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侗族民居的传统形式为干栏建筑。本文从侗族民居的材料特征、居住方式特征、营建特征入手,深入分析了侗族民居平面的类型、空间基本组成单元以及侗族民居空间领域的扩展方式,将侗族民居的空间特征归纳为纵深式空间序列特征。从木构形式、空间布局、空间拓展要素、空间组合形式四个方面总结了侗族民居空间营建手法。
【关键词】侗族民居;干栏建筑;空间营建
侗族民居的传统形式为干栏建筑。干栏建筑是我国古代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较为原始的居住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干栏”在长江流域逐渐消失,侗族聚居区由于环境、气候、交通等原因,一直保持着干栏的居住习惯[1]。“干栏”一词系壮、侗语民族对木结构楼居建筑称谓的汉字记音。“干”音意指“上面”、“上方”,“栏”音意指“房屋”或“栈”。“干栏”直译为“栈台上的房屋[2]”。
侗族地区的干栏民居主要类型有三种[3]:①高脚楼:为侗族地区最为普遍的建筑形式,其特点是底层层高较低,一般在2.2-2.4米左右,四周不做维护或用木板维护。这种干栏的形式在侗族地区是最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②矮脚楼:主要位于侗族地区靠近城镇的地区。其特点是底层为了防潮隔热,做架空透气层,架空高都约0.6米左右,建筑两侧设偏厦。③平地楼:主要分布于城镇或城镇边缘,受汉化影响较大。其特点为一层不做架空层而以夯土地面直接建造,一般在地形平缓处,且建筑两侧无偏厦,建筑之间往往相连,位于街道两侧。本研究所在的南侗地区,以高脚楼为主要类型,是有典型特点的侗族民居的代表,因此本文将高脚楼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营建特征。
1 侗族干栏民居建筑特征
1.1 材料特征
侗族聚居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空气湿度大,特别适合杉木的生长,这为侗居在建筑材料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前提。侗居用杉木柱做支托、凿木穿枋、衔接扣合、立架为屋,四周木板围护,两端偏厦,成为侗居的特征之一。
1.2 居住方式特征
侗族民居基本上维持了干栏建筑产生的习俗,底层以堆放杂物为主;二层是主要生活功能层,包括宽廊、火塘间、卧室等主要功能;顶层通常为杂物间及小孩房。侗族民居将居住空间由底层移至楼面,可以最大限度地适应多变的地形,从而获得平整的居住空间,同时适应当地湿热多雨的气候和获得良好的通风条件,避免虫蛇猛兽的侵袭,在水边的建筑可以避免水位涨高的危险,从而获得良好的居住环境。
1.3 营建特征
侗族地区山多地少,能够直接利用的平坦地建房的不多,为保护耕地和水土,侗族民居通过干栏民居形式,使建筑都能够顺应山形水势,这样做不仅创造了风格各异的建筑形态,还减少了对地表的破坏,减少土石方和建造能耗,从而达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民居在不同地形的接地方式,主要有地面式、架空式和临水式(表1)。对于不同地形的衔接,则通过挖进、填出、填挖、错层、悬空等多种方式减少对地表的破坏,如遇地形陡峭之处,则利用地形将二楼直接架于坡坎上,底层依地势形成前空后实的吊脚楼,对山区地形有很强的适应性。如遇步道,吊脚楼也可退让出道路空间,成为骑楼式吊脚楼。达到最大限度地适应地形。
2 侗族干栏平面布局
2.1 平面类型
(1)按平面形态特点来分,侗族干栏民居以矩形平面为主要类型,矩形平面的标准形式为“三间四架”。在标准平面的基础上,根据使用情况和场地情况,又衍生出其他五种形状,分别为:“L”形、“凸”形、“凹”形、“I”形和自由形(图1)。
矩形:侗居的基本形,多为小家庭采用,其特点是内部空间联系紧凑,建筑内部通过“间”的大小来划分房间。
“L”形:是在矩形平面的基础上,尽端突出,形成开敞的“虚”空间。是采用得较多的一种形式,一般在房屋端头一侧伸出一个小卧室、晒台及檐廊,构成“L”形平面,其特点是堂屋与火塘间未做分割,一厅多用,过廊与晒台及楼梯联系紧密。
“凸”形:是将堂屋或前廊突出而成,具有采光、通风好的特点。该平面与汉族
的三合院类似,主要房屋设置在右侧,两端伸出一个杂物间与廊形成“凸”形。
凹”形:在矩形平面的基础上,两端向一侧出廊或作为阁楼而形成。
“I”形:此种平面多用于集镇,前街后河,沿街每户横向扩展受到限制而形成。
除以上类型之外,侗族人民还创造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平面形式,以顺应道路、水体、地形的变化,形成丰富多变的整体形态。
自由形:是在受到地形条件限制的情况下,平面布局不能按一定的格式求得统一,只能因地制宜,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组合而成。
(2)按平面开间类型来分,侗族干栏民居可以分为两开间、三开间,以及由这几种基本形式组合拼连的四开间、五开间等组合式(图2、3、4)。间是侗族民居的基本单元,住宅各功能区以间来划分单元。在侗族能的习惯称谓中,间指南北向开间方向,进深方向称为架,按屋架的柱数来确定。侗族民居开间三、五间不等,一般一个居住单元二~三间,兄弟或父子合建则拼联成五开间等多开间式。每间宽一般2~4米,进深一般三至五架,每架一般3米。以通道侗族的住宅建筑为例,以一个核心家庭为一个单元,在村寨中作独立布置。建筑的平面有一个基本的原型,即三大间两小间五柱的平面形式。三个开间的尺寸相同,一般控制在一丈(约3.33m)左右[4]。
在进深方向,由前檐柱和金柱之间形成一个通面宽的廊。由明间的廊到中柱之间多一个进深形成“凹”形的厅,与廊一起称为“丁廊”,其功能相当于城市住宅中的客厅。火塘间位于与“丁廊”相邻的房间内,火塘间是家庭交流、聚会及祭祀的场所。入户的楼梯一般为开敞式设置,为一跑楼梯,位于建筑端头的小开间,宽度在四尺((1.4m)左右(侗族的木匠以市尺为计量单位)[5]。根据家庭人口的变化和需求,如需增建或控制规模,一般都是在开间数上有所增减,如两开间、四开间、五开间等,开间尺寸和平面功能组织方式一般沿用原有的开间方式。每户根据建房位置的场地情况和家庭成员构成的不同,以及对住宅功能要求而变化,以上的平面又会产生出平面的变体,如在侧面加建房间或侧楼等,但是空间构成模式基本不变。
2.2 空间的基本组成单元
侗族民居在节约用地的同时,外部空间产生了高低错落的层次变化,各种场地中的村寨各具风姿。在这些变化中,有其共性的基本单元体,如基本一致的上、中、下功能剖面,半开敞宽廊等要素,这些极具侗族内在特征的元素,正是使侗族民居多变外表下取得和谐统一的重要因素。本文将这些要素归纳为外部空间单元和内部空间单元两部分。
2.2.1 侗居的外部空间单元
①出檐:在侗族民居所处的地理环境日照较强,雨水充沛,因此普遍出檐较大,以避免阳光直射,防止雨水冲刷。一般出檐均超过1.2米,丰富了立面造型。
②披厦:为在主体建筑的一侧(一般为东西向)依附主体建筑而增设的附属用房,用于满足日常生产的需求,也有将披厦作为新增厨卫部分,将厨卫功能从居住空间中独立出来,提高居住空间的舒适度。披厦丰富了建筑的立面空间层次和形态,使建筑的屋顶在横向和纵向,高低对比上产生变化。(图5)
③架空层:侗族干栏建筑的主要特征是底层架空,由数十根木柱支承上部建筑,以杂物堆放、家禽饲养、农副业物品堆放为主要功能。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或拉通、或隔断,外壁可开敞、可封闭,空间分隔十分灵活。当居住层面积不够时,支座层可以封闭,安排作为使用空间。
④过街楼:为适应复杂多变的地形,侗族居住建筑底层设过街楼是常用的形式。过街楼横跨村寨道路而建,建筑占天不占地,利于节约土地,同时减少了土方,使村寨道路更为通畅,景观更为丰富。
⑤入口:传统干栏侗居的平面布局特征之一是将入口位置设在山墙一侧,楼梯平行于山墙,或透空,或加栅栏,空间处理有明确的指向性。
2.2.2 侗居的内部空间单元
①楼梯空间:与汉族人从正面入户不同,侗族入户楼梯平面位置大多布置在单元一侧偏厦开间内,楼梯段一般采用单跑直坡式,入口坡度比较平缓。在户内与阁楼联系的梯子,从火塘间或房屋的内侧单独上三楼,使内部楼梯有很好的隐蔽性,提高居住的安全度。内部楼梯常常加工成鱼脊形独木梯,移动方便,造型生动。
②火塘间:火塘间是侗族民居的家庭核心。在侗族的居住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侗族家庭议事、团聚、聚会、交谊以及炊烤并备的场所,同时也是家庭供暖的中心,成为整个家庭亲情和血脉的中心,乃至成为家庭的代名词。火塘一般分为“高火塘”和“平火塘”两种类型[6]。“高火塘”在室内地板上形成台上台下两阶,台上坐卧,台下通道,动静分区,互不干扰。
③宽廊(亦即丁廊):是侗族居住建筑内外空间的中介,以及侗居重要空间特色之一。宽廊在侗族家庭中的作用主要为家庭休息、手工劳动、社交联系、联系室内其他空间等多种功能。它承担了建筑内外的中介作用,是大家庭的共同起居空间。通过半开敞的宽廊,居住者可以获得由内向到外向,由封闭到开敞空间的转变,改善空间的封闭性,提高室内视野的开阔,增强各房屋之间的空气流通。在侗族聚居区,气候普遍温和,无极热极冷的气候变化,这就为半开敞空间的存在提供了先决的条件,使居住空间有向外延展的感受,改善了居住的视觉界限和心理环境,它的空间界限介于围合与通透、独立与依存之间,是侗族居住建筑中最富人情味的空间。宽廊的宽度在2.5~3.5米之间,一般进深为一屋架的宽度。
④寝卧空间:卧室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功能,一般位于二楼,位于堂屋两侧比较安静的区域,卧室往往比较封闭,与宽廊形成鲜明的对比,有很强的私密性。常常隔成小间,以满足就寝的功能为原则,除主卧室较大外,其他卧室均较小。
⑤阁楼:侗族民居的阁楼一般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局部升高作楼层,楼身一半高于屋面;一种是完全隐于屋顶下的空间。其主要作用是:散堆谷物的储存空间、凉挂风干作物、子女卧室。阁楼储存物品安全可靠,充分利用了有限的空间。阁楼空间的外壁往往采用开敞的处理方式,以加强顶层空气的对流,并丰富了建筑的外部空间。
2.3 干栏侗居空间领域的扩展
随着房屋居住人口的增多,生活内容的丰富,侗族人民对原有的居住空间往往需要突破和扩展。扩建的模式有:
①竖向扩展。在竖向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将二层干栏楼向三层或四层的格局扩展,以扩大使用面积,利用空间。
②平面扩展。随着家庭成员的增多,以标准单元的形式增加开间组合,加宽建筑的面宽,形成“长屋”。
③增建偏厦。在建筑的东西向增加偏房或梢房,主要用于存储空间或厨厕空间的扩建。
④出挑扩展。通过在竖向上的逐层出挑,扩大内部的使用空间,使建筑占天不占地(图6)。
⑤架空层扩展。利用架空支座,将四周围蔽,作为使用空间,特别是在临街建筑有商业需求时,底层往往用作商业空间。
⑥择地扩展。将“住储合一”的方式改变为“住储分离”,通过于屋前屋后另建独立的畜圈或谷仓的形式,分离部分储存空间或次要空间,保证居住需求。
3 侗族民居的空间组织特征
侗族聚居地一直处于交通不便的区域,长期处于以“款”组织的法统之中,逐渐形成以内向为主要特征的民族性格,在民居中表现得比较典型。侗族民居的内部空间特点是一种层层引伸的空间序列,序列类型侧重于强调纵深轴线方向上的空间组合,即由休息和手工劳作功能的宽廊——生活起居的火塘间——寝卧空间,形成前——中——后的纵深式空间序列,并根据空间的不同性质,采取不同的开敞与封闭程度。在整个建筑中,宽廊起着空间过渡和承接的作用,空间特点为半开敞、较明亮、具有开阔的景观收纳性;火塘是家庭的核心,是空间的精华,是温暖的源泉,因此空间具有完整性和聚合性;寝卧空间需要安静,避免强光的干扰,空间需要有封闭性和私密性。这种纵向进深方向的空间序列满足了人们从外部空间——半开敞过渡空间——公共空间——私密空间的行为模式需求。以广西三江独峒寨某宅为例,底层空间由空廊、楼梯廊、饲养间和售货间组成。二楼设堂屋、火塘间及卧室。三层为储存空间,每层都有空间的流动性,各功能区相对独立而又互相渗透,整个空间序列为:开——收——开——收,简洁明确(图7)。
7 结语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侗族民居在平面空间组合中蕴藏了理性的建筑空间构思,体现了侗族人民在空间营建上的智慧,有着独特的民族特性和习俗。侗族干栏民居的空间营建手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
① 灵活多变,顺应自然的干栏木构形式;
② 以丁廊为公共空间,以火塘间为家庭精神核心,“公”、“私”分明、‘“动”、“静”分区的空间布局特征。
③ 多样化的灰空间(出檐、挑廊、架空等)构成家庭空间多变和拓展的要素;
④ 灵活适应人口和需要变化的多样化空间组合形式。
这四种空间营建手法使得侗族民居具有很强的生态适应性,是几百年的侗族民居保存和传承下来,并具有研究价值的的重要原因。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是产生民居建筑形式的重要理由。侗族传统民居建筑,体现了适应自然的营建观。在传承和发扬传统民居的过程中,必须基于对原有文化的深刻了解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继承。
参考文献
[1]李长杰.桂北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50~59
[2]刘致平.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60~70
3余达忠.侗族鼓楼文化层面的分析[J].贵州民族研究,1989(3):44~47
4蔡凌.侗族聚居区的传统村落与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217
5罗德启.贵州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06
6杨慎初.湖南传统建筑[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269
范俊芳/1969年生/女/福建人/1991年毕业于武汉城市建设学院风景园林专业/博士/高级工程师/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从事城市及风景园林的教学、规划设计工作。
熊兴耀/1961年生/男/湖南人/1981年毕业于湖南农学院本科毕业1995年获博士学位/教授/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博导
文友华/1965年生/男/湖南人/1989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本科/高级工程师/湖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湖南建科园林有限公司董事长/从事城市及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工作。
【关键词】侗族民居;干栏建筑;空间营建
侗族民居的传统形式为干栏建筑。干栏建筑是我国古代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较为原始的居住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干栏”在长江流域逐渐消失,侗族聚居区由于环境、气候、交通等原因,一直保持着干栏的居住习惯[1]。“干栏”一词系壮、侗语民族对木结构楼居建筑称谓的汉字记音。“干”音意指“上面”、“上方”,“栏”音意指“房屋”或“栈”。“干栏”直译为“栈台上的房屋[2]”。
侗族地区的干栏民居主要类型有三种[3]:①高脚楼:为侗族地区最为普遍的建筑形式,其特点是底层层高较低,一般在2.2-2.4米左右,四周不做维护或用木板维护。这种干栏的形式在侗族地区是最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②矮脚楼:主要位于侗族地区靠近城镇的地区。其特点是底层为了防潮隔热,做架空透气层,架空高都约0.6米左右,建筑两侧设偏厦。③平地楼:主要分布于城镇或城镇边缘,受汉化影响较大。其特点为一层不做架空层而以夯土地面直接建造,一般在地形平缓处,且建筑两侧无偏厦,建筑之间往往相连,位于街道两侧。本研究所在的南侗地区,以高脚楼为主要类型,是有典型特点的侗族民居的代表,因此本文将高脚楼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营建特征。
1 侗族干栏民居建筑特征
1.1 材料特征
侗族聚居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空气湿度大,特别适合杉木的生长,这为侗居在建筑材料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前提。侗居用杉木柱做支托、凿木穿枋、衔接扣合、立架为屋,四周木板围护,两端偏厦,成为侗居的特征之一。
1.2 居住方式特征
侗族民居基本上维持了干栏建筑产生的习俗,底层以堆放杂物为主;二层是主要生活功能层,包括宽廊、火塘间、卧室等主要功能;顶层通常为杂物间及小孩房。侗族民居将居住空间由底层移至楼面,可以最大限度地适应多变的地形,从而获得平整的居住空间,同时适应当地湿热多雨的气候和获得良好的通风条件,避免虫蛇猛兽的侵袭,在水边的建筑可以避免水位涨高的危险,从而获得良好的居住环境。
1.3 营建特征
侗族地区山多地少,能够直接利用的平坦地建房的不多,为保护耕地和水土,侗族民居通过干栏民居形式,使建筑都能够顺应山形水势,这样做不仅创造了风格各异的建筑形态,还减少了对地表的破坏,减少土石方和建造能耗,从而达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民居在不同地形的接地方式,主要有地面式、架空式和临水式(表1)。对于不同地形的衔接,则通过挖进、填出、填挖、错层、悬空等多种方式减少对地表的破坏,如遇地形陡峭之处,则利用地形将二楼直接架于坡坎上,底层依地势形成前空后实的吊脚楼,对山区地形有很强的适应性。如遇步道,吊脚楼也可退让出道路空间,成为骑楼式吊脚楼。达到最大限度地适应地形。
2 侗族干栏平面布局
2.1 平面类型
(1)按平面形态特点来分,侗族干栏民居以矩形平面为主要类型,矩形平面的标准形式为“三间四架”。在标准平面的基础上,根据使用情况和场地情况,又衍生出其他五种形状,分别为:“L”形、“凸”形、“凹”形、“I”形和自由形(图1)。
矩形:侗居的基本形,多为小家庭采用,其特点是内部空间联系紧凑,建筑内部通过“间”的大小来划分房间。
“L”形:是在矩形平面的基础上,尽端突出,形成开敞的“虚”空间。是采用得较多的一种形式,一般在房屋端头一侧伸出一个小卧室、晒台及檐廊,构成“L”形平面,其特点是堂屋与火塘间未做分割,一厅多用,过廊与晒台及楼梯联系紧密。
“凸”形:是将堂屋或前廊突出而成,具有采光、通风好的特点。该平面与汉族
的三合院类似,主要房屋设置在右侧,两端伸出一个杂物间与廊形成“凸”形。
凹”形:在矩形平面的基础上,两端向一侧出廊或作为阁楼而形成。
“I”形:此种平面多用于集镇,前街后河,沿街每户横向扩展受到限制而形成。
除以上类型之外,侗族人民还创造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平面形式,以顺应道路、水体、地形的变化,形成丰富多变的整体形态。
自由形:是在受到地形条件限制的情况下,平面布局不能按一定的格式求得统一,只能因地制宜,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组合而成。
(2)按平面开间类型来分,侗族干栏民居可以分为两开间、三开间,以及由这几种基本形式组合拼连的四开间、五开间等组合式(图2、3、4)。间是侗族民居的基本单元,住宅各功能区以间来划分单元。在侗族能的习惯称谓中,间指南北向开间方向,进深方向称为架,按屋架的柱数来确定。侗族民居开间三、五间不等,一般一个居住单元二~三间,兄弟或父子合建则拼联成五开间等多开间式。每间宽一般2~4米,进深一般三至五架,每架一般3米。以通道侗族的住宅建筑为例,以一个核心家庭为一个单元,在村寨中作独立布置。建筑的平面有一个基本的原型,即三大间两小间五柱的平面形式。三个开间的尺寸相同,一般控制在一丈(约3.33m)左右[4]。
在进深方向,由前檐柱和金柱之间形成一个通面宽的廊。由明间的廊到中柱之间多一个进深形成“凹”形的厅,与廊一起称为“丁廊”,其功能相当于城市住宅中的客厅。火塘间位于与“丁廊”相邻的房间内,火塘间是家庭交流、聚会及祭祀的场所。入户的楼梯一般为开敞式设置,为一跑楼梯,位于建筑端头的小开间,宽度在四尺((1.4m)左右(侗族的木匠以市尺为计量单位)[5]。根据家庭人口的变化和需求,如需增建或控制规模,一般都是在开间数上有所增减,如两开间、四开间、五开间等,开间尺寸和平面功能组织方式一般沿用原有的开间方式。每户根据建房位置的场地情况和家庭成员构成的不同,以及对住宅功能要求而变化,以上的平面又会产生出平面的变体,如在侧面加建房间或侧楼等,但是空间构成模式基本不变。
2.2 空间的基本组成单元
侗族民居在节约用地的同时,外部空间产生了高低错落的层次变化,各种场地中的村寨各具风姿。在这些变化中,有其共性的基本单元体,如基本一致的上、中、下功能剖面,半开敞宽廊等要素,这些极具侗族内在特征的元素,正是使侗族民居多变外表下取得和谐统一的重要因素。本文将这些要素归纳为外部空间单元和内部空间单元两部分。
2.2.1 侗居的外部空间单元
①出檐:在侗族民居所处的地理环境日照较强,雨水充沛,因此普遍出檐较大,以避免阳光直射,防止雨水冲刷。一般出檐均超过1.2米,丰富了立面造型。
②披厦:为在主体建筑的一侧(一般为东西向)依附主体建筑而增设的附属用房,用于满足日常生产的需求,也有将披厦作为新增厨卫部分,将厨卫功能从居住空间中独立出来,提高居住空间的舒适度。披厦丰富了建筑的立面空间层次和形态,使建筑的屋顶在横向和纵向,高低对比上产生变化。(图5)
③架空层:侗族干栏建筑的主要特征是底层架空,由数十根木柱支承上部建筑,以杂物堆放、家禽饲养、农副业物品堆放为主要功能。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或拉通、或隔断,外壁可开敞、可封闭,空间分隔十分灵活。当居住层面积不够时,支座层可以封闭,安排作为使用空间。
④过街楼:为适应复杂多变的地形,侗族居住建筑底层设过街楼是常用的形式。过街楼横跨村寨道路而建,建筑占天不占地,利于节约土地,同时减少了土方,使村寨道路更为通畅,景观更为丰富。
⑤入口:传统干栏侗居的平面布局特征之一是将入口位置设在山墙一侧,楼梯平行于山墙,或透空,或加栅栏,空间处理有明确的指向性。
2.2.2 侗居的内部空间单元
①楼梯空间:与汉族人从正面入户不同,侗族入户楼梯平面位置大多布置在单元一侧偏厦开间内,楼梯段一般采用单跑直坡式,入口坡度比较平缓。在户内与阁楼联系的梯子,从火塘间或房屋的内侧单独上三楼,使内部楼梯有很好的隐蔽性,提高居住的安全度。内部楼梯常常加工成鱼脊形独木梯,移动方便,造型生动。
②火塘间:火塘间是侗族民居的家庭核心。在侗族的居住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侗族家庭议事、团聚、聚会、交谊以及炊烤并备的场所,同时也是家庭供暖的中心,成为整个家庭亲情和血脉的中心,乃至成为家庭的代名词。火塘一般分为“高火塘”和“平火塘”两种类型[6]。“高火塘”在室内地板上形成台上台下两阶,台上坐卧,台下通道,动静分区,互不干扰。
③宽廊(亦即丁廊):是侗族居住建筑内外空间的中介,以及侗居重要空间特色之一。宽廊在侗族家庭中的作用主要为家庭休息、手工劳动、社交联系、联系室内其他空间等多种功能。它承担了建筑内外的中介作用,是大家庭的共同起居空间。通过半开敞的宽廊,居住者可以获得由内向到外向,由封闭到开敞空间的转变,改善空间的封闭性,提高室内视野的开阔,增强各房屋之间的空气流通。在侗族聚居区,气候普遍温和,无极热极冷的气候变化,这就为半开敞空间的存在提供了先决的条件,使居住空间有向外延展的感受,改善了居住的视觉界限和心理环境,它的空间界限介于围合与通透、独立与依存之间,是侗族居住建筑中最富人情味的空间。宽廊的宽度在2.5~3.5米之间,一般进深为一屋架的宽度。
④寝卧空间:卧室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功能,一般位于二楼,位于堂屋两侧比较安静的区域,卧室往往比较封闭,与宽廊形成鲜明的对比,有很强的私密性。常常隔成小间,以满足就寝的功能为原则,除主卧室较大外,其他卧室均较小。
⑤阁楼:侗族民居的阁楼一般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局部升高作楼层,楼身一半高于屋面;一种是完全隐于屋顶下的空间。其主要作用是:散堆谷物的储存空间、凉挂风干作物、子女卧室。阁楼储存物品安全可靠,充分利用了有限的空间。阁楼空间的外壁往往采用开敞的处理方式,以加强顶层空气的对流,并丰富了建筑的外部空间。
2.3 干栏侗居空间领域的扩展
随着房屋居住人口的增多,生活内容的丰富,侗族人民对原有的居住空间往往需要突破和扩展。扩建的模式有:
①竖向扩展。在竖向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将二层干栏楼向三层或四层的格局扩展,以扩大使用面积,利用空间。
②平面扩展。随着家庭成员的增多,以标准单元的形式增加开间组合,加宽建筑的面宽,形成“长屋”。
③增建偏厦。在建筑的东西向增加偏房或梢房,主要用于存储空间或厨厕空间的扩建。
④出挑扩展。通过在竖向上的逐层出挑,扩大内部的使用空间,使建筑占天不占地(图6)。
⑤架空层扩展。利用架空支座,将四周围蔽,作为使用空间,特别是在临街建筑有商业需求时,底层往往用作商业空间。
⑥择地扩展。将“住储合一”的方式改变为“住储分离”,通过于屋前屋后另建独立的畜圈或谷仓的形式,分离部分储存空间或次要空间,保证居住需求。
3 侗族民居的空间组织特征
侗族聚居地一直处于交通不便的区域,长期处于以“款”组织的法统之中,逐渐形成以内向为主要特征的民族性格,在民居中表现得比较典型。侗族民居的内部空间特点是一种层层引伸的空间序列,序列类型侧重于强调纵深轴线方向上的空间组合,即由休息和手工劳作功能的宽廊——生活起居的火塘间——寝卧空间,形成前——中——后的纵深式空间序列,并根据空间的不同性质,采取不同的开敞与封闭程度。在整个建筑中,宽廊起着空间过渡和承接的作用,空间特点为半开敞、较明亮、具有开阔的景观收纳性;火塘是家庭的核心,是空间的精华,是温暖的源泉,因此空间具有完整性和聚合性;寝卧空间需要安静,避免强光的干扰,空间需要有封闭性和私密性。这种纵向进深方向的空间序列满足了人们从外部空间——半开敞过渡空间——公共空间——私密空间的行为模式需求。以广西三江独峒寨某宅为例,底层空间由空廊、楼梯廊、饲养间和售货间组成。二楼设堂屋、火塘间及卧室。三层为储存空间,每层都有空间的流动性,各功能区相对独立而又互相渗透,整个空间序列为:开——收——开——收,简洁明确(图7)。
7 结语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侗族民居在平面空间组合中蕴藏了理性的建筑空间构思,体现了侗族人民在空间营建上的智慧,有着独特的民族特性和习俗。侗族干栏民居的空间营建手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
① 灵活多变,顺应自然的干栏木构形式;
② 以丁廊为公共空间,以火塘间为家庭精神核心,“公”、“私”分明、‘“动”、“静”分区的空间布局特征。
③ 多样化的灰空间(出檐、挑廊、架空等)构成家庭空间多变和拓展的要素;
④ 灵活适应人口和需要变化的多样化空间组合形式。
这四种空间营建手法使得侗族民居具有很强的生态适应性,是几百年的侗族民居保存和传承下来,并具有研究价值的的重要原因。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是产生民居建筑形式的重要理由。侗族传统民居建筑,体现了适应自然的营建观。在传承和发扬传统民居的过程中,必须基于对原有文化的深刻了解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继承。
参考文献
[1]李长杰.桂北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50~59
[2]刘致平.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60~70
3余达忠.侗族鼓楼文化层面的分析[J].贵州民族研究,1989(3):44~47
4蔡凌.侗族聚居区的传统村落与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217
5罗德启.贵州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06
6杨慎初.湖南传统建筑[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269
范俊芳/1969年生/女/福建人/1991年毕业于武汉城市建设学院风景园林专业/博士/高级工程师/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从事城市及风景园林的教学、规划设计工作。
熊兴耀/1961年生/男/湖南人/1981年毕业于湖南农学院本科毕业1995年获博士学位/教授/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博导
文友华/1965年生/男/湖南人/1989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本科/高级工程师/湖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湖南建科园林有限公司董事长/从事城市及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