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阿Q是鲁迅笔下典型的文学形象,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这一形象的内涵,对学生具有重要的反面教育意义,本无对此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人物;形象;教学;反面;意义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7-0007-01
阿Q这个典型文学形象已产生七十多年了。七十多年来,阿Q已成为我国人民家喻户晓的人物。阿Q这个文学典型,同世界文学史上许多有名的典型可以并列而无愧。阿Q形象的塑造成功可以说是批判现实主义在中国最杰出的成就之一。
一 阿Q的经济和社会地位
小说的开头就告诉我们,阿Q是未庄里一个无地,孤苦伶仃,生活充满了屈辱和痛苦的小人物。他姓甚名谁,从哪里来的,出生于什么人家,不独别人从未留心,就是阿Q自己也不清楚;独有同别人口角的时候,间或瞪着眼睛道: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
阿Q也没有家,一个人借住在土谷祠里,也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作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工作略长久时,他也或住在临时主人的家里,但一完就走了。可见他是一个一无所有,专以出卖劳动力为生的下层农民,换了话说,也就是农村的无产者。
阿Q和一般农民有着很大的不同。一般农民有自己的家,自己耕种的土地(无论是祖传的或从地主租来的),以及其他的一些生产资料;阿Q则什么也没有。地主阶级对它的剥削并不是通过地租这种通常的形式,而是象资本家对工人一样,直接榨取他的劳动力;地主一天不给他短工做,他就得饿一天。这就决定了他在政治上更不自由、更无权利。在未庄,豪绅地主以至地保、闲人,都把它视为无足轻重的贱物,甚至还可以以随意把他驱逐出未庄。阿Q就这样在严重的封建经济剥削和封建政治压迫之下,过着一种居无定处,颠连困苦的奴隶生活。
二 写作背景
《阿Q正传》向我们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一个畸形的中国社会和一群畸形的中国人的真面貌。它的发表,有着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鲁迅把阿Q和整个未庄放在辛亥革命前后这样一个时间背景下来描写,以一种概括的方式表现出辛亥革命的实际情形。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内忧外患,政治腐败,民众愚昧,中华民族面临灭亡的危险。以孙中山为首的少数有志之士发起了辛亥革命,结束了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帝制,但是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勾结,一起向新生的资产阶级政权进行反扑,辛亥革命最终失败了。革命失败的其主要的原因是:领导这次革命的中国资产阶级没有动员和组织广大农民一起参加革命,反而对要求革命的农民采取排斥和压制的态度。中国资产阶级并没有彻底打击和镇压封建势力,反而采取了妥协、宽容和姑息态度。因此,广大农民在革命之后,仍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之下,承受着政治上的压迫,经济上的剥削和精神上的奴役。鲁迅对阿Q式的革命的刻画是极为深刻的,当农民尚处在种种精神愚昧的重压下面的时候,突如其来的革命是不可能很快地改变他们,并进而从他们那里获取真正有力的支持的。鲁迅把未庄写成了全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阿Q的遭遇更成为了无数贫苦农民苦难命运的象征。
三 阿Q精神的反面教育作用
1.神胜利是一种愚妄的、落后的、不足为训的东西
一个被压迫者沾染了这种东西,必然要失去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失去深沉的反抗勇气,同精神上的病人相差无几。阿Q事实上正是一个精神上的病人,他终身悲苦,也终身糊涂。他对豪绅地主的仇恨,往往只是一瞬间,就消失于心造的所谓精神胜利之中了。阿Q争面子,争精神上的优胜,实际并没有争到,残酷的现实既不许他进行实际的反抗,也不许他取得任何精神上的优胜。阿Q的得意、愉快、飘飘然 ,其实,都是带着镣铐的跳舞。
2.麻木、健忘、自欺欺人只配成为奴隶
不敢正视现实,不敢对压迫者进行针锋相对的实际斗争,只沉迷于隐和自欺,被压迫的人民是永远不能得救的。作者同情阿Q的命运,同情他的怨愤和不平而又反对他的精神胜利法,正是为了说明正视现实,进行实际斗争的必要性。这是作者进步思想的表现。号召被压迫者要反抗、要斗争,不能柔顺地俯伏于豪绅地主之前,甘心做一个万劫不复的奴才。
3.愚昧落后只会任人宰割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中吸取教训,树立自强不息的抗争精神,在当前激励的竞争面前要树立牢固的抗争意识,有自信不自欺,不畏惧坚难,不害怕失败,为了个人的美好未来,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不屈不挠努力奋斗。
关键词:人物;形象;教学;反面;意义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7-0007-01
阿Q这个典型文学形象已产生七十多年了。七十多年来,阿Q已成为我国人民家喻户晓的人物。阿Q这个文学典型,同世界文学史上许多有名的典型可以并列而无愧。阿Q形象的塑造成功可以说是批判现实主义在中国最杰出的成就之一。
一 阿Q的经济和社会地位
小说的开头就告诉我们,阿Q是未庄里一个无地,孤苦伶仃,生活充满了屈辱和痛苦的小人物。他姓甚名谁,从哪里来的,出生于什么人家,不独别人从未留心,就是阿Q自己也不清楚;独有同别人口角的时候,间或瞪着眼睛道: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
阿Q也没有家,一个人借住在土谷祠里,也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作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工作略长久时,他也或住在临时主人的家里,但一完就走了。可见他是一个一无所有,专以出卖劳动力为生的下层农民,换了话说,也就是农村的无产者。
阿Q和一般农民有着很大的不同。一般农民有自己的家,自己耕种的土地(无论是祖传的或从地主租来的),以及其他的一些生产资料;阿Q则什么也没有。地主阶级对它的剥削并不是通过地租这种通常的形式,而是象资本家对工人一样,直接榨取他的劳动力;地主一天不给他短工做,他就得饿一天。这就决定了他在政治上更不自由、更无权利。在未庄,豪绅地主以至地保、闲人,都把它视为无足轻重的贱物,甚至还可以以随意把他驱逐出未庄。阿Q就这样在严重的封建经济剥削和封建政治压迫之下,过着一种居无定处,颠连困苦的奴隶生活。
二 写作背景
《阿Q正传》向我们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一个畸形的中国社会和一群畸形的中国人的真面貌。它的发表,有着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鲁迅把阿Q和整个未庄放在辛亥革命前后这样一个时间背景下来描写,以一种概括的方式表现出辛亥革命的实际情形。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内忧外患,政治腐败,民众愚昧,中华民族面临灭亡的危险。以孙中山为首的少数有志之士发起了辛亥革命,结束了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帝制,但是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勾结,一起向新生的资产阶级政权进行反扑,辛亥革命最终失败了。革命失败的其主要的原因是:领导这次革命的中国资产阶级没有动员和组织广大农民一起参加革命,反而对要求革命的农民采取排斥和压制的态度。中国资产阶级并没有彻底打击和镇压封建势力,反而采取了妥协、宽容和姑息态度。因此,广大农民在革命之后,仍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之下,承受着政治上的压迫,经济上的剥削和精神上的奴役。鲁迅对阿Q式的革命的刻画是极为深刻的,当农民尚处在种种精神愚昧的重压下面的时候,突如其来的革命是不可能很快地改变他们,并进而从他们那里获取真正有力的支持的。鲁迅把未庄写成了全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阿Q的遭遇更成为了无数贫苦农民苦难命运的象征。
三 阿Q精神的反面教育作用
1.神胜利是一种愚妄的、落后的、不足为训的东西
一个被压迫者沾染了这种东西,必然要失去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失去深沉的反抗勇气,同精神上的病人相差无几。阿Q事实上正是一个精神上的病人,他终身悲苦,也终身糊涂。他对豪绅地主的仇恨,往往只是一瞬间,就消失于心造的所谓精神胜利之中了。阿Q争面子,争精神上的优胜,实际并没有争到,残酷的现实既不许他进行实际的反抗,也不许他取得任何精神上的优胜。阿Q的得意、愉快、飘飘然 ,其实,都是带着镣铐的跳舞。
2.麻木、健忘、自欺欺人只配成为奴隶
不敢正视现实,不敢对压迫者进行针锋相对的实际斗争,只沉迷于隐和自欺,被压迫的人民是永远不能得救的。作者同情阿Q的命运,同情他的怨愤和不平而又反对他的精神胜利法,正是为了说明正视现实,进行实际斗争的必要性。这是作者进步思想的表现。号召被压迫者要反抗、要斗争,不能柔顺地俯伏于豪绅地主之前,甘心做一个万劫不复的奴才。
3.愚昧落后只会任人宰割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中吸取教训,树立自强不息的抗争精神,在当前激励的竞争面前要树立牢固的抗争意识,有自信不自欺,不畏惧坚难,不害怕失败,为了个人的美好未来,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不屈不挠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