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世纪前期,以卫礼贤、黑塞和荣格为代表的日耳曼知识精英追随歌德,探寻文化理想.卫礼贤早年踏上中国国土,其德译中国经典为黑塞创作《玻璃球游戏》和荣格的心理学理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三人因寻道而结谊.中国经典通过卫礼贤的译介,在日耳曼文学史和思想史上产生深刻影响.这既凸显在现代西方文化语境中,卫礼贤作为中国文化中介者的重要身份,说明其"西体东用观"立场下中国文化输入工作的重要性,也揭橥"西海寻路路安在"与"西海寻路道术裂"的命题.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前期,以卫礼贤、黑塞和荣格为代表的日耳曼知识精英追随歌德,探寻文化理想.卫礼贤早年踏上中国国土,其德译中国经典为黑塞创作《玻璃球游戏》和荣格的心理学理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三人因寻道而结谊.中国经典通过卫礼贤的译介,在日耳曼文学史和思想史上产生深刻影响.这既凸显在现代西方文化语境中,卫礼贤作为中国文化中介者的重要身份,说明其"西体东用观"立场下中国文化输入工作的重要性,也揭橥"西海寻路路安在"与"西海寻路道术裂"的命题.
其他文献
海运是商品运输的主要方式之一,船员是海运公司组织结构中具备高度专业性和特殊性的群体,海运事业的发展与船员群体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心理素质密切相关.本文基于CNKI期刊数据库对我国近30年(1990—2019年)以来有关船员心理学研究文献进行分析,探讨如何通过优化客观因素(工作环境、用人单位培养等)对船员心理进行关心和干预,以期对船员离职率高、船员市场低迷现状的改善提供一定的创新思路.
康有为、梁启超一派是清末政坛的重要力量,在辛亥革命前夕积极谋划开赦党禁,试图回国掌握政治主动权与盘活海外党务,此意图最终反由其政治对手革命党促成.辛亥武昌战事爆发,康梁起初希望利用北军倒政府,同时差遣徐佛苏、麦孟华、蓝公武等党众秘密联络国内有实力的政治力量,后又力图持南北之外的"第三主义",结果均落空,只得依违袁世凯、黎元洪之间.康梁在辛亥革命时期坐失机宜,其政见分歧又在梁启超回国的时机、策略问题上日益扩大与激烈,这不仅成为康梁政治上分道扬镳的节点,而且对多年经营的海外党务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余嘉锡《古书通例》提出"秦汉诸子即后世之文集"说,其学理依据在于诸子与文集在著述形态上的相似,后世文集中的诸多文体亦可溯源至诸子.晚近的目录学家根据今存西汉子书中的各体文章、《汉书》的相关记载,将现存的西汉文章视作其作者已佚子书的篇目.武帝朝之后,子书数量锐减的同时,其撰述意图和文体体制决定了子书已经难以容纳作者的单篇文章;结合王充《论衡》中将"上书奏记"区别于诸子的论述,可知在汉人观念中,"诸子之文"和后世"文集之文"乃不同性质的著述.大部分秦汉诸子在六朝时期亡佚,而六朝人为作者重编的文集著录于《隋书·
解放区后期文学阶段,在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下,解放区理论界和创作界对"小形式"作出了充分的肯定,主要原因在于"小形式"便于文学的普及,在为现实服务、发挥文学的宣传教育功能方面能够成为很有用的工具.与此同时,他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小形式"的局限性,认为它难以表现深刻的思想和艺术上缺乏更大的创造性,其意也主要在于通过艺术性的提高来更好地发挥文学对于现实的功利作用.这反映出了对文学工具性与艺术性辩证关系的深刻认知.此外,他们对于"小形式"既有肯定又有批评的价值立场,也表现出在形式问题上以"小形式"和"大形式"的互补
从辛亥革命发生至北京临时政府建立,清末民政部向民初内务部的转型,深受南北对峙时势和肇建民国进程的制约,历经一波三折.国家体制的变动、政权结构的抉择、省制方案的拟订、新旧“民政”及“内务”概念的辨异、前朝遗产的措置等方面,在不同时期程度各异地影响着这一转制进程.相关观念与制度之纠缠,焦点在于如何通过构建新的中央民政机构来表达共和与集权的诉求.南北双方对于国家统一的坚持,则对此有着至为关键且深刻的影响.
文体的演变一般在源起之初就孕育了体格特征、发展倾向、内在局限等重要命题,诗赋二体的复杂关系可以从这一视角入手考察.首题赋名的荀子《赋篇》及其创作情况表明,赋只有在功用层面是从"用《诗》"中分化而来,在命名、文本形态的构成等方面与之并无质的关系.荀赋立体要在"变《诗》"而"效物",前者是表象,后者是关键:其句式的构造表面类同《诗》四言,实际上取自《老子》以下的散句而具有与之疏离的意味;其立体的本质在于升格和拓展《诗》之手法,形成以铺陈原则规限物事题材这一独特而具包容性和吸纳力的文体特征,以此与形式立体的诗相
从中唐开始,受"切题"规则的限制,科举律赋在结构层面形成了严格的写作规范.这种结构混合了骈赋、文赋的结构特点,但也同时缺失了骈赋与文赋的优长,使律赋的发展空间尤其局促.不过,唐代作家在考试以外的律赋创作中,时常违背"切题"规则,使律赋创作获得了更多的自由.这与唐代科举的纳卷制度和行卷风气有一定关系.此类情况在唐代的咏物律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考察唐代咏物律赋的结构形式,有助于理解律赋在赋体形态发展中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近代法国文学界在中国诗歌法译实践中认识到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在意义和语言形式上均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认为"诗不可译".尽管如此,再现中国诗歌的意境和语言之美仍然是法国文学界的理想.18—19世纪中国诗歌法译有三种模式:传教士的索隐式翻译、专业汉学家的学术翻译和职业文学家的自由翻译.索隐式翻译是一种策略性偏离,汉学翻译力求忠实于诗歌原意,自由翻译则是创造性接受.从美学角度看,三种翻译模式之间并无明显界限,法国文学界对中国诗歌艺术的接受呈现涵化和本土化两个面相.涵化的典型案例是《玉书》发行,推动法国诗歌从格律体
过往对数字金融的研究较少从集聚视角出发,本文以P2P平台为代表,探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金融等金融创新业态的地理与虚拟双空间格局及其形成机制.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并构造含有金融创新与技术溢出的空间溢出模型,解释数字金融的双空间集聚机制和区位选择;并选取P2P平台作为金融虚拟集聚的典型载体,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虽然信息技术的发展弱化了本地因素的影响,但金融虚拟集聚平台仍比传统金融行业更为集中,这是因为基于信息技术溢出的区位选择对其更为关键.
秦焚书而经亡或经不曾亡,这段极具争议的历史激荡过古今无数史家的思绪,然迄今莫衷一是.欧洲人也早就关注汉籍经典的真伪问题.在西方早期中国文学史纂领域,德国汉学家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领先地位;他们对于中国古代经典的真伪辨析,很能折射出彼时欧洲学者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程度.一些观点颇有见地,或许有借鉴意义;另有一些看法因后人的考证和发现,显然不足为凭,但思考本身是有价值的.并且,西人对于汉籍的了解和认识程度,是其真伪之辨渐进发展的基础,其中包括中国本土的疑古辨伪对于西方相关论说的可能影响.本文的重点不是辨析之辨析,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