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兴趣出发,抓好数学入门教学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othnp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学生进入新的学习环境,大量新奇的事物充斥在学生的四周.作为教师,如何快速抓住学生的兴趣并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则成为今后教学的关键.同时,作为教师更应该注重实战,通过一定量的习题来检测、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最后通过帮助学生建立自身对所遇问题的分析和总结能力来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
  一、兴趣是关键
  1.七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兴趣
  伴随着学习环境和学习课程的巨大变化,很多刚刚升入七年级的学生会对周围的事物产生较强的好奇心.一方面体现在大部分学生刚刚拿到新课本时都会认真地翻看较长时间,有些甚至会在放学后带上一两本回家仔细预习;而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学生会对周围的环境进行积极地探索,积极地认识新朋友,积极地对校园环境进行观察等.这些都足够说明刚步入新环境的他们除了适应力很强之外,更突出的一点则是好奇心很强.
  我们知道,爱因斯坦之所以能够成为举世瞩目的科学家,很大一部分原因和他狂热的好奇心有关. 好奇心作为人类的优点之一,同时也是学生认识和探索新事物的一大动力.在刚进入新的学习环境时,是好奇心驱使学生翻开课本,开始学习新的课程,也是好奇心帮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克服一个又一个的难题,踏上新的学习历程.可以说,如果学生没有了好奇心和对事物的探索欲,那么无论多么伟大的教师,都不可能帮助他成才.所以只有充分认识好奇心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我们才可能成功地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能力.
  我们通过一些七年级学生在学期伊始所表现出的特点来对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行探讨.
  (1)学习主动性强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在進入新的环境时好奇心很强,不论是对校园环境或是新同学还是新的课程内容来说都是如此.因此在一开始,他们的学习兴趣浓厚,课堂表现积极,作业的完成情况和纪律方面都表现得很好.但是时间一长,很多学生就会露出“马脚”,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教师没有正确引导学生培养对所学课程的兴趣,也就造成了学生认为课程枯燥学习困难局面的出现.
  (2)新鲜感与紧张感的统一
  跨入初中,新学习环境、新认识的教师和同学,尤其是新的学科,如生物、地理、历史等,内容丰富多彩,是他们小学时未曾接触到的,这些使他们产生从未有过的新鲜感,使他们对初中生活充满好奇和憧憬,渴望马上融进新的生活中.但不久后,新的生活又使他们产生了紧张感.新的作息时间、校纪校规,小学的朋友因“时过境迁”而逐渐疏远,中学的教师不再像小学教师一样对自己细致周到、无微不至地关心;尤其是学科增多、复杂性增强,课时延长、考试增多,教法和学法与小学相比大为不同.这一切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紧张和烦闷.因此,他们开始怀念小学轻松自在的生活,他们在作文、日记和交谈中反复地倾诉小学生活的美好.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开展七年级数学教学的关键
  我们了解到好奇心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以及七年级的学生在学期伊始时所具备的特点,那么,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则成为开展七年级数学教学的关键.
  (1)一半一半法
  七年级学生的兴趣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教师的影响.一般来讲,大部分学生都会安静地听完第一堂课.因此作为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第一堂课的机会,通过充分的课前准备和博大的数学智慧来感染学生,征服学生,从一开始就激发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为今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而一半一半法即任课教师在七年级的第一堂课结束时,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可以和著名数学家相关,也可以与数学难题相关,最好是能够引起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问题.
  例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有什么贡献,歌德巴赫猜想的内容是什么等.问题给出后,任课教师可以在下堂课开始时之前花一点时间来向学生获取答案,如果有正确答案出现,则继续正常教学.如果没有正确答案,那么任课教师则继续保留答案,并在本课结束后布置另一个问题.这样做的目的不仅仅是局限于问题本身及其答案,更多的是希望通过这些做法能够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欲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2)“国际难题”法
  我们知道,七年级学生具有一大特点就是是紧张感与新鲜感的统一.而“国际难题”法就是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做法为任课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稍微有点难度的数学题目,刚开始可以是货真价实的难题,等到将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出来之后则可以布置一些稍简单的题目,同时给予一定的提示.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二、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
  习习惯
  1.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千奇百怪,包罗万象.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正确认识数学、学习数学的关键.
  (1)从生活现象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数学
  生活和数学息息相关.很多生活现象都是数学概念的基本体现.例如,在丰富图形世界一章,教师应在讲课时,将每幅插图都引导学生进入生活的情境,从直观的图形上感受生活中存在的几何问题,同时在课堂上还要把学生置身于真正的问题情境中去. 如就点动成线这个结论,让学生举例讨论他们自己在生活中的情境.在学生们列举了很多例子之后,教师可以给出总结性的话语,这就是很好地从生活现象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数学的教学方法,因此也能为七年级数学的入门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2)学以致用,回归生活
  学习的目的就是要为了我们今后的生活服务.很多教师在授课时不注重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样很容易造成学生误认为所学知识与生活脱轨.因此作为教师,我们有必要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数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
  例如,在有理数的加减里,有一道习题:比3小-3的数是多少.很多同学给出的是错误答案0.这时,我们可以找一个学生上台演示,让学生在一个位置向左移动3m,然后再让他向右移动-3m,而根据所学知识,向右移动-3m则是向左移动3m,因此他总共向左移动了6m.这样就形象地演示了比3小-3的数应是6而不是0.   2.注重细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任何细小的失误都会导致结果差之千里,在正确引导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之后,我们则应该从细节出发,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对七年级数学教学来说,我们除了在运算和推理过程中要保持严密之外,在引导学生进行新知识的认识过程中更应如此.
  例如,对于三角形的概念,学生会说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是三角形.而教师则可以画出三条独立的线段来表示无法画出.此时学生马上回答:有交点的三条线段组成三角形.教师则可以继续画出有交点的三条线段,但依旧不能组成三角形.此时学生又说不对,应该是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才能组成三角形,教师则依旧画图,依旧无法组成三角形.此时学生则会认真思考一番,然后得出结论.必须再加一个条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依次相接组成的封闭图形.这时教师则可以找一个学生来总结三角形定义: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封闭图形叫三角形.
  三、注重实战,不断提高学生的分析与总结能力
  1.实戰是提高学生成绩的永恒法宝
  数学属于理性科学,和语文不同,它不需要太多感性的东西,需要的是大量的理性思维和解题经验.只有帮助学生在了解基本概念之后通过一定量的实战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1)课后习题是基本
  很多学生认为课后习题过于简单,根本没有解答的必要,然而课后习题真的像我们想的那样不堪一击吗?答案明显是否定的.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专门让数学成绩较差的同学用一段时间解答完课本上所有的课后习题,之后发现这位同学的数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并在期末考试时获得了满分的好成绩.这也足够说明七年级的数学试题大部分还是以课本为主,只有把主要的、基本的抓住,那么数学想学得不好都困难了.
  (2)加强创新思维类题型的锻炼
  在抓住课本这一基础之后,要想使学生的思维水平有较高的提升,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如一些资料上的习题和历年的经典考试题型.这些都有助于学生打破思维限制,从而更加全面地了解七年级数学的各个方面.
  2.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分析与总结的能力
  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尤为重要,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帮助学生总结这些错误,并帮助他们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这样才能帮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得到进步.纠错本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让学生把每一次考试所出现的错误记在这个本子上,并由自己先进行独立地分析:为何会出现这种错误,是由于概念模糊还是逻辑错误,或者是运算不细心等.学生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教师则可以为其讲明,但是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更多地是引导而不是直接教授.
  例如,在三角形的概念里,为何学生会对基本概念了解不清,可能是图象过于简单,没有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也可能是学生对线段和射线的含义不明确,等等.这样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及时找出问题,并加以归纳和总结,以此避免同类问题的再次产生.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应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不能操之过急.为此,七年级数学教学应重视抓好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从非负数引进负数,紧接着在进行有理数运算的教学时进度放慢.其次是整式加减的教学这一块进度也应放慢,接着是七年级平面几何入门教学,使学生逐步从数式运算过渡到对图形分析.实践证明,有理数运算、整式加减运算教学进度的放慢,为学生学习一元一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几何入门教学进度的放慢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大有帮助.先慢后快的教学安排比较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使大多数学生学习数学变被动为主动.由于快慢恰当,并增补有一定难度的课外习题,还可培养学生的学习恒心和进取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对错误的分析和总结,我们相信七年级数学的入门教学将会进行得更加合理和顺利,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基于互联网带来的扁平世界,众包正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创造全新的资源组织方式,进而深刻改变研发创新的模式.研发创新正经历从外包向众包的转变.长城战略咨询认为,众包研发将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面部刮痧美容是一项重要的中医美容技能。在教学中,以主题教学的模式,采用任务驱动法对知识要点进行切割,化难为易,实训操作演示完后进行巩固性练习,营造学生主动接受性学习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近年来,采用“3D”技术为汽车打印零部件乃至模型车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特别是当今社会一些喜欢个性化的人们更希望自己的车有不同的造型风格,于是,一些包括德国保时捷、日本
期刊
统计,以前,常给人们一种印象,即其主要是为上级服务的,对企业而言,可有可无.致此之因有三:一是上级布置的统计报表,乃宏观统计之所需,指标设置与本企业的经营管理关系不大,现
本文立足于高中小说阅读教学,从结构主义文艺理论的角度,阐述了小说阅读鉴赏的主要任务,把握小说的内容与形式,获得其显性信息,进而得出其隐性信息,从而完成小说文本的阅读鉴
国企分红即国企的收益分配,是各国政府依赖所掌握的国有股权对国企实施管理和控制的一种重要形式.世界范围来看国企向政府股东进行红利分配已经是一种普遍的做法,尤其是发达
在创新平台建设方面,过去是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研究院)云云,乃至各类创新园、园中园、专业园等等;“十二五”期间产业技术研究院很唬人,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