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言道:百善孝为先。“孝”是做人的根本原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历代祖先,在创造中华文明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家道、家教、家风、家业,养亲、事亲、尊亲、悦亲等为主要内容的孝道传统,集中展现了仁爱、责任、礼敬、勤劳、奉献等核心的伦理规范与道德精神,这是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学校作为青少年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如何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眼前的重要课题。为此,我校将孝德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项环节中去,传承中华孝德文化精髓,努力建设重孝明德的校园。
一、科学筹划,开创孝德文化教育良好局面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党工、政教、教务主要领导为副组长、班级主任和学科教师为组员的孝德文化宣传教育领导小组,人人有职责、人人有分工、人人有参与,充分发挥组织领导主引擎作用。全面深入分析受教群体、社会环境、教育形势等教育影响因素,科学制定《都昌小学孝德文化教育实施方案》。同时,构建有效的管理评价机制,把师生开展活动的情况分别与“教师年终工作量化考核”、“班级评比”挂钩,有力推动孝德文化教育全覆盖、可持续落实,开创了一种竞争向上的良好局面。
二、创设环境,营造孝德文化宣传浓厚氛围
在校园内,学校各级各部门对孝德文化予以高度重视,设置了“孝德故事展板”、“孝德文化走廊”、“班级孝德展示角”、“孝德文化展览室”等多种宣传载体,“孝德”文化宣传标语在校园内随处可见,《三字经》《弟子规》《二十四孝》等孝德经典篇目也在吸引着学生的目光,使孝德文化处处熏陶人、感染人。学校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分别设计了“孝、信、礼、德”四个主题,每个年级用不同样式的作品展示主题,低年级学生的简易绘画、手抄报作品,中高年级的“孝德日记”、“我想对您说”等作品,使“墙壁会说话、作品能育人”落到了实处。走进各个班级,“经典咏流传”的照片换了一波又一波、“孝心行为表”也记录着孩子们的成长。
三、拓宽渠道,构建孝德文化多元培育机制
(1)举行“四德”教师评选活动,增强孝德意识。习总书记指出:“我们提倡“四有”好教师,即教师要有仁爱之心、有道德情操、有理想信念、有扎实学识。”孝德文化不仅与学生息息相关,更与老师紧密相连。为进一步增强师生的孝德意识,树立孝德为先育人导向,学校举办“四德“教师评选活动,通过学生评分、家长评价、教师推荐,评选出学生、家长和老师心中的“四德”教师。引导学生以“四德”教师为榜样,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争做讲文明,有道德,有孝心的好学生。
(2)家校共育,评选“孝德之星”。学校的孝德文化宣传教育,使学生们对“孝德”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但是如何引导学生把孝行、德行贯彻到自己今后的生活中,以孝心对待父母,以善心与同学相处,真正把孝德文化落到实处,这就需要家校共育的力量。学校与学生家长建立线上线下通联机制,老师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每位学生的一言一行,课后积极与学生的家长取得联系,密切关注每位学生在家中的言行举止,每日微信有互动,每周电话有交流,每月家访有帮带,全时全域掌握学生动态,以提高教育效果。设立孝德“红黑榜”,孝德优者入红榜,孝德行为落后者入黑榜,“红黑”正反两面对比,让见贤思齊、见不贤而内自省成为提升学生孝德素养的有效途径,同时突出宣传孝德榜样,充分发挥榜样辐射作用,以点带面,评选出班级“孝德之星”,佩戴孝德奖章,既鼓励了先进,也激发广大学生争先创优的积极性。
(3)利用班会和主题活动开展孝德教育。教师利用班会和活动课的时间积极开展孝德文化教育,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孝德文化的重要意义,鼓励学生积极将所学运用于实践。学校每学期举办“孝德文化伴我行”教育月活动,遴选推荐“孝德”主题优质书籍供学生阅读,开展读书体会交流,手抄报、黑板报设计活动,孝德文化广播,“孝德”主题演讲、歌咏以及知识竞赛。通过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帮助学生提高孝德意识,持续激发了孩子们孝敬父母,尊重师长、以德立身的良好思想,在校园里全面掀起了学习实践孝德的热潮。
(4)结合课堂教学开展孝德教育。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学校充分结合学科课程教育、校本课程教育来渗透孝德理念。《道德与法治》是落实孝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其他学科根据其知识结构特点来逐步落实孝德文化教育目标。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反映孝德理念的故事,如,《孔融让梨》、《地震中的父与子》等,教师充分挖掘其中的资源,在日常的课堂教育中引导学生。学校常态化开展课前“三分钟经典诵读”活动,周周评比,月月总结,期末展示。学生们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
学校开展孝德文化宣传活动,旨在倡议广大师生行动起来,人人做一个有文明,有道德,有孝心的人。在老师和家长的大力支持和辛勤培育下,在学生共同努力下,我校孝德文化宣传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许多学生在校园内真正做到了“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在家中也会积极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今后,学校继续坚持以开展孝德文化进校园活动为载体,不断丰富拓展孝德文化宣传教育手段,打造学校“孝德文化”育人品牌,让“孝德文化”的内涵植根于每位孩子的内心,让校园内的每一个人都成为新时代的德才兼备者!
一、科学筹划,开创孝德文化教育良好局面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党工、政教、教务主要领导为副组长、班级主任和学科教师为组员的孝德文化宣传教育领导小组,人人有职责、人人有分工、人人有参与,充分发挥组织领导主引擎作用。全面深入分析受教群体、社会环境、教育形势等教育影响因素,科学制定《都昌小学孝德文化教育实施方案》。同时,构建有效的管理评价机制,把师生开展活动的情况分别与“教师年终工作量化考核”、“班级评比”挂钩,有力推动孝德文化教育全覆盖、可持续落实,开创了一种竞争向上的良好局面。
二、创设环境,营造孝德文化宣传浓厚氛围
在校园内,学校各级各部门对孝德文化予以高度重视,设置了“孝德故事展板”、“孝德文化走廊”、“班级孝德展示角”、“孝德文化展览室”等多种宣传载体,“孝德”文化宣传标语在校园内随处可见,《三字经》《弟子规》《二十四孝》等孝德经典篇目也在吸引着学生的目光,使孝德文化处处熏陶人、感染人。学校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分别设计了“孝、信、礼、德”四个主题,每个年级用不同样式的作品展示主题,低年级学生的简易绘画、手抄报作品,中高年级的“孝德日记”、“我想对您说”等作品,使“墙壁会说话、作品能育人”落到了实处。走进各个班级,“经典咏流传”的照片换了一波又一波、“孝心行为表”也记录着孩子们的成长。
三、拓宽渠道,构建孝德文化多元培育机制
(1)举行“四德”教师评选活动,增强孝德意识。习总书记指出:“我们提倡“四有”好教师,即教师要有仁爱之心、有道德情操、有理想信念、有扎实学识。”孝德文化不仅与学生息息相关,更与老师紧密相连。为进一步增强师生的孝德意识,树立孝德为先育人导向,学校举办“四德“教师评选活动,通过学生评分、家长评价、教师推荐,评选出学生、家长和老师心中的“四德”教师。引导学生以“四德”教师为榜样,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争做讲文明,有道德,有孝心的好学生。
(2)家校共育,评选“孝德之星”。学校的孝德文化宣传教育,使学生们对“孝德”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但是如何引导学生把孝行、德行贯彻到自己今后的生活中,以孝心对待父母,以善心与同学相处,真正把孝德文化落到实处,这就需要家校共育的力量。学校与学生家长建立线上线下通联机制,老师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每位学生的一言一行,课后积极与学生的家长取得联系,密切关注每位学生在家中的言行举止,每日微信有互动,每周电话有交流,每月家访有帮带,全时全域掌握学生动态,以提高教育效果。设立孝德“红黑榜”,孝德优者入红榜,孝德行为落后者入黑榜,“红黑”正反两面对比,让见贤思齊、见不贤而内自省成为提升学生孝德素养的有效途径,同时突出宣传孝德榜样,充分发挥榜样辐射作用,以点带面,评选出班级“孝德之星”,佩戴孝德奖章,既鼓励了先进,也激发广大学生争先创优的积极性。
(3)利用班会和主题活动开展孝德教育。教师利用班会和活动课的时间积极开展孝德文化教育,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孝德文化的重要意义,鼓励学生积极将所学运用于实践。学校每学期举办“孝德文化伴我行”教育月活动,遴选推荐“孝德”主题优质书籍供学生阅读,开展读书体会交流,手抄报、黑板报设计活动,孝德文化广播,“孝德”主题演讲、歌咏以及知识竞赛。通过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帮助学生提高孝德意识,持续激发了孩子们孝敬父母,尊重师长、以德立身的良好思想,在校园里全面掀起了学习实践孝德的热潮。
(4)结合课堂教学开展孝德教育。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学校充分结合学科课程教育、校本课程教育来渗透孝德理念。《道德与法治》是落实孝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其他学科根据其知识结构特点来逐步落实孝德文化教育目标。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反映孝德理念的故事,如,《孔融让梨》、《地震中的父与子》等,教师充分挖掘其中的资源,在日常的课堂教育中引导学生。学校常态化开展课前“三分钟经典诵读”活动,周周评比,月月总结,期末展示。学生们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
学校开展孝德文化宣传活动,旨在倡议广大师生行动起来,人人做一个有文明,有道德,有孝心的人。在老师和家长的大力支持和辛勤培育下,在学生共同努力下,我校孝德文化宣传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许多学生在校园内真正做到了“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在家中也会积极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今后,学校继续坚持以开展孝德文化进校园活动为载体,不断丰富拓展孝德文化宣传教育手段,打造学校“孝德文化”育人品牌,让“孝德文化”的内涵植根于每位孩子的内心,让校园内的每一个人都成为新时代的德才兼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