了获取微利、甚至受到生存压力的本能驱使,必然很难从根本上保证奶源的安全健康。
那么,乳业龙头企业是否可以通过自办牧场,规避奶农分散性养殖所带来的质量不稳定以及监管困难呢?答案是否定的。虽然,乳业龙头企业一直声称加大自办牧场力度,政府更多的资金补贴也更多地倾斜于龙头企业,但我们必须看到我国当前奶源供给的90%依然来自广大奶农,而非乳业龙头企业。追溯以奶农为主体的奶源供给现状,我们必须认识到,这是符合人口密度过大的国家养殖业发展规律的,因为奶农分散性养殖既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也可以降低管理成本。据了解,同为人口密度较大的日本,虽然其乳业水平早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但其奶源供给却至今仍以奶农为主。但与我国将资金补贴过于向龙头企业倾斜不同,日本乳业的政策补贴更多为广大奶农所分享。
消费者认可是根本
就乳业标准的过度放松而言,在我国乳品市场向国际乳业巨头全面开放的过程中,应该适当地放宽乳业标准,给予我国乳品企业更多的成长空间。但我们必须看到,在我国加入WTO的第十个年头、全球乳业巨头亦已纷纷驻足中国之际,持续的标准放松不仅不合时宜,更会适得其反,本土乳业品牌节节败退,而洋品牌却在攻城略地。更为严重的是,如此“保护民族品牌”,不仅会给广大民众的健康带来威胁,还将彻底摧毁本土乳业品牌岌岌可危的公信力。
当然,我国乳业频频爆发的安全事故,也牵连着“九龙治水式”的多头监管、上下游产业间的利益分配失当、健康养殖的耕地局限等诸多结构性困境。但是,这一切均不应作为“国情论”而成为过度保护的借口。
合理的保护,可以为民族乳业品牌赢得成长的空间,从而减少与国际乳业巨头的差距。但是,过度保护,只会造成民族乳业品牌的“大而不强”、至而逐渐萎缩的局面,因为一个产业真正要做大做强,不仅要经得起市场的检验,更要得到消费者的普遍认可。
(作者为财经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