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语文阅读课教学质量的研究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uechao0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课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渠道,教师应予以重视。文章以《怀念母亲》为例,从注重内容和表达方式的理解、注重字词掌握和句式欣赏、注重阅读兴趣激发和提问技巧等方面论述阅读课的开展策略。
  关键词:语文;阅读课;阅读策略;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1-0080-01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教材中阅读文章的教学,忽视阅读课上对教材外阅读篇目的拓展和指导,忽视对“阅读课”的教学的探讨,忽视“阅读课”的有效指导。阅读课应让学生走出阅读教材的局限,给学生提供阅读篇目,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才能真正发挥阅读课的效能,提高阅读课质量。
  一、注重對内容和表达方式的理解
  (1)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对于一篇文章的阅读,首先应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获悉文章的主题。比如,阅读课上,教师提供给学生一篇季羡林先生的文章《怀念母亲》,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明白作者写了“两位母亲”——“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抒发作者对两位母亲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
  (2)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方式。学生阅读《怀念母亲》初步感知文章内容之后,教师应巧妙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对本文的写法进行探究。如作者对祖国母亲有怎样的情怀?作者说离开祖国母亲,这个母亲却也“频来入梦”,为什么用“也”字?这样,从主题的阐述、段落的分析、句读的解读入手,让学生淋漓尽致地把握文章的写法,从而为学生的写作积累方法和经验。
  二、注重字词掌握和句式欣赏
  阅读课,不应是自由读的自习课,不应以“散放羊”的方式进行,教师应该对学生阅读进行有效指导。
  (1)字词的掌握。把握阅读文章的内容,字词理解是关键。对于一篇文章而言,首先应让学生清楚哪些字词需掌握和理解,用什么方法理解。教师应妥善安排活动,引导学生加深对字词的理解,以快速把握课文内容。如《怀念母亲》中,对于“真挚、弃养、寝不安席、终天之恨、沮丧、思潮起伏、心潮腾涌”这些词语,学生应该明确其含义。通常情况下,教师会引导学生利用工具书查阅的方法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然后背诵。本文认为,应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章,在文章中找到这些词语,通过上下文的意思试着揣摩、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
  (2)句式的理解和欣赏。理解文章表达的方式,除了字词,句子更为关键。对于文章中的关键句子,应指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法、联系法和欣赏法等进行理解和把握。如《怀念母亲》中“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这个句子的理解和欣赏,应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通过反复阅读、体味出“幻”的意象。“幻”本身的含义是梦幻、想象,这个字用在这里,是指作者从小离开家乡去外地求学,留在母亲身边的时间不多,对母亲的音容笑貌了解甚少,对母亲容颜的记忆不够深刻,对母亲的回忆仅局限于“模糊的身影”,作者只能尽情地怀念、不断地回忆和回想。
  三、注重阅读兴趣激发和提问技巧
  (1)导读激发兴趣。有效导读是有效阅读、提高阅读课教学效果的前提,教师应运用有效的导读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阅读《怀念母亲》时,可用《我的中国心》《妈妈的吻》等歌曲为课堂增添音乐氛围,迅速吸引学生;或者以谈话法导入:“母亲,多么平凡的字眼,但又是多么亲切的称呼,每一次呼唤,都有无限温暖。每一次呼唤母亲,你脑海中会出现怎样的母亲呢?每个人对母亲的感情都不同,著名学者季羡林对‘两位母亲’的情感又有着怎样的独特诠释呢?”这样的导读,迅速抓住学生的“好奇感”——作者怎么有两个母亲、哪两个母亲、怎么两个母亲都要怀念……带着这些问题,学生兴趣百倍地投入到阅读中。
  (2)注重提问艺术。在初读感知阶段,要设计能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问题:默读文章,想想作者主要写了什么?季羡林怀念哪两个母亲?在细读环节,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两个母亲有哪些共性,有何不同?对于季羡林而言,为什么两个母亲同样重要?教师可以设计“找句子”活动,让学生找出刻画和描写生身母亲的句子,来体会作者对生身母亲的感情。然后联系上下文进行思考:作者为什么“食不下咽”“寝不安席”,仅仅是因为母亲的去世吗?让学生说一说:儿子仿佛看到了母亲( )的面影;儿子仿佛看到了母亲那( )的眼睛。对于阅读拓展,可以让学生说说“母亲节”的来历,让学生阅读更多关于母亲题材的文章,写一篇《母爱》的文章。这些问题的提出、活动的设计,与阅读密切相关,并做到了读写结合。
  四、结束语
  阅读课不应是语文教材的讲读课,不应是学生天马行空地、自由随便地翻阅课外书,而是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从阅读篇目的提供、阅读兴趣的激发、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的指导、阅读拓展的读写结合等方面进行有效指导,从而实现阅读课的有效教学,打造阅读课魅力课堂。
  参考文献:
  [1]谭湘洪.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课教学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05).
  [2]林玉仙.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课“怎么教”的定位与选择[J].华夏教师,2015(05).
  [3]江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胡亚青.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
其他文献
文章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模型整体拟合指数达到要求。分析结果显示:对高校教师而言,对职业认同感影响最大的因素是领导人魅力;对工作满意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组织的内部
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约占接受胃镜检查患者的80%~90%。其特点为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病程较长,易于复发,单纯的西药治疗效果较难持续,而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
摘 要:在地理教学中,重视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有利于优化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具有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重要意义。文章结合学生学习兴趣与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水平的实际状况,提出优化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的措施。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模式;优化;措施;新课标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6-0058-01  高中地理素质教育要求教师组织教
摘 要:英语已经成为优秀人才必备的一项技能,英语教师需改進和优化教学方法,促使英语教学更加贴近生活,在生活化的情境中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文章对英语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方法;学以致用;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4-0062-01  英语学习无论是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摘 要:当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成为教育改革和新的历史阶段内首要的战略性工作。语文课文中的师者形象,是学生学习的“范本”,更是执教者的道德楷模。为此,文章对语文课本中的师者形象进行论述,以指导教师的教学。  关键词:教师;师者形象;语文课本;师德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15-0090-01  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教
摘 要:要构建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师就要对教学关系进行调整,对课堂结构进行改革,使学生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要赞赏鼓励,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要优化教学关系,将照本宣科转为书声琅琅;要凸显文本具有的个性化,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语文教学;自主学习;个性化;主体地位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19-0091-01  传统教学模式
MI-921电解分析仪是深圳越华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款集离子选择电极及量压发为一体的分析仪,可以检测血清或血浆中的钾、钠、氯、钙、碳酸氢根阴离子及PH值等,其仪器的特点是:操
慢性肾炎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在我国是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最主要原因,占54.4%。影响工作、健康、生命较大。蛋白尿是慢性肾炎的临床主要表现之一,也是临床诊断及疗效判定重要
我国逐步进入老龄社会,前列腺增生症在临床中较为常见,而且老年人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逐步提高,药物治疗效果不稳定,使手术病例明显增多。我科2002年1月~2009年9月共行传统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