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活血化瘀、养血安神中药联合银杏注射液治疗老年心血管疾病合并焦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心内科门诊及住院的老年心血管疾病伴有焦虑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中药煎剂口服加银杏注射液静脉注射,对照组单纯给予银杏注射液静脉注射,用药2周后,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78.13%(P<0.05),焦虑量表评分,治疗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心血管疾病合并焦虑患者应用活血化瘀、养血安神中药联合银杏注射液治疗,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症状,并能控制心血管疾病发生,临床疗效满意,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药组方;银杏叶注射液;老年;心血管疾病;焦虑;疗效
老年心血管疾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着年龄增高而增高,随着老年人口不断增加,已经成为“第一杀手”其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状态,临床主要表现为口干、出汗、胸闷、头晕、无力等[1]严重影响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加重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发作,甚至会引起心源性猝死,对患者的预后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给社会及家庭增加负面影响,我科自2012年来应用活血化瘀、养血安神中药口服联合银杏注射液治疗老年心血管疾病伴有焦虑症状患者,收到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门诊及住院的老年心血管疾病伴有焦虑患者64例。其中男性46例、女性18例。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65.18±10.36)岁。临床有胸闷、胸痛症状的28例、高血压为16例、心律失常12例、神经官能症8例。均符合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经心电图、心肌酶学、心脏彩超排除急性心肌梗死。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年龄60岁~82岁(66.7岁±5.1岁);病程3年~14年,平均病程(8.5年±2.6年);,对照组32例,男性25例、女性7例,年龄60岁~84岁(68.6岁±7.2岁);病程3.1年~16年(8.9年,平病程(8.6年±3.1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焦虑症状诊断标:准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为标准诊断焦虑障碍[2]:(1)有惊恐发作的表现;(2)有广泛性焦虑的表现;(3)在发病时患者会有窒息濒死感心悸胸痛胸闷感,安慰性治疗或镇静治疗有效。
1.3 治疗方法:2组均常规予休息,给予硝酸盐制剂,抗血小板聚集,调脂(辛伐他汀20mg,每日晚餐后口服),发作时含服硝酸甘油。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活血化瘀、养血安神中药(生黄芪,赤芍,瓜蒌、薤白,半夏、川芍,当归,桃仁,红花,枣仁,琥珀粉,远志,甘草等20味)采用山东华源YFDX208型自动中煎药机浸泡煎后分装200ML/袋,每日2次每次一袋,连服2周为1疗程。银杏叶注射液(神州药业生产)20ml、加入250ml生理盐水内静滴,每日一次,连续使用2周为1疗程。
1.4观察指标:①症状发作频率、心电图改变及硝酸甘油用量;②焦虑症状评分③药物的不良反应。
1.5.疗效评定:参照1979年卫生部制定的冠心病疗效评定标准。显效:患者病症改善较好,胸痛发作次数减少80%以上,心电图ST段下移明显改善,有效:患者病症一定程度改善,心功能一定程度好转,不良反应发生率< 10%;无效:患者病症无好转,病情无恢复迹象。焦虑参照焦虑量表检查和症状评分,疗效判断的标准:(1)治愈:焦虑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且较稳定;(2)好转:焦虑症状减轻,高血压患者血压较前下降且接近正常:(3)无效:焦虑症状无改善。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78.1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前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安全性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均无明显异常。
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32 17(53.13) 13(40.63) 2(6.25) 30(93.75%)*
治疗组 32 15(48.39) 10(31.25) 7(22.58) 24(78.13%)
注: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两组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x±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组 32 55.6±8.65 34.5±7.83
对照组 32 54.9±9.14 53.6±7.27
注:焦虑量表评分,治疗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心血管疾病主要为与人体内运送血液的众多器官和组织相联系的病症,如心脏、血管等。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的多频率疾病。本研究显示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同程度的存在焦虑症状,焦虑是一种情绪状态,一般表现为烦躁、忐忑不安,提心吊胆,血压升高,心慌、胸闷、心悸、面色苍白等,甚至会出现极度的恐惧和恐慌,临床研究表明焦虑可以使交感神经张力增加,儿茶酚胺释放过多,患者出现心脏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以诱发出现冠状动脉痉挛而发病。故在治疗心血管病变时,不可忽视对焦虑症的治疗,中医认为心理因素影响整个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治疗时运用阴阳对立统一的观点进行调理。运用活血化瘀、养血安神中药联合银杏叶注射液治疗老年心血管疾病合并焦虑临床疗效明显。
参考文献:
[1]周晋等.心血管疾病患者伴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1):16-17.
[2]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S]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何素华,1979~,女,河北无极县人 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心血管内科。
关键词:中药组方;银杏叶注射液;老年;心血管疾病;焦虑;疗效
老年心血管疾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着年龄增高而增高,随着老年人口不断增加,已经成为“第一杀手”其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状态,临床主要表现为口干、出汗、胸闷、头晕、无力等[1]严重影响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加重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发作,甚至会引起心源性猝死,对患者的预后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给社会及家庭增加负面影响,我科自2012年来应用活血化瘀、养血安神中药口服联合银杏注射液治疗老年心血管疾病伴有焦虑症状患者,收到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门诊及住院的老年心血管疾病伴有焦虑患者64例。其中男性46例、女性18例。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65.18±10.36)岁。临床有胸闷、胸痛症状的28例、高血压为16例、心律失常12例、神经官能症8例。均符合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经心电图、心肌酶学、心脏彩超排除急性心肌梗死。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年龄60岁~82岁(66.7岁±5.1岁);病程3年~14年,平均病程(8.5年±2.6年);,对照组32例,男性25例、女性7例,年龄60岁~84岁(68.6岁±7.2岁);病程3.1年~16年(8.9年,平病程(8.6年±3.1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焦虑症状诊断标:准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为标准诊断焦虑障碍[2]:(1)有惊恐发作的表现;(2)有广泛性焦虑的表现;(3)在发病时患者会有窒息濒死感心悸胸痛胸闷感,安慰性治疗或镇静治疗有效。
1.3 治疗方法:2组均常规予休息,给予硝酸盐制剂,抗血小板聚集,调脂(辛伐他汀20mg,每日晚餐后口服),发作时含服硝酸甘油。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活血化瘀、养血安神中药(生黄芪,赤芍,瓜蒌、薤白,半夏、川芍,当归,桃仁,红花,枣仁,琥珀粉,远志,甘草等20味)采用山东华源YFDX208型自动中煎药机浸泡煎后分装200ML/袋,每日2次每次一袋,连服2周为1疗程。银杏叶注射液(神州药业生产)20ml、加入250ml生理盐水内静滴,每日一次,连续使用2周为1疗程。
1.4观察指标:①症状发作频率、心电图改变及硝酸甘油用量;②焦虑症状评分③药物的不良反应。
1.5.疗效评定:参照1979年卫生部制定的冠心病疗效评定标准。显效:患者病症改善较好,胸痛发作次数减少80%以上,心电图ST段下移明显改善,有效:患者病症一定程度改善,心功能一定程度好转,不良反应发生率< 10%;无效:患者病症无好转,病情无恢复迹象。焦虑参照焦虑量表检查和症状评分,疗效判断的标准:(1)治愈:焦虑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且较稳定;(2)好转:焦虑症状减轻,高血压患者血压较前下降且接近正常:(3)无效:焦虑症状无改善。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78.1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前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安全性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均无明显异常。
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32 17(53.13) 13(40.63) 2(6.25) 30(93.75%)*
治疗组 32 15(48.39) 10(31.25) 7(22.58) 24(78.13%)
注: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两组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x±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组 32 55.6±8.65 34.5±7.83
对照组 32 54.9±9.14 53.6±7.27
注:焦虑量表评分,治疗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心血管疾病主要为与人体内运送血液的众多器官和组织相联系的病症,如心脏、血管等。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的多频率疾病。本研究显示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同程度的存在焦虑症状,焦虑是一种情绪状态,一般表现为烦躁、忐忑不安,提心吊胆,血压升高,心慌、胸闷、心悸、面色苍白等,甚至会出现极度的恐惧和恐慌,临床研究表明焦虑可以使交感神经张力增加,儿茶酚胺释放过多,患者出现心脏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以诱发出现冠状动脉痉挛而发病。故在治疗心血管病变时,不可忽视对焦虑症的治疗,中医认为心理因素影响整个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治疗时运用阴阳对立统一的观点进行调理。运用活血化瘀、养血安神中药联合银杏叶注射液治疗老年心血管疾病合并焦虑临床疗效明显。
参考文献:
[1]周晋等.心血管疾病患者伴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1):16-17.
[2]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S]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何素华,1979~,女,河北无极县人 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