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岁的萌萌在家里一边摆弄玩具,一边咿咿呀呀地说话。突然,她听见了开门声,马上把小脑袋瓜转向门口,看见是妈妈回来了,就立刻高兴地叫起来:“妈妈!妈妈!”
会说第一个词了
到了1岁左右,大多数儿童开始会说第一个词。这第一个词常常是“妈妈”。这不奇怪,因为妈妈在儿童的生活中太重要了。会说第一个词,才能真正算得上是会说话!
有家长会感到奇怪,mama的发音在孩子八九个月时就说得很好了,那个时候算不算会说第一个词呢?研究发现,孩子八九个月时说mama跟1岁左右时说“妈妈”有很大区别。八九个月时说的mama,只是一个好玩的声音,没有什么意义;1岁时说的“妈妈”,代表了妈妈这个人,是有意义的。这时孩子开始认识到“发声”不只是好玩,声音可以构成词,词可以表示物体、动作等。换句话说,儿童认识到词是符号,可以用来表示周围事物。第一个词的出现代表了儿童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变化。
1岁左右的儿童在与周围人的交往中,经常听到人们用同一个声音来代表同一个事物,用不同的声音代表不同的事物,因此他逐渐学会用语词去代表周围的事物。
词汇大爆炸开始了
从第一个词出现之后3-4个月,儿童的词汇开始逐渐增加,但是速度还比较慢,但增加到10个词以后,词汇开始迅速增加。到1岁半左右,儿童的词汇接近50个。有表示人、物体、动作名称的词,例如“妈妈”、“狗狗”、“走”,也有像一个单词那样来使用的短语,例如“我要”,“不要”。一些日常表达所需的词,例如“拿”、“要”、“爬”、“爸爸”、“妈妈”、“糖”、“娃娃”、“好”等,儿童基本上都会说。这时,父母常常对孩子不时冒出的新词兴奋不已!专家称之为“词汇大爆炸”时期。
到2岁左右,儿童的词汇就达到了200个。在2-4岁之间,大约每6个月词汇量就翻一番,从200个词增加到2000个词,可见学龄前儿童词汇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
秘诀是什么
萌萌妈妈发现,有一天,萌萌的爸爸买回了一台电脑,第二天萌萌就指着它说“电脑”。类似的事情几乎每天都有,萌萌听到一个词一两次,然后就会用它了。萌萌妈妈感到不可思议,孩子学词这么快,只听到几次就知道它的意义,可成人学习外语时记单词却是那么费劲,这是怎么回事?
很多研究者认为,这是因为孩子会进行简单但非常有效的推理来判断新词的可能意义。例如儿童听到一个不熟悉的生词“猫”,同时又看到一个不知道名字的动物,那么就判断这个单词就表示这个动物。通过这种推理,孩子可以排除单词的其他可能意义,迅速发现其正确意义。
另外,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也不是在单纯地记诵外来信息,而是在创造性地应用这些信息,并根据应用中的反馈而不断校正。
有趣的词汇错误
有趣的是,孩子的判断会出现错误。在孩子的词汇中,有的单词的意义比成人的宽,有的单词的意义比成人的窄。例如萌萌妈妈就发现,萌萌曾经把她看到的狗啦、猫啦等动物,都称为“小狗狗”,因为这是她掌握的词汇中唯一一个比较接近的词。不到2岁的她已经从图片中学会了“猫”指什么,但是当她看到小的“老虎”图片时,也说成是“猫”。她要妈妈给她念看图识字画册中每一幅图的名字,每当念到“老虎”这幅图,她一定要妈妈念“猫”才肯翻页念下一幅图,如果念“老虎”,她就不让翻页。后来,妈妈带萌萌去买菜,萌萌在菜市场第一次看到鱼池中的鱼,就大声说:“妈妈快看,鱼在洗澡!”一句话,把周围的人逗得开怀大笑。心理学家把这种单词的词义比成人宽的现象称为“过度扩展”。
儿童的词汇中,另一种单词的意义比成人窄的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扩展不足”。例如,萌萌只把用于喝水的小水杯称为“杯杯”,其他杯子都不能称为“杯杯”。
对于儿童的词义错误,成人会经常去纠正他。由于不断得到反馈,儿童单词的意义越来越准确,词义错误随着年龄增大逐渐消失。
自已创造词汇
2-4岁这个阶段的儿童不但词汇增加速度快得惊人,而且喜欢自造词汇。
夏天,萌萌爸爸回家后说:“屋里真凉快!”萌萌马上说:“爸爸,外面热快吗?”
妈妈说:“你要勤快一点儿。”她反问:“勤慢一点儿,不行吗?”
妈妈对她说:“我要出一道题把你难倒。”她立即“回敬”妈妈:“我要出一道题把你简单倒!”
儿童在语言上的创造,还常常反映在儿童对母语的构词法的理解上。例如,萌萌看见妈妈在电脑前工作,常常说:“妈妈,你工完作了吗?”“妈妈,你工完作就跟我玩吧。”“妈妈,我吃我的饭,你工你的作。”这表明,她似乎认识到汉语中可分离可结合的所谓“离合词”的特点。
还有,早上妈妈叫萌萌起床,扶她起来了,她又倒下,妈妈跟她说要做一个“不倒翁”,她却说要做一个“倒翁”,后来又相继造出“坐翁”、“站翁”、“走翁”等稀奇古怪的词。妈妈说她是“淘气包”,她就说,她不是“淘气包”,是“乖乖包”;不是“懒包”,是“勤快包”;不是“糊涂包”,是“聪明包”等等。这又似乎表明她把“——翁”、“——包”作为一个构词的词缀来使用。
有时候别人理解不了儿童所造的词的意义。例如萌萌和一位叫晨晨的小朋友常常在一起玩,她俩一起造了不少词,大人常常听不懂。两人一见面就说“比汪、比汪”。每当萌萌妈妈问她们:“你们说的‘比汪’是什么意思呀?”她俩总是笑而不答。
心理学家认为,由于儿童的思维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即他们不能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因此他们常常会认为别人也理解他们所造的词的意义。
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些有趣的词汇错误!它们生动地表明,儿童这个“小小探索家”,正在积极使用已拥有的词汇,并努力创造新的词汇,来理解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来和周围的人交流思想感情呢。