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校优秀中长跑运动员李佩文赛前训练的分析

来源 :学子·教育新理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y07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跑运动是一个需要速度和耐力的综合性比赛项目。气温在15摄氏度左右,对创造好成绩最有利。中长跑运动成绩的好坏主要决定于两个方面:其一,来自于运动员的先天素质,良好的体型和内脏功能是它取得良好成绩的基础。其二,中长跑运动员的运动成绩的好坏取决于专门的身体训练、战术训练、技术训练和心理训练的水平。专门的身体训练取决于速度、耐力、力量柔韧和灵敏等素质的发展水平。赛前训练是决定运动员比赛成败的一个关键环节。因此,研究赛前训练阶段的训练计划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赛前训练计划。
  2.研究方法是文献资料法。李佩文几乎每天都在进行相同组数的300米、200米高速度的无氧跑、6000米的有氧跑练习以及一些身体素质的训练。这些训练内容的针对性很强,是为比赛做的专门训练准备,以便力求李佩文充分发挥其所获得的竞技能力,创造理想的成绩。
  二、负荷的安排是赛前训练的关键
  在赛前训练安排中第一周目的主要是恢复运动员的体力,训练安排中有氧耐力训练占很大比例。从第二周开始,随着身体技能及强度平稳上升,负荷量应逐步降低,以促进机体机能水平上升和超量恢复。第六周对运动员进行调整,量基本上保持不变,强度要有所下降。
  李佩文赛前一个月的训练保证了每周一次高负荷,大运动量的训练,对身体机能进行有效的刺激,随时逐渐降低强度和减少训练量,避免运动员因过度疲劳而影响训练质量和训练效果,总体上来看,其训练量与强度也呈波浪式的变化趋势,训练负荷变化较为明显,从第一次练习的间歇时间可以明显反映出来,两次同样强度的练习,间歇时间由平均的3分钟减少到此时的1分钟,所以在练习量不变的情况下,总的负荷强度下降了,这就保证了运动员既能维持较高水平的竞技状态,又能保证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出现在比赛期间,从而取得较为理想的比赛成绩。
  1.李佩文训练方法与分析
  超长距离跑项目常用的训练方法包括:持续训练法、 间歇训练法 、重复训练法。
  (1)持续跑训练法。这种训练方法是一种主要依赖于运动员个人的运动天赋,运动员以自我练习为主顺其自然的长时间的持续跑,跑量小,速度慢,没有明显的训练周期。
  (2)间歇训练法。间歇训练法在中长跑的训练理论和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形式与风格。间歇训练法是对多次练习的间歇时间做出严格的规定,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3)反复跑训练法。这种训练方法是在训练中多次重复几个固定的段落,段落可以短、等于或者稍长于比赛段落,休息间歇时间较长,心率恢复到110~100次/分钟时继续训练。重复跑的核心是五大结构(段落长短、跑的速度、重复次数、间歇时间、休息方式)和三种类型,即短时间重复训练法(时间小于30秒,强度最大,间歇时间相对充分,间歇方式走或坐)、中时间重复训练法(时间30秒~2分钟,强度次大,间歇时间相对充分,间歇方式走或坐)、长时间重复训练法(时间2~5分钟,强度较大,间歇时间相对充分,间歇方式走或坐)。以间歇跑训练法为基础,进行短距离反复多次跑,跑的速度随着次数的增加而逐渐提高,最后结合实战需要,以大强度的跑速来进一步发展速度耐力。这种训练主要体现在了第三周进行的比较多强度与量都在逐步的增加。
  2.李佩文采用的训练方法
  有氧耐力是中长跑项目的基础素质,它是指对提高专项运动成绩起间接作用的基础性耐力,也是改善和提高速度耐力的基礎,它是发展水平对运动员的竞技水平起着主导作用。主要采用持续性训练,这一训练贯穿于整个赛前训练过程。比如每天早操要进行40分钟的自由跑,心率在120次/分左右。在安排有条件训练的基础上要避免运动员对训练内容的厌倦,训练中采用迅速跑、定向跑、上下坡跑等多种形式。训练量与强度呈直线下降变化,以一周训练为例,周一、周二量和强度递增,周三达到最大,而最后两天递减,周日又增大。从超量恢复原理中我们可以知道:在一次符合后的超量恢复阶段再次施于符合,可以获得最为理想的训练效果。研究表明,在一次大负荷之后,需经过48~72小时才能出现体能的超量恢复。
  三、结论与建议
  李佩文在区运动会前一月的训练计划,从整体上看无论是训练内容安排还是在训练方法手段上的采用都是遵循传统的训练学理论的,如重视速度与速度耐力的训练。
  通过对李佩文训练计划的仔细研究可以得出,在训练中总共用了三种训练方法,应用最多是持续跑训练方法但在这种训练中也适当地穿插了间歇训练法与重复训练法。
  在重视体能、技能、训练的同时,应培养运动员的战术能力和运动智能,提高运动员对大赛压力的心理承受能力,这样才能在比赛中充分发挥甚至是超水平发挥,取得理想的比赛成绩。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程桥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数对学习缺乏兴趣,存在着明显的厌学情绪。形成厌学情绪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的影响,也有家庭的影响,但更多的是学校的原因。中职生认知障碍主要表现为学习上基础知识薄弱,基本技能差,缺乏良好的科学素质。这些阻碍了他们各种能力的发挥。所以培养中职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提升他们成绩的有效途径。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的内部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丰富心
近来上网,听到同行的网友诉苦:一年级小学生动不动出语:“我要跳楼!”这位老师极为紧张。  “我要跳楼!”这句话从一位一年级小学生的口中说出,让人惊讶,又让人惊叹。惊讶的是这么小的年龄说出这么老成的话;惊叹的是在我们成年人看来,这位学生要跳楼的选择未免太过偏激。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现在的学生面对挫折时的暴躁脾气与懦弱性格。  人们常说:“赏识是金,批评是宝!”的确,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现在学生,特别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初期阶段,首要培养的并不是写作的技巧。写作能力高低取决于学生对于生活的观察能力,对于周围事物的联想能力以及和他人的沟通能力。正因为这样,我们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勇敢大胆地说,表达他们的所思所想,发挥独特的个性。  一、亟待解决的写作教学现状  首先,我们在进行写作教学的时候,主旨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何为语文能力?简单来说就是熟练恰当地运用词句,对于事物的观察分析能力上升多个阶段。
以南京过江隧道盾构井工程为例,利用ANSYS软件建立工作井有限元模型,分析连续墙水平位移和围檩、支撑的受力。通过有限元法结果与现场监测结果的对比,说明该有限元方法模拟基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